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站文学类的节目应该播什么?

 我来答
刺任芹O
2022-11-15 · TA获得超过6.2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38.7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9146万
展开全部
诗歌、散文、散文诗、相声、小品、杂文等等。\x0d\x0a\x0d\x0a当今社会,广播节目已经逐渐被边缘化。广播节目中的文学板块更是被边缘化。这两种边缘化叠加,就造成了广播文学节目的尴尬地位。\x0d\x0a\x0d\x0a当今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多是读一篇文学作品,配一点音乐就完事了。远远没有达到文学作品蕴含的深远意象。主持人本身功底不扎实,文学节目收听范围小,没有盈利性等等因素造成了当今广播文学节目的式微。广播文学节目往往被安排在深夜,大多数人都已经安然入睡,这才开始播出,黄金时段很少有广播文学节目。\x0d\x0a为了更好地发展广播文学节目,笔者以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x0d\x0a第一,要努力提高广播文学节目内部条件。具体地说,首先要提高文学节目主持人自身的实力与水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播文学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和脊梁柱,是最重要的组成因素之一。主持人文学功底和专业水平是直接影响节目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广播文学节目应该积极地与重点大学合作,抢挖资源,提高待遇,吸引人才。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海选,选出优秀人才。其次,节目制作要革新。不能再是念念稿,舒舒情的俗套。主持人应该融入文学作品,感动自己,感动受众。增加互动环节,与收音机旁的受众保持有效的沟通方式。最后,广播文学节目可以具体地走向窄播化和大众化。一方面靠精品节目吸引真正有鉴赏力的受众,牢牢抓住这批受众,靠深刻的内容和精美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广播与文学融合在一起的魅力。例如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文学专题《不灭的心灯》就兼具了优美的文字与浓烈的激情:“翻开扉页,我看见了慢慢老去的轮椅,慢慢老去的阳光,也看见了孩童样纯净的笑容,看见了松柏般不老的风骨。您嘴角写意地扬起,与山水一同呼吸,一同荡漾。这忘却时空的信仰、青春和激情,不正是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的风骨么?”作者迭用了两个“慢慢老去”,惋叹逝去的岁月,随即又回音似地连缀了两个“看见了”,咏赞不曾逝去的“风骨”。“逝”与“不逝”的内涵反差,与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语言魅力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张力,一个平实却高大,淡定却又坚守的可敬老人形象凸显在眼前。这段文字必然唤起人们对文字蕴涵的精神力量的“发现”,对人的”发现”。另一方面,走向大众化。以文学的人文关怀来安抚现代人疲惫的心灵,这类节目可以没有深刻的文学思维,没有专业的文学术语,只是给普通人一个心灵的避风港、一个心灵家园,一个了解世界的视角。例如海峡之声电台制作的文学专题《真情传递》就把目光对准了网络文学,从海峡两岸《凤凰网络文学大赛》的冠亚军小说人手,揭示两岸网络文学不同的风格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选材很新颖,有时代气息。虽然最后的奖次不太高,但值得鼓励。\x0d\x0a第二,努力争取广播文学的外部环境。具体地说,就是要处理好与政府和广告投资商的关系。广播文学节目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申请保护政策,保护广播文学节目的生存。政府强制地保留文学节目,甚至不以赚钱为目的。带有强制地把广播文学节目调到广播黄金时段。或者起码可以拨款,靠政府“津贴”来解决一部分财政问题。在处理和广告投资商关系的时候,要注意技巧。商人首先都是以盈利为目的。除了要展示广播文学节目的潜在价值之外,还要努力争取有文学倾向或关注社会精神层面的企业家的同情,让他们挂职,出任名誉台长之类的职务。总之,外部环境随时都在变化,但有一种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那就是受众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会注重于精神层面,对广播文学节目的需求会日渐增加。\x0d\x0a巴金老人曾经说过:“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笔者完全相信广播文学节目制作人制作的广播文学节目都能为听众准备好这样的“底子”,让听众坐得下来,听得进去,在欣赏中悦心悦意,进而悦志悦神。暂时的困难是有的,但是可以在前进中解决的广播文学节目可以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得一席之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