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不治夷狄论》原文翻译及诗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原文:
王者不治夷狄论
论曰: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也。譬若禽兽然,求其大治,必至于大乱。先王知其然,是故以不治治之。治之以不治者,乃所以深治之也。《春秋》书“公会戎于潜”。何休曰:“王者不治夷狄。录戎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夫天下之至严,而用法之至详者,莫过于《春秋》。
凡《春秋》之书公、书侯,书字、书名,其君得为诸侯,其臣得为大夫者,举皆齐、晋也。不然,则齐、晋之与国也。其书州、书国、书氏、书人,其君不得为诸侯,其臣不得为大夫者,举皆秦、楚也。不然,则秦、楚之与国也。夫齐、晋之君所以治其国家拥卫天子而爱养百姓者,岂能尽如古法哉,盖亦出于诈力,而参之以仁义,是亦未能纯为中国也。秦、楚者,亦非独贪冒无耻肆行而不顾也,盖亦有秉道行义之君焉。是秦、楚亦未至于纯为夷狄也。齐、晋之君不能纯为中国,而《春秋》之所予者常向焉,有善则汲汲而书之,惟恐其不得闻于后世;有过则多方而开赦之,惟恐其不得为君子。秦、楚之君,未至于纯为夷狄,而《春秋》之所不予者常在焉,有善则累而后进,有恶则略而不录,以为不足录也。是非独私于齐、晋,而偏疾于秦、楚也。以见中国之不可以一日背,而夷狄之不可以一日向也。其不纯者,足以寄其褒贬,则其纯者可知矣。故曰:天下之至严,而用法之至详者,莫如《春秋》。
戎者,岂特如秦、楚之流入于戎狄而已哉!然而《春秋》书之曰“公会戎于潜”,公无所贬而戎为可会,是独何欤?夫戎之不能以会礼会公亦明矣,此学者之所以深疑而求其说也。故曰:王者不治夷狄,录戎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
夫以戎之不可以化诲怀服也,彼其不悍然执兵,以与我従事于边鄙,则已幸矣,又况乎知有所谓会者,而欲行之,是岂不足以深嘉其意乎?不然,将深责其礼,彼将有所不堪,而发其愤怒,则其祸大矣。仲尼深忧之,故因其来而书之以“会”,曰,若是足矣。是将以不治深治之也。由是观之,《春秋》之疾戎狄者,非疾纯戎狄者,疾夫以中国而流入于戎狄者也。谨论。
译文:
论不能按照中原文明来治理蛮荒之地。
论文如下:蛮荒之地的人是不可以用中原的治理方法来治理的,他们就像没有被驯化的野兽,如果寻求这种大规模的治理,必定会引起这个地方的大乱。先前的君王们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采用了不去主动治理的这种治理办法,能够实现有效治理而用这种不主动治理的这种方法,这才是深化治理的策略。《春秋》里记载“鲁隐公在潜地会见了戎的首领”(结果是隐公谢绝了戎人希望结盟的要求)。东汉今文经学家、儒学大师何休说过:“中原的君王不去治理蛮荒之地,对待荒蛮之地的政策就是来到的人不拒绝,离开了也不去追回。”天下关于这方面的严格规定,和方法记载最详细的,没有能够超过《春秋》这部书的。
当《春秋》中书写公爵、侯爵、有字的人、有姓名的人时候,他们的君王都是称职的诸侯,他们的大臣也是称职的士大夫的时候,所举的例子大都是齐国、晋国,如果不是,也是和齐国、晋国相同的国家。当书中记载某州、某国、某氏、某人的时候,他的君王都不是称职的诸侯,臣子也不是称职的士大夫,所举的例子也大都是秦国、楚国,如果不是,也是和秦国、楚国相同的国家。齐国、晋国的国君能够治理好他的国家并且拥护保卫周天子,怎么可能全效仿古人的做法呢,肯定要做出欺诈和暴力的手段,同时加入一些仁义的方法,所以也不能说是纯粹的中原礼义文明。而秦国、楚国呢,也不是非常的贪婪冒着不知羞耻肆意妄为而不管不顾的国家,肯定也有秉承道德施行仁义的君王啊。所以说秦国、楚国也不至于就是纯粹的蛮荒之地。齐国、晋国的君王不能算纯粹的中原文明,而为什么《春秋》这本书却常常给予是赞誉的评价,有一点做得好的地方都要详细的记载,生怕不能流传于后世;有错误的时候也是采取多种方法来开脱和免除罪责,生怕他们不能成为高尚的人。秦国、楚国的君王,虽然不至于是蛮荒之人,《春秋》这本书却常常给予不赞誉的评价,有做得好的地方就累积起来以后再推荐,即便有恶行也是省略不记载,认为(他们无论做得好坏)都不值得去记载。这并不是这本书单独喜好齐国和晋国,而是特别地憎恨秦国和楚国啊。以此可见,中原文明是一天也不可以违背的,而蛮荒之地也是一天也不可以趋向的。如果不是纯粹的中原文明,完全可以不去评价对错,那么作为纯粹的中原文明就显现可知了。所以说:天下关于这方面的严格规定,和方法记载最详细的,没有能够超过《春秋》这部书的。
荒蛮之人(来到中原),怎么能和秦国、晋国的人进入蛮荒之地一样呢?然而《春秋》书上记载“鲁隐公会见戎人在潜地”,隐公没有贬低戎人而认为可以会见,他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很明显这是因为戎人不能按照会见的礼仪来拜见隐公,这也是后世学者为什么会深深怀疑而寻求答案的原因,所以说:中原的君王不去治理蛮荒之地,对待荒蛮之人的政策就是来到的人不拒绝,离开了也不去追回。
因为荒蛮之人是不可以通过感化教诲而让他们内心顺服的,他们不是悍然用兵,对我们的边塞进行骚扰,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何况还听说有这样的会见,而要积极行事的,难道不这样就不能表达他非常感动的情义吗?如果不是这样做(而按照中原文明的礼仪来要求拜见的礼仪),必将会深深地责备他们的礼数不周,而对方也必将会对这种责备而承受不了,由此触发他们的愤怒,这样引起的祸端就会很大了。所以圣人孔子对此非常的忧虑,所以当荒蛮之人来到的时候《春秋》书上的记载是“会见”,并且说,这样做就足以了,这就是采用不主动治理的方法去深化治理的原因了,由此可以看到,《春秋》这本书对荒蛮之人的憎恨,并不是对纯粹荒蛮之人的憎恨,而是对从中原之地流入荒蛮之地的这类人的憎恨。非常恭敬的论说到此。
读后诗曰:
齐儒晋雅守纲常。楚广秦苛国力强。
一统九州犹两制,江山何处有蛮荒。
王者不治夷狄论
论曰: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也。譬若禽兽然,求其大治,必至于大乱。先王知其然,是故以不治治之。治之以不治者,乃所以深治之也。《春秋》书“公会戎于潜”。何休曰:“王者不治夷狄。录戎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夫天下之至严,而用法之至详者,莫过于《春秋》。
凡《春秋》之书公、书侯,书字、书名,其君得为诸侯,其臣得为大夫者,举皆齐、晋也。不然,则齐、晋之与国也。其书州、书国、书氏、书人,其君不得为诸侯,其臣不得为大夫者,举皆秦、楚也。不然,则秦、楚之与国也。夫齐、晋之君所以治其国家拥卫天子而爱养百姓者,岂能尽如古法哉,盖亦出于诈力,而参之以仁义,是亦未能纯为中国也。秦、楚者,亦非独贪冒无耻肆行而不顾也,盖亦有秉道行义之君焉。是秦、楚亦未至于纯为夷狄也。齐、晋之君不能纯为中国,而《春秋》之所予者常向焉,有善则汲汲而书之,惟恐其不得闻于后世;有过则多方而开赦之,惟恐其不得为君子。秦、楚之君,未至于纯为夷狄,而《春秋》之所不予者常在焉,有善则累而后进,有恶则略而不录,以为不足录也。是非独私于齐、晋,而偏疾于秦、楚也。以见中国之不可以一日背,而夷狄之不可以一日向也。其不纯者,足以寄其褒贬,则其纯者可知矣。故曰:天下之至严,而用法之至详者,莫如《春秋》。
戎者,岂特如秦、楚之流入于戎狄而已哉!然而《春秋》书之曰“公会戎于潜”,公无所贬而戎为可会,是独何欤?夫戎之不能以会礼会公亦明矣,此学者之所以深疑而求其说也。故曰:王者不治夷狄,录戎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
夫以戎之不可以化诲怀服也,彼其不悍然执兵,以与我従事于边鄙,则已幸矣,又况乎知有所谓会者,而欲行之,是岂不足以深嘉其意乎?不然,将深责其礼,彼将有所不堪,而发其愤怒,则其祸大矣。仲尼深忧之,故因其来而书之以“会”,曰,若是足矣。是将以不治深治之也。由是观之,《春秋》之疾戎狄者,非疾纯戎狄者,疾夫以中国而流入于戎狄者也。谨论。
译文:
论不能按照中原文明来治理蛮荒之地。
论文如下:蛮荒之地的人是不可以用中原的治理方法来治理的,他们就像没有被驯化的野兽,如果寻求这种大规模的治理,必定会引起这个地方的大乱。先前的君王们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采用了不去主动治理的这种治理办法,能够实现有效治理而用这种不主动治理的这种方法,这才是深化治理的策略。《春秋》里记载“鲁隐公在潜地会见了戎的首领”(结果是隐公谢绝了戎人希望结盟的要求)。东汉今文经学家、儒学大师何休说过:“中原的君王不去治理蛮荒之地,对待荒蛮之地的政策就是来到的人不拒绝,离开了也不去追回。”天下关于这方面的严格规定,和方法记载最详细的,没有能够超过《春秋》这部书的。
当《春秋》中书写公爵、侯爵、有字的人、有姓名的人时候,他们的君王都是称职的诸侯,他们的大臣也是称职的士大夫的时候,所举的例子大都是齐国、晋国,如果不是,也是和齐国、晋国相同的国家。当书中记载某州、某国、某氏、某人的时候,他的君王都不是称职的诸侯,臣子也不是称职的士大夫,所举的例子也大都是秦国、楚国,如果不是,也是和秦国、楚国相同的国家。齐国、晋国的国君能够治理好他的国家并且拥护保卫周天子,怎么可能全效仿古人的做法呢,肯定要做出欺诈和暴力的手段,同时加入一些仁义的方法,所以也不能说是纯粹的中原礼义文明。而秦国、楚国呢,也不是非常的贪婪冒着不知羞耻肆意妄为而不管不顾的国家,肯定也有秉承道德施行仁义的君王啊。所以说秦国、楚国也不至于就是纯粹的蛮荒之地。齐国、晋国的君王不能算纯粹的中原文明,而为什么《春秋》这本书却常常给予是赞誉的评价,有一点做得好的地方都要详细的记载,生怕不能流传于后世;有错误的时候也是采取多种方法来开脱和免除罪责,生怕他们不能成为高尚的人。秦国、楚国的君王,虽然不至于是蛮荒之人,《春秋》这本书却常常给予不赞誉的评价,有做得好的地方就累积起来以后再推荐,即便有恶行也是省略不记载,认为(他们无论做得好坏)都不值得去记载。这并不是这本书单独喜好齐国和晋国,而是特别地憎恨秦国和楚国啊。以此可见,中原文明是一天也不可以违背的,而蛮荒之地也是一天也不可以趋向的。如果不是纯粹的中原文明,完全可以不去评价对错,那么作为纯粹的中原文明就显现可知了。所以说:天下关于这方面的严格规定,和方法记载最详细的,没有能够超过《春秋》这部书的。
荒蛮之人(来到中原),怎么能和秦国、晋国的人进入蛮荒之地一样呢?然而《春秋》书上记载“鲁隐公会见戎人在潜地”,隐公没有贬低戎人而认为可以会见,他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很明显这是因为戎人不能按照会见的礼仪来拜见隐公,这也是后世学者为什么会深深怀疑而寻求答案的原因,所以说:中原的君王不去治理蛮荒之地,对待荒蛮之人的政策就是来到的人不拒绝,离开了也不去追回。
因为荒蛮之人是不可以通过感化教诲而让他们内心顺服的,他们不是悍然用兵,对我们的边塞进行骚扰,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何况还听说有这样的会见,而要积极行事的,难道不这样就不能表达他非常感动的情义吗?如果不是这样做(而按照中原文明的礼仪来要求拜见的礼仪),必将会深深地责备他们的礼数不周,而对方也必将会对这种责备而承受不了,由此触发他们的愤怒,这样引起的祸端就会很大了。所以圣人孔子对此非常的忧虑,所以当荒蛮之人来到的时候《春秋》书上的记载是“会见”,并且说,这样做就足以了,这就是采用不主动治理的方法去深化治理的原因了,由此可以看到,《春秋》这本书对荒蛮之人的憎恨,并不是对纯粹荒蛮之人的憎恨,而是对从中原之地流入荒蛮之地的这类人的憎恨。非常恭敬的论说到此。
读后诗曰:
齐儒晋雅守纲常。楚广秦苛国力强。
一统九州犹两制,江山何处有蛮荒。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