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姓的来源是什么?
起源一
源于嬴姓,为复姓钟离所改。出自周王朝时期伯益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周王朝初期,周武王姬发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在钟离邑,后建有钟离国,亦称童鹿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子爵,国君称钟离子。钟离国最初的国址在山东地区,后来在东周初期迁到淮河中游流域(今安徽蚌埠)。
到了春秋中期,钟离国被强大的楚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攻占,钟离国灭,楚灵王分改钟离国故地为濠州、舒城,钟离子被迫成为楚国的下臣。后楚灵王又允许其复国,但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小国,钟离国君的爵号降为“君”,国境限于钟离城一带(今安徽蚌埠小蚌埠镇双墩村)。
起源二
源于芈姓,楚公族钟建封于钟吾国,其后为钟吾氏,后简写为钟氏。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在今江苏新沂市。宿迁为钟吾子国,后归附楚国。公元前512年钟吾国被并入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夺回。
起源三
以官为氏,是周期乐宫官钟师的后裔。据《周礼·春官》记载,古代有官名“金童师”,掌击钟奏乐。因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中认为钟氏“当是以官为氏”。《左传》载有: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郑人“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宋人邓名世在《古今氏书辨证》中说:“钟建乃仪之后,而子期又建之孙,皆非出自州犁”。因此,湖南蓝山县钟氏第八届族谱称,该姓出自姬周之族,有钟师掌金奏。春秋时,子央失其世官,散逸列国,遂以钟为姓。
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钟吉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抚顺(今辽宁抚顺)、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nggi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钟吉氏所冠汉姓即为钟氏。
起源五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钟氏,源出狄俄米安家支的钟里氏、钟拉氏。后在名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省改为单字汉姓钟氏,世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