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综艺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1】央视综艺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最权威的电视台在最权威的时段推出中华诗词大会节目,收视率挺高,好评如潮,火了。
中国人,对于诗词,还是特别熟悉的,儿时的启蒙读物,唐诗宋词是必不可少的,中小学课本里,古诗词的比例还是不小的,再现代化,也没有摒弃古诗词,几乎人人都可以背诵几首,普及率高得很。
中华诗词大会节目之所以火起来,与国民的诗词基础不无关系,是引来广泛的欣赏,是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近年来,综艺节目泛滥,什么歌曲大赛舞蹈大赛的,屡见不鲜,还有什么达人秀快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等,没有什么可秀的,居然秀过许多的真人,弄得管理部门不是限制就是叫停。
诗词大会与那些歌舞大赛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点。相同处是都具有激烈的竞争性,有不确定性,有故弄玄虚的地方。这是电视节目市场化的需要,是提高收视率的法宝。不同点是诗词,尤其是古诗词更加大众化,基本是人人可欣赏,没有几个看不懂听不明白的。
参加诗词大会的选手,学生多,也有老师,还有几个工人农民。看这个节目的观众,可以说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是地道的雅俗共赏了。
记得中央电视台办过识字大赛,成语大赛,如今又推出诗词大会,可以算是与时俱进了。
如果进入擂台赛的选手能够吟一首自己创作的诗词,简要赏析一下,这个节目会更深蕴些。
我们读古诗,诵古诗,背古诗,不是单纯的为了读诵背,而是为了艺术文化的熏陶,按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的老话衡量,能够吟出五七言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需要一个展示精华诗句的平台。
晚辈后生里,有学生,他们为了应试教育,牺牲了观看电视的许多时间,电视剧不能看,综艺节目不许看,然而,诗词大会节目,却是被允许看的,是高考有古诗词的缘故?
【2】央视综艺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最近看了一档自我感觉非常好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从这档节目中我了解到了,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 参加比赛的选手和点评者都是博学者。听他们答题,谅解,如沐春风。
提起李白,大家都赞不绝口,他很多诗词,人们都脍炙绝口。当然人们也会想起杜甫,因为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李白有很多粉丝,但是李白最大的粉丝就是杜甫了。杜甫当时才华比不上李白,他敬仰李白。有二十多首诗都与李白有关。其中,“官丐满精华,斯人独憔悴”。就是杜甫描写了,李白被流放的孤独。而且,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老杜”,是因为他多写穷愁苦闷。“老病有孤舟”正是杜甫的写照。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理解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日有所思,也有所梦,是人生美好愿望的寄托。但是,它的本意却是反映了人生的变故和迷离。
“此曲只应天上有”我的理解是,赞美这首曲子的精美和绝妙。有时听到美妙的`歌声还会用它赞美。实则,这是讽谏。这首诗是杜甫所写,送给当时的一个姓花的官员花敬定的。“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生能得几回闻?”锦官城武将花敬定平叛有功,曾放纵部下大肆掠夺东蜀。他本人更是居功自傲,经常大宴宾客,歌舞升平。而杜甫赠送的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是什么样子的官爵,就应听什么样的音乐。委婉的批评花敬定越位了,听了不该听的雅乐。听完专家点评,我恍然大悟,受益匪浅。
中国诗词真是博大精深。而我才疏学浅,乱用诗词,实属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大不敬。日后要多多学习古诗词,学好古诗词,为发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