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第十一章总结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纳米技术
(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应用.
二、质量
l.质量
(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t)、克(g)、毫克(mg),
其中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3)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
(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2)使用:先将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零;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
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游码质量).
四点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砝码要轻拿轻放.
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其比值为定值.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换算关系:1g/cm3=1x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而不是等于构成这种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密度的算术平均值.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1m3=103dm3;1dm3=10cm3;lcm3=103mm3;1L=1dm3;1mL=1mm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方法
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若
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认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cm3(毫升)?
②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凹底凸顶).
2.密度的测量
(1)原理:ρ=m/V
(2)方法: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ρ=m/V计算得到ρ.
(3)密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①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石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②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如木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木块、铁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用细线拴住铁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将木块取出,用细线把木块与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注意:在测固体的密度时,在实验的步骤安排上,都是先测物体的质量再用排法测体积.如若倒过来,则会造成固体因先沾到液体而使得质量难以准确测量.
③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将烧杯中的盐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液面的刻度V;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用公式ρ=(m1–m2)/V算出密度.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农业 ①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土壤越肥沃,它的密度越小.
②播种前选种也用到密度,把要选的种子放在水里,饱满健壮的种子由于密度大而沉到水底,瘪壳和杂草种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上.
(2)工业 有些工厂用的原料往往也根据密度来判断它的优劣.例如:有的淀粉制造厂以土豆为原料,土豆含淀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淀粉的产量.一般来说含淀粉量多的土豆密度较大,所以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不仅能判断出土豆的质量,还可以由此估计淀粉的产量.在铸造厂的生产中也用到密度,工厂在铸造金属物体前,需要估计熔化多少金属注入仿型的模子里比较合适,这时就需要根据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计算出需熔化的金属量,以避免造成浪费.
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1)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2)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3)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如:4℃的水密度最大.
3.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计算不能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m=ρV.
(3)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V=m/ρ.
(4)判断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空心.
判断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利用密度进行比较;利用质量进行比较;利用体积进行比较.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纳米技术
(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应用.
二、质量
l.质量
(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t)、克(g)、毫克(mg),
其中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3)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
(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2)使用:先将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零;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
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游码质量).
四点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砝码要轻拿轻放.
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其比值为定值.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换算关系:1g/cm3=1x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而不是等于构成这种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密度的算术平均值.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1m3=103dm3;1dm3=10cm3;lcm3=103mm3;1L=1dm3;1mL=1mm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方法
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若
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认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cm3(毫升)?
②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凹底凸顶).
2.密度的测量
(1)原理:ρ=m/V
(2)方法: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ρ=m/V计算得到ρ.
(3)密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①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石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②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如木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木块、铁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用细线拴住铁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将木块取出,用细线把木块与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注意:在测固体的密度时,在实验的步骤安排上,都是先测物体的质量再用排法测体积.如若倒过来,则会造成固体因先沾到液体而使得质量难以准确测量.
③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将烧杯中的盐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液面的刻度V;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用公式ρ=(m1–m2)/V算出密度.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农业 ①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土壤越肥沃,它的密度越小.
②播种前选种也用到密度,把要选的种子放在水里,饱满健壮的种子由于密度大而沉到水底,瘪壳和杂草种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上.
(2)工业 有些工厂用的原料往往也根据密度来判断它的优劣.例如:有的淀粉制造厂以土豆为原料,土豆含淀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淀粉的产量.一般来说含淀粉量多的土豆密度较大,所以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不仅能判断出土豆的质量,还可以由此估计淀粉的产量.在铸造厂的生产中也用到密度,工厂在铸造金属物体前,需要估计熔化多少金属注入仿型的模子里比较合适,这时就需要根据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计算出需熔化的金属量,以避免造成浪费.
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1)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2)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3)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如:4℃的水密度最大.
3.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计算不能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m=ρV.
(3)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V=m/ρ.
(4)判断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空心.
判断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利用密度进行比较;利用质量进行比较;利用体积进行比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