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间传说故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那你知道老北京民间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老北京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老北京民间传说故事:王府井的传说
传说王府井大街原来是王爷的住宅。王爷府中有一口水井,井上有一座精巧玲珑的亭子,井口是一块大石头凿出的圆孔,井沿很高。井南就是王府大院。
北京早年水井虽然多,但甜水井不多。一遇天旱,很多井都没水了。有一年,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北京城里**小小的井差不多都干了,四个海子也干得只有垫底的水了。富人家用车子去几十里外的玉泉山拉水,穷人家没水,只能靠肩挑手提。还有的靠从井底淘点泥浆水活命。
这时只有少数几口井还冒水,王府井就是其中之一。王府井不但有水,而且还是甜的。王爷很高兴,说这是因为祖宗福气大,造化大,房子和水井都在龙脉上。可是这个王爷心肠十分狠毒,不仅不把水分给大家度灾活命,还 命令 看门老头把水井看守起来,不许人们取水。
这个看门老人心地善良,对王爷的做法十分不满,便偷偷给人们不少方便。他趁每天早晚王府的人睡觉时,给胡同外取水的人发信号,大家便很快地打一点水走。
终于有一天,王爷发现了这件事,便怒冲冲地审问看门老人。老人笑眯眯地说:“ 不错,王爷,我是让人打了点水。可我这是为王爷着想。您想,将来府里免不了还要雇人运粮挑米,要是附近的人都渴死了,哪儿还有人给府里干活呢?要是王爷不同意,今后我绝不让任何人再取走一滴水。” 王爷听他说得有道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追究了。
人们十分感激和尊敬这位老人。从此以后,来王府井打水的人越来越多,住在远处的人也闻讯而来。
这样,王府井的名字就远近传开了。后来人们一提到这一带,都称王府井北、王府井南、王府井东、王府井西。再后来,东安市场迁到这里,这里渐渐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区,但人们仍**惯地叫这里王府井。
老北京民间传说故事:烟袋斜街
在西城区东北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烟袋斜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烟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
老北京民间传说故事:公主坟
清朝的时候,玉渊潭的西边不远,有一座大坟头,人们都叫它公主坟。
相传,乾隆派人拆明陵,给自己修陵寝,被刘墉奏了一本,参了皇上一个挖坟掘墓之罪。乾隆无法抵赖,只得准奏,自己定了个发配江南。说是发配,实际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只是换上便衣小帽步行罢了。刘墉、和珅跟着。
这是乾隆第一次步行到民间,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一路上指指划划,问这问那,走一会歇一会。和珅怕冒犯皇上,什么话也不敢说;刘墉一声不吭。两人任凭皇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不觉“老爷儿”落山了,乾隆感到又累又饿,就对他俩说:“二位爱卿,天色已晚,我等如何是好?”他俩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言声,乾隆这才猛然想起自己这会儿是啥角儿。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
又走了两个时辰,已是满天星斗了。乾隆看四周黑咕隆咚的,一个人影也没有,那山沟沟里还不时地传来一声声狼嚎,吓得他直哆嗦。肚子饿得咕咕叫,两只脚象踩了棉花,只好让刘墉、和珅架着,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好不容易来到了一个小村庄,村边一户人家,住着三间低矮的小土房。和珅赶紧去扣门。一会儿,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老人。老人看他们的模样不象是歹人,就把他们让进了屋里。进了屋,老头把女儿叫醒去替他们做饭。老头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穿得虽然破旧,但干净利落,显得十分可爱。不大工夫,女孩端上几碗热腾腾的面条和一大海碗白薯。三个人饿急了,吃得还真香。
第二天,他们要走了,一出门,看见了院中的小姑娘,比昨天晚上更显得清秀。乾隆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就扭头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干闺女吧!”老人一听,很高兴,就让孩子过来拜见了干老子。乾隆掏出一锭银子对老人说:“拿去给孩子做几件衣裳吧!”又从怀中掏出一块黄手帕,递给姑娘,“孩儿,如遇危难之时,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听皇……”这时只听刘墉哼了一声,他连忙把那半截话咽了回去。刘墉接着说:“打听‘皇家大院’!”乾隆连忙点头,“对!对!‘皇家大院’。”
过了几年,姑娘长大了,谁知连年闹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打点打点,到京城里来找干老子。
父女俩千辛万苦地来到了京城,穿大街、走小巷,找遍了北京城里的“黄家大院”,也没找到干老子的家。父女俩直埋怨自己当初太粗心,没问清干老子姓甚名谁,住在哪条街。爷俩在京城里无亲无故,无钱无粮无住处。没法子,只得白天沿街要饭,晚上缩在墙根或破庙里过夜。爹爹年岁大了,熬不过这苦日子,得了重病,姑娘愁得只是哭。
这天清早儿,姑娘急得实在没法儿了,来到护城河边,想寻短见。可想起身染重病的爹爹,又犹豫了。生,生不得;死,死不得。她只得一个人在河边痛哭。说来也巧,这时刘墉正好出来遛弯儿,听见这哭声悲切,想必是有为难的事,于是就寻声而来。姑娘见有人来了,连忙止住了哭声,抬头一瞅,不觉怔住了:这个人不就是随我干爹一起到我家的那位叔叔吗?这回可有救了。她又惊又喜,连忙上前双膝一跪。这一跪倒把刘墉跪糊涂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来了:是皇上的干闺女。他问明了是咋回事,把老人和姑娘接到了府中。直到这会儿,爷儿俩才知道,干老子是当今万岁——乾隆皇上,此人是丞相刘墉,“皇家大院”指的是皇宫。他们先是惊,后是怕,心想:平民百姓,怎敢和皇上攀亲呢?
第二天一早儿,刘墉带着父女俩进宫去见乾隆。再说乾隆回宫后,早把认干闺女的事忘了,如今一提才想了起来。可他怕别人知道这件事笑话,皇上和乡下佬攀亲,称兄道弟成何体统?想赖亲。可父女俩手中有自己的黄手帕,又有刘墉作证,怎么赖得掉?没辙,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找了个住处。没成想,在宫里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繁文缛礼多得要命,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侍卫,太监都是势力眼,老人家可受不了。本来就是病歪歪的身子,再加连惊带吓,没多少日子就死了。咽气之前嘱咐姑娘,把他的尸骨葬在家乡。
猜你感 兴趣 :
1. 关于北京的民间故事
2. 老北京历史故事
3. 北京的传说故事
4. 关于北京的历史故事
老北京民间传说故事:王府井的传说
传说王府井大街原来是王爷的住宅。王爷府中有一口水井,井上有一座精巧玲珑的亭子,井口是一块大石头凿出的圆孔,井沿很高。井南就是王府大院。
北京早年水井虽然多,但甜水井不多。一遇天旱,很多井都没水了。有一年,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北京城里**小小的井差不多都干了,四个海子也干得只有垫底的水了。富人家用车子去几十里外的玉泉山拉水,穷人家没水,只能靠肩挑手提。还有的靠从井底淘点泥浆水活命。
这时只有少数几口井还冒水,王府井就是其中之一。王府井不但有水,而且还是甜的。王爷很高兴,说这是因为祖宗福气大,造化大,房子和水井都在龙脉上。可是这个王爷心肠十分狠毒,不仅不把水分给大家度灾活命,还 命令 看门老头把水井看守起来,不许人们取水。
这个看门老人心地善良,对王爷的做法十分不满,便偷偷给人们不少方便。他趁每天早晚王府的人睡觉时,给胡同外取水的人发信号,大家便很快地打一点水走。
终于有一天,王爷发现了这件事,便怒冲冲地审问看门老人。老人笑眯眯地说:“ 不错,王爷,我是让人打了点水。可我这是为王爷着想。您想,将来府里免不了还要雇人运粮挑米,要是附近的人都渴死了,哪儿还有人给府里干活呢?要是王爷不同意,今后我绝不让任何人再取走一滴水。” 王爷听他说得有道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追究了。
人们十分感激和尊敬这位老人。从此以后,来王府井打水的人越来越多,住在远处的人也闻讯而来。
这样,王府井的名字就远近传开了。后来人们一提到这一带,都称王府井北、王府井南、王府井东、王府井西。再后来,东安市场迁到这里,这里渐渐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区,但人们仍**惯地叫这里王府井。
老北京民间传说故事:烟袋斜街
在西城区东北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烟袋斜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烟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
老北京民间传说故事:公主坟
清朝的时候,玉渊潭的西边不远,有一座大坟头,人们都叫它公主坟。
相传,乾隆派人拆明陵,给自己修陵寝,被刘墉奏了一本,参了皇上一个挖坟掘墓之罪。乾隆无法抵赖,只得准奏,自己定了个发配江南。说是发配,实际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只是换上便衣小帽步行罢了。刘墉、和珅跟着。
这是乾隆第一次步行到民间,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一路上指指划划,问这问那,走一会歇一会。和珅怕冒犯皇上,什么话也不敢说;刘墉一声不吭。两人任凭皇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不觉“老爷儿”落山了,乾隆感到又累又饿,就对他俩说:“二位爱卿,天色已晚,我等如何是好?”他俩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言声,乾隆这才猛然想起自己这会儿是啥角儿。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
又走了两个时辰,已是满天星斗了。乾隆看四周黑咕隆咚的,一个人影也没有,那山沟沟里还不时地传来一声声狼嚎,吓得他直哆嗦。肚子饿得咕咕叫,两只脚象踩了棉花,只好让刘墉、和珅架着,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好不容易来到了一个小村庄,村边一户人家,住着三间低矮的小土房。和珅赶紧去扣门。一会儿,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老人。老人看他们的模样不象是歹人,就把他们让进了屋里。进了屋,老头把女儿叫醒去替他们做饭。老头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穿得虽然破旧,但干净利落,显得十分可爱。不大工夫,女孩端上几碗热腾腾的面条和一大海碗白薯。三个人饿急了,吃得还真香。
第二天,他们要走了,一出门,看见了院中的小姑娘,比昨天晚上更显得清秀。乾隆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就扭头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干闺女吧!”老人一听,很高兴,就让孩子过来拜见了干老子。乾隆掏出一锭银子对老人说:“拿去给孩子做几件衣裳吧!”又从怀中掏出一块黄手帕,递给姑娘,“孩儿,如遇危难之时,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听皇……”这时只听刘墉哼了一声,他连忙把那半截话咽了回去。刘墉接着说:“打听‘皇家大院’!”乾隆连忙点头,“对!对!‘皇家大院’。”
过了几年,姑娘长大了,谁知连年闹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打点打点,到京城里来找干老子。
父女俩千辛万苦地来到了京城,穿大街、走小巷,找遍了北京城里的“黄家大院”,也没找到干老子的家。父女俩直埋怨自己当初太粗心,没问清干老子姓甚名谁,住在哪条街。爷俩在京城里无亲无故,无钱无粮无住处。没法子,只得白天沿街要饭,晚上缩在墙根或破庙里过夜。爹爹年岁大了,熬不过这苦日子,得了重病,姑娘愁得只是哭。
这天清早儿,姑娘急得实在没法儿了,来到护城河边,想寻短见。可想起身染重病的爹爹,又犹豫了。生,生不得;死,死不得。她只得一个人在河边痛哭。说来也巧,这时刘墉正好出来遛弯儿,听见这哭声悲切,想必是有为难的事,于是就寻声而来。姑娘见有人来了,连忙止住了哭声,抬头一瞅,不觉怔住了:这个人不就是随我干爹一起到我家的那位叔叔吗?这回可有救了。她又惊又喜,连忙上前双膝一跪。这一跪倒把刘墉跪糊涂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来了:是皇上的干闺女。他问明了是咋回事,把老人和姑娘接到了府中。直到这会儿,爷儿俩才知道,干老子是当今万岁——乾隆皇上,此人是丞相刘墉,“皇家大院”指的是皇宫。他们先是惊,后是怕,心想:平民百姓,怎敢和皇上攀亲呢?
第二天一早儿,刘墉带着父女俩进宫去见乾隆。再说乾隆回宫后,早把认干闺女的事忘了,如今一提才想了起来。可他怕别人知道这件事笑话,皇上和乡下佬攀亲,称兄道弟成何体统?想赖亲。可父女俩手中有自己的黄手帕,又有刘墉作证,怎么赖得掉?没辙,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找了个住处。没成想,在宫里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繁文缛礼多得要命,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侍卫,太监都是势力眼,老人家可受不了。本来就是病歪歪的身子,再加连惊带吓,没多少日子就死了。咽气之前嘱咐姑娘,把他的尸骨葬在家乡。
猜你感 兴趣 :
1. 关于北京的民间故事
2. 老北京历史故事
3. 北京的传说故事
4. 关于北京的历史故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