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有哪些风俗?
民谣称“二十九,蒸馒头”,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腊月二十九,也称作“二十九去打酒”,中国人还会准备些酒;在腊月二十九这天人们还会置办酒宴,以备晚辈前来给长辈辞岁、别岁;还有风俗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此外,还要贴春联和福字,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根据“福”字的大小,该贴在该贴的地方。
1、二十九 ,蒸馒头
民谣称“二十九 ,蒸馒头”,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
2、去打酒
民间还有“二十九,去打酒”的说法。在过去的几天里,食物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中国人还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准备些酒。
3、办酒宴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
4、别岁烧天香
在中国古代,腊月二十九这天人们要在家置办酒宴,往来拜访,叫“别岁”。同时还要在户外烧香,叫“天香”,通常要连烧三天。
5、上坟请祖上大供。
民间流传着“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的说法,腊月二十九这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外,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每逢节庆告祭祖先,不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腊月二十九清晨,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
6、过赶年
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月大过腊月二十九,月小过腊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将这种比汉族提前一天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过赶年的缘由在湘、鄂、渝、黔边界一带流行着多种说法,其中最重要而最广泛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抗击异族说。另一种是抗击倭寇说。
7、贴春联和福字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除了春联,家家户户还要贴窗花、年画、福字,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贴福字是传统年俗。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腊月二十九,土家族“调年会”
这一天,也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有关土家族提前过年,流传着这样几个传说: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
2、土家族先民贫困,大年三十还要给富人做工,提前过年,以便同家人团圆。
3、旧时每到年关,官军就来驱赶百姓,土家人就提前过年,以便逃生。
4、土家先辈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
民谣:“腊月二十八,抓紧把面发”,到了二十九,还要蒸馒头。是不是已经非常忙碌热闹了。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这是民间的传统习俗,过年前,大家都忙着准备年货,尤其过年期间食用的馒头,蒸上很多馒头。馒头用处多:一是自己家里吃的,二是过年期间招待亲朋好友,三是当作供品使用。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
腊月二十九习俗之祭祖
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在二十九这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要“上坟请祖”,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在二十九日早晨。
腊月二十九习俗之焚香于户外
腊月二十九这天人们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腊月二十九是除夕前一日,又叫小除夕,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