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为什么成了贬义词?
公知越来越让人厌烦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公知没有了原本的话语权,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公知们的声音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声音,逐渐认识了他们真实目的的人们,对于公知的反感越来越重。他们高喊着“自由”、“民主”、“问责”,但他们身上一点也没有自由和民主。他们不给人以批评他们的自由,他们不给人以平等话语权的民主。
我们需要批判性的建议么?当然是需要的。我们需要独立性的批判么?当然是需要的。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保持普世价值的底线”和“独立正义的立场”的基础之上。什么是普世价值和正义立场?起码一点就是国家的主权、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如果违背了这些基本点,说得再漂亮,那都是瞎扯。
而现在的“公知”们恰恰最缺的就是这些。他们对于国家的主权看得极淡,对社会的稳定没有概念,对人民的幸福毫不关心。他们甚至成了国家主权的出卖者,社会稳定的破坏者,人们幸福的绊脚石。这样的“公知”能得到人们的喜欢么?显然不是,他们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了。
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The Public Intellectual)的缩略词。其狭义概念通常有五个基本特点:
具备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拥有普遍价值的基本底线;保持个人独立和正义立场;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能对重要公共事务发表真实意见。广义“公知”,仅指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专业知识分子。
因为公知们的立场不对,没有和大部分人民站在一起。
公知从字面可认为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缩略词,精确定义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在社会的实践中,公知一词更是对那些貌似公正博学,实则摇摆不定,自视甚高,以天下评判为已任,视政府和百姓问题多多,自认担纲启蒙责任,诲人不倦的一群文化人。尤其在网络和微博中,第三方提到公知多含有讥讽的意思。
公知的贬义是怎么回事
公知掌握话语权的时候既不公更不知,自以为是把大众当成文盲。岂不知少数人掌握和垄断知识的黑暗时代已经过去了,仅靠知识分子四个字就能招摇撞骗的好事不再有。新一代人知识水平和眼界普遍提高,所谓的公知如同跳梁小丑一样让人耻笑。
作为曾经年度公知的获选者,韩寒曾对公知被污名化的过程进行过分析,大意是公知的臭掉和公知自己有一定关系,知识分子的确有一堆臭毛病,加上公知一直在发言,甚至互掐,自身缺点也会被一再放大,所以最终惹人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