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CB级微型潜艇
排枪战术曾是西方国家在17、18世纪的主要陆军战术,虽然看起来很傻,但在那个枪械技术不够发达的年代,这种战术能够最大效率发挥步枪兵的火力。为了破解这种战术,西方的发明家和军事家也想了不少的办法,其中俄国的安德烈.纳尔托夫就发明了一款旋转大炮,试图以火炮的力量打破敌人防线。纳尔托夫在1725年之前是彼得大帝宫殿作坊的工匠,作为一位靠近最高领导者的匠人,他不仅获得了很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更获得了优质的资源,他不断发明、改进各类车床,制作各类机械设备、武器装备,后来成为俄国科学院院士。
旋转大炮只是纳尔托夫设计武器中的一种,它是一款用马匹牵引行军,用士兵推动作战的特殊武器,它的灵感似乎来源于当时的一种手持式小炮,这种单兵装备拥有很短的发射管,发射比步枪子弹更大的实心或爆炸弹丸,和今天的单兵榴弹发射器差不多,但是有效射程只有几十米,人们认为这种武器可以在进攻中有效杀伤敌方的步兵方阵,尤其是发射爆炸弹丸的时候,不过它本身笨重且后坐力大,一般人很难驾驭。旋转大炮则是在一个圆盘上密集排列了一圈小炮,有文章称它们是3磅炮,在圣彼得堡博物馆内保留的旋转大炮安装了44门小炮,每门炮采用76毫米口径,炮管长度只有23厘米,旋转圆盘直径1.85米。火炮所在的旋转圆盘与车轴之间通过机械结构连接,当士兵们推动火炮前进时,机械齿轮可以带动上面的圆盘转动,火炮被分割成几组,每组拥有5或6门炮,当其中一组火炮转向正前方后,相应的击发结构可以将这组火炮击发,实现一次齐射,打击正前方一定角度内的目标,也就是说士兵们可以推着火炮一边前进一边射击。虽说几组火炮限定了射击次数,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双方交战距离都不远,况且火炮的杀伤力显然大于步枪,不仅可以使用实心弹,还可以填充葡萄弹、爆炸榴弹,在一百来米的有效作战距离上对密集步兵方阵有很强的杀伤力,理论上看起来还是很可行的。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差异,旋转大炮的重量可不轻,几名士兵徒手推动大炮前进本身就是靶子,在坚实的平地作战还可以保障推动速度,野外作战可就不容易了,有点坡的话就更难。人们还发现另一个问题,这么多门前膛装火炮一次性装好弹药后,在颠簸的机动中很可能会出现松动,有些炮弹还没等开火就自己掉出来了,因此这种大炮没有大规模运用。
![](https://ecmc.bdimg.com/public03/b4cb859ca634443212c22993b0c87088.png)
2025-02-14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