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早提出和亲的人是谁?和亲真的有用?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汉七年(前201),韩王信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出征。韩王信逃往匈奴,与匈奴一起合谋攻打汉军。
其时,刘邦坐镇晋阳,听说匈奴单于冒顿驻兵代谷,便派人前去侦察,准备攻打冒顿。刘邦前后派出十批侦察兵,但仍不放心,又派刘敬前去侦察。
先前派去的十批侦察兵陆续回来,都报告说,匈奴可以攻打。于是刘邦不等刘敬回来,便命令全军开拔,越过句注山,向北追击匈奴。
刘敬侦察回来后,对刘邦说,两国相攻,本该炫耀自己的优势。但他到匈奴,只看见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必定是想示敌以弱,而埋伏奇兵以获胜。所以他认为匈奴不能攻打。
刘邦认为刘敬在大军已然出动的情况下,还说这种丧气话,是在动摇军心,因此大为恼火,把刘敬拘禁在广武,然后领兵继续前进,向平城进发。
结果刘邦刚到白登,便被冒顿的四十万骑兵围住,时间长达七天之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刘邦一生的耻辱,也是西汉历史上的一大耻辱。刘邦所率大军,竟不敢与匈奴兵开战,被莫名其妙地围困在白登,最后还要靠贿赂女人,才得以灰溜溜地逃脱。
刘邦虽然侥幸从白登脱围,但匈奴人侵扰北部边境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刘邦对此十分忧虑,向刘敬问对策。
刘敬认为,汉朝刚刚平定天下,士兵被兵火搞得疲惫不堪,对匈奴不能用武力制服。而冒顿凭武力树威势,也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所以,要解决匈奴之犯,只能从长计议,让冒顿的子孙后代臣服于汉朝。
刘邦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刘敬于是提出了与匈奴和亲政策。
他说:“ 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
刘敬这一和亲政策,分三步:
第一步,建议刘邦把大公主(鲁元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送他以厚礼。冒顿知道汉帝皇既送来女儿又送来厚礼,必定爱慕而把大公主立为正妻,生下的儿子也必定会被立太子。
第二步,建议刘邦经常派人拿汉朝多余的而匈奴少有的东西去匈奴抚问赠送,顺便派能言善辩的人用礼节去开导教育冒顿以及太子。
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冒顿在位时,他是汉朝的女婿;冒顿死了,汉朝外孙就将成为匈奴的君主。外孙是不可能与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如此,汉朝不出一兵一卒,便可使匈奴逐渐臣服。
最后,刘敬还提醒说,如果刘邦不能派大公主去,而让皇族女子或嫔妃假冒公主,冒顿一定会知道,不肯尊敬亲近她,那样就没什么好处了。
刘敬的所谓和亲政策,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首先,任何人也不能保证送给匈奴的公主将来就一定能生儿子?如果公主只生女儿,或干脆啥都不生,那么这和亲政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次,刘敬没能认识到,国与国的交往所遵循的是利益至上原则。所谓沟壑难填,人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大,永远无法满足。所以,汉朝给匈奴人输送的财物越多,越有可能激发匈奴人的贪欲,越想得寸进尺。
再次,刘敬过份夸大礼教作用,而忽略了周围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力。他认为,只要汉朝经常派些能言善辩的人去匈奴施教,就能教化匈奴,就能让外孙不敢与外祖父分庭抗礼。其实,历朝历代的历史证明,为了权势和利益,即便是亲父子、亲兄弟也可能自相残杀,何况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异域的外孙?
但当时刘邦恐怕也是病急乱投医,他听了刘敬的话,认为很对,马上便想送大公主去匈奴。
吕后得知后,日夜哭啼,对刘邦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您怎么忍心把她远嫁匈奴!”
刘邦因此没有把大公主送给匈奴,而是找了个宫女,充当大公主嫁给冒顿,同时派遣刘敬前往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和亲政策。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芈月传里的芈月)与西戎义渠王私通,顶多只能算是和亲政策的雏形,算不得正式的和亲政策。
正式的和亲,严格来说应该是指两个对立民族为了避免战争,通过联姻的方式以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朝出现正式和亲政策之后,无论是隋、唐还是宋、元、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与外族和亲的记录——除了明朝。明朝是一个奇异的朝代,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朝代。终明之一朝,我们至今没有发现有和亲、赔款、割地、纳贡的记录。
而对于和亲政策的作用,历来说法不一,争议不断。
有人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关系的一种有效办法,它让民族之间的矛盾得以和解,增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有人则认为,和亲是一种屈辱妥协、投降卖国的政策。
还有的人持中庸之道,认为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全面否定。和亲从根本上说,是历代统治者为自身的统治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以为,对于和亲的作用,应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单就西汉初年和亲政策的效果来看,作用其实不大。
因为在刘敬提出和亲政策之后的数十年里,西汉虽然为和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匈奴贵族得以过上豪华奢侈的生活,助长了他们的贪欲。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里,就经常提到匈奴侵扰边境,索取财物,甚至出言不逊的事。
这种情况,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有所改善。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两次大败匈奴,从此出现“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公元前33年,他又入朝觐见,自言愿当汉家女婿,于是上演了“昭君出塞”这一流传千古的历史事件。在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着友好、和睦关系。
但我们应该清楚看到,昭君出塞之后的汉匈友好、和睦关系,主要原因并非是和亲政策,而是当时汉朝国力的强大。
其时,刘邦坐镇晋阳,听说匈奴单于冒顿驻兵代谷,便派人前去侦察,准备攻打冒顿。刘邦前后派出十批侦察兵,但仍不放心,又派刘敬前去侦察。
先前派去的十批侦察兵陆续回来,都报告说,匈奴可以攻打。于是刘邦不等刘敬回来,便命令全军开拔,越过句注山,向北追击匈奴。
刘敬侦察回来后,对刘邦说,两国相攻,本该炫耀自己的优势。但他到匈奴,只看见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必定是想示敌以弱,而埋伏奇兵以获胜。所以他认为匈奴不能攻打。
刘邦认为刘敬在大军已然出动的情况下,还说这种丧气话,是在动摇军心,因此大为恼火,把刘敬拘禁在广武,然后领兵继续前进,向平城进发。
结果刘邦刚到白登,便被冒顿的四十万骑兵围住,时间长达七天之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刘邦一生的耻辱,也是西汉历史上的一大耻辱。刘邦所率大军,竟不敢与匈奴兵开战,被莫名其妙地围困在白登,最后还要靠贿赂女人,才得以灰溜溜地逃脱。
刘邦虽然侥幸从白登脱围,但匈奴人侵扰北部边境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刘邦对此十分忧虑,向刘敬问对策。
刘敬认为,汉朝刚刚平定天下,士兵被兵火搞得疲惫不堪,对匈奴不能用武力制服。而冒顿凭武力树威势,也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所以,要解决匈奴之犯,只能从长计议,让冒顿的子孙后代臣服于汉朝。
刘邦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刘敬于是提出了与匈奴和亲政策。
他说:“ 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
刘敬这一和亲政策,分三步:
第一步,建议刘邦把大公主(鲁元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送他以厚礼。冒顿知道汉帝皇既送来女儿又送来厚礼,必定爱慕而把大公主立为正妻,生下的儿子也必定会被立太子。
第二步,建议刘邦经常派人拿汉朝多余的而匈奴少有的东西去匈奴抚问赠送,顺便派能言善辩的人用礼节去开导教育冒顿以及太子。
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冒顿在位时,他是汉朝的女婿;冒顿死了,汉朝外孙就将成为匈奴的君主。外孙是不可能与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如此,汉朝不出一兵一卒,便可使匈奴逐渐臣服。
最后,刘敬还提醒说,如果刘邦不能派大公主去,而让皇族女子或嫔妃假冒公主,冒顿一定会知道,不肯尊敬亲近她,那样就没什么好处了。
刘敬的所谓和亲政策,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首先,任何人也不能保证送给匈奴的公主将来就一定能生儿子?如果公主只生女儿,或干脆啥都不生,那么这和亲政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次,刘敬没能认识到,国与国的交往所遵循的是利益至上原则。所谓沟壑难填,人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大,永远无法满足。所以,汉朝给匈奴人输送的财物越多,越有可能激发匈奴人的贪欲,越想得寸进尺。
再次,刘敬过份夸大礼教作用,而忽略了周围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力。他认为,只要汉朝经常派些能言善辩的人去匈奴施教,就能教化匈奴,就能让外孙不敢与外祖父分庭抗礼。其实,历朝历代的历史证明,为了权势和利益,即便是亲父子、亲兄弟也可能自相残杀,何况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异域的外孙?
但当时刘邦恐怕也是病急乱投医,他听了刘敬的话,认为很对,马上便想送大公主去匈奴。
吕后得知后,日夜哭啼,对刘邦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您怎么忍心把她远嫁匈奴!”
刘邦因此没有把大公主送给匈奴,而是找了个宫女,充当大公主嫁给冒顿,同时派遣刘敬前往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和亲政策。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芈月传里的芈月)与西戎义渠王私通,顶多只能算是和亲政策的雏形,算不得正式的和亲政策。
正式的和亲,严格来说应该是指两个对立民族为了避免战争,通过联姻的方式以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朝出现正式和亲政策之后,无论是隋、唐还是宋、元、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与外族和亲的记录——除了明朝。明朝是一个奇异的朝代,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朝代。终明之一朝,我们至今没有发现有和亲、赔款、割地、纳贡的记录。
而对于和亲政策的作用,历来说法不一,争议不断。
有人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关系的一种有效办法,它让民族之间的矛盾得以和解,增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有人则认为,和亲是一种屈辱妥协、投降卖国的政策。
还有的人持中庸之道,认为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全面否定。和亲从根本上说,是历代统治者为自身的统治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以为,对于和亲的作用,应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单就西汉初年和亲政策的效果来看,作用其实不大。
因为在刘敬提出和亲政策之后的数十年里,西汉虽然为和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匈奴贵族得以过上豪华奢侈的生活,助长了他们的贪欲。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里,就经常提到匈奴侵扰边境,索取财物,甚至出言不逊的事。
这种情况,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有所改善。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两次大败匈奴,从此出现“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公元前33年,他又入朝觐见,自言愿当汉家女婿,于是上演了“昭君出塞”这一流传千古的历史事件。在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着友好、和睦关系。
但我们应该清楚看到,昭君出塞之后的汉匈友好、和睦关系,主要原因并非是和亲政策,而是当时汉朝国力的强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