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道教的区别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
(四)命本源应该来自易经及河图洛书等中。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佛法在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易文化,因为在四书五经之中,易经为群经之首。
佛法有云,只要是劝信众生一心向善,一切法皆是佛法,善人用恶法,恶法亦善,恶人用善法,善法亦恶。有易经的时候,还没有道教呢,所以道士把易经归为自己的学说,是有些盗窃思想意识的,至于太极图和阴阳鱼,都是道家的运用了易经的思想。从总体来说,易经既不是佛家,也不是道家,儒家思想发展了易经,可以说,易经从某种程度来说,更接近儒家,历代大儒为易经做注的比比皆是,比如,宋代的朱熹、王安石、三国的虞翻、汉代的董仲舒、近代的俞樾、等等国文化的源头
(五)佛是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所以佛是觉悟的意思.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他不能使我们上天堂,也不能判我们入地狱.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和觉他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而和尚是佛教中修佛的代表人物.我们通常所熟知的佛有释迦牟尼佛.如来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包括孙悟空
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道教的名称来源,一是起于古代之神道,二是起于《老子》,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 道教求成仙,求长生之道.道士是道教修道的代表人物.我们通常所熟知道教人物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及黄帝 老子,庄子等等.等等.
两种不同的信仰,现在却被混淆的厉害,遇上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事就和尚.道士一起请,殊不知他们是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宗教,这些都是吴承恩撰写的小说《西游记》惹的祸,这部神魔小说把东方道教的仙和西方佛教的佛结集在一起"演出",使很多的民众把两个宗教混淆在了一块.虽然两个宗教都是本着引导人们向善的,但我们不应该就此把"宗教自由"变成"自由宗教"吧!?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
(四)命本源应该来自易经及河图洛书等中。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佛法在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易文化,因为在四书五经之中,易经为群经之首。
佛法有云,只要是劝信众生一心向善,一切法皆是佛法,善人用恶法,恶法亦善,恶人用善法,善法亦恶。有易经的时候,还没有道教呢,所以道士把易经归为自己的学说,是有些盗窃思想意识的,至于太极图和阴阳鱼,都是道家的运用了易经的思想。从总体来说,易经既不是佛家,也不是道家,儒家思想发展了易经,可以说,易经从某种程度来说,更接近儒家,历代大儒为易经做注的比比皆是,比如,宋代的朱熹、王安石、三国的虞翻、汉代的董仲舒、近代的俞樾、等等国文化的源头
(五)佛是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所以佛是觉悟的意思.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他不能使我们上天堂,也不能判我们入地狱.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和觉他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而和尚是佛教中修佛的代表人物.我们通常所熟知的佛有释迦牟尼佛.如来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包括孙悟空
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道教的名称来源,一是起于古代之神道,二是起于《老子》,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 道教求成仙,求长生之道.道士是道教修道的代表人物.我们通常所熟知道教人物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及黄帝 老子,庄子等等.等等.
两种不同的信仰,现在却被混淆的厉害,遇上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事就和尚.道士一起请,殊不知他们是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宗教,这些都是吴承恩撰写的小说《西游记》惹的祸,这部神魔小说把东方道教的仙和西方佛教的佛结集在一起"演出",使很多的民众把两个宗教混淆在了一块.虽然两个宗教都是本着引导人们向善的,但我们不应该就此把"宗教自由"变成"自由宗教"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从根本上来说,佛教道教都是为了一窥宇宙真相,但是道教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最终达到与天同寿、长生不老的境界;而佛教的目的则是明心见性,最后是解脱生死、超越轮回。二者其实有本质的不同。
譬如以对待鬼的态度和方式来看,是不一样的,道教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先降伏、再抓捕,然后能超度的超度,不能超度的就打散,让它魂飞魄散;而佛教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所以大慈大悲,一律超度到佛国净土。
譬如以对待鬼的态度和方式来看,是不一样的,道教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先降伏、再抓捕,然后能超度的超度,不能超度的就打散,让它魂飞魄散;而佛教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所以大慈大悲,一律超度到佛国净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