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和学校表现不一样,怎么办?
1、学校要时常跟家长联系沟通,多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在学校网站上发一些同学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加强家长和学校的互动,多与家长沟通;建议每月给家长通上汇报一下孩子的总体情况。
3、 因材施教。更多的理解每个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灵;多关注不活泼的孩子;多关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注意个性培养,改善与学生交流方式,注重同学的特点;对于习惯培养给予意见。
4、加强习惯引导。要放大优点,淡化缺点,尽量发掘孩子的优点,多给予鼓励。针对每个孩子的性格给予教育。如何能体现对每个孩子的关注,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教育资源在一个班级内已出现过度集中现象,所以归根到底,学校仍然是传统学校。
5、不以批评为主,要表扬鼓励,多给孩子展示机会。老师要正确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状况,对症求药,培养同学的独立能力和学习能力。多鼓励,多交流,学科老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6、多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希望班主任正确评价每一个孩子,不要对几个人特别偏爱。多关注细节,多全面发展,少一些哗众取宠;更注重赏识教育。对自然艺术特长的学生,要坚持长期培养;尽量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
1.为孩子安排有规律的生活。
家庭与幼儿园相互配合,是保持教育一致性的的重要方法。家长要主动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规,并依此为孩子家里的生活作出跟幼儿园接近的安排,起床、睡觉、吃饭、学习、户外活动都应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同时,作息时间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长期坚持,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或是成人自己的活动就随意扰乱他们的生活规律。
2.家庭成员教育观念要一致。
如今,老人参与养育孩子成为大趋势,很多家长认为等孩子上学了自己带也来得及,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教育孩子不是单纯的辅导功课,是从小就要开始灌输的思想观念。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规则教育必须保持一以贯之的态度,不能心血来潮、朝夕令改,搞得孩子手足无措,在家都不知道怎么做。
3.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很多孩子在陌生的人和环境中会表现得很沉默,但只要聊到他们喜欢的话题,他们会马上变了个人似的,会跟对方滔滔不绝聊这个话题。家长可以挖掘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例如男孩喜欢的汽车、机器人、恐龙,女孩喜欢的冰雪奇缘,小猪佩奇等等。
2. 和老师交流:和孩子同行的老师是孩子在学校中的第一咨询者和指导者,我们要和老师建立联系,及时向老师咨询孩子在学校中表现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3. 建立家校合作:既然孩子在家和学校表现不一,家校合作也就变得至关重要。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确保孩子在学校中有良好的表现。
4. 去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家长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比如咨询师、心理医生等等。这些专业机构拥有针对不同情况的科学方法和策略,对帮助孩子的问题得到解决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