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患癌主持人,有6位永远离开,朱迅凭什么能抗癌成功?
展开全部
如果在几年前打开某知名搜索引擎搜索“朱迅”两个字,那十有八九第一条热点就带着“癌症复发”这几个字。朱迅,这样一个著名主持人,为何总是“被”癌症复发呢?这一切都要从她经历两次患癌抗癌的人生说起。
想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便是看他的自传或回忆录,朱迅也不例外。
她曾写过《阿迅》 ,这本书虽说定义是随笔集,但更多的还是记录了她一生的悲欢经历,作为依据再好不过。
1973年, 在她还没有记忆的时候,朱迅就成了她的名字。 这个名字,似男似女。在她自己看来,这个“迅”字来源有两个原因:
二是因为她相信“迅”字是家庭赋予她的初心,象征着坚毅伟大的品质。自她出生时,这个名字就伴随着她,也许是名字无形中的影响,造就了她“柔韧”的个性。
朱迅很小时,父母亲就因为工作不得不远出国门,只能将她和两个姐姐一起托付给耄耋之年的姥姥照看。 不像其他孩子见不到父母亲就哭哭闹闹,朱迅会为自己以后“无人管教”而欣喜 。
直到初三那年,她第一次“触电”——被选为央视《我们这一代》的主持人。 本以为录制节目会是一帆风顺的事,可看到 别人家孩子的家长都在,只有自己一人到场,一下子没有绷住,哭了出来。
朱迅非常清楚自己没有继续哭,是因为眼中有渴望,就像那个“迅”字一样,心中充斥着力量。即使家人不在身边,但只要这个“迅”字还在,就像家人在背后默默注视着似的,如此一来便有了勇气去面对这些困难。
自从那次“触电”后,朱迅就常在寒暑假去做电视台的兼职,从小学会了自力更生。
1988年,朱迅机缘巧合下参演了 电影 《摇滚青年》,不仅赚得了一笔2600多元的巨款(当时她父母每月工资也只有200多元), 还因此 声名大燥,来找她拍戏的剧组络绎不绝。
若是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说不准中国会多个视后影后什么的, 但眼前的功名利禄并没有让她失去自我, 她心里清楚,辍学演戏,虽然短时间内能赚到不少钱,可随着时间推移,自身的沉淀又不足,总会有人后来居上。
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 她毅然决定远赴日本留学, 为此她还 特意 将出发的时间 定在9月9日, 以此勉励自己, 求学之旅如同“秋收起义”一样,不学成不放弃!
就算放在今天,一个连五十音图都没认全的17岁少女,独身一人去留学日本,可以说难如登天, 凭着这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她来到了日本。
最初的几个月, 对朱迅来说异常艰难,首先是语言不通,只能和同班同学说上几句磕磕巴巴的日语。此外, 因为父亲工作的特殊性,朱迅只能瞒着父亲留学 ,所以无法从父亲那里得到资助。
苦于学费没有着落,朱迅只能巴结有工作的同学,好得到一次工作推荐。虽说去之前已经有了做脏活累活的心理准备,但还是万万没想到工作居然是扫厕所。之前的工作不是主持人就是演员,现在一下子去扫厕所,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总归是有抵触。
有一次,她因为不想一位贵妇人的衣服沾上污水,轻轻地拉了一下她的衣服,立刻受了贵妇的白眼,之后朱迅又被同是洁厕员的大妈用刚刚掏过马桶的手压着头强行向贵妇道歉。为了生计,朱迅只能用蹩脚的日语不停地说着对不起。
她清楚地认识到她不再是那个被追捧的明星,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清洁工、一个为了学费奔波的普通学生罢了。
在这里 ,没有了那种总是被人捧着的感觉 ,她丢掉了娇气 。 因为这实在存在太多不友好的记忆,所以三个月后朱迅在涩谷区一家经营有道的亚洲餐馆 找到了 一个 擦盘子的工作, 幸运的是, 在这里工作的人待她都很好,有日本学生觉得她可爱所以叫她“芭比娃娃”,有胖子厨师会为她抗下摔坏四个碗的黑锅。
如她自己所说,在此处能学到感恩,当擦盘子擦到手被洗洁精泡得十指肿胀后,店长终于觉得她资历够了,于是让她去做跑堂。
虽说换到了跑堂的职位,但朱迅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因为要在台前和顾客交流,产生新的问题,只学了三个月日语的朱迅,要想和人顺畅交流肯定很困难,更何况在餐馆总有些喝醉的客人,他们不仅吐得到处都是,还总是逮着服务员一顿臭骂。
看到他们咄咄逼人的样子,为了不丢掉工作,朱迅只能赔笑。好在当时的朱迅还可以明面上用英语道歉,实则问候一顿犯事客人的亲戚朋友,至于这些客人是真的伶仃大醉听不清还是不懂英文听不懂就不得而知了。
一天又一天,工作更加得心顺手, 朱迅 凭着能力逐渐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日语也 因为经常和人交流 变得越来越熟练, 这一切 仿佛都在计划中,她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可没有意识到的是,平静的生活之下隐藏着的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命运总是 喜欢 磨苦难的人,或许是因为每天高强度的生活拖垮了身体,或许是每天压抑的心情憋坏了她。朱迅收到一张“血管瘤”的化验单,被医生明确告知这是不能拖得病。
恍若晴天霹雳 ,对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来说,这是一次重大打击。
在最初几天,她每天 昏昏沉沉 ,仿佛来了日本后就没有顺心如意过,但想着自己还有大好年华,她还是振作了起来。可是 钱,还不 够 多,只能咬咬牙选择了一家私人医院。
但就是这么倒霉,小医院的医生显然能力不行,第一次手术失败了,没能切除干净。为了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第二次手术时选择了 正规大医院,才让身体没有落下严重的后遗症。
可能是第一次手术 没有将病灶切除干净, 使她再次患癌时,拿出了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去积极配合治疗。可能也是因为有着两次手术的悲惨经历,所以在第二次得癌时 有了足够坚定的信念 去面对可能失去声带的手术。
祸不单行,在第二次做手术后,又因为术后康复期错过了国立大学的考试,虽说已经通过了一所私立大学考试,但也要足足120万的天价学费。朱迅不甘心没有学成就回国,于是为了筹到自己的学费,她只得选择拖着病体继续打工,多少次撕裂了伤口,还是只能继续端着盘子。
幸运总会眷顾有 毅力 的人,大三时,朱迅获得了NHK的面试机会,朱迅本意只是去应聘清洁职位,可意外获得了成为《中国语讲座》主持人的机会。
或许 就像她被叫“朱迅”,又经常被误写为“朱讯”一样,她的命运仿佛和通讯传媒绑定在了一起。 朱迅像第一次“触电”时一样, 主持人天赋大爆发,随之而来的 节目收视率飙升,被 五十万 人称作“朱先生”。
有了自己的节目,自己的经纪人,在各路电视台里打拼。但是在这样 充满诱惑的 社会 中 ,朱迅没有被大笔 大笔的金钱 所蒙蔽 ,没有和其他人一样选择要钱不要命的工作方式 。每隔一段时间,她会 选择 挂掉经纪人要求更多工作安排的电话。
忙里偷闲,去世界各地 旅游 ,放松自己的心,或许就是因为长期的旅行,使朱迅的心态更加开朗。由此当她再次面对癌症时,才可以从容应对, 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来以最 积极 健康 的方式应对癌症。
如果换另一个人,恐怕不会选择放弃一个自己已经打拼了七八年的地方,从零开始建立了无数人脉,能放弃这一切回国内重新再来!
17岁离开祖国求学,当初的人脉早已消失,但就像当初断然放弃星途那样,她又选择了放弃。不过这次和上次有些不一样,上次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这次是为了回去报效祖国。这次自然也是场冒险,毕竟回国之后的事情在最开始也不是顺心如意的。
此时的她能够放下在日本苦心经营的所有,就像是以后得癌时在身体和事业中果断选择了身体一样。可以说从始至终,朱迅就没有把名利看得太重,既然不看重名利,当然就能够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心理去做出选择,当然这也许还有一些来自朱迅父亲的原因。
2002年3月,父亲住进了医院,复诊结果是 结肠癌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天意弄人,就像朱迅一样,她父亲也做了两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后父亲虽然很快恢复了活力,但仅仅六天后父亲又被送进了病房;第二次手术,在监护病房里受病魔折磨。
作为父亲,他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重蹈覆辙, 将她叫到床头让她“淡泊名利”,又送她三本《邓小平文选》。不难看出,朱迅的父亲不希望女儿和他一样劳累,希望她注意身体,不要重蹈覆辙。
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已经使得身体吃不消了,而从事传媒这样时常昼夜颠倒的行业,时间久了、压力大了自然会有些病痛。自己 现在所遭受 的苦难自己 再 清楚不过,自然不希望在孩子的身上重演,这是一个父亲最朴素的祈愿。
可惜天不遂人愿,2007年,正是朱迅事业红火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甲状腺肿瘤又 结结实实吓了她一跳 。换做其他人可能会自怨自艾,不停地问什么像“为什么是我?”这样的问题,可她是朱迅,她想的是“为什么不是我?”
朱迅回想起自己父亲的嘱托,还有那段 在日本得过血管癌的 经历, 当时这么困难的情况都挺过来了,就更没有理由在这里退缩。 其实 说不害怕也是假的,朱迅不是不知道甲状腺肿瘤的切除可能会影响声带,而声带对一个主持人来说又算得上是安身立命之本。
正当事业红火时,谁又愿意拿上美好前程来冒险呢?
可能是那句 “淡泊名利”点醒了朱迅,她没有太多的 犹豫 ,她没有 选择 退缩。 就像她自己说的 “面对病痛,我们同样耻于退让”。
她选择和父亲一样,直面病魔。
不幸中的万幸,在手术完成后,朱迅发现自己还能发出声音,虽然很微弱,微弱到自己都不太能听清,但总归声带还在。当朱迅问医生她还能活多久,医生答道“一辈子”。
是的,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病魔时,病魔也会退缩。
在朱迅心中,对待功名利禄现在便只是云烟,经历过生死,在病床上,她的脑子里浮现的就只有亲人朋友,她认为死神能够带走的也只有这些。那些平时所谓的财富,每个人都只是保管者,而家人朋友这些才是真正的财富,扎根在灵魂深处,是她活下去的信心。
回想多年以前,她曾经做过两次手术,第一次就是因为有了犹豫才使得手术没能成功,反而要付出的代价更大。有些错,犯一次就让足够让人记忆深刻,自然不会犯第二次一样的错误。如今的她很明白,对付癌症必须得拿出百分百的重视,否则它就会折磨自己很长一段时间。
更何况,2007年的她已经不是在日本时的她了,当时她的身边 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 ,还得拖着病体勤工俭学,而现在她有了丈夫孩子,无论出什么事,都有人在身边陪着, 和她一起面对 。
癌症康复以后,总有那么一些有心人喜欢拿她两次患癌的事情做文章,说她癌症又复发了。只是对于一个可能夺去自己性命的癌症都不怕的人来说,区区流言蜚语又怎么能对她造成伤害。
对于这些有心人,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要活到九十岁来打他们的脸”。
癌症当然是人类最大的挑战之一,这一点确实无话可说。
但换一个角度,它也没有那么可怕。癌症不像艾滋病那样几乎无药可救。前期果断地切除可以大大增加康复概率,也能减少复发;中期也有很多特效药可以辅助医疗。但这也不意味着抗癌很简单,就像那几个已经过世的主持人一样,没有抗癌成功的大有人在。
于是再回到那个问题,朱迅究竟是靠什么来抵抗癌症的呢?
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按照正确的饮食规律和生活规律生活,减少熬夜次数,减少宵夜次数,每天精神饱满,就能够明显减少得癌的概率。
如果很不幸得了癌症,那么请及时收拾心情停下工作,无论什么时候,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生命,你所取得的成就只能停止在那一刻。
此时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想活,医生要怎么才能救得回他呢?以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这些磨难是很重要的,就像朱迅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血管癌时,她的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亲人,可她还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毅力克服了磨难,这些磨难也历练了她自己,使她能在日后有亲人相伴时更加从容地面对癌症。
一个不害怕病魔的人,不会被病魔打倒!
一个有积极心态的人,连病魔都会为之颤抖!
想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便是看他的自传或回忆录,朱迅也不例外。
她曾写过《阿迅》 ,这本书虽说定义是随笔集,但更多的还是记录了她一生的悲欢经历,作为依据再好不过。
1973年, 在她还没有记忆的时候,朱迅就成了她的名字。 这个名字,似男似女。在她自己看来,这个“迅”字来源有两个原因:
二是因为她相信“迅”字是家庭赋予她的初心,象征着坚毅伟大的品质。自她出生时,这个名字就伴随着她,也许是名字无形中的影响,造就了她“柔韧”的个性。
朱迅很小时,父母亲就因为工作不得不远出国门,只能将她和两个姐姐一起托付给耄耋之年的姥姥照看。 不像其他孩子见不到父母亲就哭哭闹闹,朱迅会为自己以后“无人管教”而欣喜 。
直到初三那年,她第一次“触电”——被选为央视《我们这一代》的主持人。 本以为录制节目会是一帆风顺的事,可看到 别人家孩子的家长都在,只有自己一人到场,一下子没有绷住,哭了出来。
朱迅非常清楚自己没有继续哭,是因为眼中有渴望,就像那个“迅”字一样,心中充斥着力量。即使家人不在身边,但只要这个“迅”字还在,就像家人在背后默默注视着似的,如此一来便有了勇气去面对这些困难。
自从那次“触电”后,朱迅就常在寒暑假去做电视台的兼职,从小学会了自力更生。
1988年,朱迅机缘巧合下参演了 电影 《摇滚青年》,不仅赚得了一笔2600多元的巨款(当时她父母每月工资也只有200多元), 还因此 声名大燥,来找她拍戏的剧组络绎不绝。
若是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说不准中国会多个视后影后什么的, 但眼前的功名利禄并没有让她失去自我, 她心里清楚,辍学演戏,虽然短时间内能赚到不少钱,可随着时间推移,自身的沉淀又不足,总会有人后来居上。
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 她毅然决定远赴日本留学, 为此她还 特意 将出发的时间 定在9月9日, 以此勉励自己, 求学之旅如同“秋收起义”一样,不学成不放弃!
就算放在今天,一个连五十音图都没认全的17岁少女,独身一人去留学日本,可以说难如登天, 凭着这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她来到了日本。
最初的几个月, 对朱迅来说异常艰难,首先是语言不通,只能和同班同学说上几句磕磕巴巴的日语。此外, 因为父亲工作的特殊性,朱迅只能瞒着父亲留学 ,所以无法从父亲那里得到资助。
苦于学费没有着落,朱迅只能巴结有工作的同学,好得到一次工作推荐。虽说去之前已经有了做脏活累活的心理准备,但还是万万没想到工作居然是扫厕所。之前的工作不是主持人就是演员,现在一下子去扫厕所,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总归是有抵触。
有一次,她因为不想一位贵妇人的衣服沾上污水,轻轻地拉了一下她的衣服,立刻受了贵妇的白眼,之后朱迅又被同是洁厕员的大妈用刚刚掏过马桶的手压着头强行向贵妇道歉。为了生计,朱迅只能用蹩脚的日语不停地说着对不起。
她清楚地认识到她不再是那个被追捧的明星,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清洁工、一个为了学费奔波的普通学生罢了。
在这里 ,没有了那种总是被人捧着的感觉 ,她丢掉了娇气 。 因为这实在存在太多不友好的记忆,所以三个月后朱迅在涩谷区一家经营有道的亚洲餐馆 找到了 一个 擦盘子的工作, 幸运的是, 在这里工作的人待她都很好,有日本学生觉得她可爱所以叫她“芭比娃娃”,有胖子厨师会为她抗下摔坏四个碗的黑锅。
如她自己所说,在此处能学到感恩,当擦盘子擦到手被洗洁精泡得十指肿胀后,店长终于觉得她资历够了,于是让她去做跑堂。
虽说换到了跑堂的职位,但朱迅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因为要在台前和顾客交流,产生新的问题,只学了三个月日语的朱迅,要想和人顺畅交流肯定很困难,更何况在餐馆总有些喝醉的客人,他们不仅吐得到处都是,还总是逮着服务员一顿臭骂。
看到他们咄咄逼人的样子,为了不丢掉工作,朱迅只能赔笑。好在当时的朱迅还可以明面上用英语道歉,实则问候一顿犯事客人的亲戚朋友,至于这些客人是真的伶仃大醉听不清还是不懂英文听不懂就不得而知了。
一天又一天,工作更加得心顺手, 朱迅 凭着能力逐渐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日语也 因为经常和人交流 变得越来越熟练, 这一切 仿佛都在计划中,她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可没有意识到的是,平静的生活之下隐藏着的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命运总是 喜欢 磨苦难的人,或许是因为每天高强度的生活拖垮了身体,或许是每天压抑的心情憋坏了她。朱迅收到一张“血管瘤”的化验单,被医生明确告知这是不能拖得病。
恍若晴天霹雳 ,对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来说,这是一次重大打击。
在最初几天,她每天 昏昏沉沉 ,仿佛来了日本后就没有顺心如意过,但想着自己还有大好年华,她还是振作了起来。可是 钱,还不 够 多,只能咬咬牙选择了一家私人医院。
但就是这么倒霉,小医院的医生显然能力不行,第一次手术失败了,没能切除干净。为了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第二次手术时选择了 正规大医院,才让身体没有落下严重的后遗症。
可能是第一次手术 没有将病灶切除干净, 使她再次患癌时,拿出了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去积极配合治疗。可能也是因为有着两次手术的悲惨经历,所以在第二次得癌时 有了足够坚定的信念 去面对可能失去声带的手术。
祸不单行,在第二次做手术后,又因为术后康复期错过了国立大学的考试,虽说已经通过了一所私立大学考试,但也要足足120万的天价学费。朱迅不甘心没有学成就回国,于是为了筹到自己的学费,她只得选择拖着病体继续打工,多少次撕裂了伤口,还是只能继续端着盘子。
幸运总会眷顾有 毅力 的人,大三时,朱迅获得了NHK的面试机会,朱迅本意只是去应聘清洁职位,可意外获得了成为《中国语讲座》主持人的机会。
或许 就像她被叫“朱迅”,又经常被误写为“朱讯”一样,她的命运仿佛和通讯传媒绑定在了一起。 朱迅像第一次“触电”时一样, 主持人天赋大爆发,随之而来的 节目收视率飙升,被 五十万 人称作“朱先生”。
有了自己的节目,自己的经纪人,在各路电视台里打拼。但是在这样 充满诱惑的 社会 中 ,朱迅没有被大笔 大笔的金钱 所蒙蔽 ,没有和其他人一样选择要钱不要命的工作方式 。每隔一段时间,她会 选择 挂掉经纪人要求更多工作安排的电话。
忙里偷闲,去世界各地 旅游 ,放松自己的心,或许就是因为长期的旅行,使朱迅的心态更加开朗。由此当她再次面对癌症时,才可以从容应对, 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来以最 积极 健康 的方式应对癌症。
如果换另一个人,恐怕不会选择放弃一个自己已经打拼了七八年的地方,从零开始建立了无数人脉,能放弃这一切回国内重新再来!
17岁离开祖国求学,当初的人脉早已消失,但就像当初断然放弃星途那样,她又选择了放弃。不过这次和上次有些不一样,上次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这次是为了回去报效祖国。这次自然也是场冒险,毕竟回国之后的事情在最开始也不是顺心如意的。
此时的她能够放下在日本苦心经营的所有,就像是以后得癌时在身体和事业中果断选择了身体一样。可以说从始至终,朱迅就没有把名利看得太重,既然不看重名利,当然就能够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心理去做出选择,当然这也许还有一些来自朱迅父亲的原因。
2002年3月,父亲住进了医院,复诊结果是 结肠癌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天意弄人,就像朱迅一样,她父亲也做了两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后父亲虽然很快恢复了活力,但仅仅六天后父亲又被送进了病房;第二次手术,在监护病房里受病魔折磨。
作为父亲,他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重蹈覆辙, 将她叫到床头让她“淡泊名利”,又送她三本《邓小平文选》。不难看出,朱迅的父亲不希望女儿和他一样劳累,希望她注意身体,不要重蹈覆辙。
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已经使得身体吃不消了,而从事传媒这样时常昼夜颠倒的行业,时间久了、压力大了自然会有些病痛。自己 现在所遭受 的苦难自己 再 清楚不过,自然不希望在孩子的身上重演,这是一个父亲最朴素的祈愿。
可惜天不遂人愿,2007年,正是朱迅事业红火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甲状腺肿瘤又 结结实实吓了她一跳 。换做其他人可能会自怨自艾,不停地问什么像“为什么是我?”这样的问题,可她是朱迅,她想的是“为什么不是我?”
朱迅回想起自己父亲的嘱托,还有那段 在日本得过血管癌的 经历, 当时这么困难的情况都挺过来了,就更没有理由在这里退缩。 其实 说不害怕也是假的,朱迅不是不知道甲状腺肿瘤的切除可能会影响声带,而声带对一个主持人来说又算得上是安身立命之本。
正当事业红火时,谁又愿意拿上美好前程来冒险呢?
可能是那句 “淡泊名利”点醒了朱迅,她没有太多的 犹豫 ,她没有 选择 退缩。 就像她自己说的 “面对病痛,我们同样耻于退让”。
她选择和父亲一样,直面病魔。
不幸中的万幸,在手术完成后,朱迅发现自己还能发出声音,虽然很微弱,微弱到自己都不太能听清,但总归声带还在。当朱迅问医生她还能活多久,医生答道“一辈子”。
是的,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病魔时,病魔也会退缩。
在朱迅心中,对待功名利禄现在便只是云烟,经历过生死,在病床上,她的脑子里浮现的就只有亲人朋友,她认为死神能够带走的也只有这些。那些平时所谓的财富,每个人都只是保管者,而家人朋友这些才是真正的财富,扎根在灵魂深处,是她活下去的信心。
回想多年以前,她曾经做过两次手术,第一次就是因为有了犹豫才使得手术没能成功,反而要付出的代价更大。有些错,犯一次就让足够让人记忆深刻,自然不会犯第二次一样的错误。如今的她很明白,对付癌症必须得拿出百分百的重视,否则它就会折磨自己很长一段时间。
更何况,2007年的她已经不是在日本时的她了,当时她的身边 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 ,还得拖着病体勤工俭学,而现在她有了丈夫孩子,无论出什么事,都有人在身边陪着, 和她一起面对 。
癌症康复以后,总有那么一些有心人喜欢拿她两次患癌的事情做文章,说她癌症又复发了。只是对于一个可能夺去自己性命的癌症都不怕的人来说,区区流言蜚语又怎么能对她造成伤害。
对于这些有心人,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要活到九十岁来打他们的脸”。
癌症当然是人类最大的挑战之一,这一点确实无话可说。
但换一个角度,它也没有那么可怕。癌症不像艾滋病那样几乎无药可救。前期果断地切除可以大大增加康复概率,也能减少复发;中期也有很多特效药可以辅助医疗。但这也不意味着抗癌很简单,就像那几个已经过世的主持人一样,没有抗癌成功的大有人在。
于是再回到那个问题,朱迅究竟是靠什么来抵抗癌症的呢?
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按照正确的饮食规律和生活规律生活,减少熬夜次数,减少宵夜次数,每天精神饱满,就能够明显减少得癌的概率。
如果很不幸得了癌症,那么请及时收拾心情停下工作,无论什么时候,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生命,你所取得的成就只能停止在那一刻。
此时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想活,医生要怎么才能救得回他呢?以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这些磨难是很重要的,就像朱迅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血管癌时,她的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亲人,可她还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毅力克服了磨难,这些磨难也历练了她自己,使她能在日后有亲人相伴时更加从容地面对癌症。
一个不害怕病魔的人,不会被病魔打倒!
一个有积极心态的人,连病魔都会为之颤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