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语文怎么提到125
现在高2,理科都很好,英语也不好但知道方法了,就是语文不知道怎么学。我以后想考浙大,要650的。但语文怎么也上不去,我觉得就是对语文没兴趣,但试着去培养,但都失败了,觉得...
现在高2,理科都很好,英语也不好但知道方法了,就是语文不知道怎么学。我以后想考浙大,要650的。但语文怎么也上不去,我觉得就是对语文没兴趣,但试着去培养,但都失败了,觉得很枯燥。我也知道自己语文为什么上不去,因为从来没有认真做过题。我也逼着自己做,但都效果不打,我想带着兴趣去学,但不知道该怎么办?
先说作文最重要,但每次都特垃圾,甚至是连小学的作文都拉出来改编,每次都特垃圾。
散文阅读老不会答,就是文章看的懂,什么意思心里知道,就是不会写。有时候是根本就没看懂,胡乱答,一般每题老师给面子给1分。
文言文虚词基本就靠蒙,实词是凭感觉。翻译全错,常常看不懂文章。文言文基本全蒙。
科技文还行,认真看还差不多。
错句,成语就看不出来。蒙。 语言,文字也一样。
大概就这么多,大家给我说些,我不想让语文拖后退。大家帮帮我,谢谢了。
不要复制别人的,复制的我不会看的,我想听大家自己说, 280分全给了,就想听自己真实感受。
尤其高考语文强人````谢谢了
不 要 复 制 !!!!!
还有一些像高考后边的用一句话说明整段意思的,选关联词的, 希望再说的全些`` 谢`` 总之我现在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语文没兴趣 学习物理 化学 生物 我把他与实际生活结合 我觉得是种享受的在学 而语文你上课也不睡觉也不听棵就发呆 看见题错了就错了 也不想改正
我想让大家重点教我下如果才能有兴趣`` 谢谢了` 展开
先说作文最重要,但每次都特垃圾,甚至是连小学的作文都拉出来改编,每次都特垃圾。
散文阅读老不会答,就是文章看的懂,什么意思心里知道,就是不会写。有时候是根本就没看懂,胡乱答,一般每题老师给面子给1分。
文言文虚词基本就靠蒙,实词是凭感觉。翻译全错,常常看不懂文章。文言文基本全蒙。
科技文还行,认真看还差不多。
错句,成语就看不出来。蒙。 语言,文字也一样。
大概就这么多,大家给我说些,我不想让语文拖后退。大家帮帮我,谢谢了。
不要复制别人的,复制的我不会看的,我想听大家自己说, 280分全给了,就想听自己真实感受。
尤其高考语文强人````谢谢了
不 要 复 制 !!!!!
还有一些像高考后边的用一句话说明整段意思的,选关联词的, 希望再说的全些`` 谢`` 总之我现在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语文没兴趣 学习物理 化学 生物 我把他与实际生活结合 我觉得是种享受的在学 而语文你上课也不睡觉也不听棵就发呆 看见题错了就错了 也不想改正
我想让大家重点教我下如果才能有兴趣`` 谢谢了` 展开
30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正字每年高考必考,分值为3-6分。下面各例均从历年高考题及高中生易错字例中精选出来的,希望对你的备考复习有帮助。括号内为正确的字。
出人投地(头) 走头无路(投) 装黄门面(璜) 众口烁金(铄) 中流抵柱(砥)
直接了当(截) 自曝自弃(暴) 置若惘闻(罔) 真知卓见(灼) 张慌失措(皇)
仗义直言(执) 责无旁代(贷) 再接再励(厉) 运筹帷握(幄) 欲盖弥张(彰)
营私舞敝(弊) 沓无音信(杳) 同仇敌慨(忾) 投机捣把(倒) 图穷匕现(见)
退化变质(蜕) 文过是非(饰) 无耻滥言(澜) 相形见拙(绌) 消声匿迹(销)
心浮气燥(躁) 形消骨立(销) 修茸一新(葺) 修养生息(休) 宣宾夺主(喧)
诩诩如生(栩) 暇思迩想(遐) 一张一驰(弛) 一愁莫展(筹) 言简意该(赅)
挺而走险(铤) 叹为观只(止) 世外桃园(源) 如法泡制(炮) 磬竹难书(罄)
轻歌漫舞(曼) 前踞后恭(倨) 迫不急待(及) 破斧沉舟(釜) 披星带月(戴)
披肝历胆(沥) 篷筚生辉(蓬) 沤心沥血(呕) 奴颜卑膝(婢) 弄巧成绌(拙)
暗然失色(黯) 按步就班(部) 白璧无暇(瑕) 别出新裁(心) 病入膏盲(肓)
并行不背(悖) 不加思索(假) 草管人命(菅) 层峦迭嶂(叠) 缠绵悱测(恻)
陈词烂调(滥) 穿流不息(川) 惮精竭虑(殚) 耳儒目染(濡) 飞扬拔扈(跋)
愤发图强(奋) 蜂涌而至(拥) 斧底抽薪(釜) 富丽堂黄(皇) 肝脑途地(涂)
感人肺腹(腑) 膏梁子弟(粱) 功亏一匮(篑) 鬼计多端(诡) 海角天崖(涯)
汗流夹背(浃) 好高鹜远(骛) 和霭可亲(蔼) 轰堂大笑(哄) 怙恶不俊(悛)
涣然一新(焕) 积毁消骨(销) 急流勇退(激) 坚如盘石(磐) 金榜提名(题)
金壁辉煌(碧) 精神焕散(涣) 苦心孤旨(诣) 口干舌躁(燥) 烂竽充数(滥)
离经判道(叛) 礼上往来(尚) 历兵秣马(厉) 历精图治(励) 缭原烈火(燎)
留芳百世(流) 流言非语(蜚) 龙盘虎据(踞) 录录无为(碌) 落英宾纷(缤)
貌和神离(合) 美玉无暇(瑕) 明辩是非(辨) 名列前矛(茅) 明火直仗(执)
名记不忘(铭) 摸糊不清(模) 莫不关心(漠) 默守成规(墨) 目不交捷(睫)
脑羞成怒(恼) 凤冠霞佩(帔) 振人心魄(震) 民生凋弊(敝) 不温不火(瘟)
坐想其成(享) 前扑后继(仆) 兵慌马乱(荒) 融汇贯通(会) 巾国英雄(帼)
日新月益(异) 背景离乡(井) 如洪气势(虹) 空空如野(也) 淋漓尽至(致)
蛋丸之地(弹) 怨天由人(尤) 无可非异(议) 洁然一身(孑) 直言不诲(讳)
锋芒必露(毕) 故名思义(顾) 相反相承(成) 事得其反(适) 劳役结合(逸)
占了上峰(风) 包罗万项(象) 轻而一举(易) 不可名壮(状) 道貌暗然(岸)
无精打彩(采) 浮想联篇(翩) 物及必反(极) 无可质疑(置) 及及可危(岌)
人才倍出(辈) 养尊处悠(优) 受益非浅(匪) 不求慎解(甚) 出类拔粹(萃)
自立更生(力) 不可就药(救) 忧心重重(忡) 孩啼时代(提) 争争日上(蒸)
功不可抹(没) 致关重要(至) 应辨能力(变) 珊珊来迟(姗) 人至义尽(仁)
义气用事(意) 余勇可估(贾) 永保青年(葆) 举旗不定(棋) 无则加免(勉)
冒然行动(贸) 哀声叹气(唉) 针贬时弊(砭) 当物之急(务) 辛辛学子(莘)
腆不知耻(恬) 彼彼皆是(比) 苇编三绝(韦) 百孔千窗(疮) 炉火纯清(青)
自名得意(鸣) 胜气凌人(盛) 一本万历(利) 势均利敌(力) 悬梁刺骨(股)
名思苦想(冥) 珠丝马迹(蛛) 全宜之计(权) 老声常谈(生) 一獗不振(蹶)
立杆见影(竿) 大气晚成(器) 精兵减政(简) 委屈求全(曲) 棉里藏针(绵)
合盘托出(和) 举止安祥(详) 大名顶顶(鼎) 立案侦察(查) 勾通南北(沟)
纷至踏耒(沓) 以老卖老(依) 口密腹箭(剑) 山青水秀(清) 不及不离(即)
一泄千里(泻) 嘻笑怒骂(嬉) 滥芋充数(竽) 卑躬曲膝(屈) 岂人忧天(杞)
吊以轻心(掉) 发聋震聩(振) 惩前必后(毖) 坐地分脏(赃) 乌和之众(合)
[1]
成语意思
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誉之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颐指气使: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认真仔细地进行讲解,而且还颐指气使,示意大家积极发言。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7.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8.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续写作 升堂入室。——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云家的财物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 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0..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11.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才脱颖而出,万马齐喑,可喜可贺。
12.莘莘学子:莘莘,众多。——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13.深孚众望:很使人信服。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深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4.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窃贼的代称。——李登辉妄言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关系,并说这是代表"民意",企图将自己装扮成梁上君子,真是无耻到极点。
15.休戚相关: 休,喜悦。戚,忧愁。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16.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17.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 气的开创者。——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他为邀请外国俱乐部队来访的始作俑者,该公司担心客队不能尽遣主力上阵。
18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19.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20.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21.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指坏 人准备上台。——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里,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4栋,"五一"前后又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将乔迁新居,个个都弹冠相庆。
22.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 完全消除。 ——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23.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4.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2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正道沧桑》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
26.苦心孤诣:苦心是指费尽心思。孤诣指独到之处,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整个成 语的意思是指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所不及的境地。——《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之作,作者真可谓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27.明日黄花:过了重阳节的菊花。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比喻过时 的事物。——李大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
28.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美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29.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项,脖子。背,脊背。一般用于否定形式。
30.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
31.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凑近他的耳朵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 ——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32.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33.豆蔻年华:专指代女子十三十四岁。——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34.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35.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36.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
38.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1999年产值要超历史,创税也要超历史,长江机床厂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是首鼠两端,不同凡响。
39.如蚁附膻:就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 污秽的事物。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 ——一曲曲古老的音乐带着古文明的气息在大厅里回旋,满座的听众如醉如痴,如蚁附膻。
40.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41.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42.不以为然:是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4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44.醍醐灌顶: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许队长心头的种种疑虑全都消释了。
45.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46.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打仗需要有勇有谋,切不可暴虎冯河。
47.付之梨枣:指刻板刊印书籍。——别人投我以木瓜,我们也要付之梨枣。
48.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49.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我们中学生要宵衣旰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们目前当务之急的大事。
50.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如今,他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都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51.抵掌而谈: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抵掌:击掌,鼓掌。
52.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53.丁公凿井: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个劳力,就对人 说:吾穿井得一人。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凿井时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54.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55.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根本算不得什么。
56.对床夜雨: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形容亲友或兄弟久别相聚,倾心交谈。
57.去天尺五:比喻离宫廷极近。天,指宫廷。
58.二三其德: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三心二意。
59.方外之士: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也指僧人、道人。方外:世外。
60.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61.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名:占有。
62.美女簪花:形容书法的 隽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63.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样一次时机。形容很难遇到的机会。
6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
65.牝鸡司晨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掌权当政。
66.藕断丝连: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67罄竹难书:磬,尽。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他自从去年到任以来,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好事,其政绩可谓罄竹难书。
68.囊中盛锥:口袋里藏锥子,藏不住。比喻硬出头,管闲事。
69.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
70.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强,振奋。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 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
71.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72.评头品足: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 毛病。 ——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们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73.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74.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75.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76.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 改行。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理工学院,真是见异思迁。
77.亦步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 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78.指手画脚:原来指一边说话,一边做各种动作。现在多指不负责任地乱加指点、 批评,或任意发号施令。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79.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理会。——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80.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
81.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爽:差错。——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82.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83.脍炙人口:原来比喻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人人称赞传颂。 ——反对腐败的口号一经提出,就产生了脍炙人口的影响。
84.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例句所谈的是久别重逢,并不是彼此素不 相识,不应当使用萍水相逢来形容,可以改为不期而遇。——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85.正襟危坐:的确是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 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铃声一响,欧阳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讲台。
86.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87.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地去解决问题。
88.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参考资料:http://www.ywzx8.com/gk/gkfxja/200711/17678.html
出人投地(头) 走头无路(投) 装黄门面(璜) 众口烁金(铄) 中流抵柱(砥)
直接了当(截) 自曝自弃(暴) 置若惘闻(罔) 真知卓见(灼) 张慌失措(皇)
仗义直言(执) 责无旁代(贷) 再接再励(厉) 运筹帷握(幄) 欲盖弥张(彰)
营私舞敝(弊) 沓无音信(杳) 同仇敌慨(忾) 投机捣把(倒) 图穷匕现(见)
退化变质(蜕) 文过是非(饰) 无耻滥言(澜) 相形见拙(绌) 消声匿迹(销)
心浮气燥(躁) 形消骨立(销) 修茸一新(葺) 修养生息(休) 宣宾夺主(喧)
诩诩如生(栩) 暇思迩想(遐) 一张一驰(弛) 一愁莫展(筹) 言简意该(赅)
挺而走险(铤) 叹为观只(止) 世外桃园(源) 如法泡制(炮) 磬竹难书(罄)
轻歌漫舞(曼) 前踞后恭(倨) 迫不急待(及) 破斧沉舟(釜) 披星带月(戴)
披肝历胆(沥) 篷筚生辉(蓬) 沤心沥血(呕) 奴颜卑膝(婢) 弄巧成绌(拙)
暗然失色(黯) 按步就班(部) 白璧无暇(瑕) 别出新裁(心) 病入膏盲(肓)
并行不背(悖) 不加思索(假) 草管人命(菅) 层峦迭嶂(叠) 缠绵悱测(恻)
陈词烂调(滥) 穿流不息(川) 惮精竭虑(殚) 耳儒目染(濡) 飞扬拔扈(跋)
愤发图强(奋) 蜂涌而至(拥) 斧底抽薪(釜) 富丽堂黄(皇) 肝脑途地(涂)
感人肺腹(腑) 膏梁子弟(粱) 功亏一匮(篑) 鬼计多端(诡) 海角天崖(涯)
汗流夹背(浃) 好高鹜远(骛) 和霭可亲(蔼) 轰堂大笑(哄) 怙恶不俊(悛)
涣然一新(焕) 积毁消骨(销) 急流勇退(激) 坚如盘石(磐) 金榜提名(题)
金壁辉煌(碧) 精神焕散(涣) 苦心孤旨(诣) 口干舌躁(燥) 烂竽充数(滥)
离经判道(叛) 礼上往来(尚) 历兵秣马(厉) 历精图治(励) 缭原烈火(燎)
留芳百世(流) 流言非语(蜚) 龙盘虎据(踞) 录录无为(碌) 落英宾纷(缤)
貌和神离(合) 美玉无暇(瑕) 明辩是非(辨) 名列前矛(茅) 明火直仗(执)
名记不忘(铭) 摸糊不清(模) 莫不关心(漠) 默守成规(墨) 目不交捷(睫)
脑羞成怒(恼) 凤冠霞佩(帔) 振人心魄(震) 民生凋弊(敝) 不温不火(瘟)
坐想其成(享) 前扑后继(仆) 兵慌马乱(荒) 融汇贯通(会) 巾国英雄(帼)
日新月益(异) 背景离乡(井) 如洪气势(虹) 空空如野(也) 淋漓尽至(致)
蛋丸之地(弹) 怨天由人(尤) 无可非异(议) 洁然一身(孑) 直言不诲(讳)
锋芒必露(毕) 故名思义(顾) 相反相承(成) 事得其反(适) 劳役结合(逸)
占了上峰(风) 包罗万项(象) 轻而一举(易) 不可名壮(状) 道貌暗然(岸)
无精打彩(采) 浮想联篇(翩) 物及必反(极) 无可质疑(置) 及及可危(岌)
人才倍出(辈) 养尊处悠(优) 受益非浅(匪) 不求慎解(甚) 出类拔粹(萃)
自立更生(力) 不可就药(救) 忧心重重(忡) 孩啼时代(提) 争争日上(蒸)
功不可抹(没) 致关重要(至) 应辨能力(变) 珊珊来迟(姗) 人至义尽(仁)
义气用事(意) 余勇可估(贾) 永保青年(葆) 举旗不定(棋) 无则加免(勉)
冒然行动(贸) 哀声叹气(唉) 针贬时弊(砭) 当物之急(务) 辛辛学子(莘)
腆不知耻(恬) 彼彼皆是(比) 苇编三绝(韦) 百孔千窗(疮) 炉火纯清(青)
自名得意(鸣) 胜气凌人(盛) 一本万历(利) 势均利敌(力) 悬梁刺骨(股)
名思苦想(冥) 珠丝马迹(蛛) 全宜之计(权) 老声常谈(生) 一獗不振(蹶)
立杆见影(竿) 大气晚成(器) 精兵减政(简) 委屈求全(曲) 棉里藏针(绵)
合盘托出(和) 举止安祥(详) 大名顶顶(鼎) 立案侦察(查) 勾通南北(沟)
纷至踏耒(沓) 以老卖老(依) 口密腹箭(剑) 山青水秀(清) 不及不离(即)
一泄千里(泻) 嘻笑怒骂(嬉) 滥芋充数(竽) 卑躬曲膝(屈) 岂人忧天(杞)
吊以轻心(掉) 发聋震聩(振) 惩前必后(毖) 坐地分脏(赃) 乌和之众(合)
[1]
成语意思
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誉之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颐指气使: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认真仔细地进行讲解,而且还颐指气使,示意大家积极发言。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7.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8.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续写作 升堂入室。——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云家的财物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 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0..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11.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才脱颖而出,万马齐喑,可喜可贺。
12.莘莘学子:莘莘,众多。——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13.深孚众望:很使人信服。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深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4.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窃贼的代称。——李登辉妄言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关系,并说这是代表"民意",企图将自己装扮成梁上君子,真是无耻到极点。
15.休戚相关: 休,喜悦。戚,忧愁。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16.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17.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 气的开创者。——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他为邀请外国俱乐部队来访的始作俑者,该公司担心客队不能尽遣主力上阵。
18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19.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20.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21.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指坏 人准备上台。——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里,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4栋,"五一"前后又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将乔迁新居,个个都弹冠相庆。
22.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 完全消除。 ——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23.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4.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2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正道沧桑》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
26.苦心孤诣:苦心是指费尽心思。孤诣指独到之处,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整个成 语的意思是指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所不及的境地。——《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之作,作者真可谓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27.明日黄花:过了重阳节的菊花。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比喻过时 的事物。——李大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
28.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美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29.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项,脖子。背,脊背。一般用于否定形式。
30.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
31.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凑近他的耳朵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 ——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32.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33.豆蔻年华:专指代女子十三十四岁。——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34.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35.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36.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
38.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1999年产值要超历史,创税也要超历史,长江机床厂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是首鼠两端,不同凡响。
39.如蚁附膻:就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 污秽的事物。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 ——一曲曲古老的音乐带着古文明的气息在大厅里回旋,满座的听众如醉如痴,如蚁附膻。
40.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41.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42.不以为然:是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4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44.醍醐灌顶: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许队长心头的种种疑虑全都消释了。
45.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46.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打仗需要有勇有谋,切不可暴虎冯河。
47.付之梨枣:指刻板刊印书籍。——别人投我以木瓜,我们也要付之梨枣。
48.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49.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我们中学生要宵衣旰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们目前当务之急的大事。
50.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如今,他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都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51.抵掌而谈: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抵掌:击掌,鼓掌。
52.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53.丁公凿井: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个劳力,就对人 说:吾穿井得一人。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凿井时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54.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55.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根本算不得什么。
56.对床夜雨: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形容亲友或兄弟久别相聚,倾心交谈。
57.去天尺五:比喻离宫廷极近。天,指宫廷。
58.二三其德: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三心二意。
59.方外之士: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也指僧人、道人。方外:世外。
60.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61.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名:占有。
62.美女簪花:形容书法的 隽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63.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样一次时机。形容很难遇到的机会。
6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
65.牝鸡司晨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掌权当政。
66.藕断丝连: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67罄竹难书:磬,尽。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他自从去年到任以来,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好事,其政绩可谓罄竹难书。
68.囊中盛锥:口袋里藏锥子,藏不住。比喻硬出头,管闲事。
69.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
70.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强,振奋。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 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
71.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72.评头品足: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 毛病。 ——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们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73.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74.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75.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76.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 改行。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理工学院,真是见异思迁。
77.亦步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 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78.指手画脚:原来指一边说话,一边做各种动作。现在多指不负责任地乱加指点、 批评,或任意发号施令。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79.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理会。——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80.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
81.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爽:差错。——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82.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83.脍炙人口:原来比喻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人人称赞传颂。 ——反对腐败的口号一经提出,就产生了脍炙人口的影响。
84.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例句所谈的是久别重逢,并不是彼此素不 相识,不应当使用萍水相逢来形容,可以改为不期而遇。——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85.正襟危坐:的确是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 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铃声一响,欧阳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讲台。
86.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87.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地去解决问题。
88.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参考资料:http://www.ywzx8.com/gk/gkfxja/200711/17678.html
展开全部
我是语文老师,相信我的话就采纳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方法
1.举例子:具体形象 2.打比方:生动形象 3.作比较:突出强调 4.分类别:条理清晰 5.列数字:具体准确 6.下定义:科学准确 7.引用:更具体
二.说明语言
1准确性 2平实和生动
记叙文阅读
一.修辞方法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 3.夸张: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强语气 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
二.表达方式
1.记叙 2.议论 3.抒情 4.描写 5.说明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 1.渲染气氛 2.烘托情感 3.表现任务性格或主题 4.推动情节发展
议论文阅读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具体有力 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全面深刻
句子作用是:(1)总领全文【在开头】(2)承上启下(3)引出下文(4)提纲挈领【在最后】
二、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例如: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
【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三、话的含义:就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句话。
注意:无论什么阅读题,解答时都要做到在“字不离段,段不离章”,答案一定要有{文章中的语句},因为答案就在文章中,自己编的总赶不上作者说的吧。
一、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方法
1.举例子:具体形象 2.打比方:生动形象 3.作比较:突出强调 4.分类别:条理清晰 5.列数字:具体准确 6.下定义:科学准确 7.引用:更具体
二.说明语言
1准确性 2平实和生动
记叙文阅读
一.修辞方法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 3.夸张: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强语气 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
二.表达方式
1.记叙 2.议论 3.抒情 4.描写 5.说明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 1.渲染气氛 2.烘托情感 3.表现任务性格或主题 4.推动情节发展
议论文阅读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具体有力 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全面深刻
句子作用是:(1)总领全文【在开头】(2)承上启下(3)引出下文(4)提纲挈领【在最后】
二、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例如: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
【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三、话的含义:就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句话。
注意:无论什么阅读题,解答时都要做到在“字不离段,段不离章”,答案一定要有{文章中的语句},因为答案就在文章中,自己编的总赶不上作者说的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也是刚刚从这个时期走出来,刚刚经历过高考,太能理解你。我和你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走过来了回头看,觉得有些说法也不完全是对的,首先是看书,不能只是看,那些作文书上的好段落是要背过的。我个人并不认为写博客是个好方法。博客是一个释放自己的空间,你可以天马行空地去写,但是考场作文,你是以得分为目的的,而不是文学创作,这是本质的区别。建议你多去找一些好题目,多写一些,就假设自己是在写考场作文,限定好时间,审好题。写完后,拿给你的语文老师,让老师给你打分。你觉得自己没有跑题,真的如此吗?阅卷者与应试者有时并那么容易达成共鸣,而你要关注的,是阅卷者如何评价你的文章,得到他们的认可,才是成功的关键。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虽然快大学毕业了,不过高中时我的理科从来没有及格过,但是语文每次考年纪第一~~~这个问题不是在这里能详细可以回答到你的,你是一个好学生,起码你没有放弃语文。
我简单的说一下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吧:
1:作文
作文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现在你要应补也来不及了,不过高考就是高考,就是套公式呗!保证你作文保底30分。
要写作文有很多文体可以选择,常用的三种就是散文,小说,议论文……首先,你要找出自己擅长的一种文体(咳咳,貌似按你这样的情况,根本就没有你擅长的吧~~汗~~呵呵)不过没关系,不要紧,姐姐第一给你排除的就是抒情散文,这类型通常要感情细腻才能打动人心~~根据你的情况,目前我推荐两种写作技巧。
第一:记住几个有哲理,寓意小故事。譬如:一位母亲在教一个小男孩用石子打玻璃樽,时间过了很久,投了很多次,小孩有没有打中,“我”看见后就觉得孩子有点笨,这母亲也有点苛刻,就上前劝母子放弃,结果母亲很温柔的告诉我,“他看不见”。母子依然继续训练,终于小男孩打中了!母亲和孩子都笑了。
就是这样类型的小故事,它所表达的主题涵括了很多:爱,坚持……对于表达不同的主旨,你要从不同角度去叙述这一个小故事,如果要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你就要多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初次之外,一定要加上环境描写,譬如当时的景色~~因为环境描写不仅可以烘托人物情节气氛,更加可以让你的作文增色!
只要你脑子里记住了表达不同意义的几个小故事,以后无论考什么题目的作文,你就从这几个小故事里面找一个能套进去的,再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小故事叙述出来!只要你语句通顺,中心明确不跑题,绝对在30分以上!(像这样的作文写出来就属于故事小说类了~~~)
对于这样的作文,叙述顺序可以用倒叙~~~比较吸引人~~比如开头写夕阳景色,结尾也要写上夕阳景,这就呼应了~
第二:记住一些名人的事迹和名言警句
这个你们老师应该有教过,反正你就记住一些例子,当这个作文话题正好用上的时候,你就一个劲地套上去就可以了,一般是800字以上的作文吧,你就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二百字;中间举两三个例子,三四百字,结尾呼应开头,一百字,你就算不知道怎么呼应,就把你的观点那句话在文章结尾抄一遍!(瀑布汗~~)
2:科技文的答案基本就是在原本找,这个你应该就没问题了。
说说文言文吧。
基本上,就两个词语解决:理解+死记
因为文言文的字词都是古人用的,已经固定了的,它有的一个字可以表达好几个意思,但是也不外乎那几个意思,不会再多也不会再少。一篇古文不外乎就几个倒装语句,一词多义,词性活用(名词作动词之类的……)虚词~~而且老师会说哪些是重点词,常考词,你就有事没事翻出来记一记~~~~~等到考翻译,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字具体有哪几个意思,用哪个意思放在这里通顺,至少这样就不会什么都不知道了~~~
汗~~~说了好多,你先看看姐姐的建议,看看是否有理是否适合你,你能不能接受,再给我回个信息,我们再详谈。起码我得再了解多些你的学习情况才对症下药啊~~
呵呵,加油!
不要放弃!
我简单的说一下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吧:
1:作文
作文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现在你要应补也来不及了,不过高考就是高考,就是套公式呗!保证你作文保底30分。
要写作文有很多文体可以选择,常用的三种就是散文,小说,议论文……首先,你要找出自己擅长的一种文体(咳咳,貌似按你这样的情况,根本就没有你擅长的吧~~汗~~呵呵)不过没关系,不要紧,姐姐第一给你排除的就是抒情散文,这类型通常要感情细腻才能打动人心~~根据你的情况,目前我推荐两种写作技巧。
第一:记住几个有哲理,寓意小故事。譬如:一位母亲在教一个小男孩用石子打玻璃樽,时间过了很久,投了很多次,小孩有没有打中,“我”看见后就觉得孩子有点笨,这母亲也有点苛刻,就上前劝母子放弃,结果母亲很温柔的告诉我,“他看不见”。母子依然继续训练,终于小男孩打中了!母亲和孩子都笑了。
就是这样类型的小故事,它所表达的主题涵括了很多:爱,坚持……对于表达不同的主旨,你要从不同角度去叙述这一个小故事,如果要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你就要多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初次之外,一定要加上环境描写,譬如当时的景色~~因为环境描写不仅可以烘托人物情节气氛,更加可以让你的作文增色!
只要你脑子里记住了表达不同意义的几个小故事,以后无论考什么题目的作文,你就从这几个小故事里面找一个能套进去的,再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小故事叙述出来!只要你语句通顺,中心明确不跑题,绝对在30分以上!(像这样的作文写出来就属于故事小说类了~~~)
对于这样的作文,叙述顺序可以用倒叙~~~比较吸引人~~比如开头写夕阳景色,结尾也要写上夕阳景,这就呼应了~
第二:记住一些名人的事迹和名言警句
这个你们老师应该有教过,反正你就记住一些例子,当这个作文话题正好用上的时候,你就一个劲地套上去就可以了,一般是800字以上的作文吧,你就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二百字;中间举两三个例子,三四百字,结尾呼应开头,一百字,你就算不知道怎么呼应,就把你的观点那句话在文章结尾抄一遍!(瀑布汗~~)
2:科技文的答案基本就是在原本找,这个你应该就没问题了。
说说文言文吧。
基本上,就两个词语解决:理解+死记
因为文言文的字词都是古人用的,已经固定了的,它有的一个字可以表达好几个意思,但是也不外乎那几个意思,不会再多也不会再少。一篇古文不外乎就几个倒装语句,一词多义,词性活用(名词作动词之类的……)虚词~~而且老师会说哪些是重点词,常考词,你就有事没事翻出来记一记~~~~~等到考翻译,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字具体有哪几个意思,用哪个意思放在这里通顺,至少这样就不会什么都不知道了~~~
汗~~~说了好多,你先看看姐姐的建议,看看是否有理是否适合你,你能不能接受,再给我回个信息,我们再详谈。起码我得再了解多些你的学习情况才对症下药啊~~
呵呵,加油!
不要放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改革,选择题少了很多,基本上都是主观题,那年来是说今年语文整体分肯定偏低,我是河南的,那年高考我考了127分,作文55分,查分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英语呢。
平常模拟考试我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全对,都是120分以上。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喜欢学语文,喜欢学文科,喜欢背诵,喜欢记东西,因为那时我对理科不感兴趣,以没事就看语文,做语文试题,你越进步你就越有信心,越有信心就越有兴趣,你就更想学语文。
总的来说,你最重要的问题是没兴趣,没积极性,语文是一门靠长期积累的课程,主要是你没记住那么多东西,你脑子里没有那么多东西,再聪明也无处发挥,如果提高上去了,就是一年不学,水平也不回退步。
给你个建议,你现在才高二,先别急着做试题,做了恐怕会对你打击很大,多借阅订指一些文学美文,最好是“语文报”那上面的都是经典美文和文学基础知识,也别太强求自己看,你现在是培养兴趣,知道吗,没事或累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抱着欣赏的态度去学,早读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读,另外上面还有写的很美的古诗词,经常吟诵,你会觉得那时一种享受。如果你觉得那些文章经典,哪些句子漂亮可以摘抄下来,别怕费时间,到高三你就没时间积累了。就当自己休息,也不费脑子。
另外我给你介绍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很多高三学生都用过“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上面有很多常用到得古诗,你可以检一些喜欢的去背诵,这样你作诗词填空就没问题了,我高三那年诗词填空从来都是全部都写,一个字不带错。这样到高三的时候老师在同学们面前核对答案或者问问题的时候,你就会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引来同学们羡慕,惊讶的目光之外,你自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了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突破口,古诗就是你对语文产生兴趣的突破口,慢慢的你就会对其他的语文知识也感兴趣了。
到了高三,要做很多模拟卷子和试题,一般都是提前发,下节对答案,你积极一点,用你手上所有的工具书和资料把该查的东西查查,在上面做记录,会做的先做了。这样老师过来对答案的时候你就不至于慌乱了,而且你在下面回答问题很积极,而且会很正确,老师会表扬你,同学们会佩服你,你会不高兴吗?而且这一堂课你会非常轻松的记住很多东西,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最好第二天早读的时候把修改过的试卷再看几遍,记忆会很牢固。
不要老想着自己学不会语文,这样你就会为自己找很多借口去逃避他,你要想着你一定要学好语文,语文不像理科,不需要任何天赋,不需要任何小聪明,就是一步一步积累的,再笨的人努力以下就能见效果。另外要有耐心,不要光想着见效果,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
学语文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高考后边一句话说明整段意思的,那叫概括,归纳。那个需要多做题总结经验才能做好。做题多了,你就摸着窍门了 。
关联词:其实关联词有些很相近,但都有明显的区别,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上有说明。最重要的还是多做题啊!
我相信如果你这样做了,到高三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原来我知道这么多,你要相信你的努力肯定会有回报的!
加油吧,其实语文很好学的,不需要动脑筋,去征服她,把它变成你的强项!
好了,不说了,我打字很慢,用了两个小时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平常模拟考试我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全对,都是120分以上。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喜欢学语文,喜欢学文科,喜欢背诵,喜欢记东西,因为那时我对理科不感兴趣,以没事就看语文,做语文试题,你越进步你就越有信心,越有信心就越有兴趣,你就更想学语文。
总的来说,你最重要的问题是没兴趣,没积极性,语文是一门靠长期积累的课程,主要是你没记住那么多东西,你脑子里没有那么多东西,再聪明也无处发挥,如果提高上去了,就是一年不学,水平也不回退步。
给你个建议,你现在才高二,先别急着做试题,做了恐怕会对你打击很大,多借阅订指一些文学美文,最好是“语文报”那上面的都是经典美文和文学基础知识,也别太强求自己看,你现在是培养兴趣,知道吗,没事或累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抱着欣赏的态度去学,早读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读,另外上面还有写的很美的古诗词,经常吟诵,你会觉得那时一种享受。如果你觉得那些文章经典,哪些句子漂亮可以摘抄下来,别怕费时间,到高三你就没时间积累了。就当自己休息,也不费脑子。
另外我给你介绍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很多高三学生都用过“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上面有很多常用到得古诗,你可以检一些喜欢的去背诵,这样你作诗词填空就没问题了,我高三那年诗词填空从来都是全部都写,一个字不带错。这样到高三的时候老师在同学们面前核对答案或者问问题的时候,你就会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引来同学们羡慕,惊讶的目光之外,你自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了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突破口,古诗就是你对语文产生兴趣的突破口,慢慢的你就会对其他的语文知识也感兴趣了。
到了高三,要做很多模拟卷子和试题,一般都是提前发,下节对答案,你积极一点,用你手上所有的工具书和资料把该查的东西查查,在上面做记录,会做的先做了。这样老师过来对答案的时候你就不至于慌乱了,而且你在下面回答问题很积极,而且会很正确,老师会表扬你,同学们会佩服你,你会不高兴吗?而且这一堂课你会非常轻松的记住很多东西,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最好第二天早读的时候把修改过的试卷再看几遍,记忆会很牢固。
不要老想着自己学不会语文,这样你就会为自己找很多借口去逃避他,你要想着你一定要学好语文,语文不像理科,不需要任何天赋,不需要任何小聪明,就是一步一步积累的,再笨的人努力以下就能见效果。另外要有耐心,不要光想着见效果,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
学语文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高考后边一句话说明整段意思的,那叫概括,归纳。那个需要多做题总结经验才能做好。做题多了,你就摸着窍门了 。
关联词:其实关联词有些很相近,但都有明显的区别,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上有说明。最重要的还是多做题啊!
我相信如果你这样做了,到高三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原来我知道这么多,你要相信你的努力肯定会有回报的!
加油吧,其实语文很好学的,不需要动脑筋,去征服她,把它变成你的强项!
好了,不说了,我打字很慢,用了两个小时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