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与“儒学”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06-22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3万
展开全部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一名著名的思想家,活跃在春秋时期。其实,在西汉王朝,还有一位儒家思想家,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历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就是—董仲舒。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有人可能会懵,儒家在春秋时期到秦朝的时候不都是不受到重视的,五百多年间的从政者都没有儒者。后来西汉王朝建立了,有人决定用儒者,但是这个时候天下才刚平定,宛若一个身患大病的人大病初愈。儒者只要从政,一定是会做出改变的,但是那个时候的天下人民还非常痛苦,根本没有什么粮食,而且国库也不充实,没有能力进行改革啊,所以最终西汉初年的六十年,天下都尊崇着黄老之术(道家思想),无为而治,修养生息,如果急着改革,会大乱的。

      后来,汉朝经历4代人的发展,变得非常强大了,这个时候的儒生就逐渐兴起,汉武帝也喜欢儒家,并且同意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意见。那么董仲舒的“儒”是什么样的?与孔子的儒有什么区别?汉朝这样独尊儒术下去会不会出问题呢?我们先来看看董仲舒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什么。

      大致的意思就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您也要对他人仁爱些;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您要修养自己的道德;秋天万物都凋零了,您也要合法去惩罚犯错的人。“仁”是要先去修养别人而并不是先修养自己。“义”只先要修炼自己,而不是先修炼别人。如果自己没有做好而先去让别人做好,这不符合“义”的道理;如果别人不爱你,但是你自己却修炼的特别好,这也不符合“仁”的道理。

      这篇文章中经常出现一个字:您。其实董仲舒这篇文章是写给汉武帝的,因为当时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这些讲的都是一些对汉武帝的建议。这篇文章主要强调了两个道理:仁与义。董仲舒虽然说“义”要先正自己再正别人、“仁”要先搞好别人的关系再搞自己的关系,其实都一样,这两个事情都得“内外兼修”,而董仲舒吧内外分开变成了两个不同的事情,成了二元对立的局面,一条路是一个去向。

      那么与孔子的想法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孔子讲的“仁”“义”的确都有内在与外在,但是并不对立,都是一条路。先修炼自己的内在,达到一定程度与境界之后,就开始外推仁心,他也没有说先修炼哪里是错的,因为如果想成为贤者,不管怎样内外都得“修”。

      董仲舒这样做,虽然成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儒学也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人们开始逐渐向外在靠近,有什么事情,虽然表面上一本正经、彬彬有礼,其实内心并不是真心的。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先休养内在,但是董仲舒却说仁要先修炼外在!这有意义吗?没啊!这样的话伪君子不就更多了吗?最后因为有人不懂那个人真正的用意,结果就落入了“圈套”。

      而孔子是一以贯之,先内在,再推到外在,井然有序而大业可成。

      再说,这样独尊儒术真的好吗?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看看多少不同的文化就此诞生,思想之间互相碰撞而产生新的东西。独尊儒术,只有儒家的思想,其他思想家都掺和不进来,就没有新的东西诞生,儒家思想也会渐渐僵硬化,死板的不得了。后来儒术竟然与利益、野心插上了关系,变成一种不通的争夺工具,真理也随之暗淡。

      那么,儒家可不可以再次兴起?什么时候才再次兴起了?

      敬请期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