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教孩子学认字,需要指读吗?

 我来答
谦逊还清新的小萨摩耶9063
2022-07-14 · TA获得超过79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8万
展开全部

前两天看到有一个问题:父母带孩子学认字,于是带孩子读绘本时尝试“指读”,但是孩子总是看图不看字。一来二回,孩子不但没有学会“认字”,连绘本都不爱读了。到底给孩子读书要不要指读,又应该如何正确教他认字呢?

孩子生命的前6年,语言的发展受到了敏感期的影响。

我们会看到孩子展现出说话的“欲望”。当孩子在1岁的左右,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这个时候就开始停不下来的表达。这种敏感是不受控制的、具有极高敏感度,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兴趣的。

一般来说,孩子的发音会经历单音发音阶段、音节发声阶段、前语言发声阶段,逐渐到短词、短句、长句。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说“教”孩子学说话,实际上孩子的内在有一种强烈内在驱动力,驱动她去吸收外在所有的声音,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语言不是大人教出来的,而是孩子自己内化吸收,创造而来的表达

蒙特梭利曾在《吸收性心智》一书中提到:

除了敏感期,语言学习会受到“吸收性心智”的影响。

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语言,这与发展的法则相关——吸收性心智。蒙特梭利认为6岁前的孩子,其心智特点与成人完全不同,他拥有一种特殊的心智,吸收性心智。语言可以被孩子完整地、不加区分地全盘吸收,包括俚语与十分复杂的语言。

无论多么复杂,孩子都会将周围的语言吸收进来。

苏珊·凯丽(Susan Carey,1978)所研究的一项数据表明:六岁时,一般儿童已经掌握了14,000个词汇。

(数据由多个文献整理所得)

我们假设孩子是在1岁半左右,才真正开始用词汇表达,那么在1岁半到6岁这段时间,孩子平均每天就能学会9个新词汇,或者说在醒着的时候,每小时便学会一个新词。

只要孩子处于一个语言丰富的环境中,孩子自然便会吸收、学会语言。

吸收性心智引领孩子不仅吸收词汇,也吸收与语言相关的行为——比如轮流讲话的对话形式,孩子观察到了人们讲话的时间和停顿的时间、什么时候在问话,什么时候在陈述、也吸收了我们讲的不合适的语言,也学会了如何与我们所爱的人使用的语言,以及与不喜欢的人使用的语言、与哪些人使用了礼貌用语,与哪些人不需要使用礼貌用语等等。

因为孩子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的特点,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语言丰富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人的环境和物理环境。

人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家庭里父母说得越多,孩子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的就越多。当海绵蓄满了水,就会开始溢出,开始自我的表达。

那么玫瑶今天重点来讲讲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创造一个物理环境,让孩子发展口语和语言。

这些语言类的工作和 游戏 ,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

1.分类物品

分类物品是一个非正式的语言活动,包括真实物品和复制品。从孩子开始学步,我们就可以做这个 游戏 。

比如说这是一组水果的分类物品,托盘或小篮子里放3-5个同一品类的物品)

孩子语言学习的过程,配合感官经验,理解会更深刻。这种语言课是非常自然的且带有一定自发性的。当孩子看到了,感兴趣时,我们就和孩子一起玩。挨个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然后告诉他们这个物品的名字。然后让孩子也来试试。

我们可以使用蒙特梭利的三段式教学法,来加深孩子对语言的认知。

比如用辨别的方式,问问孩子:香蕉在哪里?/摸一摸苹果/闻一闻橘子等等,加深对物品名称的理解。

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真是物品都拿来给孩子认识语言,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真实的复制品来扩展孩子的语言。

复制品可以是动物。关于动物的分类,可以是非洲动物、澳洲动物、各种熊类这样来分类。我们的复制品,虽然是外在物品中的代表,但是孩子还是在生活中存在的元素。比如说我们的生活中动物园里看到的动物。

我们提供的语言是孩子真实接触的,熟悉的。像水果、鲜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那么我们就不会去买复制品,可以直接给孩子真实的物品去体验效果更好。

当孩子对这些分类物品有了一定的概念和理解后,我们可以循序渐进给孩子介绍卡片。

2.物品与对应卡片

物品与对应卡片分两种,包括 完全对应卡片 、和 相似对应卡片

a.完全对应卡片。

完全对应卡片,就是说卡片的图案和实物的 形状、颜色、大小 是完全一样的, 完全对应。

我们让孩子感受到有一些物品是可以以完全对应的形象呈现出来的, 卡片的物品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上的。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们把事物,逐渐过渡到图片。(文字符号理解的基础)

b.相似对应卡片。

我们同样使用孩子之前很熟悉的物品。这里的卡片是拍下真实物品的照片,它们的形状、颜色可能有些不一样。

难度循序渐进,刚开始时图片和实物非常相似,逐渐变得不一样,比如说实物的拉链和照片的拉链可能看起来很不一样,但是都是拉链。我们可提供较大的范围,让难度逐渐增加。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找到物品最重要的特征;思考物品之间的区别。

并且从3D到2D,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转换过程。当我们从完全对应过渡到相似对应,是帮助孩子从抽象的方向更走近了一步,对语言的理解逐渐抽象化。

分类卡片会逐渐细分化,我们先示范数量比较大的分类,之后再针对特别的分类进行示范。比如:先做动物分类,然后做狗的细分分类。

慢慢到孩子2.5岁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带有文字的分类卡片。让卡片和文字同时出现,

并使用到更多的形容词。

慢慢的,孩子可以将字和图片分开,让孩子将字卡和图卡进行匹配,最后直接做到能读字、认字。当孩子学会这些字,我们在家中可以尽可能地把这些字“暴露”在环境中,孩子耳濡目染自自然然地就巩固了学习。

4.韵文、画作和图书

韵文是指诗词方面的内容。有时我们阅读、有时我们歌唱这些有韵律的文字。我们不需要字字和孩子解释,而是通过韵文的方式,让孩子享受、感受节奏和旋律。

这种活动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并且和平时我们的说话不同。有些时候韵文可能还包含一些动作,帮助孩子更容易理解。

我们也可以在家中,在墙上挂上一些美丽的画或者图片:这些图片悬挂在成人跪坐下来与视线平行的位置。图片可表现不同的文化,连接不同的区域。明信片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它们足够精美、经济,并且可以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更换。

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图片中的信息,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语言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