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击鼓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6-09 · TA获得超过980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6万
展开全部
朋友们晚上好,好久不见。最近亚太地区气氛是越绷越紧,从韩国萨德部署,到朝核实验,再到美国航母群的逼近,战争的阴云从未远去。战争,从古往今来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拦路石,它带来饥荒,痛苦,与别离。那么,千年以前的先民们,是如何看待战争的呢?今晚我们品读的正是一首典型的战争诗《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传》认为是指鲁隐公四年(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姚际恒则认为是说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为救陈而被晋所伐一事(《踌经通论》)。不管是哪种背景,可以肯定的是:它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听,战鼓声又震响了。如雷霆一般,一声比一声响,一声比一声急。我将手中的兵器挥舞得愈发地快,想要隔绝这逼近的鼓声,却只是徒劳。

自从我来到这演练场,便起早贪黑地苦练。因为我知道,多练一刻,我在战场上活下去的可能也多一分。

我不想死去啊,因为有人还在等我归去。我与她离别前,立下了生与死的誓言。我们对彼此发誓,一定要相携至白首。

这一天终于来了,我将要孤身去南方,追随孙将军去调停陈宋。真是讽刺啊,我多年的苦练竟是我上战场的原因。其他弟兄们只需要留在国内修筑漕城,而唯独我因为武艺高超而要上场杀敌。

可是我哪里能推脱呢?如果我不去,去的就是这些年陪伴我的弟兄们啊,至少我的武艺比他们稍稍高一些,活下来的可能也大一些吧。

在边关的时日越来越多,我已经快记不清她的模样了。可是我还是不能归去啊,她还在等我吗?我在这边塞的夜里辗转反侧。她此时会在夜里醒来,收到我让明月寄与她的思念吗?我多想告诉她不要在耽误自己的青春,我在这边关难有归期。可是以她那倔强的性子定是不会听话的吧?

我在边关安营扎寨,我的马儿却趁我不注意时偷偷溜走了。我要去哪里寻找它呢?大概它也不想待在这残酷而又艰辛的边关吧?这里少有鲜美的草料,没有牢固得可以遮风避雨的马厩。入眼全是瘦骨嶙峋的马儿和被马儿踏过一次又一次,被鲜血染过一次又一次的地面。入耳全是呜呜的号角声。

我在一片树林下寻到了它。它在那里提提踏踏地走来走去,大概是在想念树荫下的故乡吧。老马识途,可惜我的朋友啊,你此生大概再无回去的机会了,就用此地聊以慰藉吧。

亲爱的姑娘啊,我大概亦无归期,上次一别再无相见之日。抱歉,我最后还是没能遵守我的誓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