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茶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内涵,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内涵
茶为国饮,发于神农,闻于周鲁公,兴于唐,盛于宋,明清时遍及中华,漫长的饮茶历史,不仅充分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也认识了茶的精神属性,形成了各种民问饮茶风习,品茶活动形为一种美和艺术的创造,成为-种文化。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客来敬茶,以茶会友,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饮料,茶与文化一直结有不解之缘,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的祖先,在发明茶的栽培和各类茶制法的过程中,还创造出品饮艺术。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它融诗词、书法、琴棋、歌舞、戏曲、工艺为一体,集哲学、经济、历史、地理、宗教、民俗、礼仪、旅游、科研、教育、医学、园艺、食品、陶瓷为一堂。综合体现了灿烂的东方文化,它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伦理、思想和文化精髓,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内容结构分为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为物质文化,包括茶叶科学技术、实践经验导致茶叶产量的提高和茶叶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包括生产流通形式、生活消费地域、消费方法、茶政设施。二为精神文化,指一切茶的物质文化的存在反映到人们记忆中的信息,包括人们的有关茶的知识、宗法.礼俗、宗教、文化艺术等,在社会文明中起积极推动作用,又对茶的物质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具体而言,茶文化的内容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与风土人情、饮茶艺术、茶礼仪式、文学艺术、科技成果等等方面的内容。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明珠,而茶艺是茶文化的综合体现。茶从药饮到解渴,从解渴到品茗,从品茗发展到茶艺。茶艺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不仅是讲究择茶、择水、择具、择法(泡茶方法)和品茗艺术以及品饮的环境,还包含对茶叶生产、制作工艺的探讨,同时还涉及书画、诗词、琴棋、歌舞、影视以及延伸到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茶艺是生活中的艺术,是茶文化的综合体现。
茶馆品茗,目的不是解渴,而是精神乐趣。品茗情趣常与青山翠竹、小桥流水、古寺寒月等幽雅环境相伴。百忙一闲,邀三朋四友,围桌而坐,泡茶品饮,水甘茶串香。一边观其形、闻其香、尝其味、察其色、辨其底,一边谈古论今、吟诗作画、下棋弹唱、其乐无穷。北京的老舍茶馆,可以边品茗边欣赏曲艺;上海的茶楼,则多是商人谈生意,记者采访社会新闻,艺人说书弹唱;广州茶楼,不仅供茶饮,还供应物美小食品。江南水乡,茶楼林立,凭栏观赏,品茗谈心,别有风趣。各地的茶馆、茶楼、茶墒、茶座、茶室、茶屋、茶肆、茶棚、茶寮、茶社、茶行、茶店、茶庄、各具特色,但都充当民间知识交流的载体,又是人们身心修闲娱乐的去处,也是民间活动会友的场所。
现代茶艺活动的兴起,将提高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起着净化社会心理的作用。现代茶艺应适应当前时代精神,有益于身心健康、社会进步。作为茶艺具体体现的茶艺馆,应充满时代气息,人于古典出于现代,融生活、艺术于一体,集科学、文化于一堂,为繁忙工作、紧张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空间。现代茶艺馆应该成为“文化窗口”、“艺术殿堂”、科学园地”,人们将在此中享受乐趣,增广见识,陶冶情操。
茶文化的内涵层次
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如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等。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来"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地区的"茶、蜜、灵龟……皆纳贡。"至唐以后贡茶的份额越来越大,名目繁多。从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对茶叶征收赋税:"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旧唐书?食货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开始实行榷茶制,即实行茶叶专卖制(《旧唐书。文宗本纪》)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领引时交税,然后才能到指定地点取茶。自宋至清,为了控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茶叶供应,设茶马司,实行茶马贸易,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对汉族地区的茶叶贸易也严加限制,多方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