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作《春日》的第三四句是什么意思?
春日三四句中所包含的哲理是: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表达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从字面上看,这句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是写游春观感,而且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是这样的。
但是,如果结合着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实则是一首蕴含丰富的哲理诗:诗人踏青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的地方。而此地已经被金人侵占。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以此表达了他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来,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王相注《千家诗》,就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而根据作者生活年代可知这首诗所写的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一项宋金领土以淮水为界。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又败于符离。
从此,主和派得势,抗战派销声。宋孝宗以还,南宋朝廷稍稍安稳,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终朱熹一生,南宋没有很大的边防军队,而朱熹本人更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作者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