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怎么读
晁错的读音为:cháo cuò。
晁错的读音为:cháo cuò。他是西汉政论家。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刑名之学。文帝时,任太常掌故,曾奉命从故秦博士伏生受《尚书》。后为太子家令,得太子(即景帝)信任,号"智囊"。
景帝即位,任为御史大夫。他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并主张纳粟受爵,又建议募民充实塞下,积极备御匈奴贵族的攻掠,以及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举兵叛乱;他为袁盎等所谮,被杀。
所著政论有《论募民徙塞下书》、《论贵粟疏》等,议论犀利,分析深刻。《汉书·艺文志》法家有《晁错》三十一篇,今佚,有清马国翰等人辑本。
晁错削藩历史词典解释。
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削夺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汉初,刘邦在削除异姓诸侯王时,封立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景时期,他们的力量壮大起来, “谋为淫6 乱”。文帝时晁错任太子家令,曾数上书“言削诸侯事”。
景帝前元三年 (公元前154年), 晁错又上书指出诸侯王封地过大,且倚势阴谋作乱,对朝廷形成严重威胁。必须削夺诸侯王的封地以弱其势。他说: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景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削楚东海郡、赵常山郡、胶西六县。当议削吴地时,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西等六国, 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