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从整体上感知济南的冬天之美。
2、赏析比喻、拟人的句子,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学习本文的语言风格,在写作时仿效借鉴。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语言。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明白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髻儿( ) 狭窄( ) 贮蓄( ) zhuó( )落 báo( )雪 chéng( )清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髻 贮蓄 澄清 秀气
3、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4、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意感受文章要点。
5、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 这篇文章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② 概述文章大致内容。
6、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二、课堂学习
(一)、 情景导入: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二)、自主合作学习:
1、 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提问:如果用画来比喻《春》和《济南的冬天》,那么《春》象什么画?而《济南的冬天》又是一幅什么画?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 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济南冬天特点的词语,并说说是通过那些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这一特点的。
b、 梳理出本文的结构。
c、 具体说说本文的语言美在哪里?(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运用等角度)
(自主学习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 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⑴ 本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由“天气”写起,通过济南与 、 、 对比,写济南的冬天 、 、 ,突出济南冬天“ ”的特点,赞美它是个宝地。
⑵ 第二段开始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 的描写。
⑶ 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 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⑷ 作者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 的山,次写的 山,再写城外 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⑸第五段是写冬天 的,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 之清澈、透明。
三、拓展延伸:
1、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
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四、练习测评:
1、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些精彩的.片段?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⑴ 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
⑵ 文段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⑶ 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⑷ 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⑸ 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⑹ “小摇篮”比喻 ,作用是 。“小”照应了前面 一词。
⑺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这句话,应是 。
3、 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每个句子的喻体和本体。
⑴ 小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了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本体: 喻体:
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本体: 喻体:
本体: 喻体:
⑶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本体: 喻体:
五、 布置作业:
1、 积累语言;摘抄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写在读写积累本上。
2、 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