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8
展开全部
提要:夏历“正月初一”原本被命名为“元旦”、“元日”、“三元”、“新年”等。但在辛亥革命之后,由袁世凯改名为“春节”,这不仅于古无据,而且丧失了其岁时意义与文化意义。名不正,则言不顺,则道不在,义不显。因此,在华夏复兴之际,我认为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将现行“春节”恢复原来的名称“元旦”,把现行“公历”的“元旦节”改名为“洋旦节”,固本培元,表彰传统岁时文化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获得政治秩序与文化秩序之“合法性”支持。否则,为“非法”。
一、“正月初一”之称呼
元,阳也,善也,正义也。旦,太阳露出地平线,明也。“元旦”,光明之始也。故而在古代,“元旦”的命名意义表示为一切的开端,新年的开始,是“元”(善),即“正义”之始,今言之“合理”、“合法”之始,光明之始,可谓“一元来复,万象更新”。“正月初一”之称呼甚多,有“元旦”、“上日”、“元辰”、“端日”、“三元”、“元日”、“朔日”、“元朝”、“新年”、“三朝”、“元朔”、“朔日”、“岁朝”、“元正”、“元春”、“岁旦”、“正旦”、“正日”、“元正”、“元首”、“履端”、“三始”、“三正”等。《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颜师古注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也。”《东观汉记•吴良传》:“岁旦,与掾吏入贺。”《东观汉记•戴凭传》:“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四民月令》:“正月一日,是谓正日。”
据目前的史料,夏代的“元旦”即今之一月初一,商代的“元旦”即十二月初一,周代的“元旦”即十一月初一。直至汉武帝时,“元旦”正式规定为正月初一,历代沿用之,到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改名为“春节”。
据目前的史料,“元旦朝会”似乎是从汉代开始的。是日,臣属及外国使节等按照一定的礼仪朝见君王,以庆祝新年的到来。当今之联欢会、团拜会、茶话会等,皆为古代“元旦朝会”的遗风。
据目前的史料,“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而传说中的“元旦”,始于神话时代的颛顼。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民国三年( 1914),中华民国政府改“正月初一”为“春节”,而西洋历法之1月1日为“新年”,并称作“元旦”,但未能被民众认同。1949年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夏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西洋历法之1月1日定为“元旦”。
二、“过年”
传统之“过年”,一般从腊月(十二月)腊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日。腊月腊日,即十二月的戌日,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过年”分驱旧和迎新两个部分。腊日前一日或腊日,或除夕之前,举行驱疫行傩的仪式。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除夕日,即旧年最后一天,民众吃“团年饭”,也称“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正月初一,新年到来,民众相互拜年。
三、“元旦”的岁时意义与文化意义
“元旦”与传统纪年属同一问题,系公羊春秋“三正”,事关“大一统”之大义。
《春秋》曰:“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何休注:变一为元,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无所系,而使春系之也。不言公,言君之始年者,王者诸侯皆称君;所以通其义于王者,唯王者然后改元立号。《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之谓?谓文王也。(何休注: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瑞。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后王共之,人道之始也。)曷为先言王年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休注:以上系于王,知王者受命,布政施教,所制月也。王者受命,必徙居处,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变牺牲,异器械,明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何休注:统者,始也,总系之辞。夫王者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政莫大于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境内之治。诸侯不上奉王之政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后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则不得为政,故先言王而后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则无法,故先言春而后言王;天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后言春。王者同日并见,相须成体,乃天人之大本,万物之所系,不可不察也。)”汉儒董仲舒于《春秋》“大一统”之义多有发挥,难以一一征引,故不作深入论说。司马迁《史记•历书》云:“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大元,顺承厥意。”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卷一《隐公元年》云:“即位之一年必称元年者,明人君之用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之用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地之用也。成位乎其中,则与天地参。故“体元”者,人主之职,而调元者,宰相之事。元,即仁也,仁,人心也。《春秋》深明其用,当自贵者始。治国,先正其心,以正朝廷与百官,而远近莫不一于正矣。”亦是其义。
《春秋经》之“大一统”,其事关政治秩序之合法性之形而上问题,也事关政治秩序之合法性在历史中表现之问题,继而须落实形而下之政治制度之创设、维新,即所谓“经世致用”。公羊学家认为,“大一统”涵盖“以元统天”、“以元正始”两义。万事万物皆根源于“天元”。《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所谓“以元统天”,即“元气”乃人类历史、政治秩序及人之价值之根源。所谓“以元正始”,即人类历史、政治秩序及人之价值有一个纯正的开始。
“正月初一”称作“元旦”,是新年一切秩序与价值的开始。“元”,因而在亚洲儒家文化圈,诸如日本、新加坡、朝鲜、韩国等国,“元旦”赋予了非常多的吉祥意义,并在此日举行趋吉避凶之求福仪式。譬如,“元旦”举行“迎喜神”、“贴画鸡”、“放生放鸠”、“令如愿”、“吃饺五长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吞鸡子”、“占岁”、“聚财”等多种仪式习俗来祈福,以求在新的一年中吉祥如意。
正月初一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是岁时之首,还是“正义”、之首,为政权与文化获得“合法性”之首、之基。据《尚书》记载,尧帝在“元旦”这一天将帝位禅让给舜帝。《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曰:“上日,朔日也……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尧帝把帝位禅让给舜帝,正是基于“元旦”这一天象征“正义”之始的岁时意义与文化意义。同样,禹也和舜帝一样,在“元旦”登基。《尚书•大禹谟》:“(禹)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可见,在“元旦”日登基,是帝王之权力获得合法性之基、之始,其由来已久。
《春秋繁露•郊义》中说:“春秋之法,王者岁一祭天于郊,四祭于宗庙,宗庙因于四时之易,郊因于新岁之初,圣人有以起之,其以祭,不可不亲也。”《礼记•杂记》:“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 《史记•天官书》:“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据《周礼》一书的记载,正月初一为“正月之吉”,还是法律法规合法之基,法律法规实施之首,一切的开始。 《周礼•天官》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
《周礼•地官》:“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乃县教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 《周礼•夏官》:“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正月之吉,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乃悬政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政象。” 《周礼•秋官》:“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正月之吉,始和,布刑于邦国、都鄙乃县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刑象。……布宪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四海。凡邦之大事合众庶,则以刑禁号令。”
四、部分“元旦”诗词
有学者统计,《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三共收录了隋唐宋元明时期有关“正月初一”的诗歌120首,其中题目中用了“元日”的有69首,有些诗虽然题目中没有,但是很多在诗句中出现了。清代至1948年“正月初一”的名称基本上固定在“元旦”上。同样以《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为例,清代已经把“元旦”作为类目名。而且在《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有90%以上的地方志中使用了“元旦”一词。今姑且收录几首如下:
唐人王建《元日早朝》:“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帝居在蓬莱,肃肃钟漏清。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六蕃倍位次,衣服各异形。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裴回庆云中,竽磬寒铮铮。三公再献寿,上帝锡永贞。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
贾岛《元日女道士受箓》:“元日更新夜,斋身称净衣。数星连斗出,万里断云飞。霜下磬声在,月高坛影微。立听师语了,左肘系符归。”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李清照《元旦词》:“瑞脑烟残,沉香火冷。”
黎廷瑞《蝶恋花•元旦》:“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剪青丝韭。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遣梅花瘦。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五、“春节”应恢复原来之名称“元旦”
当下,为除旧布新,还原传统岁时文化意义,恢复“正月初一”称作“元旦”的传统,并将西洋历法中的1月1日改称“洋旦节”,固本培元以满足社会民众的祈福的文化心理,建构政治合法性秩序及文化合法性秩序,复兴华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优越感,凝聚海内外华夏儿女之心,以求中国早日再次崛起于世界。
黄守愚戊子年腊月二十五日草撰於长沙阙一庐
西元2009年1月19日凌晨1点
一、“正月初一”之称呼
元,阳也,善也,正义也。旦,太阳露出地平线,明也。“元旦”,光明之始也。故而在古代,“元旦”的命名意义表示为一切的开端,新年的开始,是“元”(善),即“正义”之始,今言之“合理”、“合法”之始,光明之始,可谓“一元来复,万象更新”。“正月初一”之称呼甚多,有“元旦”、“上日”、“元辰”、“端日”、“三元”、“元日”、“朔日”、“元朝”、“新年”、“三朝”、“元朔”、“朔日”、“岁朝”、“元正”、“元春”、“岁旦”、“正旦”、“正日”、“元正”、“元首”、“履端”、“三始”、“三正”等。《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颜师古注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也。”《东观汉记•吴良传》:“岁旦,与掾吏入贺。”《东观汉记•戴凭传》:“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四民月令》:“正月一日,是谓正日。”
据目前的史料,夏代的“元旦”即今之一月初一,商代的“元旦”即十二月初一,周代的“元旦”即十一月初一。直至汉武帝时,“元旦”正式规定为正月初一,历代沿用之,到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改名为“春节”。
据目前的史料,“元旦朝会”似乎是从汉代开始的。是日,臣属及外国使节等按照一定的礼仪朝见君王,以庆祝新年的到来。当今之联欢会、团拜会、茶话会等,皆为古代“元旦朝会”的遗风。
据目前的史料,“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而传说中的“元旦”,始于神话时代的颛顼。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民国三年( 1914),中华民国政府改“正月初一”为“春节”,而西洋历法之1月1日为“新年”,并称作“元旦”,但未能被民众认同。1949年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夏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西洋历法之1月1日定为“元旦”。
二、“过年”
传统之“过年”,一般从腊月(十二月)腊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日。腊月腊日,即十二月的戌日,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过年”分驱旧和迎新两个部分。腊日前一日或腊日,或除夕之前,举行驱疫行傩的仪式。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除夕日,即旧年最后一天,民众吃“团年饭”,也称“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正月初一,新年到来,民众相互拜年。
三、“元旦”的岁时意义与文化意义
“元旦”与传统纪年属同一问题,系公羊春秋“三正”,事关“大一统”之大义。
《春秋》曰:“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何休注:变一为元,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无所系,而使春系之也。不言公,言君之始年者,王者诸侯皆称君;所以通其义于王者,唯王者然后改元立号。《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之谓?谓文王也。(何休注: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瑞。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后王共之,人道之始也。)曷为先言王年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休注:以上系于王,知王者受命,布政施教,所制月也。王者受命,必徙居处,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变牺牲,异器械,明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何休注:统者,始也,总系之辞。夫王者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政莫大于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境内之治。诸侯不上奉王之政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后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则不得为政,故先言王而后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则无法,故先言春而后言王;天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后言春。王者同日并见,相须成体,乃天人之大本,万物之所系,不可不察也。)”汉儒董仲舒于《春秋》“大一统”之义多有发挥,难以一一征引,故不作深入论说。司马迁《史记•历书》云:“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大元,顺承厥意。”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卷一《隐公元年》云:“即位之一年必称元年者,明人君之用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之用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地之用也。成位乎其中,则与天地参。故“体元”者,人主之职,而调元者,宰相之事。元,即仁也,仁,人心也。《春秋》深明其用,当自贵者始。治国,先正其心,以正朝廷与百官,而远近莫不一于正矣。”亦是其义。
《春秋经》之“大一统”,其事关政治秩序之合法性之形而上问题,也事关政治秩序之合法性在历史中表现之问题,继而须落实形而下之政治制度之创设、维新,即所谓“经世致用”。公羊学家认为,“大一统”涵盖“以元统天”、“以元正始”两义。万事万物皆根源于“天元”。《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所谓“以元统天”,即“元气”乃人类历史、政治秩序及人之价值之根源。所谓“以元正始”,即人类历史、政治秩序及人之价值有一个纯正的开始。
“正月初一”称作“元旦”,是新年一切秩序与价值的开始。“元”,因而在亚洲儒家文化圈,诸如日本、新加坡、朝鲜、韩国等国,“元旦”赋予了非常多的吉祥意义,并在此日举行趋吉避凶之求福仪式。譬如,“元旦”举行“迎喜神”、“贴画鸡”、“放生放鸠”、“令如愿”、“吃饺五长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吞鸡子”、“占岁”、“聚财”等多种仪式习俗来祈福,以求在新的一年中吉祥如意。
正月初一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是岁时之首,还是“正义”、之首,为政权与文化获得“合法性”之首、之基。据《尚书》记载,尧帝在“元旦”这一天将帝位禅让给舜帝。《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曰:“上日,朔日也……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尧帝把帝位禅让给舜帝,正是基于“元旦”这一天象征“正义”之始的岁时意义与文化意义。同样,禹也和舜帝一样,在“元旦”登基。《尚书•大禹谟》:“(禹)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可见,在“元旦”日登基,是帝王之权力获得合法性之基、之始,其由来已久。
《春秋繁露•郊义》中说:“春秋之法,王者岁一祭天于郊,四祭于宗庙,宗庙因于四时之易,郊因于新岁之初,圣人有以起之,其以祭,不可不亲也。”《礼记•杂记》:“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 《史记•天官书》:“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据《周礼》一书的记载,正月初一为“正月之吉”,还是法律法规合法之基,法律法规实施之首,一切的开始。 《周礼•天官》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
《周礼•地官》:“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乃县教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 《周礼•夏官》:“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正月之吉,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乃悬政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政象。” 《周礼•秋官》:“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正月之吉,始和,布刑于邦国、都鄙乃县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刑象。……布宪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四海。凡邦之大事合众庶,则以刑禁号令。”
四、部分“元旦”诗词
有学者统计,《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三共收录了隋唐宋元明时期有关“正月初一”的诗歌120首,其中题目中用了“元日”的有69首,有些诗虽然题目中没有,但是很多在诗句中出现了。清代至1948年“正月初一”的名称基本上固定在“元旦”上。同样以《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为例,清代已经把“元旦”作为类目名。而且在《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有90%以上的地方志中使用了“元旦”一词。今姑且收录几首如下:
唐人王建《元日早朝》:“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帝居在蓬莱,肃肃钟漏清。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六蕃倍位次,衣服各异形。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裴回庆云中,竽磬寒铮铮。三公再献寿,上帝锡永贞。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
贾岛《元日女道士受箓》:“元日更新夜,斋身称净衣。数星连斗出,万里断云飞。霜下磬声在,月高坛影微。立听师语了,左肘系符归。”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李清照《元旦词》:“瑞脑烟残,沉香火冷。”
黎廷瑞《蝶恋花•元旦》:“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剪青丝韭。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遣梅花瘦。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五、“春节”应恢复原来之名称“元旦”
当下,为除旧布新,还原传统岁时文化意义,恢复“正月初一”称作“元旦”的传统,并将西洋历法中的1月1日改称“洋旦节”,固本培元以满足社会民众的祈福的文化心理,建构政治合法性秩序及文化合法性秩序,复兴华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优越感,凝聚海内外华夏儿女之心,以求中国早日再次崛起于世界。
黄守愚戊子年腊月二十五日草撰於长沙阙一庐
西元2009年1月19日凌晨1点
推荐于2018-03-31
展开全部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1楼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1楼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