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展开全部
老师: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正向青少年走来。面对网络,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这些事情:
前年,我校一位初三女生失踪,其父亲没有去公安局报案,而是找遍了全县的网吧,最后在城东南角一家网吧里找到了她。
还有一件事:去年有一名初二男生,让同学捎来了其父亲给写的病假条,三天后,老师带着全班的班干部去看望这位有病的同学,然而在他家里,碰上了如梦初醒的父亲,原来孩子已经三天没上学了,事后老师也才弄明白,原来请假条是网吧老板代替完成的。三天没来上学的孩子不是去看医生,而在网吧里过了三天。
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上网的青少年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流浪网吧的少年随处可见。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青少年迷恋上网?上网又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影响?究竟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探讨这些解决问题的途径,我校于今年年初开始承担了关于学校与网络的课题。现在研究处于第一阶段。在今年暑假里,学校安排给学生们一项社会调查任务:就是查找各种资料并进行实地考查,写出关于“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通过查阅同学们上交的调查报告,同学们所持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弊端太大,应对“网络”说不:一种认为新一代的中学生,应该打开电脑,上网从今天开始。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针对上述两个观点,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辩论会的题目就是: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
在辩论之前,我们请班长来阐述一下本次班会的目的意义。
班长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以辩论的形式来召开以《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为主题的班会,其目的是让大家明白,在今天的社会中,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使大家通过这次班会能够明白一个道理:中学生到底应该不应该上网。网络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在班会中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能够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问,才是我们这次班会的真正意义所在。
最后,祝愿本次班会圆满成功!
老师:好,谢谢班长同学。那么我们的辩论就要正式开始了,在这次辩论会中,由我来担任辩论会的主席,下面我们欢迎双方辩手入场。
我来介绍一下,坐我左边的是正方(介绍辩手)他们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坐在我右边的是反方(介绍辩手)他们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在介绍过双方辩手之后,再让我来介绍一下本次辩论会的评判团。(介绍)好,下面宣布辩论会正式开始。首先是程序辩论,请正方一辩手来阐述他们的观点,时间3分钟。
正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在世界上近几十年来,如果想找出一项发展得最快的工业产业,那么肯定是电脑工业。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里发明的第一台又大又笨的原始电脑到如今,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电脑经过五代的更新替换现在已遍布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工业生产、医疗设施还是边防建设、文化娱乐,无一没有电脑的参与,并且正逐渐变为或正在变为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脑在各个领域里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而电脑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就绝对离不开网络。大到世界泛围的INT网,小到办公室或学校的局域网,网络把原本独立的个体电脑联系为一个可互为利用、互为维护的整体。时至今日,可以说如果没有网络,那么电脑存在的实际意义绝对不会象现在一样,换句话说:没有网络,电脑的作用只能发挥十分之一或更少。
今天在这里我们要讨论就是网络。其实网络的作用在报纸杂志或电视等媒体中已充分的向所有人也包括在坐的各位同学及对方辩友说明过,甚至于现在很多教育类的电视台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内向公民宣传网络,这也使网络不再神秘,更使上网成为一个时髦的事,人们已把口头称呼从“吃了吗?”改为“上网了吗?”。就连我们并不发达的义县城里,也网吧林立。
网络因其强大的传送功能,无以伦比的信息储备,快捷方便的操作方式,使无论老幼妇孺都流连忘返,更成为许多人的一种谋生手段。
任何一个明理的人都已看出,网络是一种趋势。前些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中,宋丹丹对赵本山说:“你没啥事在家就整个网上网呗。”除去其中的娱乐成份,这句话也表明了,网络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学习网络,认识网络,了解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常识性问题。上网是在所难免。近两年高考的学生已经开始在网上查自己的分数了。
所以说中学生上网是无可避免的,是一种生活的趋势,也是一种世界泛围内的文化生活趋势,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人要掌握三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上网、开车和讲外语”。其三种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中学生上网可以说根本无利弊可谈,因为这根本就是一种生存下去的方式,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老师:正1的发言果然很有气势,所谓开篇不凡。那么我们再来听听反1是怎么来阐述反方观点的,有请反1发言,时间3分钟。
(反1)反1: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宋丹丹说:“你没事就整个网,在家上网呗。”紧根着赵本山说:“我都多少年不打鱼了,哪还有网了。”网络真的那么深入人心吗?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首先我想提出的是,对方辩友在玩弄偷换概念的把戏。刚刚我一直在认真的,一字不漏的倾听对方一辩的发言。当我听完之后,又看了一下今天的辩题,我甚至有点疑惑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中学生上网吗?可对方一辩却向大家侃侃而谈了一下世界形势,同时又将网络云山雾罩地说了一通,但却偏偏忘了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中学生。现在让我把跑题的对方辩友带回来,我们来谈谈中学生。
中学生指所有如我们一样坐在初中课堂里的学生朋友们,从13岁到16岁一段人生中如黄金般灿烂的日子,一段丰富、充实自己的日子,一段在知识的海洋里浅游的日子。这时期是一个迈向成年的组成阶段,可以豪不夸张地说:他是一个人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
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从小学顺利的升入中学,哪怕他的成绩不是那么让人称心。但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学顺利的升上高中或大学。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人迈出初中的校门后,却无奈地迈向社会,甚至有的人连初中都没能读完。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林林种种,我也不能一一道来,我在这里只说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习成绩!
尽管素质教育的大旗高高挥舞,但成绩永远不会排在中学生活的第二位。没有成绩是不行的。我们中学生来到校园就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就是为我们的一生做重要的知识储备。学习永远是第一位,也是你坐在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目的。
但上网不是,上网绝对不会是你的父母把你送入学校的目的,上网只能成为一种负担,成为学习前途上的负面因素。尽管网络的存在不可否认,但无论是哪一所中学都明文规定:中学生不准去网吧。1999年,国务院、国家教委、文化部联合下达的文件中,明确指出:网吧要远离学校200米。在中学生的面前,网吧等于歌厅、舞厅、游戏厅。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是学习方面的,更是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个在电脑面前身心憔悴的学生,试问他如何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如何升学?如何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网络对社会的作用不是今天要辩论的话题,但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却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上网绝对是中学生的一个禁区。
老师:反1同学说得也很有道理,接着有请正2来发言,时间3分钟。
(正2)正2:对方辩友深刻的向我们阐述了“中学生”这三个字,并说我方跑题了。但是请问,对方辩友你可否认真的向在座的每一个人说清了“网络”这两个字?对方辩友很显然是想用“中学生”这三个字做成一面盾,但却不知你们能否挡住“上网”这柄锋利的矛。
通过刚才对方辩友的发言,我方至少看出了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对方辩友是把上网等同于上网吧了。看来,我非常有必要把对方从这个误区里带出来。
网吧,它只是一种网络的运作方式,更准确的说它只是一些人的谋生手段,但它并不代表网络的全部,更不是人们上网的唯一场所。各个中学也包括我们中学在内,的的确确是明文规定:中学生不许去网吧,但却并没有规定中学生不许上网。我就是一个网上的发烧友,但我从不去网吧,我只在自己家里或是亲戚朋友家里上。上网是件好事,但并不能因为网吧的乌烟瘴气,就把上网也一棒子打死。马克思说:“不要在泼水的时候连同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这就好象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条毛巾脏了就永远不洗脸一样,你完全可以换一条毛巾。没有了网吧,网络依然存在,并且会更健康。
对方辩友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中学生是储备知识的时候,知识是多方面的,上网也是知识,并且网络上的知识浩瀚如海洋,不单单是中学阶段,它是我们一生都可能学不完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我们学校就有微机课程,并且为此今年我校花巨资又建了一个新的微机室。你又怎么知道我们学校不会在哪一天的微机课上教大家网络知识呢?不会教大家上网呢?如果按对方的观点,我们学校不但不应该新建微机室,更应该把原有的微机室拆了才对。
事实就摆在眼前,不要一谈到学习就想到“数理化”。听说计算机课程就要成为新课程标准的必修课了。
我们还是把话题重新放在中学生上网上,免得一会对方又说我方跑题了。网络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就是知识的海洋;上网是什么?就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如果我面临中考,我会在“中国教育信息”网上,找到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中考完毕我又可以在网上找到我的成绩。如果我想找一本参考书,我可以查阅“中国北方图书城”的网站。我需要的就是一台连接了网络的电脑。但我不知如果是对方同学面临这些问题时,你要找多少关系?托多少人情?跑多少冤枉路?花多少不必要的钱?更重要的是要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才能办到?
不要固执己见,要放眼认识网络。网络既然已变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中学生又怎么可以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部分呢?
老师:正2对已方观点进行了补充,现在正方的堡垒在层层加高,就要看接下来反方的攻势了,有请反2发言,时间3分钟。
(反2)反2:首先我很羡慕对方同学可以在家里自由上网。而且听来你的家长也支持你上网。但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家长都支持自己的子女上网,更加不知道是否所有的学生家里都有电脑。而最让我不明白的是:所有上网的中学生在上网的时候都如对方同学一样,只为了查一查学习资料。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为了这次辩论会,我走访了十家网吧,而时间是晚上七点,也就是吃过晚饭应该做作业的时间。但我在网吧真的碰到了不少的中学生,或者也可以说上网的主要人员就是中学生。
统计结果请大家看大屏幕:
表1(略)
可以从表中看出,进入网吧的大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之所以进网吧多,因为网吧具有新鲜感,网络更是奇妙无比,这很符合当代中学的兴趣,但网吧如此依赖学生,也很令人担心,走遍十家网吧,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并将其量化列表
表2(略)
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网吧是电子游戏的升能版本,流言可以不信,但事实胜于雄辩,综合以上两表,不难看出,一个网吧的收入如果没有学生的“支持”,就会缩水66.8%;一个网吧如果不经营游戏,那客流量就会只有现在的19%。这是网吧?还是游戏厅?这一切都不言而喻。
我碰到了一位我的小学同学,他正在全神贯注的玩一个叫“传奇”的网络游戏。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网吧老板说:我的这位玩游戏的同学已经在网吧一天一夜没回家了。我当时就是不明白,这个游戏真的那么好玩吗?经人介绍我找到了这个游戏的论坛,也就是游戏玩家们互相交流经验的地方。那个网站叫做:17173。我在那上面发现了这样一篇文章,是一个中学生写的,大概内容如下:
我强烈要求盛大网络公司对此事负责,包赔我的一切损失。我玩这个游戏已经半年了,这半年来,我几乎就没去过课堂,近一个月来我连家都没有回。这个游戏里的ID就是我的命。我练到了35级,从家里偷出一千块钱,全都花在“传奇”上了。前天我把我们网吧里所有玩这个游戏的人物里的传奇币借齐,想买一本《神兽》,但今天上线的时候,我的游戏帐号居然丢了!!我玩了半年的心血全白费了。盛大公司,你们一定要负责这件事,你们代理了这个游戏,就要给每位玩家一个合理、公平的环境。现在我的帐号丢了,我的《神兽》没了,你们一定要赔给我,不然我就去上海找你们,我说得出做得到。
虽然对于游戏中的术语我们可能听不明白,但是事情却很清楚。这就是在网络中流连忘返的中学生群体。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对方辩友那样明智地畅游网络。我眼中的事实可以让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中学生的自制力绝不会使他正确地对待网络。上网对于大多数中学生就是一个无底深渊。我们没有时间用自己的生命来让网络考验,我们只能拒绝,就如同拒绝毒品一样,精神上的鸦片更能让没有自制力的中学生无法自拔,当你醒悟时,后悔也晚了。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高呼:“救救孩子吧!”难道今天我们不应该发出同样的声音吗?
老师:现在双方锋芒毕现,大量的事实摆在眼前,我们更要仔细听听正3的发言了,请……时间3分钟。
(正3)正3:听完对方发言,我的心情也很沉重。但这不足以说明中学生不应该上网。如果把今天的话题改一改,改为“中学生上网吧利大还是弊大?”那么我想对方辩友已经赢了,对方的发言,只是一再证明了中学生不应该上网吧的观点,但不能以偏概全。
我想刚才我方二辩手已经很明白地向对方说明了,网吧并不能代表网络的全部,它仅仅是网络存在的多种形式中的一种,对方辩友对网吧的深恶痛绝,我个人完全理解,但我也明白对方辩友把话题越扯越远了。对方辩友仅仅把目光局限在网吧这一环节上,并且不厌其烦地想用网吧的阴暗面来笼罩整个网络,可谓用心良苦。唉,都是网吧惹的祸。
我们还是回来说上网的事吧。很明显,对方二辩想用“中学生的自制力弱”这一句话,来挡住上网这个本来就无法阻挡的事。并且把一部分人的弱说成全部的弱,把他一个人在风吧中看到的中学生说成全部的中学生。如果按对方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去看看那些少年罪犯,是否应该说说一句:“完了,所有的孩子全都没救了。”或者我们再想想,在解放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面对八百万国民党军队难道应该叹口气说:“算了,别打了,我们太弱了。投降吧。”听起来很荒唐,但这却正是对方的观点。
在学习中老师告诉我们要刻苦钻研,不能见困难就躲。上网不也是如此?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中学生在网吧里玩物丧志,荒废学业,确实是个社会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上网就是不对的。几乎中国所有的官方网站上都能找到这样一句话:“未成年人上网,要有监护人陪同,时间不宜过长。”这不就是一种解决的办法?而且前些天在《中国教育报》上报道说:北京的二中、四中、十八中等中学,已将网络引进了校园,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轻松上网,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对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也说明社会各界都在寻找一种办法,一种可以让中学生正常的合理的上网的途径。问题不大,解决办法却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正如刚刚我方一辩说,上网是一种趋势,并且正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当你步入社会后再想重新学习网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落伍了。学习就从现在开始,上网就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利用网络这种工具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上网这种手段来获取更丰富、更全面的文化知识。
网络存在的合理性,我方已一再说明,现在只是奉劝对方辩友,把你的目光放得更长远,好好地想一想你的,也是我们全体中学生的未来。
老师:果然有理有据,听完正3的发言,我们对正方的观点已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第一阶段辩论的最后时间里,我们来看看反方的最后一搏。请……时间……
(反3)反3:是呀,是要想想我们的未来,正因为要畅想未来,我们才更应该正视现在。
刚刚对方三辩手为中学生上网做了一个梦一般美丽的构想,并幻想着有朝一日我们也像北京的中学生一样坐在课堂上上网。但却绝口不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绝口不谈我们生活的中心地区。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这里,在我们义县城里,我们在现实中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事实,会让对方的观点瞬间化为无有,会将他的美丽的构想无情击碎。
不要做太遥远的梦,还是请对方辩友回到现实中来。今天对方辩友一直很矛盾。他们一方面千方百计的想努力证明网络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尴尬地面对黑暗的网吧。这使他们遮遮掩掩,又无法自圆其说,我想他们绝对没有象我方二辩手那样去网吧做过实地调查,这也使他们的论证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
我方一直在努力地做一件事,就是把对方辩友拉回到现实中来,看看发生在身边的事。在今年第三期的《法制与文明》杂志中曾有这样一段话:“现在中国的少年犯罪中有一种新的的趋势,那就是网络犯罪。并且网络犯罪的年龄段正在逐渐变小,据统计最小的网络罪犯只有13岁。大多数的网络犯罪都是在其本人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构成的。当冰冷的手铐戴在他们双手上时,幼稚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犯罪了。”
在我们身边很多洋洋得意的“少年电脑黑客”却是一个个的法盲,当他们为自己的恶作剧手舞足蹈时,绝对没有想到,他们已经触犯了神圣的法律。有这样一则报道:中国湖南省台县的一个中学生,受到其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哥哥的影响,学习计算机网络,并且飞快掌握了部分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使很多网站的原代码甚至FTP被他截取,这使他不但可以畅游各个合法的与不合法的网站,并且还可以随意更改网站的数据,于是他一次又一次与各个网站开着在他看来完全是“善意”的玩笑。结果可想而知,在他打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之后,呼啸而来的警车也打乱了他的生活秩序。警察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小男孩就是一个罪犯,他自己也后悔的说:“早知道是犯罪,我也不敢这么干呀!”
这就是所谓的网络高手,他们或许不像我方二辩手说的那样沉迷游戏,他们甚至严格的规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完成作业,使他们所造成危害是沉迷游戏所无法相比拟的。害人害己。
1994年美国中情局抓到了一个常年光顾五角大楼网站的电脑黑客,也只是一个16岁的犹太男孩。中学生的知识面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宽广,就算在坐的各位同学哪一位能把《中国宪法》一条条的背出来?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中学生呀,还是早早的告别网络吧。
老师:很显然,正反双方在班会之前都下了大力气做准备工作,在辩论的第一阶段就火药味四起,剑拔弩张了,可想而知,下一阶段的自由辩论肯定是火星撞地球了。好,我宣布进行辩论第二部分,自由辩论,正反双方发言各三分钟。首先由正方来提问。
(自由辩论)
正:我想请问对方同学,你们上过网吗?
反:当然,正因为我们上过网,所以我们才切身体会到网络给中学生造成多大的危害。
正:那么我又请问,你们在网上做些什么?
反:看来对方辩友又想用一个人来代替所有人了,如果我上网没有玩游戏,对方是不是会说所有上网的中学生都不会玩游戏呢?
正:可这才是你的切身体会呀。
反:那么我在网吧里看到的一切,对方又做何解释呢?
正:那我要用你的话来劝劝你自己了,你们不能以偏盖全,你看到的也不是全部。
反:看来对方辩友的确没有做过实地调查。如果从网吧的角度来看,对方是完全没有发言权了?
正:不明白的是,对方辩友为什么一口咬定网吧就是网络的全部?
反:那是因为我方调查过,90%的中学生上网的地方就是网吧。
正:看来对方一定是要死死咬住网吧不放了,你们一定没有仔细想过上网已是一种国际趋势了?
反:我们眼中看到是中学生这个薄弱群体在这种国际趋势前不堪一击的事实。
正:对方一定又想用网络游戏来做挡箭排了,难道网络上除了游戏就没别的吗?
反:网络上当然有别的,网络上还能找到当红歌星的海报,但这与中学生更扯不上关系。
正:看来对方辩友一定是网络娱乐版的爱好者,至少在各大官方网站上都有这样一句话,你上网的时候一定看到过:未成年人上网,要有监护人陪同。
反:是呀,在每一个香烟的烟盒上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却从未听说过有人因为这句话而戒烟了。
正:上网与吸烟是不能互相比较的。
反:的确,对于中学生来说,吸烟的危害只是上网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正:那么对方辩友宁可选择吸烟也不选上网了?
反:我不选择在中学阶段上网,并且我想提醒对方一下,吸烟不是今天的辩论话题。
正:那我们就接着来说上网。对方说不选择中学阶段上网,那什么时候上?等你步入社会以后吗?你觉得在将来的社会里,一个不懂网络的人会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吗?
反:至少我们现在看了这样一件事,只要一谈网络,对方辩友就把我们带到3000年后,我们难道就不能正视一下发生在眼前的事?
正:说未来,正是要告诉对方辩友,上网就应该从今天做起,这是一个合二而一的事。如果无所谓未来,那么现在就失去意义了。
反:如果现在就在网上流连忘返,荒废学业,你就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吗?
正:难道对方辩友就看不到社会各界正在动用各种手段把中学生上网拉到正轨上来吗?
反:不知道“社会各界”是否也包括商业界的网吧呢?
正:网吧也有法律来约束。
反:对方突然谈起法律,我不知对方辩友对青少年网络犯罪怎么看?
正:那一样要由法律来约束。
反:可是我觉得不上网的话就永远不会有网络犯罪。
正:是呀,如果没有飞机,美国的大楼也一样不会倒,但9.11发生一年多来,美国的飞机都没有停飞过。
反:对方辩友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停)
正:对方一再说我方只谈未来不谈现实,但对方辩友难道过了今天就没有明天了吗?
正:对方辩友为什么非要一再的想用网吧,这个概念来代替全部网络?这不是以偏概全吗?(停)
老师:自由辩论果然精彩,老师也听得耳目一新,今后真的要对几位同学刮目相看了。老师坐在这里,听来听去,觉得哪一方说得都有道理。看来最后的胜负,要看关键的总结陈词了。先由反方四辩来做最后的陈词,时间3分钟。
(反4)反四:首先我想阐明这样一个观点:我方并不否认网络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我又想再一次提醒对方辩友,今天要讨论的是“中学生”。在这次辩论会上,正方把辩论话题的时间性无限延长了,他们用一个很空洞的词汇“未来”,来向在座的所有人编织一个并不存在的幻想,他们一直想用这种“画饼充饥”的方式来医治网络这个摆在中学生面前的顽症。
很明显,只要一谈到网吧,那对方辩友就想用自己来做挡箭排,他们总想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来代替所有中学生。看见一个人做好事,并不代表全社会的风气都在往好的方向转变,东北人并不都是活雷锋。
只要细细的一听,就不难听出对方辩友今天的论据破绽百出,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一味回避摆在眼前的事实。一方面想努力证明网络的好处,另一方面则根本无法正视网吧对中学生存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只能进退维谷,自乱阵脚。对于中学生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现象,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上的日益猖厥,既找不到一个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又找不到一个正当的理由来反驳,对于我方在这类问题上的题问只能避而不谈,不闻不问,躲在自己的空中楼阁里一味大谈“理想、未来。”实在搪塞不过,就用官方网站上的几句华而不实的标语来敷衍了事,这种做法更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
纵观整个辩论会,对方辩友对我方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始终无法一一解答。其实又何止对方辩友,我方提出的问题也正是全社会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谁会对中学生上网一百个放心呢?人生有几个十年?时光一去就不复返了,如果把大好的年华用来以身试险,甚至是以身试法,那样的未来才是一片黑暗。
中学生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人生的变化期,也是一个危险期,对于外界社会充满好奇,对网络充满新鲜。但却无法像成年人一样有选择地正确的面对网络。网络中光怪陆离的世界,是陌生的,也是危险的。有可能踏错一步就后悔终生。试问在没有沉迷网络之前,哪一个是存心堕落的去上网呢?不要天真的以为自己的自制力超人一等,过分的自信就是骄傲,等到幡然醒悟,为时已晚。人生永远没有重来的机会,我们所能坚持的就是自律、自强,好好把握自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多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证明,大多数的中学生为网所覆,不能自拔。
我们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告别网络,只有把握现在,才能把握未来。我们要向网络说不!
老师:反方已把所
前年,我校一位初三女生失踪,其父亲没有去公安局报案,而是找遍了全县的网吧,最后在城东南角一家网吧里找到了她。
还有一件事:去年有一名初二男生,让同学捎来了其父亲给写的病假条,三天后,老师带着全班的班干部去看望这位有病的同学,然而在他家里,碰上了如梦初醒的父亲,原来孩子已经三天没上学了,事后老师也才弄明白,原来请假条是网吧老板代替完成的。三天没来上学的孩子不是去看医生,而在网吧里过了三天。
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上网的青少年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流浪网吧的少年随处可见。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青少年迷恋上网?上网又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影响?究竟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探讨这些解决问题的途径,我校于今年年初开始承担了关于学校与网络的课题。现在研究处于第一阶段。在今年暑假里,学校安排给学生们一项社会调查任务:就是查找各种资料并进行实地考查,写出关于“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通过查阅同学们上交的调查报告,同学们所持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弊端太大,应对“网络”说不:一种认为新一代的中学生,应该打开电脑,上网从今天开始。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针对上述两个观点,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辩论会的题目就是: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
在辩论之前,我们请班长来阐述一下本次班会的目的意义。
班长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以辩论的形式来召开以《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为主题的班会,其目的是让大家明白,在今天的社会中,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使大家通过这次班会能够明白一个道理:中学生到底应该不应该上网。网络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在班会中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能够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问,才是我们这次班会的真正意义所在。
最后,祝愿本次班会圆满成功!
老师:好,谢谢班长同学。那么我们的辩论就要正式开始了,在这次辩论会中,由我来担任辩论会的主席,下面我们欢迎双方辩手入场。
我来介绍一下,坐我左边的是正方(介绍辩手)他们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坐在我右边的是反方(介绍辩手)他们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在介绍过双方辩手之后,再让我来介绍一下本次辩论会的评判团。(介绍)好,下面宣布辩论会正式开始。首先是程序辩论,请正方一辩手来阐述他们的观点,时间3分钟。
正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在世界上近几十年来,如果想找出一项发展得最快的工业产业,那么肯定是电脑工业。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里发明的第一台又大又笨的原始电脑到如今,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电脑经过五代的更新替换现在已遍布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工业生产、医疗设施还是边防建设、文化娱乐,无一没有电脑的参与,并且正逐渐变为或正在变为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脑在各个领域里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而电脑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就绝对离不开网络。大到世界泛围的INT网,小到办公室或学校的局域网,网络把原本独立的个体电脑联系为一个可互为利用、互为维护的整体。时至今日,可以说如果没有网络,那么电脑存在的实际意义绝对不会象现在一样,换句话说:没有网络,电脑的作用只能发挥十分之一或更少。
今天在这里我们要讨论就是网络。其实网络的作用在报纸杂志或电视等媒体中已充分的向所有人也包括在坐的各位同学及对方辩友说明过,甚至于现在很多教育类的电视台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内向公民宣传网络,这也使网络不再神秘,更使上网成为一个时髦的事,人们已把口头称呼从“吃了吗?”改为“上网了吗?”。就连我们并不发达的义县城里,也网吧林立。
网络因其强大的传送功能,无以伦比的信息储备,快捷方便的操作方式,使无论老幼妇孺都流连忘返,更成为许多人的一种谋生手段。
任何一个明理的人都已看出,网络是一种趋势。前些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中,宋丹丹对赵本山说:“你没啥事在家就整个网上网呗。”除去其中的娱乐成份,这句话也表明了,网络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学习网络,认识网络,了解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常识性问题。上网是在所难免。近两年高考的学生已经开始在网上查自己的分数了。
所以说中学生上网是无可避免的,是一种生活的趋势,也是一种世界泛围内的文化生活趋势,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人要掌握三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上网、开车和讲外语”。其三种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中学生上网可以说根本无利弊可谈,因为这根本就是一种生存下去的方式,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老师:正1的发言果然很有气势,所谓开篇不凡。那么我们再来听听反1是怎么来阐述反方观点的,有请反1发言,时间3分钟。
(反1)反1: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宋丹丹说:“你没事就整个网,在家上网呗。”紧根着赵本山说:“我都多少年不打鱼了,哪还有网了。”网络真的那么深入人心吗?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首先我想提出的是,对方辩友在玩弄偷换概念的把戏。刚刚我一直在认真的,一字不漏的倾听对方一辩的发言。当我听完之后,又看了一下今天的辩题,我甚至有点疑惑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中学生上网吗?可对方一辩却向大家侃侃而谈了一下世界形势,同时又将网络云山雾罩地说了一通,但却偏偏忘了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中学生。现在让我把跑题的对方辩友带回来,我们来谈谈中学生。
中学生指所有如我们一样坐在初中课堂里的学生朋友们,从13岁到16岁一段人生中如黄金般灿烂的日子,一段丰富、充实自己的日子,一段在知识的海洋里浅游的日子。这时期是一个迈向成年的组成阶段,可以豪不夸张地说:他是一个人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
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从小学顺利的升入中学,哪怕他的成绩不是那么让人称心。但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学顺利的升上高中或大学。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人迈出初中的校门后,却无奈地迈向社会,甚至有的人连初中都没能读完。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林林种种,我也不能一一道来,我在这里只说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习成绩!
尽管素质教育的大旗高高挥舞,但成绩永远不会排在中学生活的第二位。没有成绩是不行的。我们中学生来到校园就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就是为我们的一生做重要的知识储备。学习永远是第一位,也是你坐在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目的。
但上网不是,上网绝对不会是你的父母把你送入学校的目的,上网只能成为一种负担,成为学习前途上的负面因素。尽管网络的存在不可否认,但无论是哪一所中学都明文规定:中学生不准去网吧。1999年,国务院、国家教委、文化部联合下达的文件中,明确指出:网吧要远离学校200米。在中学生的面前,网吧等于歌厅、舞厅、游戏厅。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是学习方面的,更是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个在电脑面前身心憔悴的学生,试问他如何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如何升学?如何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网络对社会的作用不是今天要辩论的话题,但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却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上网绝对是中学生的一个禁区。
老师:反1同学说得也很有道理,接着有请正2来发言,时间3分钟。
(正2)正2:对方辩友深刻的向我们阐述了“中学生”这三个字,并说我方跑题了。但是请问,对方辩友你可否认真的向在座的每一个人说清了“网络”这两个字?对方辩友很显然是想用“中学生”这三个字做成一面盾,但却不知你们能否挡住“上网”这柄锋利的矛。
通过刚才对方辩友的发言,我方至少看出了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对方辩友是把上网等同于上网吧了。看来,我非常有必要把对方从这个误区里带出来。
网吧,它只是一种网络的运作方式,更准确的说它只是一些人的谋生手段,但它并不代表网络的全部,更不是人们上网的唯一场所。各个中学也包括我们中学在内,的的确确是明文规定:中学生不许去网吧,但却并没有规定中学生不许上网。我就是一个网上的发烧友,但我从不去网吧,我只在自己家里或是亲戚朋友家里上。上网是件好事,但并不能因为网吧的乌烟瘴气,就把上网也一棒子打死。马克思说:“不要在泼水的时候连同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这就好象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条毛巾脏了就永远不洗脸一样,你完全可以换一条毛巾。没有了网吧,网络依然存在,并且会更健康。
对方辩友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中学生是储备知识的时候,知识是多方面的,上网也是知识,并且网络上的知识浩瀚如海洋,不单单是中学阶段,它是我们一生都可能学不完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我们学校就有微机课程,并且为此今年我校花巨资又建了一个新的微机室。你又怎么知道我们学校不会在哪一天的微机课上教大家网络知识呢?不会教大家上网呢?如果按对方的观点,我们学校不但不应该新建微机室,更应该把原有的微机室拆了才对。
事实就摆在眼前,不要一谈到学习就想到“数理化”。听说计算机课程就要成为新课程标准的必修课了。
我们还是把话题重新放在中学生上网上,免得一会对方又说我方跑题了。网络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就是知识的海洋;上网是什么?就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如果我面临中考,我会在“中国教育信息”网上,找到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中考完毕我又可以在网上找到我的成绩。如果我想找一本参考书,我可以查阅“中国北方图书城”的网站。我需要的就是一台连接了网络的电脑。但我不知如果是对方同学面临这些问题时,你要找多少关系?托多少人情?跑多少冤枉路?花多少不必要的钱?更重要的是要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才能办到?
不要固执己见,要放眼认识网络。网络既然已变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中学生又怎么可以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部分呢?
老师:正2对已方观点进行了补充,现在正方的堡垒在层层加高,就要看接下来反方的攻势了,有请反2发言,时间3分钟。
(反2)反2:首先我很羡慕对方同学可以在家里自由上网。而且听来你的家长也支持你上网。但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家长都支持自己的子女上网,更加不知道是否所有的学生家里都有电脑。而最让我不明白的是:所有上网的中学生在上网的时候都如对方同学一样,只为了查一查学习资料。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为了这次辩论会,我走访了十家网吧,而时间是晚上七点,也就是吃过晚饭应该做作业的时间。但我在网吧真的碰到了不少的中学生,或者也可以说上网的主要人员就是中学生。
统计结果请大家看大屏幕:
表1(略)
可以从表中看出,进入网吧的大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之所以进网吧多,因为网吧具有新鲜感,网络更是奇妙无比,这很符合当代中学的兴趣,但网吧如此依赖学生,也很令人担心,走遍十家网吧,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并将其量化列表
表2(略)
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网吧是电子游戏的升能版本,流言可以不信,但事实胜于雄辩,综合以上两表,不难看出,一个网吧的收入如果没有学生的“支持”,就会缩水66.8%;一个网吧如果不经营游戏,那客流量就会只有现在的19%。这是网吧?还是游戏厅?这一切都不言而喻。
我碰到了一位我的小学同学,他正在全神贯注的玩一个叫“传奇”的网络游戏。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网吧老板说:我的这位玩游戏的同学已经在网吧一天一夜没回家了。我当时就是不明白,这个游戏真的那么好玩吗?经人介绍我找到了这个游戏的论坛,也就是游戏玩家们互相交流经验的地方。那个网站叫做:17173。我在那上面发现了这样一篇文章,是一个中学生写的,大概内容如下:
我强烈要求盛大网络公司对此事负责,包赔我的一切损失。我玩这个游戏已经半年了,这半年来,我几乎就没去过课堂,近一个月来我连家都没有回。这个游戏里的ID就是我的命。我练到了35级,从家里偷出一千块钱,全都花在“传奇”上了。前天我把我们网吧里所有玩这个游戏的人物里的传奇币借齐,想买一本《神兽》,但今天上线的时候,我的游戏帐号居然丢了!!我玩了半年的心血全白费了。盛大公司,你们一定要负责这件事,你们代理了这个游戏,就要给每位玩家一个合理、公平的环境。现在我的帐号丢了,我的《神兽》没了,你们一定要赔给我,不然我就去上海找你们,我说得出做得到。
虽然对于游戏中的术语我们可能听不明白,但是事情却很清楚。这就是在网络中流连忘返的中学生群体。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对方辩友那样明智地畅游网络。我眼中的事实可以让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中学生的自制力绝不会使他正确地对待网络。上网对于大多数中学生就是一个无底深渊。我们没有时间用自己的生命来让网络考验,我们只能拒绝,就如同拒绝毒品一样,精神上的鸦片更能让没有自制力的中学生无法自拔,当你醒悟时,后悔也晚了。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高呼:“救救孩子吧!”难道今天我们不应该发出同样的声音吗?
老师:现在双方锋芒毕现,大量的事实摆在眼前,我们更要仔细听听正3的发言了,请……时间3分钟。
(正3)正3:听完对方发言,我的心情也很沉重。但这不足以说明中学生不应该上网。如果把今天的话题改一改,改为“中学生上网吧利大还是弊大?”那么我想对方辩友已经赢了,对方的发言,只是一再证明了中学生不应该上网吧的观点,但不能以偏概全。
我想刚才我方二辩手已经很明白地向对方说明了,网吧并不能代表网络的全部,它仅仅是网络存在的多种形式中的一种,对方辩友对网吧的深恶痛绝,我个人完全理解,但我也明白对方辩友把话题越扯越远了。对方辩友仅仅把目光局限在网吧这一环节上,并且不厌其烦地想用网吧的阴暗面来笼罩整个网络,可谓用心良苦。唉,都是网吧惹的祸。
我们还是回来说上网的事吧。很明显,对方二辩想用“中学生的自制力弱”这一句话,来挡住上网这个本来就无法阻挡的事。并且把一部分人的弱说成全部的弱,把他一个人在风吧中看到的中学生说成全部的中学生。如果按对方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去看看那些少年罪犯,是否应该说说一句:“完了,所有的孩子全都没救了。”或者我们再想想,在解放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面对八百万国民党军队难道应该叹口气说:“算了,别打了,我们太弱了。投降吧。”听起来很荒唐,但这却正是对方的观点。
在学习中老师告诉我们要刻苦钻研,不能见困难就躲。上网不也是如此?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中学生在网吧里玩物丧志,荒废学业,确实是个社会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上网就是不对的。几乎中国所有的官方网站上都能找到这样一句话:“未成年人上网,要有监护人陪同,时间不宜过长。”这不就是一种解决的办法?而且前些天在《中国教育报》上报道说:北京的二中、四中、十八中等中学,已将网络引进了校园,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轻松上网,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对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也说明社会各界都在寻找一种办法,一种可以让中学生正常的合理的上网的途径。问题不大,解决办法却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正如刚刚我方一辩说,上网是一种趋势,并且正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当你步入社会后再想重新学习网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落伍了。学习就从现在开始,上网就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利用网络这种工具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上网这种手段来获取更丰富、更全面的文化知识。
网络存在的合理性,我方已一再说明,现在只是奉劝对方辩友,把你的目光放得更长远,好好地想一想你的,也是我们全体中学生的未来。
老师:果然有理有据,听完正3的发言,我们对正方的观点已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第一阶段辩论的最后时间里,我们来看看反方的最后一搏。请……时间……
(反3)反3:是呀,是要想想我们的未来,正因为要畅想未来,我们才更应该正视现在。
刚刚对方三辩手为中学生上网做了一个梦一般美丽的构想,并幻想着有朝一日我们也像北京的中学生一样坐在课堂上上网。但却绝口不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绝口不谈我们生活的中心地区。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这里,在我们义县城里,我们在现实中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事实,会让对方的观点瞬间化为无有,会将他的美丽的构想无情击碎。
不要做太遥远的梦,还是请对方辩友回到现实中来。今天对方辩友一直很矛盾。他们一方面千方百计的想努力证明网络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尴尬地面对黑暗的网吧。这使他们遮遮掩掩,又无法自圆其说,我想他们绝对没有象我方二辩手那样去网吧做过实地调查,这也使他们的论证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
我方一直在努力地做一件事,就是把对方辩友拉回到现实中来,看看发生在身边的事。在今年第三期的《法制与文明》杂志中曾有这样一段话:“现在中国的少年犯罪中有一种新的的趋势,那就是网络犯罪。并且网络犯罪的年龄段正在逐渐变小,据统计最小的网络罪犯只有13岁。大多数的网络犯罪都是在其本人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构成的。当冰冷的手铐戴在他们双手上时,幼稚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犯罪了。”
在我们身边很多洋洋得意的“少年电脑黑客”却是一个个的法盲,当他们为自己的恶作剧手舞足蹈时,绝对没有想到,他们已经触犯了神圣的法律。有这样一则报道:中国湖南省台县的一个中学生,受到其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哥哥的影响,学习计算机网络,并且飞快掌握了部分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使很多网站的原代码甚至FTP被他截取,这使他不但可以畅游各个合法的与不合法的网站,并且还可以随意更改网站的数据,于是他一次又一次与各个网站开着在他看来完全是“善意”的玩笑。结果可想而知,在他打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之后,呼啸而来的警车也打乱了他的生活秩序。警察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小男孩就是一个罪犯,他自己也后悔的说:“早知道是犯罪,我也不敢这么干呀!”
这就是所谓的网络高手,他们或许不像我方二辩手说的那样沉迷游戏,他们甚至严格的规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完成作业,使他们所造成危害是沉迷游戏所无法相比拟的。害人害己。
1994年美国中情局抓到了一个常年光顾五角大楼网站的电脑黑客,也只是一个16岁的犹太男孩。中学生的知识面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宽广,就算在坐的各位同学哪一位能把《中国宪法》一条条的背出来?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中学生呀,还是早早的告别网络吧。
老师:很显然,正反双方在班会之前都下了大力气做准备工作,在辩论的第一阶段就火药味四起,剑拔弩张了,可想而知,下一阶段的自由辩论肯定是火星撞地球了。好,我宣布进行辩论第二部分,自由辩论,正反双方发言各三分钟。首先由正方来提问。
(自由辩论)
正:我想请问对方同学,你们上过网吗?
反:当然,正因为我们上过网,所以我们才切身体会到网络给中学生造成多大的危害。
正:那么我又请问,你们在网上做些什么?
反:看来对方辩友又想用一个人来代替所有人了,如果我上网没有玩游戏,对方是不是会说所有上网的中学生都不会玩游戏呢?
正:可这才是你的切身体会呀。
反:那么我在网吧里看到的一切,对方又做何解释呢?
正:那我要用你的话来劝劝你自己了,你们不能以偏盖全,你看到的也不是全部。
反:看来对方辩友的确没有做过实地调查。如果从网吧的角度来看,对方是完全没有发言权了?
正:不明白的是,对方辩友为什么一口咬定网吧就是网络的全部?
反:那是因为我方调查过,90%的中学生上网的地方就是网吧。
正:看来对方一定是要死死咬住网吧不放了,你们一定没有仔细想过上网已是一种国际趋势了?
反:我们眼中看到是中学生这个薄弱群体在这种国际趋势前不堪一击的事实。
正:对方一定又想用网络游戏来做挡箭排了,难道网络上除了游戏就没别的吗?
反:网络上当然有别的,网络上还能找到当红歌星的海报,但这与中学生更扯不上关系。
正:看来对方辩友一定是网络娱乐版的爱好者,至少在各大官方网站上都有这样一句话,你上网的时候一定看到过:未成年人上网,要有监护人陪同。
反:是呀,在每一个香烟的烟盒上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却从未听说过有人因为这句话而戒烟了。
正:上网与吸烟是不能互相比较的。
反:的确,对于中学生来说,吸烟的危害只是上网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正:那么对方辩友宁可选择吸烟也不选上网了?
反:我不选择在中学阶段上网,并且我想提醒对方一下,吸烟不是今天的辩论话题。
正:那我们就接着来说上网。对方说不选择中学阶段上网,那什么时候上?等你步入社会以后吗?你觉得在将来的社会里,一个不懂网络的人会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吗?
反:至少我们现在看了这样一件事,只要一谈网络,对方辩友就把我们带到3000年后,我们难道就不能正视一下发生在眼前的事?
正:说未来,正是要告诉对方辩友,上网就应该从今天做起,这是一个合二而一的事。如果无所谓未来,那么现在就失去意义了。
反:如果现在就在网上流连忘返,荒废学业,你就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吗?
正:难道对方辩友就看不到社会各界正在动用各种手段把中学生上网拉到正轨上来吗?
反:不知道“社会各界”是否也包括商业界的网吧呢?
正:网吧也有法律来约束。
反:对方突然谈起法律,我不知对方辩友对青少年网络犯罪怎么看?
正:那一样要由法律来约束。
反:可是我觉得不上网的话就永远不会有网络犯罪。
正:是呀,如果没有飞机,美国的大楼也一样不会倒,但9.11发生一年多来,美国的飞机都没有停飞过。
反:对方辩友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停)
正:对方一再说我方只谈未来不谈现实,但对方辩友难道过了今天就没有明天了吗?
正:对方辩友为什么非要一再的想用网吧,这个概念来代替全部网络?这不是以偏概全吗?(停)
老师:自由辩论果然精彩,老师也听得耳目一新,今后真的要对几位同学刮目相看了。老师坐在这里,听来听去,觉得哪一方说得都有道理。看来最后的胜负,要看关键的总结陈词了。先由反方四辩来做最后的陈词,时间3分钟。
(反4)反四:首先我想阐明这样一个观点:我方并不否认网络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我又想再一次提醒对方辩友,今天要讨论的是“中学生”。在这次辩论会上,正方把辩论话题的时间性无限延长了,他们用一个很空洞的词汇“未来”,来向在座的所有人编织一个并不存在的幻想,他们一直想用这种“画饼充饥”的方式来医治网络这个摆在中学生面前的顽症。
很明显,只要一谈到网吧,那对方辩友就想用自己来做挡箭排,他们总想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来代替所有中学生。看见一个人做好事,并不代表全社会的风气都在往好的方向转变,东北人并不都是活雷锋。
只要细细的一听,就不难听出对方辩友今天的论据破绽百出,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一味回避摆在眼前的事实。一方面想努力证明网络的好处,另一方面则根本无法正视网吧对中学生存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只能进退维谷,自乱阵脚。对于中学生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现象,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上的日益猖厥,既找不到一个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又找不到一个正当的理由来反驳,对于我方在这类问题上的题问只能避而不谈,不闻不问,躲在自己的空中楼阁里一味大谈“理想、未来。”实在搪塞不过,就用官方网站上的几句华而不实的标语来敷衍了事,这种做法更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
纵观整个辩论会,对方辩友对我方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始终无法一一解答。其实又何止对方辩友,我方提出的问题也正是全社会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谁会对中学生上网一百个放心呢?人生有几个十年?时光一去就不复返了,如果把大好的年华用来以身试险,甚至是以身试法,那样的未来才是一片黑暗。
中学生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人生的变化期,也是一个危险期,对于外界社会充满好奇,对网络充满新鲜。但却无法像成年人一样有选择地正确的面对网络。网络中光怪陆离的世界,是陌生的,也是危险的。有可能踏错一步就后悔终生。试问在没有沉迷网络之前,哪一个是存心堕落的去上网呢?不要天真的以为自己的自制力超人一等,过分的自信就是骄傲,等到幡然醒悟,为时已晚。人生永远没有重来的机会,我们所能坚持的就是自律、自强,好好把握自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多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证明,大多数的中学生为网所覆,不能自拔。
我们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告别网络,只有把握现在,才能把握未来。我们要向网络说不!
老师:反方已把所
展开全部
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因为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本身的再进一步来解决
吴天(正方一辩):首先,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科技的好处不用我多费唇舌,待会儿对方辩友一定洋洋洒洒,然而常常被我们认为的加以淡化甚至忽略的却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同于其他事物,科技的反面锋如刃,利如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刃剑。然而假如您以为人类已经清醒意识到双刃剑的存在,那您就有些过分天真了,当人类一次次自豪地表示,新科技正以最快速度加以应用,而表现出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高效率时,您可曾想过,这同时也意味着对科技负面效应的来不及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正是灾难的发端,科技的毁灭性正体现这种趋势的无以逆转。
第二,现代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变成了达摩克里斯之剑。人类对科技的使用早已到了急不可耐的地步,经年累月的堆积,使得科技的负作用正随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这是科技毁灭性趋势的更深层次危机。
第三,对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达摩克里斯之剑蠢蠢欲动。人类对科技高度信任而产生的主观依赖更使利剑能够任意施威,一触即发,这第三种趋势直接导致了科技是有毁灭人类的力量,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科技也同样可以给邪恶的心灵以魔鬼般的力量。
郑蔚(反方一辩):首先我方要指出科技的负面效用不能归罪于科技,恰恰相反,那正是人类未能从整体上科学地认识世界,以及不合理使用科技所造成的恶果。
第二,对方辩友高估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困难,却低估了人类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目前暂时不能解决的科技难题不等于将来也不能解决。我方认为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因为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本身的再进一步来解决。70年代,科学家曾经预言,由于科技产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到21世纪初人类将面临一个能源危机,而现在,能源的开发和微太阳能源开发,使这种恐慌荡然无存。
第三,科技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可以通过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来创建一个科学的防范体系,使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体系中得到制约。
简安均(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说人类有道德法律,但是道德法律管得住科技吗?科学家到公海复制人,道德法律可是管也管不住啊。我方认为,人类将毁于科技,还基于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全方位扭曲,这集中表现在社会关系、精神领域和伦理道德三个层面。首先,科技的发展趋势是有毁灭人类社会生活的潜在威力。其次,科技的毁灭性威力,还表现在它对人类生活的不断冲击与毁灭,这集中表现在人类的两个科技新宠,互联网和基因技术。互联网的勇士们早就宣布,要将网络变成一种生活,可是,当虚拟替代了真实,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也就消失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再看基因技术,生命科技治疗疾病,但另一方面却是在干预自然,制造更完美的人类,但是基因改造的完人究竟是人类还是高科技产品呢?今天基因技术对人类内在自然的改变更直接冲击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伦理道德,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正毁灭着我们的社会基础和精神世界。
张文博(反方二辩):刚才对方辩友大大地夸张了科技所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虽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高科技会带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但是任何科技成果都可能有利有弊,影响并不等于毁灭。
首先科技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其次,如果没有科技,人类早就灭亡。科技是保护人类最坚固的盾牌,我们相信,科技的不断完善,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更加美好和神秘的境界,所以我方认为,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付欣(正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对方辩友果然洋洋洒洒大谈科技的好处,可是科技的好处我方也并不否认啊,只是对方辩友你真的认为,水能载舟,水就一定不能覆舟吗?第二,对方辩友说,人类是有理性的,但是有理性不代表不灭亡,下面我将从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出发,论证我方命题。
第一,科技发展正从个人趋势走向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个人对科技生活的追求与依赖并非什么大问题,问题是这种追求与依赖正在以一种独特的价值观的形式变成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科技已经变成这个世界上唯一正确的方向,一切与之违背的思想都要为之让路。
第二,科技的毁灭性趋势突出表现在科技被神化,而大自然却被工具化,正是科技,让人类不再觉得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正是科技,让人类觉得手中握有新的上帝,而不断地把大自然工具化。然而,当自然秩序被打破,请问人类将立于何处?
吉星(反方三辩):刚刚对方辩友把一切错误都归罪于科技,是片面的,是没有真正理解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科技不是水,人类是可以控制科技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消极的一面。
下面我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我方的观点。第一,高新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中新网消息,机器人首次在中国协助进行微创外科手术;《自然》杂志报道,细胞大小的一只纳米牛终于诞生了。以上这种种由科技带给我们的成果,把人类推向一个更加繁荣的起点。
第二,以目前的高科技来解决我们现有的问题,毋庸置疑的,许多问题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迎刃而解,小到垃圾已不再污染环境,大到能源危机已不再令人担忧。
第三,人类在若干年后的科技发展水平,相信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想象不到的,就像石器时代正在钻木取火的人类一样,他们不可能想象得到,现在我们的世界已经有了煤气和电嘛。人类不会毁于科技,反之科学只会使人类越来越进步。
交锋
■正方:看看今天的基因技术,已经在冲击伦理道德这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了,您怎么办?
■反方:人类可以控制科技,人类不会毁于科技
陈晓欢:请问对方辩友,今天谈“将”是不是谈趋势?
王青梅:我们当然是在谈趋势,而我们所说的趋势是基于在历史和现实当中,找到我们的依据来谈的将来。
简安均:谢谢对方同意我方观点,谈将来当然要看趋势,以现实做基础,以趋势做判断,科技的毁灭性趋势,对方辩友怎么看不到。
吉星:可对方辩友就是忽略了历史,我们要从历史的方面来证明科技不会毁灭人类。
付欣:对方辩友那个叫趋势吗?对方辩友那个叫做看着历史对未来的幻想。
郑蔚:对方辩友,我方至少还把我方的推断基于历史,而对方辩友却做出凭空猜测,难怪对方辩友会用这种不科学的方法得出这个不科学的结论。
吴天:我方明明是立足现实看趋势,对方辩友为什么看不到呢?请问今天的科技都独立发展了,这还不是毁灭趋势吗?
王青梅: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想做股市的评估,难道你可以不看过去的历史数据吗?
陈晓欢:对方辩友,今天不断告诉我们,科技有多好,可是好坏并存难道不可能吗?好坏并存难道不能毁灭吗?
郑蔚:我方并不否认好坏并存,但是我方认为的是人类可以控制科技,人类不会毁于科技。
简安均:对方辩友如果真的认为人类可以控制科技,请明确地告诉我们如何控制。
王青梅:对方辩友一直在罗列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而且一直还在诉说基因技术的危险,完全忽略了基因技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说基因技术一无是处,那为什么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还要花十年的时间,用转基因技术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朵能发光的“胡奇花”?请你做出解释。
陈晓欢:我们并没有否认科技带来的好处啊,可是我抱你的同时,我就不能刺你一刀吗?我抱你一下,跟我刺你一刀有矛盾吗?
郑蔚:对方辩友至今为止,一直在回避我方提出的问题,如果人类将会毁于科技,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新加坡政府所实施的科学技术五年计划是在加速这种毁灭?
简安均:实施科学计划跟人类将毁于科技并没有矛盾啊,我们今天站在这边,我们就是要了解这个趋势,对方辩友还没有看到这个趋势,为什么要侃谈趋势以后的问题呢?
王青梅:那对方辩友的意见就是说,科技既然一无是处,那咱们是不是应该停止发展科技呢?
付欣:对方辩友的逻辑真奇怪,一方面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又在问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不会走就想要跑,真是奇怪啊。
郑蔚:我方觉得对方辩友更是奇怪,一方面,一边说人类将会毁于科技,一方面又不放弃科技,要继续发展科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吴天:不是我们自相矛盾,是因为人在趋势下,不得不低头啊,看看今天的基因技术,已经在冲击伦理道德这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了,您怎么办?
王青梅:我想请问对方,具有科学素养的四位辩手,既然科技将毁灭人类,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刻苦地学习科技知识呢?
总结
■正方:科技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
■反方:我们要追求真理,但是绝不能以个别现象为普遍,也不可能从针眼里看世界
王青梅(反方四辩):在此我要指出对方辩友所犯的三个严重的错误:第一,以点概面。片面强调和无限夸大了科技的负面效应。
第二,断章取义,因为科技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就断言科技将毁灭人类,完全忽略了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对科技起到的约束和导向作用。
第三,对方是在以停滞的眼光看事物,只指出了科技现在存在的问题,而我方则是以发展的观点指出了科技具有创新性的本质,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更新更快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我将就我方观点进行总结:第一,人类是有理性的,否则就不会有科技的诞生,我们要追求真理,但是绝不能以个别现象为普遍,也不可能从针眼里看世界。
第二,科技是可控的,在这一点上,我方已经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此要强调的是,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人类的自律和科技的发展,是完全可以变成可控的,在人类理性和科技发展的双重保险下,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陈晓欢(正方四辩):首先对方告诉我们,未来的科技有多好,可是今天辩题中的这个“将”字,就是告诉我们,站在今天看明天,而不是站在明天看明天。
然后对方又从历史的角度告诉我们,科技有多少多少好处,我方也不否认啊,可是科技有再多的好处也不能掩盖它带来的坏处,今天这场辩论的焦点问题在于科技带来的坏处是,会还是不会毁了人类,对方辩友却一再王顾左右而言他,立论偏题是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二大错误。
接着对方又天真地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是可以受到人类控制的,可是我们看到的是科技正在决定政治、经济乃至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地位,它早已凌驾于一切道德法律理性良知之上,还有什么能控制它呢?
总结我方的观点,首先科技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现在什么人都敢讲科技以人为本,难道为人服务就叫做以人为本吗?其次,科技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一切以科技优先,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周围世界比比皆是啊,科技本来只是一种工具,然而当它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时,这样的人类本身就是一种毁灭。第三,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科技发展的独立性早已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而反过来主导着人类,科技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只有敢于承认这个毁灭性的趋势存在之后,我们才能再对大家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吴天(正方一辩):首先,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科技的好处不用我多费唇舌,待会儿对方辩友一定洋洋洒洒,然而常常被我们认为的加以淡化甚至忽略的却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同于其他事物,科技的反面锋如刃,利如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刃剑。然而假如您以为人类已经清醒意识到双刃剑的存在,那您就有些过分天真了,当人类一次次自豪地表示,新科技正以最快速度加以应用,而表现出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高效率时,您可曾想过,这同时也意味着对科技负面效应的来不及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正是灾难的发端,科技的毁灭性正体现这种趋势的无以逆转。
第二,现代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变成了达摩克里斯之剑。人类对科技的使用早已到了急不可耐的地步,经年累月的堆积,使得科技的负作用正随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这是科技毁灭性趋势的更深层次危机。
第三,对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达摩克里斯之剑蠢蠢欲动。人类对科技高度信任而产生的主观依赖更使利剑能够任意施威,一触即发,这第三种趋势直接导致了科技是有毁灭人类的力量,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科技也同样可以给邪恶的心灵以魔鬼般的力量。
郑蔚(反方一辩):首先我方要指出科技的负面效用不能归罪于科技,恰恰相反,那正是人类未能从整体上科学地认识世界,以及不合理使用科技所造成的恶果。
第二,对方辩友高估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困难,却低估了人类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目前暂时不能解决的科技难题不等于将来也不能解决。我方认为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因为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本身的再进一步来解决。70年代,科学家曾经预言,由于科技产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到21世纪初人类将面临一个能源危机,而现在,能源的开发和微太阳能源开发,使这种恐慌荡然无存。
第三,科技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可以通过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来创建一个科学的防范体系,使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体系中得到制约。
简安均(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说人类有道德法律,但是道德法律管得住科技吗?科学家到公海复制人,道德法律可是管也管不住啊。我方认为,人类将毁于科技,还基于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全方位扭曲,这集中表现在社会关系、精神领域和伦理道德三个层面。首先,科技的发展趋势是有毁灭人类社会生活的潜在威力。其次,科技的毁灭性威力,还表现在它对人类生活的不断冲击与毁灭,这集中表现在人类的两个科技新宠,互联网和基因技术。互联网的勇士们早就宣布,要将网络变成一种生活,可是,当虚拟替代了真实,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也就消失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再看基因技术,生命科技治疗疾病,但另一方面却是在干预自然,制造更完美的人类,但是基因改造的完人究竟是人类还是高科技产品呢?今天基因技术对人类内在自然的改变更直接冲击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伦理道德,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正毁灭着我们的社会基础和精神世界。
张文博(反方二辩):刚才对方辩友大大地夸张了科技所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虽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高科技会带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但是任何科技成果都可能有利有弊,影响并不等于毁灭。
首先科技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其次,如果没有科技,人类早就灭亡。科技是保护人类最坚固的盾牌,我们相信,科技的不断完善,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更加美好和神秘的境界,所以我方认为,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付欣(正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对方辩友果然洋洋洒洒大谈科技的好处,可是科技的好处我方也并不否认啊,只是对方辩友你真的认为,水能载舟,水就一定不能覆舟吗?第二,对方辩友说,人类是有理性的,但是有理性不代表不灭亡,下面我将从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出发,论证我方命题。
第一,科技发展正从个人趋势走向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个人对科技生活的追求与依赖并非什么大问题,问题是这种追求与依赖正在以一种独特的价值观的形式变成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科技已经变成这个世界上唯一正确的方向,一切与之违背的思想都要为之让路。
第二,科技的毁灭性趋势突出表现在科技被神化,而大自然却被工具化,正是科技,让人类不再觉得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正是科技,让人类觉得手中握有新的上帝,而不断地把大自然工具化。然而,当自然秩序被打破,请问人类将立于何处?
吉星(反方三辩):刚刚对方辩友把一切错误都归罪于科技,是片面的,是没有真正理解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科技不是水,人类是可以控制科技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消极的一面。
下面我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我方的观点。第一,高新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中新网消息,机器人首次在中国协助进行微创外科手术;《自然》杂志报道,细胞大小的一只纳米牛终于诞生了。以上这种种由科技带给我们的成果,把人类推向一个更加繁荣的起点。
第二,以目前的高科技来解决我们现有的问题,毋庸置疑的,许多问题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迎刃而解,小到垃圾已不再污染环境,大到能源危机已不再令人担忧。
第三,人类在若干年后的科技发展水平,相信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想象不到的,就像石器时代正在钻木取火的人类一样,他们不可能想象得到,现在我们的世界已经有了煤气和电嘛。人类不会毁于科技,反之科学只会使人类越来越进步。
交锋
■正方:看看今天的基因技术,已经在冲击伦理道德这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了,您怎么办?
■反方:人类可以控制科技,人类不会毁于科技
陈晓欢:请问对方辩友,今天谈“将”是不是谈趋势?
王青梅:我们当然是在谈趋势,而我们所说的趋势是基于在历史和现实当中,找到我们的依据来谈的将来。
简安均:谢谢对方同意我方观点,谈将来当然要看趋势,以现实做基础,以趋势做判断,科技的毁灭性趋势,对方辩友怎么看不到。
吉星:可对方辩友就是忽略了历史,我们要从历史的方面来证明科技不会毁灭人类。
付欣:对方辩友那个叫趋势吗?对方辩友那个叫做看着历史对未来的幻想。
郑蔚:对方辩友,我方至少还把我方的推断基于历史,而对方辩友却做出凭空猜测,难怪对方辩友会用这种不科学的方法得出这个不科学的结论。
吴天:我方明明是立足现实看趋势,对方辩友为什么看不到呢?请问今天的科技都独立发展了,这还不是毁灭趋势吗?
王青梅: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想做股市的评估,难道你可以不看过去的历史数据吗?
陈晓欢:对方辩友,今天不断告诉我们,科技有多好,可是好坏并存难道不可能吗?好坏并存难道不能毁灭吗?
郑蔚:我方并不否认好坏并存,但是我方认为的是人类可以控制科技,人类不会毁于科技。
简安均:对方辩友如果真的认为人类可以控制科技,请明确地告诉我们如何控制。
王青梅:对方辩友一直在罗列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而且一直还在诉说基因技术的危险,完全忽略了基因技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说基因技术一无是处,那为什么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还要花十年的时间,用转基因技术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朵能发光的“胡奇花”?请你做出解释。
陈晓欢:我们并没有否认科技带来的好处啊,可是我抱你的同时,我就不能刺你一刀吗?我抱你一下,跟我刺你一刀有矛盾吗?
郑蔚:对方辩友至今为止,一直在回避我方提出的问题,如果人类将会毁于科技,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新加坡政府所实施的科学技术五年计划是在加速这种毁灭?
简安均:实施科学计划跟人类将毁于科技并没有矛盾啊,我们今天站在这边,我们就是要了解这个趋势,对方辩友还没有看到这个趋势,为什么要侃谈趋势以后的问题呢?
王青梅:那对方辩友的意见就是说,科技既然一无是处,那咱们是不是应该停止发展科技呢?
付欣:对方辩友的逻辑真奇怪,一方面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又在问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不会走就想要跑,真是奇怪啊。
郑蔚:我方觉得对方辩友更是奇怪,一方面,一边说人类将会毁于科技,一方面又不放弃科技,要继续发展科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吴天:不是我们自相矛盾,是因为人在趋势下,不得不低头啊,看看今天的基因技术,已经在冲击伦理道德这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了,您怎么办?
王青梅:我想请问对方,具有科学素养的四位辩手,既然科技将毁灭人类,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刻苦地学习科技知识呢?
总结
■正方:科技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
■反方:我们要追求真理,但是绝不能以个别现象为普遍,也不可能从针眼里看世界
王青梅(反方四辩):在此我要指出对方辩友所犯的三个严重的错误:第一,以点概面。片面强调和无限夸大了科技的负面效应。
第二,断章取义,因为科技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就断言科技将毁灭人类,完全忽略了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对科技起到的约束和导向作用。
第三,对方是在以停滞的眼光看事物,只指出了科技现在存在的问题,而我方则是以发展的观点指出了科技具有创新性的本质,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更新更快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我将就我方观点进行总结:第一,人类是有理性的,否则就不会有科技的诞生,我们要追求真理,但是绝不能以个别现象为普遍,也不可能从针眼里看世界。
第二,科技是可控的,在这一点上,我方已经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此要强调的是,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人类的自律和科技的发展,是完全可以变成可控的,在人类理性和科技发展的双重保险下,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陈晓欢(正方四辩):首先对方告诉我们,未来的科技有多好,可是今天辩题中的这个“将”字,就是告诉我们,站在今天看明天,而不是站在明天看明天。
然后对方又从历史的角度告诉我们,科技有多少多少好处,我方也不否认啊,可是科技有再多的好处也不能掩盖它带来的坏处,今天这场辩论的焦点问题在于科技带来的坏处是,会还是不会毁了人类,对方辩友却一再王顾左右而言他,立论偏题是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二大错误。
接着对方又天真地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是可以受到人类控制的,可是我们看到的是科技正在决定政治、经济乃至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地位,它早已凌驾于一切道德法律理性良知之上,还有什么能控制它呢?
总结我方的观点,首先科技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现在什么人都敢讲科技以人为本,难道为人服务就叫做以人为本吗?其次,科技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一切以科技优先,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周围世界比比皆是啊,科技本来只是一种工具,然而当它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时,这样的人类本身就是一种毁灭。第三,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科技发展的独立性早已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而反过来主导着人类,科技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只有敢于承认这个毁灭性的趋势存在之后,我们才能再对大家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 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小学生。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小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沉溺网中,不能自拔,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色情、暴力等。又因为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长时间上网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从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近视。
4.一些长期长时间上网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症,整天沉溺于幻想中脱离现实,而当他真正面对社会和人群的时候,就会因为想像和距离的问题产生退缩感,不敢正常与人沟通。
5.许多中学生因为打一些暴力游戏使自己模糊了真人与游戏对象的区别,常常无意识地模仿游戏来对待身边的人。
6.长期上网需要大量金钱,没有钱的时候,自控能力弱的人会采取违法的方式,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8.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9.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上网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在这个互联的网络中,人们可以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 得他们头脑中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国外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一些有害的思想停留 在脑海中,影响着人们。
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因此许多学生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也因此许多学生喜欢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 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在精神上的放松,也产生一些不现实的想法,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从而会使学 生的一些思想脱离了实际,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严重的会造成荒废学业。
网络的世界是彩色的,它满足了人们的心 理欲望,但更加残害着人们的心灵健康。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
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小学生。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色情、暴力等。又因为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长时间上网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从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近视。
4.一些长期长时间上网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症,整天沉溺于幻想中脱离现实,而当他真正面对社会和人群的时候,就会因为想像和距离的问题产生退缩感,不敢正常与人沟通。
5.许多中学生因为打一些暴力游戏使自己模糊了真人与游戏对象的区别,常常无意识地模仿游戏来对待身边的人。
6.长期上网需要大量金钱,没有钱的时候,自控能力弱的人会采取违法的方式,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8.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9.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上网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在这个互联的网络中,人们可以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 得他们头脑中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国外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一些有害的思想停留 在脑海中,影响着人们。
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因此许多学生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也因此许多学生喜欢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 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在精神上的放松,也产生一些不现实的想法,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从而会使学 生的一些思想脱离了实际,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严重的会造成荒废学业。
网络的世界是彩色的,它满足了人们的心 理欲望,但更加残害着人们的心灵健康。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
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小学生。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首先,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不法商人带来了可钻的空子。不少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网站应运而生。这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顾网站的信息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健康有多大的危害性,不断在网站上传播色情暴利信息。更有甚者制造不同的色情小电影,要求浏览者先付款后浏览。除了色情暴利网站,还有一些网站在里面设置了电话的收费系统,一旦浏览者打开其网页浏览,就会被收取及其昂贵不合理的长途电话费用,令浏览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网络上还有许多介绍工作、征友、征婚的中介网站,但是其中也不乏骗人钱财、没有履行义务的网站。网民们如果一不小心,就会踩进这些精心布置的陷阱里。
其次,网络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许多纷争。因为对于网络,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够完善,所以有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例如一些文章在网上发布后,被人多次复制、修改,纳为己有后重新发布,严重侵犯了原创作者的版权。但是由于网络的繁复、不确定性,常常找不到抄袭改编的源头。又如我们在网络游戏中所拥有的帐户,有时会被非法盗用,这其实也是一种刑事责任,但是我们却常常因为找不到偷窃者而使事情不了了之。游戏的帐号还是小事,如果被盗的是重要的商业资料,相关的商业机密被泄露,那被盗窃的公司企业就会因此损失严重。如果被盗窃是国家机密,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整个国家的军事、防御系统有可能遭到极大破坏,甚至要花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重新建立关于军事方面的数据。
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思想上无形的伤害,对于许多网民的健康也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在电视上我们就曾经多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青少年由于上网玩游戏时间过长,造成下身忽然瘫痪、不能动弹,严重的还有休克昏迷的例子。由于电脑对于人体的辐射,如果人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不活动,就极容易造成种种难以预期的身体上的伤害。最显著的就是对于视力的损害。经数据统计,从事长时间电脑工作的人总体视力是比很少接触电脑的人的视力差很多的。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便利、机遇、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法预期的许多潜在危机。网络,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其次,网络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许多纷争。因为对于网络,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够完善,所以有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例如一些文章在网上发布后,被人多次复制、修改,纳为己有后重新发布,严重侵犯了原创作者的版权。但是由于网络的繁复、不确定性,常常找不到抄袭改编的源头。又如我们在网络游戏中所拥有的帐户,有时会被非法盗用,这其实也是一种刑事责任,但是我们却常常因为找不到偷窃者而使事情不了了之。游戏的帐号还是小事,如果被盗的是重要的商业资料,相关的商业机密被泄露,那被盗窃的公司企业就会因此损失严重。如果被盗窃是国家机密,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整个国家的军事、防御系统有可能遭到极大破坏,甚至要花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重新建立关于军事方面的数据。
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思想上无形的伤害,对于许多网民的健康也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在电视上我们就曾经多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青少年由于上网玩游戏时间过长,造成下身忽然瘫痪、不能动弹,严重的还有休克昏迷的例子。由于电脑对于人体的辐射,如果人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不活动,就极容易造成种种难以预期的身体上的伤害。最显著的就是对于视力的损害。经数据统计,从事长时间电脑工作的人总体视力是比很少接触电脑的人的视力差很多的。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便利、机遇、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法预期的许多潜在危机。网络,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