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可简单归纳为: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草书、行书(汉)→楷书(魏晋)
1、甲骨文现
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2、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
3、小篆
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
4、隶书、草书、行书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
草书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5、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