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祥子的变化体现了什么?
1个回答
2023-02-08
展开全部
十六章紧接十五章写祥子婚后的生活。祥子出去拉车,以及与虎妞商量第三次卖车的事。
第十六章主要分三个方面讲。
(一) 老舍的语言风格
①民族语言传统与外来语言传统
1、民族语言主要受民间口头白话的影响。老舍拥有丰富的民间口头语源于他的生活,特别是社会底层对北京社会的了解。文中有很多口语。北大杨玉秀有一部《老舍作品中的词语例禾》收录了很多词语、短语等一千多条。2、老舍的口语化句式非常简洁通俗。“她是来享受,她不能,不肯也不愿意看到别人的苦处。”老舍在《我怎样运用口语》中也说一般的中国话是简洁干脆的。
②老舍语言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我想从炼字和语言的音乐性上来讲。炼字可从本章第一句“闲到元宵节,祥子没法再忍下去了。”“闲”和“忍”可显出祥子婚后的精神生活状态,他不愿在虎妞手下吃软饭,可见其要强。第二,语言的音乐性。第二段,“她张罗着煮元宵,包饺子,白天逛庙,晚上逛灯”,音乐性与婚后的情绪状态,很好结合起来了。可见虎妞新婚后是挺快乐的。
③外国语言传统。老舍自己也说中国的文法比较简单,没有法子把一些含义复杂的事情说圆满。
徐:真正的语言,北方话除了北京人就没办法说清。但这不能做文章,一定说不过北京人。
(二) 祥子的身体
小说中一直有对力的崇拜,文章一开始就强调祥子有一个好身板,好气力,这也是成为人力车夫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同时,老舍也在叙述中说明了一种生命的规律。生命是逐步耗损的过程,衰老是不可抗拒的。本章就开始写道祥子的身体开始有问题了:十七那天他的腿肚子发紧,之前祥子身体都是好的,还有高个子的话,祥子自己不愿在家,一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是认为虎妞对其身体是一种摧残。还有相关的十八章的烈日暴雨下,二十一受到夏太太的诱惑,撮不出尿来。
徐:不要只写其一个人的身体,几个阶层的。当然与其相近的更重要。
(三) p145虎妞对以后的生活也是又考虑的,想法也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态度,做法也会像一般的女人做饭做家务。可见作为一个女人,虎妞也想过一个普通家庭的幸福生活。
徐:愿望是有的,但她的过去阻碍了她的将来。过去不能让其接触现在。某种程度上老舍对虎妞的尊重不及祥子,对祥子的尊重又妨碍了其对虎妞的尊重。这个的形成是极艰难的过程。虎妞与祥子的文章很很难做。再可联系一下老舍究竟是何种态度。尽管老舍很现代,但写道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伦理还是相对保守的。
可虎妞是一个极特殊的人物。像站在警戒线上,可能再找不到如此般的人物。老舍设置出这个人物来,某种程度上是为祥子服务。
所以整个《骆驼祥子》是个个人世界,不是个大千世界。《离婚》亦如此。《四世同堂》起,老舍脑袋中是一个民族问题,整体文化的问题。祥子的主题究竟是什么?估计你们做不动。主题实际上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而这个人主义的体现者亦不是一个先进文化的人,而是对文化几乎没有理解,对个人主义也不理解却做出了个人主义事的人。如果说老舍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真得不能算整个的代表性作品,阶段性代表更成功的是《离婚》。可是有一点,小说中的祥子,是其它作品中不及的,虎妞更是古今中外小说中找不出的。所以有这两点就足够了。
至于其主题,过去说是抨击黑暗社会,这都是教条主义。老舍内心最想说的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从最重要强得到最不要强的,为了个人主义怎么毁灭个人,这一切放在祥子身上都是不合适的,可那开头老舍从国外带回的思考主要是这些。其对中国政治的思考倒是肤浅的。与个人主义相对的是托尔斯泰主义,个人主义背后是尼采。老舍有其复杂性,而这些都没有整个自己作出表述。他的表述总像自我检讨,说哪里写得不好,却总不表述自己的思想。
写这小说不带思想而是渗透在里面,某种程度上这种思想是无意的,反而妨碍了他自己。
悠:(四)最后一点,祥子居然对虎妞笑了笑。这个笑是发自内心的。
徐:为什么笑,买车。居然自己的理想能够在她这得到了部分认可,这个笑实际是祥子内心真希望的东西。他们是不是彻底的对立?未见得,老舍也不愿做那些完全概念化的东西。祥子对虎妞还是有感情的。
从本章大概不下七八章写大杂院。大杂院怎么样些,在每一章派什么样的用场。大杂院基本的呈现方式和大杂院的人,几种人物。如果写大杂院,就需考虑大杂院真正的主体人物是小福子,其次才是祥子;而祥子与大杂院的融合程度受到了虎妞的限制。虎妞在大杂院中是个异类,与大杂院完全融不到一起。虎妞的生活方式和大杂院人的形成对比。
祥子,二强子,前后有这么多,老舍写什么,几层,写什么如何表现自己,如何写大杂院,关于这个必须收集的很细。
本章写大杂院,一开头就是“闲到了元宵节,祥子没法再忍下去了”,他白天交给了手脚,夜晚交给了梦。如果不动手脚,他觉得没法活。“虎妞可正高兴,……不许祥子有任何主张。”这最重要。老舍写人把意志看得很重。“意志”一词集中出现在叔本华那。一个人的意志妨碍了另一个人的意志,就是意志和自由。“大杂院里七八户人家”下面如何写,写院中人都干什么事,一般人,小孩子,老人,妇人,妇人中的姑娘,以后的性格是什么,最后落脚在“长得有些模样的……享福去”,与后面一个人的命名——小福子。可见老舍处处有用心。下文就要说小福子。
第一次写大杂院,没那么容易说小福子。因为此时主体叙述的是那个小家庭,这仅仅交代了这个小家庭外围的生活环境,可它又不仅仅是环境。所以下文关于小福子怎么出来的、怎么去做、怎么去说,要在这几篇统统单列出来,然后联系祥子,虎妞,小福子的生活。小福子也只出身车夫之家,又是长得有些模样的,所以有她的必然归宿,各个都有一套“辙”。小福子与祥子走的实际是同一条路。小福子如何挣脱,最大的希望就是祥子。祥子说混好了,来接她,这话是无法兑现的。一个车夫怎能混好?在这一过程中,下层人看性与道学家是极不同的。所以老舍对小福子充满尊敬。
望采纳 谢谢
第十六章主要分三个方面讲。
(一) 老舍的语言风格
①民族语言传统与外来语言传统
1、民族语言主要受民间口头白话的影响。老舍拥有丰富的民间口头语源于他的生活,特别是社会底层对北京社会的了解。文中有很多口语。北大杨玉秀有一部《老舍作品中的词语例禾》收录了很多词语、短语等一千多条。2、老舍的口语化句式非常简洁通俗。“她是来享受,她不能,不肯也不愿意看到别人的苦处。”老舍在《我怎样运用口语》中也说一般的中国话是简洁干脆的。
②老舍语言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我想从炼字和语言的音乐性上来讲。炼字可从本章第一句“闲到元宵节,祥子没法再忍下去了。”“闲”和“忍”可显出祥子婚后的精神生活状态,他不愿在虎妞手下吃软饭,可见其要强。第二,语言的音乐性。第二段,“她张罗着煮元宵,包饺子,白天逛庙,晚上逛灯”,音乐性与婚后的情绪状态,很好结合起来了。可见虎妞新婚后是挺快乐的。
③外国语言传统。老舍自己也说中国的文法比较简单,没有法子把一些含义复杂的事情说圆满。
徐:真正的语言,北方话除了北京人就没办法说清。但这不能做文章,一定说不过北京人。
(二) 祥子的身体
小说中一直有对力的崇拜,文章一开始就强调祥子有一个好身板,好气力,这也是成为人力车夫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同时,老舍也在叙述中说明了一种生命的规律。生命是逐步耗损的过程,衰老是不可抗拒的。本章就开始写道祥子的身体开始有问题了:十七那天他的腿肚子发紧,之前祥子身体都是好的,还有高个子的话,祥子自己不愿在家,一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是认为虎妞对其身体是一种摧残。还有相关的十八章的烈日暴雨下,二十一受到夏太太的诱惑,撮不出尿来。
徐:不要只写其一个人的身体,几个阶层的。当然与其相近的更重要。
(三) p145虎妞对以后的生活也是又考虑的,想法也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态度,做法也会像一般的女人做饭做家务。可见作为一个女人,虎妞也想过一个普通家庭的幸福生活。
徐:愿望是有的,但她的过去阻碍了她的将来。过去不能让其接触现在。某种程度上老舍对虎妞的尊重不及祥子,对祥子的尊重又妨碍了其对虎妞的尊重。这个的形成是极艰难的过程。虎妞与祥子的文章很很难做。再可联系一下老舍究竟是何种态度。尽管老舍很现代,但写道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伦理还是相对保守的。
可虎妞是一个极特殊的人物。像站在警戒线上,可能再找不到如此般的人物。老舍设置出这个人物来,某种程度上是为祥子服务。
所以整个《骆驼祥子》是个个人世界,不是个大千世界。《离婚》亦如此。《四世同堂》起,老舍脑袋中是一个民族问题,整体文化的问题。祥子的主题究竟是什么?估计你们做不动。主题实际上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而这个人主义的体现者亦不是一个先进文化的人,而是对文化几乎没有理解,对个人主义也不理解却做出了个人主义事的人。如果说老舍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真得不能算整个的代表性作品,阶段性代表更成功的是《离婚》。可是有一点,小说中的祥子,是其它作品中不及的,虎妞更是古今中外小说中找不出的。所以有这两点就足够了。
至于其主题,过去说是抨击黑暗社会,这都是教条主义。老舍内心最想说的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从最重要强得到最不要强的,为了个人主义怎么毁灭个人,这一切放在祥子身上都是不合适的,可那开头老舍从国外带回的思考主要是这些。其对中国政治的思考倒是肤浅的。与个人主义相对的是托尔斯泰主义,个人主义背后是尼采。老舍有其复杂性,而这些都没有整个自己作出表述。他的表述总像自我检讨,说哪里写得不好,却总不表述自己的思想。
写这小说不带思想而是渗透在里面,某种程度上这种思想是无意的,反而妨碍了他自己。
悠:(四)最后一点,祥子居然对虎妞笑了笑。这个笑是发自内心的。
徐:为什么笑,买车。居然自己的理想能够在她这得到了部分认可,这个笑实际是祥子内心真希望的东西。他们是不是彻底的对立?未见得,老舍也不愿做那些完全概念化的东西。祥子对虎妞还是有感情的。
从本章大概不下七八章写大杂院。大杂院怎么样些,在每一章派什么样的用场。大杂院基本的呈现方式和大杂院的人,几种人物。如果写大杂院,就需考虑大杂院真正的主体人物是小福子,其次才是祥子;而祥子与大杂院的融合程度受到了虎妞的限制。虎妞在大杂院中是个异类,与大杂院完全融不到一起。虎妞的生活方式和大杂院人的形成对比。
祥子,二强子,前后有这么多,老舍写什么,几层,写什么如何表现自己,如何写大杂院,关于这个必须收集的很细。
本章写大杂院,一开头就是“闲到了元宵节,祥子没法再忍下去了”,他白天交给了手脚,夜晚交给了梦。如果不动手脚,他觉得没法活。“虎妞可正高兴,……不许祥子有任何主张。”这最重要。老舍写人把意志看得很重。“意志”一词集中出现在叔本华那。一个人的意志妨碍了另一个人的意志,就是意志和自由。“大杂院里七八户人家”下面如何写,写院中人都干什么事,一般人,小孩子,老人,妇人,妇人中的姑娘,以后的性格是什么,最后落脚在“长得有些模样的……享福去”,与后面一个人的命名——小福子。可见老舍处处有用心。下文就要说小福子。
第一次写大杂院,没那么容易说小福子。因为此时主体叙述的是那个小家庭,这仅仅交代了这个小家庭外围的生活环境,可它又不仅仅是环境。所以下文关于小福子怎么出来的、怎么去做、怎么去说,要在这几篇统统单列出来,然后联系祥子,虎妞,小福子的生活。小福子也只出身车夫之家,又是长得有些模样的,所以有她的必然归宿,各个都有一套“辙”。小福子与祥子走的实际是同一条路。小福子如何挣脱,最大的希望就是祥子。祥子说混好了,来接她,这话是无法兑现的。一个车夫怎能混好?在这一过程中,下层人看性与道学家是极不同的。所以老舍对小福子充满尊敬。
望采纳 谢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