古代官员上朝交流时,用方言还是普通话呢?
古时候上朝讲的是官话。
————
古时候的不是现在流通的普通话,现在的普通话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5年才有的。
一说古时的普通话变迁为:雅言-通语-正音-雅音-官话-国语
先秦时期的通语叫“雅言”,到了秦汉时期,多称“通语”,隋唐时期多称为“汉音”。至宋元时期,则称为“正音”或“雅音”。一直到了明朝才叫做“官话”,并且沿用至清末。
根据方言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影响最广泛的应属官话方言,使用人口占到了汉族总人口的73%。
[官话(Mandarin)一词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语的称呼。汉语官方标准语早期称“雅言”,明清称“官话”,1909年开始称“国语”,1956年大陆开始称为“普通话”,而“官话”一词则被用来指代“官话方言”。]
那么,官话是怎么出现的呢,因当时交通不便,地域之间交流少,天南地北人们聚集在一起,同处庙堂,各说各的方言,就无法治国理政了,故而要统一语言,使之共通,理所应当地出现了“官话”。
也就是官员上朝时所讲的话啦~
官话又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
我国境内人数使用最多的官话方言是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次之。
我国古代多个朝代更迭,上朝时说的是何种官话当然也取决于所处朝代咯
由于每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有所不同,因此各个朝代的官话也不同,基础语音一般以都城所在地的语音为准,从而也就有了各地官话。(即官方语言)
1.商代:据记载当时均持中原雅音,直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所需,这也表示在很早以前人们都已经有了“雅音入市”共同的心愿。
隋朝:由于当时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之下,汉族习俗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心想恢复汉族礼乐的隋文帝做了很多恢复汉族文化的举措,其中包括命陆法言等编著《切韵》,审定比较经典、纯正的汉语。
2.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
3.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而在北宋亡国后,南宋时代的刘渊又基于《广韵》著《平水韵》。
4.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
5.明朝:以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
6.清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话仍然是清代官场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主流官话。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北京官话的地位迅速抬升。到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时候,北京官话的影响逐渐超过南京官话,最终在北洋政府时期以北京话为基础确立国语。
亦有专家认为,唐初期和中期官话跟闽南语最为接近,唐代后期的官话跟粤语较为接近,宋朝时期又跟客家话较为接近。
现代的普通话并不是纯正的古汉语,而是以北方方言为语法,北京话为标准音的语言。
古汉语没有翘舌音,分清浊音、韵尾音等,而北方话受满语的影响分翘舌音。
北方方言分现行普通话的4个音,而南方官话分5-12个音。
我国八大方言语系中,闽语,粤语,客家话,吴语,赣语,湘语这六大方言都要比作为现行普通话基准语法的北方语系接近古汉语。也就是说,其实南方官话方言更接近古汉语。
后来,朱元璋想了个法子,组织朝中的官员和一些大学士以中原地区人们的方言为基础,编撰一部全国通用的语言,经历反复修改之后终于推出了《洪武正韵》,明朝普通话。这个问题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