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苏是什么意思
扶苏,亦作"扶胥"
是一个汉语词汇。可作为花木名、武器名、动词,人名。《诗·郑风·山有扶苏》有记载"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毛 传解释说"扶苏,扶胥,小木也。
这个词语表达花木名的出处是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毛 传:"扶苏,扶胥,小木也。"马瑞辰通释:"《释木》:'辅,小木。'小木即木之名。钱大昕曰:'扶、辅声义皆相近,长言为扶苏,急言为辅。'其说是也……胥、疏、苏叠韵,古通用。"
扶苏,小树木,又说是花名。出自《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诗经》上是指唐棣,扶苏是指唐棣 。倒是在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或画作中偶见塑造成红色大花朵形象。
作为历史的名人
扶苏 - 秦始皇长子
扶苏,男,嬴姓,名扶苏,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秦朝宗室大臣,秦始皇长子。
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直言劝谏父亲,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后,遗诏扶苏治丧即位。中车府令赵高联合丞相李斯,拥立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矫诏逼令扶苏自尽,葬于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
人物评价
司马迁《史记》:"扶苏为人仁。" "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
王夫之《读通鉴论》:"商始兴而太甲放,周始兴而成王危,秦并天下而扶苏自杀,汉有天下而惠帝弗嗣,唐则建成死于刃,宋则德昭不令其终,明乎建文之变而憯尤烈。"
扶苏也作药物名
一种能够治疗皮肤病的药物,通用名叫做盐酸特比萘芬乳膏。
说明书
【商品名】:扶苏
【通用名】:盐酸特比萘芬乳膏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敏感真菌所致的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及花斑癣。
【贮 存】: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规格】: 10g:0.1g

2023-06-12 广告
扶苏的意思是亦作“扶胥”,树名;古代兵车上的藩盾;扶助;秦始皇长子扶苏。
一、基本释义
1、树名。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2、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周礼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3、扶助。
4、扶苏(本名赵扶苏,?到公元前210年),嬴姓,常称公子扶苏。
扶苏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仁,有政治远见,经常劝谏其父亲,后因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秦始皇,被派到上郡监督军队,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死前诏令扶苏即位,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扶胡亥登基,矫诏以始皇身份赐死扶苏。扶苏误以为真,不敢违背父意,遂自尽。
扶苏: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
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二、公子“扶苏”拓展
1、祖父:秦庄襄王;
2、祖母:赵姬,据《秦谜》一书推测扶苏之母是楚国人,另有相关说法其母来自郑国;
3、父亲:秦始皇;
4、弟弟:公子高、公子将闾、秦二世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