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伏尔泰的小故事

 我来答
贝贝亲17
2022-11-15 · TA获得超过96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3万
展开全部

1. 关于伏尔泰的故事

伏尔泰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对文学很感兴趣, 小小的伏尔泰受到父亲嗜好的潜移默化影响, 自孩提时就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伏尔泰的记忆力极强, 3 岁时就能背诵拉·封登的《寓言》.一天, 父亲从外面回来, 小伏尔泰站在床上自言自语地讲故事, 还手舞足蹈.时而洋洋得意, 时而板着面孔, 表情丰富多变.父亲见了, 又觉得好奇, 又感到可爱.於是就忍住笑躲在他背后偷偷地看他表演.孩子讲的故事好像是拉·封登的《寓言》上的.父亲悄悄地拿来这本书, 经过核对, 他惊异地发现, 原来儿子讲的故事与《寓言》中的故事居然一字不差.这简直太令人不可思议了.等儿子讲完故事后, 父亲情不自禁地把他抱了起来, 高兴地把他举过头顶, 连连称赞道: ”我的乖孩子, 你太聪明了! ” 伏尔泰才思敏捷, 多才多艺.他12 岁时便开始写诗, 16 岁时, 他的讽刺诗和即景诗已写得很出色.20 岁时, 他随父亲出使荷兰, 任文官, 其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讥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 ”笑, 可以战胜一切, 这是最有力的武器.”当时人们说他思想之快捷和语言之炽热, 有如闪电和天火.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 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 死而复生 一个边远省份的读者给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1694--1778年)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示仰慕之情。 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意。从那以后,每隔10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封信。伏尔泰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这位哲学家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仅一行字的信:"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 不料几天后,回信又到,信封上写着:"谨呈在九泉之下的、伟大的伏尔泰先生。" 伏尔泰赶忙回信:"望眼欲穿,请您快来。" 区别 谁也没有料到,受人尊敬的大学问家伏尔泰竟参加了一个为人不齿的团伙的狂欢。他为自己找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可第二天晚上,他们又邀请他参加。 "噢,伙计,"伏尔泰神秘地说,"去一次,不失为一个哲学家;去两次,就跟你们同流合污啦。" 岂可再乎 1717年,伏尔泰因为讥讽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监狱11个月之久。出狱后,吃够了苦头的哲学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谢他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摄政王深知伏尔泰的影响,也急于同他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两人都讲了许多恰到好处的抱歉之辞。最后伏尔泰再一次表示感激说:"陛下,您真是助人为乐,为我解决了这么长时间的食宿问题,我衷心地再次向您表示感谢。可今后,您就不必再为这件事替 *** 心啦。"
慢性毒药 伏尔泰的咖啡瘾很大,一生中喝了数量惊人的咖啡。有个好心人曾告诫他说:"别再喝这种饮料了,这是一种慢性毒药,你是在慢性自杀!" "你说得很对,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这位年迈的哲学家说,"要不然,为什么我已经喝了65年还没有死呢。" 错误的赞扬 性格放荡不羁并一贯讥讽当时大人物的伏尔泰,有一天将一名同辈作家赞扬了一番。他的一位朋友当即指出:"听到您这样慷慨地赞扬这位先生,我真遗憾。要知道,就是这位先生在背后经常说您的不是。" "这样看来,我们两个人都说错了。"伏尔泰说道。 验明牧师正身 当伏尔泰到了84岁高龄卧床不起等待死神降临的时候,一位牧师自作多情,走到他的床边,为他祈祷忏悔——这是为垂死者订购天国飞机票或入场券的一贯作业,但是,这位老顽固非但不领情,反而追根究底,盘问起人家的身份来:"牧师先生,是谁叫你来的?" "伏尔泰先生,我受上帝的差遣来为你祈祷忏悔的。" "那么你拿证件给我看看,验明正身,以防假冒

2. 伏尔泰的故事有哪些

伏尔泰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对文学很感兴趣, 小小的伏尔泰受到父亲嗜好的潜移默化影响, 自孩提时就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伏尔泰的记忆力极强, 3 岁时就能背诵拉·封登的《寓言》.一天, 父亲从外面回来, 小伏尔泰站在床上自言自语地讲故事, 还手舞足蹈.时而洋洋得意, 时而板着面孔, 表情丰富多变.父亲见了, 又觉得好奇, 又感到可爱.於是就忍住笑躲在他背后偷偷地看他表演.孩子讲的故事好像是拉·封登的《寓言》上的.父亲悄悄地拿来这本书, 经过核对, 他惊异地发现, 原来儿子讲的故事与《寓言》中的故事居然一字不差.这简直太令人不可思议了.等儿子讲完故事后, 父亲情不自禁地把他抱了起来, 高兴地把他举过头顶, 连连称赞道: ”我的乖孩子, 你太聪明了! ”

伏尔泰才思敏捷, 多才多艺.他12 岁时便开始写诗, 16 岁时, 他的讽刺诗和即景诗已写得很出色.20 岁时, 他随父亲出使荷兰, 任文官, 其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讥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 ”笑, 可以战胜一切, 这是最有力的武器.”当时人们说他思想之快捷和语言之炽热, 有如闪电和天火.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 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

3. 伏尔泰小故事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760年法国发生宗教上的派性斗争,造成大批逃亡者,伏尔泰在自己的庄园内,先后收留过上百户难民,他还多次打抱不平,替穷苦人伸张正义,平反冤案。

4. 有关伏尔泰的历史小短文

伏尔泰, 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1778年),伏尔泰是他的笔专名。法国启蒙思想家、属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是他们的导师。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5. 有关伏尔泰的故事2个

死而复生
一个边远省份的读者给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1694--1778年)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示仰慕之情。
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意。从那以后,每隔10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封信。伏尔泰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这位哲学家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仅一行字的信:"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
不料几天后,回信又到,信封上写着:"谨呈在九泉之下的、伟大的伏尔泰先生。"
伏尔泰赶忙回信:"望眼欲穿,请您快来。"

区别
谁也没有料到,受人尊敬的大学问家伏尔泰竟参加了一个为人不齿的团伙的狂欢。他为自己找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可第二天晚上,他们又邀请他参加。
"噢,伙计,"伏尔泰神秘地说,"去一次,不失为一个哲学家;去两次,就跟你们同流合污啦。"

岂可再乎
1717年,伏尔泰因为讥讽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监狱11个月之久。出狱后,吃够了苦头的哲学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谢他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摄政王深知伏尔泰的影响,也急于同他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两人都讲了许多恰到好处的抱歉之辞。最后伏尔泰再一次表示感激说:"陛下,您真是助人为乐,为我解决了这么长时间的食宿问题,我衷心地再次向您表示感谢。可今后,您就不必再为这件事替 *** 心啦。"

慢性毒药
伏尔泰的咖啡瘾很大,一生中喝了数量惊人的咖啡。有个好心人曾告诫他说:"别再喝这种饮料了,这是一种慢性毒药,你是在慢性自杀!"
"你说得很对,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这位年迈的哲学家说,"要不然,为什么我已经喝了65年还没有死呢。"

错误的赞扬
性格放荡不羁并一贯讥讽当时大人物的伏尔泰,有一天将一名同辈作家赞扬了一番。他的一位朋友当即指出:"听到您这样慷慨地赞扬这位先生,我真遗憾。要知道,就是这位先生在背后经常说您的不是。"
"这样看来,我们两个人都说错了。"伏尔泰说道。

验明牧师正身
当伏尔泰到了84岁高龄卧床不起等待死神降临的时候,一位牧师自作多情,走到他的床边,为他祈祷忏悔——这是为垂死者订购天国飞机票或入场券的一贯作业,但是,这位老顽固非但不领情,反而追根究底,盘问起人家的身份来:"牧师先生,是谁叫你来的?"
"伏尔泰先生,我受上帝的差遣来为你祈祷忏悔的。"
"那么你拿证件给我看看,验明正身,以防假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