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当中,如何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在人的一生当中,如何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
杨绛说:你想得太多,是因为你读书太少。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一个是直接的经验,一个是间接的经验。直接的就是多经历吧,比如情感,就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功课,因为只有在亲密关系中,你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在别人面前我们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
人生真的太多要体验的了。没去过世界,怎么会有世界观呢。不断去体验吧,人生的快乐和痛苦,就像把自己也活成一本书,不求厚度而求深刻。
间接的就是看书,从别人哪里观看人生的起落。电影也很不错啊。
总之,直接和间接的,当你发现还没做完你想做的,你已经到了人生边上,但是至少,这一生,没白来
如果用鸡汤式的回答,用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许就可以概括。
但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这个问题要比表面看上去更复杂。
一般这个问题的背后的隐喻是对自我不够满意,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包括原始冲动在内的诸多欲望。 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
而超我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希望完善自我的人往往超我比较强,不断地对自我提出要求,如果这个冲突不处理好,人往往会感到焦虑。当然在这样的冲动和驱使下,自我会被鞭策着不断前行,从表面上看在不断进步。所以让自我和超我达成适度的和解,让超我对自我更宽容些,让本我多释放一些,往往会让人的总体情绪状态更好些,这样的调整或许是更深层次意义上的自我成长。
所以要从深层次解决这个问题,不如停下匆匆的脚步,问一下自己,是什么因素让我要完善自我?我需要“完善”到什么程度?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标准?达到这个标准之后谁会最高兴,是我自己还是其他人?等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再从细节上考虑如何完善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