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句子赏析100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祖咏《终南望馀雪》 终南望馀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相传诗人祖咏,有一年在长安应试,试题为《终南望馀雪》。此诗为应制诗,按规则一般要写五言六韵十二句,可祖咏只写了这四句就交了卷。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描绘出了终南山雪后的秀美风光。 诗的前两句写终南山的晚冬,岭高雪厚,山川秀美: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山的北坡,山色格外秀美;远远望去,高峻的岭顶上,那些未化的厚厚积雪,似乎是流动着的白云,飘浮在天边。 诗的后两句写雪霁日出,雪光辉映,林色尤美,雪后傍晚的长安城增加了些许寒意: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雪后初晴的阳光,微微地洒在积雪上,银白色的雪光映照得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降临,晚冬的阵阵寒气,向城中袭来,城里的人也觉得傍晚确实有一些寒意了。 祖咏写了四句就交了卷,这一次自然功名无成了。试后,有人问祖咏为什么不按规则写,他说:“意思都说完了。”意思表达完了,就此搁笔,看来祖咏无疑是做对了。 “终南阴岭秀”,描绘在终南山下的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背坡的秀丽景色。一个“秀”字,显示出了终南山清雄、俊逸的神采;“积雪浮云端”,既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也写出了雪的深厚;“林表明霁色”,写雪光反射到树林上,给树梢染上了明亮的色彩,这是从正面渲染“余雪”;“城中增暮寒”,意在言外,表现了诗人对城中百姓冷暖的关心,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全诗虽只有四句,却把《终南望余雪》的主题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注释: ①阴岭:山北曰阴。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 ②林表:林梢。 ③霁色:雨雪之后的阳光。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 *** 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王士稹《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