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废除高考制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考是高中和大学的衔接点。从目前的高考体制看,尚存在“一考定终身”和“重分数”的应试教育导向两大弊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考试文化深厚的基础,废除高考的建议并不可行,我们要做的是改革单一的考试模式和调整考察记忆为主的考试内容,把高考引向“重能力”上来。
现行高考对教育的不良影响
近几年来,有关废除高考与否的争论也日渐激烈,较为典型的代表主要是主张保留的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和主张废除的旅美教育家黄全愈教授。高考否定“文革”的出身决定论,赋予每一个人神圣的公平竞争权利,让人们用“笔”来说话-表现自己的才能,国家用书面考试来选贤举能。高考与科举一样,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留下了缺乏合理性和存在局限性的先天隐患。
1. 高考造成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应试教育的盛行不衰。学生为了考试而学,教师为了考试而教,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高分数,高中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苦不堪言,从而极大地扭曲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因此只停留在表面。
李远哲先生沉痛地说,由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考试文化是一个危害教育最深的传统遗产!在升学主义挂帅旗帜下,用考试分数衡量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消失了!我们不是在教育学生,而是在努力训练他们成为解题的技工。
2. 高考是引发复读热潮的根源。高等入学考试是在压力超常的状态下的检测,有许多偶然因素会影响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一次考试决定是否录取,会导致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往往因一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轰轰烈烈的复读热潮就是不甘于被一张试卷否定的学子及其家庭的无奈之举,这对学生和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3. 高考是“高分低能”的现象产生的根本。由于一次考试决定考生一生命运的强大功能,引起考生乃至学校对高考的超常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考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一次考试也很难真实反映一个考生的真正学识和综合素质,这就使高考择优录取的本质功能受到强烈质疑。
4. 高考是“学术浮躁”的间接诱因。社会上特别是中学里,流传“一年等于十二年”(即认为高三一年努力比得上基础教育整个过程的十二年),为了强化学生的高考意识,分管领导、高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们喋喋不休地向学生们灌输高三一年的价值,敦促他们为高考拼搏;同时,学校制定各种措施,制造“高考高于一切”的气氛,各种活动都要为“备考”让路。
这些努力的结果当然也不会白费,每年高考后都会涌现一批“高考黑马”(即在高考中发挥极好,较平时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这些人会和“高考状元”一起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学校老师们用以教育激励下一届学生的榜样。
由于这些宣传和鼓励,许多学生便不去注意平时的学习质量,而是狂热地关注考试结果,以致出现考试前突击复习,考试时总想作弊,考试后对分数的斤斤计较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长期以来,这些学生就形成了忽视踏踏实实的学习过程,转而注重考试结果的学习态度,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会跟随学生至大学,进而转化为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关于现行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思考和建议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界已经认识到现行高考制度的不足,特别是一考定终身和应试教育影响两大弊端不切合教育的本质与目的,从政府到高校都做出了一些努力,试图改变现状,但是,改革力度和措施还应该加强。笔者结合国外改革的先进经验,考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逐步推行多次考试,这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关键。多次考试有两种解释,可一年考多次,也可一年有各种科目的考试,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最好成绩。多次考试不仅可以提高考试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而且位考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因此,要变“一考定终身”为“多次考试表现最佳水平”也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美国的SAT每年举行6次,即使某次考砸了,也没太大关系,还可以继续考,直到考生认为所得的分数代表了他的水平为止。因而避免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偶然性和由此产生的紧张、焦虑感,考生心态相对正常,各次考试的分数基本起伏不大。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每年组织几次高考,考试方式采用国际上许多国家采取模块式的考试方法,解散六月的大比拼,让学生在学业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对于考生来说,多次考试降低了每次考试的风险而增加了选拔的机遇。
多次考试并不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学生家长经济负担的加重,在我国自学考试中已经采用,其费用比集中高考还低。这样做可以使我国一年一度的高考,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甚至是一分定终身的结果,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患得患失、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2. 广开入学渠道,这是改善高考导向的重要措施。新西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在前面介绍了灵活多样的六种入学考试,新西兰中学生可通过其中任何一种进入大学深造。
在这个方面,我国可以考虑有效地综合利用各种考试的结果,使其在高校录取工作中起到参考作用,避免重复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伤害,另外还能节约学生的时间、精力和考试费用,为国家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例如学校期末考试可以改成全省统一考试,留存学生考试成绩备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
取消高中会考制度,因为从实践上看,会考的作用不大,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半公开地联合作弊现象。
3. 淡化高考的意识和弱化高考作用,这是改变高考应试导向的根本。由于高考对考生的价值与作用是如此大,每年的高考都会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考生们挑灯夜读,加班加点,准备作出“人生的关键一搏”;家长们寝食难安,鬓间平添几多白发;教师们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地将题海战术进行到底,接二连三地模拟考试;校领导大会、小会进行全校总动员;官员们兴师动众地赶在高考时亲临现场视察体现重视;记者们在考前考后连篇累牍地集中报道;高考期间,工地停工、一切都为高考让道,无形中强化了高考的决定考生人生的作用。
当我们大家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这件平常事的时候,它就会恢复本来面目,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高考制度改革的条件也就趋于成熟了。
4. 扩大自主招生权,这是高考改革的重心与核心。高等院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录取政策,逐渐地适当降低高考成绩在录取标准中的权重。
不妨根据非标准化的原则,多设立一些并行的录取指标,各在总指标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为各有所好、各有所长的考生提供更多、更合理的机会。例如,文艺体育特长、创造发明成果、竞赛获奖记录等,上述几方面因素在现行高考制度中已被加以考虑,但权重还远远不够。
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中学阶段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智力结构、情商水平、创造潜能、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征等等。总之,非标准化的录取标准一旦确立,统一高考的作用就会弱化,对于许多高中毕业生来说,升学就将从一种负担变成一件乐事。
5. 实行全面考核制度,重视养成性的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对在校学生平时综合素质的考核,并按要求积累有关资料,作为升学考核的依据之一,录取时切实参考多种资料。这样,可避免学生片面发展和学校进行应试教育。以弥补统考制度在个性特长评价方面的先天不足,已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一方面,高校应该大开渠道,积极探索自主招生的新途径;另一方面,中学也应以更多力量做好对中学生个性特长、综合素质方面的成长记录,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可靠依据。
现行高考对教育的不良影响
近几年来,有关废除高考与否的争论也日渐激烈,较为典型的代表主要是主张保留的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和主张废除的旅美教育家黄全愈教授。高考否定“文革”的出身决定论,赋予每一个人神圣的公平竞争权利,让人们用“笔”来说话-表现自己的才能,国家用书面考试来选贤举能。高考与科举一样,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留下了缺乏合理性和存在局限性的先天隐患。
1. 高考造成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应试教育的盛行不衰。学生为了考试而学,教师为了考试而教,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高分数,高中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苦不堪言,从而极大地扭曲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因此只停留在表面。
李远哲先生沉痛地说,由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考试文化是一个危害教育最深的传统遗产!在升学主义挂帅旗帜下,用考试分数衡量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消失了!我们不是在教育学生,而是在努力训练他们成为解题的技工。
2. 高考是引发复读热潮的根源。高等入学考试是在压力超常的状态下的检测,有许多偶然因素会影响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一次考试决定是否录取,会导致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往往因一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轰轰烈烈的复读热潮就是不甘于被一张试卷否定的学子及其家庭的无奈之举,这对学生和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3. 高考是“高分低能”的现象产生的根本。由于一次考试决定考生一生命运的强大功能,引起考生乃至学校对高考的超常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考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一次考试也很难真实反映一个考生的真正学识和综合素质,这就使高考择优录取的本质功能受到强烈质疑。
4. 高考是“学术浮躁”的间接诱因。社会上特别是中学里,流传“一年等于十二年”(即认为高三一年努力比得上基础教育整个过程的十二年),为了强化学生的高考意识,分管领导、高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们喋喋不休地向学生们灌输高三一年的价值,敦促他们为高考拼搏;同时,学校制定各种措施,制造“高考高于一切”的气氛,各种活动都要为“备考”让路。
这些努力的结果当然也不会白费,每年高考后都会涌现一批“高考黑马”(即在高考中发挥极好,较平时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这些人会和“高考状元”一起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学校老师们用以教育激励下一届学生的榜样。
由于这些宣传和鼓励,许多学生便不去注意平时的学习质量,而是狂热地关注考试结果,以致出现考试前突击复习,考试时总想作弊,考试后对分数的斤斤计较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长期以来,这些学生就形成了忽视踏踏实实的学习过程,转而注重考试结果的学习态度,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会跟随学生至大学,进而转化为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关于现行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思考和建议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界已经认识到现行高考制度的不足,特别是一考定终身和应试教育影响两大弊端不切合教育的本质与目的,从政府到高校都做出了一些努力,试图改变现状,但是,改革力度和措施还应该加强。笔者结合国外改革的先进经验,考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逐步推行多次考试,这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关键。多次考试有两种解释,可一年考多次,也可一年有各种科目的考试,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最好成绩。多次考试不仅可以提高考试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而且位考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因此,要变“一考定终身”为“多次考试表现最佳水平”也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美国的SAT每年举行6次,即使某次考砸了,也没太大关系,还可以继续考,直到考生认为所得的分数代表了他的水平为止。因而避免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偶然性和由此产生的紧张、焦虑感,考生心态相对正常,各次考试的分数基本起伏不大。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每年组织几次高考,考试方式采用国际上许多国家采取模块式的考试方法,解散六月的大比拼,让学生在学业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对于考生来说,多次考试降低了每次考试的风险而增加了选拔的机遇。
多次考试并不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学生家长经济负担的加重,在我国自学考试中已经采用,其费用比集中高考还低。这样做可以使我国一年一度的高考,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甚至是一分定终身的结果,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患得患失、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2. 广开入学渠道,这是改善高考导向的重要措施。新西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在前面介绍了灵活多样的六种入学考试,新西兰中学生可通过其中任何一种进入大学深造。
在这个方面,我国可以考虑有效地综合利用各种考试的结果,使其在高校录取工作中起到参考作用,避免重复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伤害,另外还能节约学生的时间、精力和考试费用,为国家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例如学校期末考试可以改成全省统一考试,留存学生考试成绩备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
取消高中会考制度,因为从实践上看,会考的作用不大,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半公开地联合作弊现象。
3. 淡化高考的意识和弱化高考作用,这是改变高考应试导向的根本。由于高考对考生的价值与作用是如此大,每年的高考都会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考生们挑灯夜读,加班加点,准备作出“人生的关键一搏”;家长们寝食难安,鬓间平添几多白发;教师们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地将题海战术进行到底,接二连三地模拟考试;校领导大会、小会进行全校总动员;官员们兴师动众地赶在高考时亲临现场视察体现重视;记者们在考前考后连篇累牍地集中报道;高考期间,工地停工、一切都为高考让道,无形中强化了高考的决定考生人生的作用。
当我们大家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这件平常事的时候,它就会恢复本来面目,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高考制度改革的条件也就趋于成熟了。
4. 扩大自主招生权,这是高考改革的重心与核心。高等院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录取政策,逐渐地适当降低高考成绩在录取标准中的权重。
不妨根据非标准化的原则,多设立一些并行的录取指标,各在总指标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为各有所好、各有所长的考生提供更多、更合理的机会。例如,文艺体育特长、创造发明成果、竞赛获奖记录等,上述几方面因素在现行高考制度中已被加以考虑,但权重还远远不够。
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中学阶段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智力结构、情商水平、创造潜能、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征等等。总之,非标准化的录取标准一旦确立,统一高考的作用就会弱化,对于许多高中毕业生来说,升学就将从一种负担变成一件乐事。
5. 实行全面考核制度,重视养成性的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对在校学生平时综合素质的考核,并按要求积累有关资料,作为升学考核的依据之一,录取时切实参考多种资料。这样,可避免学生片面发展和学校进行应试教育。以弥补统考制度在个性特长评价方面的先天不足,已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一方面,高校应该大开渠道,积极探索自主招生的新途径;另一方面,中学也应以更多力量做好对中学生个性特长、综合素质方面的成长记录,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可靠依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