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元和纪用经》
- 2.1 方名
- 2.2 组成
- 2.3 功效
- 2.4 主治
- 2.5 中丹的用法用量
- 2.6 制备方法
- 2.7 附注
- 3 《扁鹊心书·神方》
- 3.1 方名
- 3.2 组成
- 3.3 功效
- 3.4 主治
- 3.5 中丹的用法用量
- 3.6 制备方法
- 4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 4.1 方名
- 4.2 组成
- 4.3 功效
- 4.4 主治
- 4.5 中丹的用法用量
- 4.6 制备方法
- 附:
- 1 古籍中的中丹
1 拼音
zhōng dān
2 《元和纪用经》
2.1 方名
中丹
2.2 组成
黄耆(白水者,半禀阴也;陇西者,半禀阳也)4两,白芍药4两,当归4两,黑附子(炮,去皮脐,大者佳)1两,黄芩1两(与黑附子同末,生姜汁和),蜀椒(去子)1两(出汗),白茯苓2两,人参2两,桂(去皮,辛者)2两。
2.3 功效
长肌肉,泽容色,实髓壮筋,不染邪疫,身轻目明耐老。
2.4 主治
百损久虚,体劣羸瘦不堪,荣卫不足,善惊昏愦,上焦客热,胃膈冷痰引饮,过食则心腹痞满,脾胃气衰不能消谷,血妄时崩,四肢沉困。
2.5 中丹的早滚用法用量
每服2030粒,酒送下,食前服。
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粟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2.7 附注
本方为原书“耘苗丹”橘肆之第二方。
3 《扁鹊心书·神方》
3.1 方名
中丹
3.2 组成
雄黄10两,赤石脂1两。
3.3 功效
补肾气,壮筋骨,延年不老。
3.4 主治
脾疟,黄黑疸,脾泄久痢,虚肿水肿,女人血崩白带,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及暴注肠滑,洞泄,中风,诸般疮毒。
3.5 中丹的用法用量
大人服10丸,小儿35丸,空心热酒或米饮送下。
3.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入阳城罐,先用蜜拌,安砂在底,次以瞿麦末5钱,草乌末5钱,菠棱末5钱,以鸡子清5钱拌匀,盖在砂上,以罐盖盖住,铁丝扎好,盐泥封固,阴干,掘地作坑,下埋5分,上露5分,烈火煅1日夜,寒炉取出,研极细,醋糊为丸,如芡实大。
4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4.1 方名
中丹
4.2 组成
砒4两(好盆唇砒,分作10块,先以出山铅8两,甘锅子内熔成汁,用铁钳逐块钳砒插入铅汁中,候化尽,以铁杖搅极匀,取出锅子,放冷,打破,自然分开,去铅不用,砒如琥珀色),辰砂4两。
4.3 功效
补虚损,滋荣卫。
4.4 主治
中风瘫缓,元气不足,一切危弱之疾。
4.5 中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临服时将1丸入大火烧红,放冷服。凡老人体中不佳,饮食不进,服数粒便觉气壮食美,百病皆愈。
4.6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砂盒子固济,灰池中顶火4面,养7日7夜,候冷,开盒取药,再研匀,气袋活火铍成汁,直候砒烟去尽,候冷取药,细研,稀糯米粥为丸,如鸡头子大。
古籍中的中丹
- 《养生导引法》:[十四、补益门](七)入水法
枯。8、反两手据膝上,仰头象鳖取气,致大黄元气至丹田,令腰脊不知痛。9、手大拇指急捻鼻孔,不息,即...
- 《王氏医案绎注》:卷八
皮竹叶竹茹贝母百合莲心猪胆汁炒枣仁盐水炒黄连吞枕中丹。以清包络肝胆之有余而调神志。又旬日各恙皆蠲。继...
- 《张聿青医案》:[卷十四]不寐
米远志肉炒枣仁右痰火不寐。前意出入,以觇动静。圆睁轿粉丹皮炒枳实天竺黄上广皮陈胆星羚羊片云茯苓黑山栀制半...
- 《医学妙谛》:[卷下杂症]癫狂怔忡不寐健妄等章
,清心丸泄火之郁勃。虚者当养神而通志,归脾丸、枕中丹。狂之实者,以承气汤、白虎汤直折阳明之火,生铁落...
- 《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肝风
2024-11-1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