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的含义
“依”本义是“依靠”。
依(拼音:yī)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人从衣,会人依靠衣服保暖、蔽体之义;衣兼表音。“依”的基本义是依靠、挨着,由依靠引申为倚仗、顺从,又引申为遵循;又遵循引申为仍旧、依然。
“依”本义是“依靠”。现代汉语使用一系列的双音节词“依凭”“依偎”“依倚”“依怙”“依傍”等均保留此义。从“依靠”,又引申为“傍着”“紧挨着”的意义。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又从“傍着”引申为“依恋不舍”,如屈原《九思·伤时》:“志恋恋兮依依。”后来就有了成语“依依不舍”。
“依”又由“不舍”引申为“服从”“听从”之义。如《诗经·小雅·小旻》:“谋之不臧,则具是依。”现代汉语仍然常用这一意义。
“依”本为动词,但它的动词性不强,当它所在的句子中有别的动词时,就虚化为介词,表示“按照”“依照”之义。“依次”“依样画葫芦”的“依”,均为此义。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 依;康熙笔画:8;部外笔画:6
(yī)《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於希切。音衣。《说文》:倚也。《书·无逸》:知小人之依。注:言稼穑。《诗·小雅》:谋之不臧,则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又依稀,犹彷佛也。《刘禹锡诗》:宋台梁馆尚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