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为什么有那么多复姓呢?
陆逊,字伯彦。由于现在‘姓名’一词的推广和实用,‘字’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字’就被人们淡忘了。‘名字’要比‘姓名’更能彰显中华文化的瑰丽所在。
1. 王莽之前的名字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子孙的名字都是两个字。
2.王莽上台后,曾经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
古代的名字和现代有所不同,现代人没有『字』,只有姓和名两部分组成。比如黄继光、董存瑞、其中黄和董为姓,继光和存瑞,后两个字称之为名。
古代的称呼这些样规定的,亲们记住了,好多风俗习惯都是从周朝流传下来的,它有本书叫《周礼》,书中记载了许多礼仪。
后来的老学究们认为孔子做什么都是有道理的,更何况《春秋》这本书那么重要,是“五经”之一,孔子在这么重要的书籍上怎么能出现错误呢?肯定是有什么深意的,就发生了曲解。
名都是单个字,但是字基本都是两个字了。
三国时期,人口约三千万,所以姓加名,两个字还比较不会重复。
魏晋之后,南北割据,开始有了单字名和双字名的出现。这时候双字名还比单字名少很多。
到了隋唐时期,人口大增长,使用双字名的,也就开始多了起来。
至于正史中的人物姓名,是当时社会风气所致,几百年传统大家习惯使然而已。况且东汉末年虽然没有规定必须取单字名,但王莽时期曾发布政令只准取单字。几百年下来人们也就默默接受并习惯了。
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庞统庞士元号凤雏,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也就是姓、名、字、号是和一个人读书多少有关系。那些读硕士或博士的都可以给自己起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