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分享就是自私吗
不是的。
每当带着孩子在小朋友多的场合玩耍,总能听见一些让我尴尬的对话:
“宝,这个给弟弟玩”
“让给小朋友吧,我们家还有呢”
“你先给妹妹,妈妈再给你买一个”
说尴尬,是因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多方不讨好的,孩子会拒绝,对方父母会难堪,自己也往往手足所措,心情复杂。
孩子就是不愿意分享,老被说自私,真的是他的问题吗?
不得不承认,分享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个喜闻乐见的行为,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廉价玩具,再买就是了,但对孩子来讲,可能有更多的含义。
观察成年人之间的分享行为,可以发现“分享”这件事的基础:
首先,分享意味着明确的“分界”,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们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其次,我们还要对本身的权利属性很清楚,我们让渡出去的只是暂时使用权,而并不会将所有权给出去。
然后,我们的分享都是有目的性的,人的本质就是趋利避害,你之所以分享,要么是以物易物,要么是换取认可等情绪价值。这就需要分享人能够进行逻辑关系的因果判断。
最后,我们很清楚分享物的价值,所以换回来的物品或者情绪价值在我们的认知内都是等价的。这要求我们对物品的价值要有清晰的判断。
你看,很简单的一个分享行为,既要求有边界感,明白权利属性,还要有逻辑关系判断和价值判断,只有理解了以上全部,才有可能去谈“真正的分享”。
它还告诉我们,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礼貌的优先级,规则的优先级,利益的优先级远远大于物权的优先级。
而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0-3岁):自我中心,物权敏感,易冲动,不顾规则。
他律道德阶段(3-7岁):自我中心,以尊重顺从权威者及规则本身为义务,但并不理解规则,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
自律道德阶段(7-12岁):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他人平等协商创造规则,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
公正阶段(12岁以后):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发展出关心与同情的真正的道德观念。
更重要的是,你发现没,成年人和儿童的分享行为,最大的冲突点就在于物权的优先级的排列,一个是最后,一个是第一。
孩子们真的不是“自私”,被逼迫去理解他们心智未曾达到的区域,他们是真的做不到啊!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