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展开全部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的哲学观共同奠定了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从他们的基本思想来看,儒道两家是两种对立的两大思想体系,其实在具体表象对立的背后,儒道两家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正是这一共同点,它们才能最终决定中国哲学的基本走向。儒道之哲学观与其美学观是一体的,哲学上的沟通自然会在美学上得以体现。本文试图通过对儒道两家的美学观进行比较来阐明它们的一致性。
成复旺在《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中系统地论述了宗法社会本位论的儒家与宇宙自然本位论的道家的人学与美学思想。
成先生用“超越自然”与“超越自我”来论述了审美之“超越自然”必然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召唤去改造客观世界与“超越自我”诉求于人的内心自由去改造主观世界的两种走向,前者是趋向与实践,后者则趋向于道德。
按照成先生的这种看法,儒家和道家同样都是“超越自我”来获得自身的存在的意义的,共同指向道德层面,这正是儒道两家统一性所在。
在论述儒家的美学时,成先生首先认为儒学就是人学。他从孟子的“人性善”论与荀子的“人性恶”论正反两面论证儒家提倡“仁”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把“仁”确定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的合理性,把儒家的作用定位于“以道德属性为本就是以社会理性为本,以人的自我约束为本。”接着,他儒家的人格归纳为“克己复礼”与“用行舍藏”,来实现道德的自我约束。儒家的人学落实到美学时,成先生认为儒家的美学本质在于义理,美不在物,在乎人,在乎人的精神,在乎人内在的伦理道德人格。美的功能在于成德。美是一种主体伦理人格的外在实践的表现和内涵。
儒家美学在是一种善的美学,美的具体表现尽在善。善在于“仁”。“克己”的目的在于“复礼”,“行”是为善而“用”,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仅仅是一种手段,美不在这些内容,而在其背后的道德伦理结构。“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朱熹《四书集注》)儒家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集体精神的代表,它是一种社会理性的文化产物。它是“超越自我”、对人的个体感性的的一种身心约束,对人的极大的否定来达到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论述道家的美学时,成先生是针对儒家的美学观而出的。首先他就以“人貌天虚”来概括了道学观,他认为道家通过“对人的否定”(否定仁义,否定文化,否定人的依据)来彻底否定儒家的人学。道家否定了一切之后,必然有自己的一种新的诉求。道家回归“天地之境”和“天地之人”。在美学上体现为“道之为物,唯恍唯惚”的美学境界,也是一种的“体验”美学境界,表现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审美理想。从而建立起了道家的美学体系。它的“三弃三绝”、“见素抱扑,少私寡欲”,就在于回归自然,“涤除玄鉴”达到无意识状态,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为”。道家之美在于“无为”、“自然”,顺天道即为美,自由即为美。有为,有物,有人,有思,有言,都不为美,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道隐无名”。
儒家美学之“克己复礼”与“用行舍藏”的实用美学是通过对人个体感性的克制来维护其社会实践的可能性的,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美学理想。道家之美学通过否定人的一切,也就是克服人的一切来达到一种“吾丧我”的“天道”美学理想。他们的最终归属都是一种极端理想的自由王国。儒家与道家理想都是为现实寻求一种出路,结果是殊途同归,同归于对个体感性的排挤,对“人之为人”的否定。儒家把人定义为“仁”,道家把人定义为“自然”。前者,用伦理道德来否定真实的人,后者,把人纳入到自然中去,否定人的本质属性。
成复旺在《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中系统地论述了宗法社会本位论的儒家与宇宙自然本位论的道家的人学与美学思想。
成先生用“超越自然”与“超越自我”来论述了审美之“超越自然”必然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召唤去改造客观世界与“超越自我”诉求于人的内心自由去改造主观世界的两种走向,前者是趋向与实践,后者则趋向于道德。
按照成先生的这种看法,儒家和道家同样都是“超越自我”来获得自身的存在的意义的,共同指向道德层面,这正是儒道两家统一性所在。
在论述儒家的美学时,成先生首先认为儒学就是人学。他从孟子的“人性善”论与荀子的“人性恶”论正反两面论证儒家提倡“仁”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把“仁”确定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的合理性,把儒家的作用定位于“以道德属性为本就是以社会理性为本,以人的自我约束为本。”接着,他儒家的人格归纳为“克己复礼”与“用行舍藏”,来实现道德的自我约束。儒家的人学落实到美学时,成先生认为儒家的美学本质在于义理,美不在物,在乎人,在乎人的精神,在乎人内在的伦理道德人格。美的功能在于成德。美是一种主体伦理人格的外在实践的表现和内涵。
儒家美学在是一种善的美学,美的具体表现尽在善。善在于“仁”。“克己”的目的在于“复礼”,“行”是为善而“用”,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仅仅是一种手段,美不在这些内容,而在其背后的道德伦理结构。“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朱熹《四书集注》)儒家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集体精神的代表,它是一种社会理性的文化产物。它是“超越自我”、对人的个体感性的的一种身心约束,对人的极大的否定来达到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论述道家的美学时,成先生是针对儒家的美学观而出的。首先他就以“人貌天虚”来概括了道学观,他认为道家通过“对人的否定”(否定仁义,否定文化,否定人的依据)来彻底否定儒家的人学。道家否定了一切之后,必然有自己的一种新的诉求。道家回归“天地之境”和“天地之人”。在美学上体现为“道之为物,唯恍唯惚”的美学境界,也是一种的“体验”美学境界,表现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审美理想。从而建立起了道家的美学体系。它的“三弃三绝”、“见素抱扑,少私寡欲”,就在于回归自然,“涤除玄鉴”达到无意识状态,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为”。道家之美在于“无为”、“自然”,顺天道即为美,自由即为美。有为,有物,有人,有思,有言,都不为美,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道隐无名”。
儒家美学之“克己复礼”与“用行舍藏”的实用美学是通过对人个体感性的克制来维护其社会实践的可能性的,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美学理想。道家之美学通过否定人的一切,也就是克服人的一切来达到一种“吾丧我”的“天道”美学理想。他们的最终归属都是一种极端理想的自由王国。儒家与道家理想都是为现实寻求一种出路,结果是殊途同归,同归于对个体感性的排挤,对“人之为人”的否定。儒家把人定义为“仁”,道家把人定义为“自然”。前者,用伦理道德来否定真实的人,后者,把人纳入到自然中去,否定人的本质属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