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展开全部
读这本书,主要想获取两种能力,一是查理芒格提到的多元思维模型能力,二是获取一些社会、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则,有助于后续价值投资选股。
先按照书的章节顺序,抽取关键内容,然后再映射到选股价投上,看能不能理出一套方法论。
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管理,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如何影响经济。
原理一:人们面临取舍
原理二:某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通常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才来做决策。这我理解成,在完成一件事的主要流程后,对末尾收益的衡量,可能是多吃一勺饭,多看一会书)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要变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切好办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的确有只无形的手,但是促成交易更多关注的是交易本身,对外界因素、交易双方、商品本身的其他外界因素不做考虑,但是为了各方公平、长远的发展,需要引入正负作为第三方控制)
原理八: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学家的几样工具:
1.观察
2.假设
3.经济模型:例系统循环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贸易的好处,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从生产要素和效率两方面,提高社会效率。
当社会开放生产和贸易之后,人们会比较成本和各自优势,自己选择从事对自己更有优势的工作。
市场,是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产品的需求,而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产品的供给。
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卖者与买者人数众多。
相反,只有一个卖者的市场被称为,垄断市场。
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关系,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影响需求曲线的一些变量:
1.收入
2.相关物品的价格(相关是指类似的替代品,例如冰淇淋对于冻酸奶,一种商品的价格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销量降低)
3.爱好
4.预期
5.买者的数量
在均衡点,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以冰淇淋为例:夏天来了,1.冰淇淋需求量变大,这是需求端,供给端不变 2.需求曲线右移 3.形成新的均衡点,在原均衡点右上。
结论:价格是稀缺资源配置的机制。
之前对需求变化的人讨论都是定性的,这次讨论下定量的东西。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反应大,说明富含弹性,如果价格变化不大,就说明缺乏弹性。
总结一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例如黄油和人造油,专利药和仿制药
2.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相对弹性低,奢侈品弹性高,这里的必需品&奢侈品的定义,是站在用户角度上看,对一个热衷航海但不关注自身健康的水手,游艇是必需品但是医药就是奢侈品。
3.市场的定义:狭窄定义的市场更不容易找到替代品,例如香草冰淇淋,但是宽泛定义的市场相对容易找到替代品,例如食物。
4.时间范围: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时间内富含弹性,例如汽油涨价对交通工具的长远影响。
这里举了个例子,杂交水稻的发明,提高了每亩产量,那对农民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结论是坏事,因为供给曲线的右移,同时对这种必需品,需求弹性变化不大,所以总收益降低了。
逻辑没错,但是结论不一定正确,这里面的假设,增长10%的产量,降低50%的价格,比较离谱。
价格上限:价格上限对市场有一种限制性约束,当需求大于供给,总会从其他方面提高需求者的成本。
价格下限:价格下限引起了过剩。
不管是对买者或者卖者征税,最后都是由双方共同承担这个负担,对具体商品来看,买者&卖者中缺乏弹性的一端,承担主要税收负担。
福利经济学,如何最大化买者与卖者在市场上获得利益。
消费者剩余=卖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 - 实际支付的量
量=价格*数量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 - 生产成本
衡量社会经历福利的指标,总剩余,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市场均衡的有效论取决于两个假设:
1.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一方能够自由影响价格。
2.市场结构只影响参与市场的买者与卖者,例如农药就会影响到其他人。
赋税会增加成交成本,造成无谓损失。
税收造成的无谓损失,指因为税收而无法实现贸易的某些好处。
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无畏损失的大小。
换句话说,税收提高了交易两方的成本,买者和卖者对交易价格约敏感,这种缩小反应越大。
想深点,对必需品,小麦加蛋来说,买者弹性更弱,那这种负担主要压在买者身上,同时因为是必需品&替代物较少,所以无谓损失较小。
税收造成的无谓损失是乘数级增长的,计算方式参见上图。
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纪福利有什么影响?
下图进口国为例:
贸易前:总剩余=A+B+C,A是消费者剩余,B+C是生产者剩余
毛衣厚:总剩余=A+B+C+D,生产者剩余变为只有C,消费者剩余增加到A+B+D
所以这个进口国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减少了进口量,增加了国内的生产者剩余。
进口商品的争议,集中在国内资源和进口商品间的矛盾,例如国内工作机会,支持国产等论点。
外部性: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的行为并且对这种行为不付报酬也不得到报酬的时候,就产生了外部性。
因为交易双方都不从中获得利益,所以并不在乎这种外部性,这时需要政府干预,使整个社会总利益最大化。
在生产成本中叠加外部性造成的成本,影响曲线相交的平衡点。
政府通常用两种解决办法: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提供激励;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对行为进行管制;
前者偏硬,后者把决定权交给市场,没有优劣。
烟花就是公共物品,没办法阻止别人搭便车,所以会由政府买单。
如何衡量税制的设计?能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等量的收入。
总利润 = 总收益 - 总成本
会计利润的计算,不包括隐形成本,例如资本的机会成本,企业的所有者应当根据经济利润判断。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 和 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指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例如租金,可变成本是随着企业产量变动而变动的,例如咖啡豆产量,牛奶,纸杯。
1.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上升。
2.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相交。
有点trick的是,很多地方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论,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那如果把个人看做企业,项目看做业务呢,每个项目的沟通过程是固定成本,个人能力&方法论的成熟度可以看做变动成本,项目收益就是利润,项目少的时候,精力完全可以cover住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正收益;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取决于时间,短期看工程师固定成本,但是工厂在长期看是可变成本。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垄断企业是价格决定者。
15.1 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如果一个企业是产品唯一的卖者,而且其产品并没有相近的替代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垄断企业。
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而进入壁垒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
1.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
2.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的生产某种买物品或服务的权利。
3.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企业的成本生产产品。
举几个垄断的例子:
一个小镇只有一个水井,被一户人家控制着;南非的钻石;
政府也能创造垄断,专利法&版权法。
完全竞争和垄断是两个极端,很多行业处于完全竞争和垄断的极端情况之间。
垄断竞争中固有的产品差别使企业使用了广告与品牌,批评者认为,企业用广告操纵了消费者的爱好;辩护者认为,企业用广告和品牌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并使价格和产品质量上的竞争更为激烈。
寡头分析为引入博弈论提供了一个机会,博弈论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博弈论在竞争或者垄断市场是不必要的,在完全竞争或者垄断市场上,每个企业与市场相比如此之小,以至于他与其他企业在策略上的相互关系并不重要。
双头的例子,小镇卖水例子。
两人在当下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但是忽略了整体价值,对付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沟通,可以针对违约设立惩罚。
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
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就是说,生产过程中表现出边际产量递减。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或者资本,这些要素的供给变化组合起来,影响所有要素的收益。
功利主义:支持收入再分配,基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先按照书的章节顺序,抽取关键内容,然后再映射到选股价投上,看能不能理出一套方法论。
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管理,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如何影响经济。
原理一:人们面临取舍
原理二:某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通常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才来做决策。这我理解成,在完成一件事的主要流程后,对末尾收益的衡量,可能是多吃一勺饭,多看一会书)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要变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切好办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的确有只无形的手,但是促成交易更多关注的是交易本身,对外界因素、交易双方、商品本身的其他外界因素不做考虑,但是为了各方公平、长远的发展,需要引入正负作为第三方控制)
原理八: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学家的几样工具:
1.观察
2.假设
3.经济模型:例系统循环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贸易的好处,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从生产要素和效率两方面,提高社会效率。
当社会开放生产和贸易之后,人们会比较成本和各自优势,自己选择从事对自己更有优势的工作。
市场,是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产品的需求,而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产品的供给。
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卖者与买者人数众多。
相反,只有一个卖者的市场被称为,垄断市场。
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关系,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影响需求曲线的一些变量:
1.收入
2.相关物品的价格(相关是指类似的替代品,例如冰淇淋对于冻酸奶,一种商品的价格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销量降低)
3.爱好
4.预期
5.买者的数量
在均衡点,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以冰淇淋为例:夏天来了,1.冰淇淋需求量变大,这是需求端,供给端不变 2.需求曲线右移 3.形成新的均衡点,在原均衡点右上。
结论:价格是稀缺资源配置的机制。
之前对需求变化的人讨论都是定性的,这次讨论下定量的东西。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反应大,说明富含弹性,如果价格变化不大,就说明缺乏弹性。
总结一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例如黄油和人造油,专利药和仿制药
2.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相对弹性低,奢侈品弹性高,这里的必需品&奢侈品的定义,是站在用户角度上看,对一个热衷航海但不关注自身健康的水手,游艇是必需品但是医药就是奢侈品。
3.市场的定义:狭窄定义的市场更不容易找到替代品,例如香草冰淇淋,但是宽泛定义的市场相对容易找到替代品,例如食物。
4.时间范围: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时间内富含弹性,例如汽油涨价对交通工具的长远影响。
这里举了个例子,杂交水稻的发明,提高了每亩产量,那对农民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结论是坏事,因为供给曲线的右移,同时对这种必需品,需求弹性变化不大,所以总收益降低了。
逻辑没错,但是结论不一定正确,这里面的假设,增长10%的产量,降低50%的价格,比较离谱。
价格上限:价格上限对市场有一种限制性约束,当需求大于供给,总会从其他方面提高需求者的成本。
价格下限:价格下限引起了过剩。
不管是对买者或者卖者征税,最后都是由双方共同承担这个负担,对具体商品来看,买者&卖者中缺乏弹性的一端,承担主要税收负担。
福利经济学,如何最大化买者与卖者在市场上获得利益。
消费者剩余=卖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 - 实际支付的量
量=价格*数量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 - 生产成本
衡量社会经历福利的指标,总剩余,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市场均衡的有效论取决于两个假设:
1.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一方能够自由影响价格。
2.市场结构只影响参与市场的买者与卖者,例如农药就会影响到其他人。
赋税会增加成交成本,造成无谓损失。
税收造成的无谓损失,指因为税收而无法实现贸易的某些好处。
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无畏损失的大小。
换句话说,税收提高了交易两方的成本,买者和卖者对交易价格约敏感,这种缩小反应越大。
想深点,对必需品,小麦加蛋来说,买者弹性更弱,那这种负担主要压在买者身上,同时因为是必需品&替代物较少,所以无谓损失较小。
税收造成的无谓损失是乘数级增长的,计算方式参见上图。
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纪福利有什么影响?
下图进口国为例:
贸易前:总剩余=A+B+C,A是消费者剩余,B+C是生产者剩余
毛衣厚:总剩余=A+B+C+D,生产者剩余变为只有C,消费者剩余增加到A+B+D
所以这个进口国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减少了进口量,增加了国内的生产者剩余。
进口商品的争议,集中在国内资源和进口商品间的矛盾,例如国内工作机会,支持国产等论点。
外部性: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的行为并且对这种行为不付报酬也不得到报酬的时候,就产生了外部性。
因为交易双方都不从中获得利益,所以并不在乎这种外部性,这时需要政府干预,使整个社会总利益最大化。
在生产成本中叠加外部性造成的成本,影响曲线相交的平衡点。
政府通常用两种解决办法: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提供激励;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对行为进行管制;
前者偏硬,后者把决定权交给市场,没有优劣。
烟花就是公共物品,没办法阻止别人搭便车,所以会由政府买单。
如何衡量税制的设计?能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等量的收入。
总利润 = 总收益 - 总成本
会计利润的计算,不包括隐形成本,例如资本的机会成本,企业的所有者应当根据经济利润判断。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 和 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指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例如租金,可变成本是随着企业产量变动而变动的,例如咖啡豆产量,牛奶,纸杯。
1.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上升。
2.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相交。
有点trick的是,很多地方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论,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那如果把个人看做企业,项目看做业务呢,每个项目的沟通过程是固定成本,个人能力&方法论的成熟度可以看做变动成本,项目收益就是利润,项目少的时候,精力完全可以cover住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正收益;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取决于时间,短期看工程师固定成本,但是工厂在长期看是可变成本。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垄断企业是价格决定者。
15.1 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如果一个企业是产品唯一的卖者,而且其产品并没有相近的替代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垄断企业。
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而进入壁垒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
1.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
2.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的生产某种买物品或服务的权利。
3.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企业的成本生产产品。
举几个垄断的例子:
一个小镇只有一个水井,被一户人家控制着;南非的钻石;
政府也能创造垄断,专利法&版权法。
完全竞争和垄断是两个极端,很多行业处于完全竞争和垄断的极端情况之间。
垄断竞争中固有的产品差别使企业使用了广告与品牌,批评者认为,企业用广告操纵了消费者的爱好;辩护者认为,企业用广告和品牌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并使价格和产品质量上的竞争更为激烈。
寡头分析为引入博弈论提供了一个机会,博弈论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博弈论在竞争或者垄断市场是不必要的,在完全竞争或者垄断市场上,每个企业与市场相比如此之小,以至于他与其他企业在策略上的相互关系并不重要。
双头的例子,小镇卖水例子。
两人在当下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但是忽略了整体价值,对付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沟通,可以针对违约设立惩罚。
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
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就是说,生产过程中表现出边际产量递减。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或者资本,这些要素的供给变化组合起来,影响所有要素的收益。
功利主义:支持收入再分配,基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