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概念
请帮我把小学1到6年级有关整除、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详细的找出来。谢谢!我的书不知道睡在那里了,所以请帅哥、靓女们帮帮我!现在冀教版书上的!...
请帮我把小学1到6年级有关整除、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详细的找出来。谢谢!我的书不知道睡在那里了,所以请帅哥、靓女们帮帮我!
现在冀教版书上的! 展开
现在冀教版书上的! 展开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果a÷b=c(abc都是整数,b≠0)那么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除了1和他本身之外不再含有其他因数的数叫素数(质数0
除了1和他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的书叫和数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这两个数互质
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两个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因数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一般关系,用短除法
最小的偶数0,最小的奇数1
最小的素数2,最小的和数4
最小的一位数1
我也是六年级的哦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除了1和他本身之外不再含有其他因数的数叫素数(质数0
除了1和他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的书叫和数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这两个数互质
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两个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因数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一般关系,用短除法
最小的偶数0,最小的奇数1
最小的素数2,最小的和数4
最小的一位数1
我也是六年级的哦
展开全部
1.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是在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而且能较快地看出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这一节内容中抽象概念较多,而且有些概念容易混淆,如质数与质因数,质数与奇数等。因此这节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时,教材通过例1首先引导学生找出1~12各数的全部约数,然后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及特点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给出质数、合数的概念。同时说明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通过例2和“做一做”练习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以加深学生对质数、合数的认识。然后说明用查表的方法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也是一种方法。由于小学用到的质数比较少,所以教材中只列出了100以内的质数表。这些质数不必要求学生都背熟,但是熟悉20以内的质数还是必要的。
2.分解质因数
教学分解质因数时,教材先通过“观察”(1)中给出的数都是质数,(2)中所给的数都是合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两组数能否写成比每个数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进而得出,一个合数总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从而引出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例3教学怎样分解质因数。教材中分2栏,左边是塔形分解式,右边是算式分解式。由于学生不很熟悉这种表示法,教材中对6的分解质因数专门给予了说明。接着在把28和60分解质因数的基础上,教材中说明什么是一个合数的质因数,以及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然后,教材介绍了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与上面的分解式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用短除法便于很快地得到分解的结果,同时,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也为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做准备。在举例之后,教材总结出分解质因数的步骤。
到本节教材止,已经出现了约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等概念。其中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为此,练习十三中注意安排一些区分概念的练习题。如第3题,要填出横线上的数目,就要应用已学过的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使学生在对比中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4题是判断题,奇数和质数,合数和偶数都是易混的概念,通过这道题可使学生分清每个概念的意义,以及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第6题是为了弄清因数和质因数的联系和区别。第14题则是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与求一个数的约数进行对比练习。一方面弄清两者的区别,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求一个合数的全部约数。
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是在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而且能较快地看出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这一节内容中抽象概念较多,而且有些概念容易混淆,如质数与质因数,质数与奇数等。因此这节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时,教材通过例1首先引导学生找出1~12各数的全部约数,然后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及特点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给出质数、合数的概念。同时说明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通过例2和“做一做”练习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以加深学生对质数、合数的认识。然后说明用查表的方法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也是一种方法。由于小学用到的质数比较少,所以教材中只列出了100以内的质数表。这些质数不必要求学生都背熟,但是熟悉20以内的质数还是必要的。
2.分解质因数
教学分解质因数时,教材先通过“观察”(1)中给出的数都是质数,(2)中所给的数都是合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两组数能否写成比每个数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进而得出,一个合数总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从而引出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例3教学怎样分解质因数。教材中分2栏,左边是塔形分解式,右边是算式分解式。由于学生不很熟悉这种表示法,教材中对6的分解质因数专门给予了说明。接着在把28和60分解质因数的基础上,教材中说明什么是一个合数的质因数,以及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然后,教材介绍了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与上面的分解式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用短除法便于很快地得到分解的结果,同时,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也为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做准备。在举例之后,教材总结出分解质因数的步骤。
到本节教材止,已经出现了约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等概念。其中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为此,练习十三中注意安排一些区分概念的练习题。如第3题,要填出横线上的数目,就要应用已学过的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使学生在对比中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4题是判断题,奇数和质数,合数和偶数都是易混的概念,通过这道题可使学生分清每个概念的意义,以及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第6题是为了弄清因数和质因数的联系和区别。第14题则是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与求一个数的约数进行对比练习。一方面弄清两者的区别,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求一个合数的全部约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整除的定义
整除是数学中两个自然数(不包括0)之间的一种关系。自然数a可以被自然数b整除,是指a是b的整数倍数,也就是a除以b没有余数,意味着b是a的因数。例如,15可以被5整除,20不能被6整除(因为余数为2)。
倍数 ①一个数能够把另一数整除,这个数就是另一数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②一个数除以另一数所得的商。如a÷b=c,就是说a是b的c倍,a是b的倍数。
3 一个因数能让他的积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因数,他的积就是倍数。
质数,合数的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又称素数。例如(10以内) 2,3,5,7 是质数,而 4,6,8,9 则不是,后者称为合成数或合数。特别声明一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从这个观点可将整数分为两种,一种叫质数,一种叫合数
分解质因数的原理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只针对合数。
[编辑本段]分解质因数的含义
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12=2x2x3
整除是数学中两个自然数(不包括0)之间的一种关系。自然数a可以被自然数b整除,是指a是b的整数倍数,也就是a除以b没有余数,意味着b是a的因数。例如,15可以被5整除,20不能被6整除(因为余数为2)。
倍数 ①一个数能够把另一数整除,这个数就是另一数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②一个数除以另一数所得的商。如a÷b=c,就是说a是b的c倍,a是b的倍数。
3 一个因数能让他的积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因数,他的积就是倍数。
质数,合数的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又称素数。例如(10以内) 2,3,5,7 是质数,而 4,6,8,9 则不是,后者称为合成数或合数。特别声明一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从这个观点可将整数分为两种,一种叫质数,一种叫合数
分解质因数的原理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只针对合数。
[编辑本段]分解质因数的含义
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12=2x2x3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们学的不是冀教版书上的,帮不了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