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是怎么死的?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张郃,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大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派出马谡去镇守街亭,谁也没想到他会把军营安排在山上,而曹魏派出去对战马谡的就是张郃。在《三国志》当中,张郃是一个战术十分灵活的将领,然而这样一位大将最终却是中了埋伏而死,这就让人有些疑惑不解了,究竟是怎样的埋伏,竟然连张郃都没有看出来?他的死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张郃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驻守街亭的马谡,就是被他打的大败,街亭失守,逼得诸葛亮不得不撤兵。《三国志》陈寿“以巧变为称”来形容张郃,说明张郃是个战术灵活,擅于判断形势的智将。
虽然战场形势万变,将军“马革裹尸”本来就是常事,但像张郃这样的智将,就这样中伏而死,总感觉没有这么单纯。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三国志·蜀书·丞相传》
回想街亭之战,当时张郃在大败马谡率领的蜀军后,只因为王平鼓声,担心中伏就放弃追击,这么谨慎的人,会这样简单就中伏而死?关于张郃如何死,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个说张郃是被司马懿逼着去追诸葛亮,另一个说张郃逼着司马懿让他去追诸葛亮。
到底张郃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的去追诸葛亮呢?
两个矛盾的记载,显得张郃的死因可能不单纯。第一个说法司马懿逼张郃去追诸葛亮,这说法见于《魏略》。当诸葛亮撤军时,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张郃认为如果不给人一条生路,那敌人在退无可退下,可能会拼死一搏,不如就让诸葛亮撤军,反对追击。
结果司马懿不听,坚持要出兵,张郃无奈只好领命追击。果然在撤退过程中抢占有利地形,待张郃率领的魏军进入埋伏圈,弓弩齐发,大败魏军,还射中张郃。战后张郃因为伤重,很快就过世。
而第二个说法,则出自《汉晋春秋》。当司马懿到西线后,因为多次败于诸葛亮之手,到诸葛亮撤军前一直都只采取守势。张郃对于司马懿胆怯不战的行为不满,所以诸葛亮撤军时,坚持率军追击,最后中伏而死。
这两个记载都有其合理之处,张郃平生谨慎街亭之战他没有乘胜追击赶尽杀绝,这个行为符合《魏略》的记载。而司马懿在五丈原之战,也是拒绝和诸葛亮交战,耗尽蜀汉的军粮后,逼诸葛亮自行撤军,这符合《汉晋春秋》的记载。
那这两个矛盾的记载,到底两个才是对的呢?那就是两个记载都共通的地方,司马懿和张郃不合。
两人为何不合呢?
张郃曹魏的宿将,早在官渡之战降曹前,他就已经名闻天下,袁绍击败公孙瓒,靠的正是他。降曹后,随着曹操南征北战,征乌桓、败马超、降张鲁,屡立战功,连刘备都相当忌惮他。
面对黄忠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刘备却不太满意的说,“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杀就杀张郃,杀个夏侯渊有什么用?
而夏侯渊死后,西线曹军共推张郃为主帅,张郃挡住蜀汉攻击,直到曹操领军来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魏明帝曹睿问策于张郃,张郃估算一下蜀军的粮草,冷静回答:“我们援军到时,诸葛亮已经粮尽退兵。”事情发展果真如同他的预料。
可是曹真死后,西线战场,官阶最高的就是张郃,理论上张郃直接接任即可。不过魏明帝却将司马懿从淮南调过来,升为曹魏西线总司令。
论资历、论功劳,张郃哪里不如司马懿?但司马懿却因为跟皇族的亲密关系而空降下来,这里就种下两人不合的因子。司马懿走马上任后,两人的军事规划也不同,张郃提议分兵驻守雍、郿,但司马懿不同意,主张偷袭隃麋。
但从之后的上邽之战来看,司马懿率军前往祁山支援的决策,非但没有抓住蜀军的主力,反而被诸葛亮偷袭上邽成功,慌忙回援中伏大败。此战绝不是像《晋书》上写的,司马懿在此战中打退诸葛亮,不然为什么被打退的诸葛亮却能收刮粮草走,这明显不合理。
虽然五丈原司马懿消耗战拖死诸葛亮,但如果以为这就是司马懿的战法就错了。司马懿真正擅长的是远征奇袭战,出乎对手意料的闪电战,讨孟达、破公孙渊、平王凌,都是如此。
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司马懿第一次碰到诸葛亮,在此之前他对于诸葛亮了解有限,并不知道他擅长的长途奇袭对诸葛亮无效,自然还是采取他擅长的战法。
只有在碰钉子后,司马懿才学到教训,知道正面对决他是打不赢诸葛亮的。虽然诸葛亮最后粮尽退军,但是整体来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在占优势的情况,接连做出错误的对策,而消极避战的策略,也引起他人对他的批评。
相对的张郃不论在战前的对策,以及战后反对追击的论调,都是正确的,但张郃很明显没有顾及司马懿的面子,总是直言不讳,这不是凸显主帅的无能吗?
从司马懿的观点来看,张郃虽然优秀,不过如果他想掌握曹魏的军事大权,就必须要排除张郃。张郃长期经营西线,在曹魏不论是资历、声望都比他高,如果不想办法打压张郃,那司马懿在曹魏西线战场不过是空头统帅。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藉着众将的压力,逼着张郃去追击诸葛亮,胜当然是司马懿决策英明,败就是主将有勇无谋。只是这个成果超乎司马懿的预期,不仅败了,张郃还伤重不治,从此曹魏军事上,再也无人可以制衡司马懿。
张郃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驻守街亭的马谡,就是被他打的大败,街亭失守,逼得诸葛亮不得不撤兵。《三国志》陈寿“以巧变为称”来形容张郃,说明张郃是个战术灵活,擅于判断形势的智将。
虽然战场形势万变,将军“马革裹尸”本来就是常事,但像张郃这样的智将,就这样中伏而死,总感觉没有这么单纯。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三国志·蜀书·丞相传》
回想街亭之战,当时张郃在大败马谡率领的蜀军后,只因为王平鼓声,担心中伏就放弃追击,这么谨慎的人,会这样简单就中伏而死?关于张郃如何死,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个说张郃是被司马懿逼着去追诸葛亮,另一个说张郃逼着司马懿让他去追诸葛亮。
到底张郃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的去追诸葛亮呢?
两个矛盾的记载,显得张郃的死因可能不单纯。第一个说法司马懿逼张郃去追诸葛亮,这说法见于《魏略》。当诸葛亮撤军时,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张郃认为如果不给人一条生路,那敌人在退无可退下,可能会拼死一搏,不如就让诸葛亮撤军,反对追击。
结果司马懿不听,坚持要出兵,张郃无奈只好领命追击。果然在撤退过程中抢占有利地形,待张郃率领的魏军进入埋伏圈,弓弩齐发,大败魏军,还射中张郃。战后张郃因为伤重,很快就过世。
而第二个说法,则出自《汉晋春秋》。当司马懿到西线后,因为多次败于诸葛亮之手,到诸葛亮撤军前一直都只采取守势。张郃对于司马懿胆怯不战的行为不满,所以诸葛亮撤军时,坚持率军追击,最后中伏而死。
这两个记载都有其合理之处,张郃平生谨慎街亭之战他没有乘胜追击赶尽杀绝,这个行为符合《魏略》的记载。而司马懿在五丈原之战,也是拒绝和诸葛亮交战,耗尽蜀汉的军粮后,逼诸葛亮自行撤军,这符合《汉晋春秋》的记载。
那这两个矛盾的记载,到底两个才是对的呢?那就是两个记载都共通的地方,司马懿和张郃不合。
两人为何不合呢?
张郃曹魏的宿将,早在官渡之战降曹前,他就已经名闻天下,袁绍击败公孙瓒,靠的正是他。降曹后,随着曹操南征北战,征乌桓、败马超、降张鲁,屡立战功,连刘备都相当忌惮他。
面对黄忠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刘备却不太满意的说,“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杀就杀张郃,杀个夏侯渊有什么用?
而夏侯渊死后,西线曹军共推张郃为主帅,张郃挡住蜀汉攻击,直到曹操领军来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魏明帝曹睿问策于张郃,张郃估算一下蜀军的粮草,冷静回答:“我们援军到时,诸葛亮已经粮尽退兵。”事情发展果真如同他的预料。
可是曹真死后,西线战场,官阶最高的就是张郃,理论上张郃直接接任即可。不过魏明帝却将司马懿从淮南调过来,升为曹魏西线总司令。
论资历、论功劳,张郃哪里不如司马懿?但司马懿却因为跟皇族的亲密关系而空降下来,这里就种下两人不合的因子。司马懿走马上任后,两人的军事规划也不同,张郃提议分兵驻守雍、郿,但司马懿不同意,主张偷袭隃麋。
但从之后的上邽之战来看,司马懿率军前往祁山支援的决策,非但没有抓住蜀军的主力,反而被诸葛亮偷袭上邽成功,慌忙回援中伏大败。此战绝不是像《晋书》上写的,司马懿在此战中打退诸葛亮,不然为什么被打退的诸葛亮却能收刮粮草走,这明显不合理。
虽然五丈原司马懿消耗战拖死诸葛亮,但如果以为这就是司马懿的战法就错了。司马懿真正擅长的是远征奇袭战,出乎对手意料的闪电战,讨孟达、破公孙渊、平王凌,都是如此。
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司马懿第一次碰到诸葛亮,在此之前他对于诸葛亮了解有限,并不知道他擅长的长途奇袭对诸葛亮无效,自然还是采取他擅长的战法。
只有在碰钉子后,司马懿才学到教训,知道正面对决他是打不赢诸葛亮的。虽然诸葛亮最后粮尽退军,但是整体来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在占优势的情况,接连做出错误的对策,而消极避战的策略,也引起他人对他的批评。
相对的张郃不论在战前的对策,以及战后反对追击的论调,都是正确的,但张郃很明显没有顾及司马懿的面子,总是直言不讳,这不是凸显主帅的无能吗?
从司马懿的观点来看,张郃虽然优秀,不过如果他想掌握曹魏的军事大权,就必须要排除张郃。张郃长期经营西线,在曹魏不论是资历、声望都比他高,如果不想办法打压张郃,那司马懿在曹魏西线战场不过是空头统帅。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藉着众将的压力,逼着张郃去追击诸葛亮,胜当然是司马懿决策英明,败就是主将有勇无谋。只是这个成果超乎司马懿的预期,不仅败了,张郃还伤重不治,从此曹魏军事上,再也无人可以制衡司马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