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起源于何时?

例如什麽朝代等等... 例如什麽朝代等等 展开
 我来答
愤怒e悲伤
2009-05-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中国戏剧(China Drama)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历史起源】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古典戏曲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元代杂剧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二、几度变迁

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在南方,可能还有北方,戏剧演出已经成为从城市到乡村经常可见的娱乐活动。当时戏剧这种样式被称为“南戏”,也被称为“戏文”、“永嘉杂剧”、“温州杂剧”。

宋入元,北曲风行,中国戏剧进入了杂剧时代。

元代中国戏剧很快进入了第一个巅峰时期。但著名作家的分布地区并不局限于北方;元后代中后期,杂剧创作中心更是转移到了南方。元杂剧的影响波及全国。
元代除了杂剧以外,南戏并没有完全失去它的位置。明代传奇从高明的《琵琶记》开始,形成了更自由同时也更具有表现力的戏剧形式。

在明代甚至一直到晚清年间,杂剧和传奇虽然都并行不悖地存在,但,舞台上常上演的,已经是传奇。

从杂剧到传奇,国剧出现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音乐形式上的变化。明代众多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声腔雀起,由此奠定了中国戏剧的多元格局。

数百年里,虽然多种多样的声腔流传在大江南北,它们都以其不同的、地方性很强的音乐旋律而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但惟有昆曲获得了极高的文化地位,成为元杂剧这后最受文人们称道的新的戏剧样式。
昆曲的流行对于国剧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昆曲在音乐上典雅清丽,使得中国戏剧有可能接续作为一种获得主流文学界认可的文学艺术样式,继续它在正统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存在。

在昆曲被文人们接受,并且成为一代主流戏剧样式的同时,除昆山腔以外的其他多种地方声腔,则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着不同的命运,处于持续不定的流变兴衰中。
一代昆曲备受文人推崇,但是戏剧的欣赏者远不止于文人,而文人的艺术趣味,也未必总是能够代表时代的审美趣味。在广大的戏剧演出市场上,这种过于精致典雅的艺术样式,却注定不可能为最大多数的一般民众欣赏。反倒是各种地方性的声腔,借助于平民化了的剧目,赢利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渐渐成为中国戏剧整体中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的部分。

清代中叶,各种地方性声腔纷纷崛起。

京剧的诞生是一个与昆曲诞生几乎同样意义深远的事件。在京剧发展并且崛起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一批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京剧使得中国戏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个表演艺术的重要性在构成戏剧的各种艺术门类中得以TU显的阶段。

18世纪以来,在全国多数地区,都出现了在本地区极受欢迎的区域性剧种,使中国戏剧进入了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
at4331
2009-04-29 · TA获得超过4.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482
采纳率:47%
帮助的人:3115万
展开全部
起源于先秦时代的驱鬼傩戏,有一定祭祀意义。
最早出现的是两汉出现的角抵戏,据考证,是类似相扑的运动加一些语言逗笑。其中以斗鬼等作为内容,而后发展成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加身体运动的戏剧形式。
著名的是《东海黄公》,表现人虎搏斗,但它不像一般的角抵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根据特定的人物故事演出的一段情节。汉代《西京杂记》和东汉张衡的《西京赋》都有记载。
这样,程式化的动作、固定的故事情节,构成了完整的戏剧内容。
再发展,随着西域商贸交往的增多,音乐、文化交流增多,使音乐与唱的结合更加丰富,形成了“倡优”这样以自己特殊才艺谋生的人群,在与原始的角抵戏等形式结合后,产生了说唱剧的雏形。在唐、五代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文字内容的说唱剧本,情节更加丰富,现存最早的说唱剧本是唐代的。《旧唐书.音乐志》载: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垒子等戏。
辽、金、宋时期,形成了诸宫调,音乐说唱与情节的结合成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再后来就是元杂剧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居长河
2009-04-28 · TA获得超过83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28万
展开全部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