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唐书 王维传》中的题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贼平,皆下狱。或以诗闻行...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贼平,皆下狱。或以诗闻行在,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罪,肃宗亦自怜之,下迁太子中允。久之,迁中庶子,三迁尚书右丞。
1.这里的“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到底是什么意思,具体的“利”和“阳”怎么解释?是不是痢疾的痢 和佯装的佯?网上都没太说清楚,王维的百科利也很模糊
(有人说是王维吃药得了痢疾,骗人说他哑了,为了逃避安禄山。可是痢疾和哑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怪得很……)
2.“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里面 王维是听说了乐师哭泣 还是在场亲耳听见?我们考试答案上是听说的,我怎么想都想不通……
3.“贼平,皆下狱。”是指所有叛贼都下狱 还是指王维作为和叛贼有联系而入了狱?(考试答案说的是后者,我还是不相信,难道“皆”通“偕”?)
希望老师同学能给我详细的解答,非常感谢!我很认真的,不知道的人请不要来应付欺负我~谢谢~ 展开
1.这里的“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到底是什么意思,具体的“利”和“阳”怎么解释?是不是痢疾的痢 和佯装的佯?网上都没太说清楚,王维的百科利也很模糊
(有人说是王维吃药得了痢疾,骗人说他哑了,为了逃避安禄山。可是痢疾和哑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怪得很……)
2.“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里面 王维是听说了乐师哭泣 还是在场亲耳听见?我们考试答案上是听说的,我怎么想都想不通……
3.“贼平,皆下狱。”是指所有叛贼都下狱 还是指王维作为和叛贼有联系而入了狱?(考试答案说的是后者,我还是不相信,难道“皆”通“偕”?)
希望老师同学能给我详细的解答,非常感谢!我很认真的,不知道的人请不要来应付欺负我~谢谢~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现在高中的语文考试可真会钻空。如果楼主不是为了考试而专研这个,本人甚感欣慰,国学有望!
首先第一个问题,里面讲的“以药下利”中的利确实是痢疾,另外“阳”是个通假字,可以通“佯”,意为假装。当然这个你得查权威的古汉语字典。你说痢疾和哑扯不上关系,这个有点主观,首先,痢疾这是一种会传染的顽疾,它所产生的症状本身就有多种,在古代的并医疗水平上,这种疾病你想假装它能产生什么症状也是患者说的算,因此王右丞当时用这个病佯装自己哑了,是很简单的。
另外,我也顺便比照了一下《旧唐书 王维传》的记载,里面是这么写的: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侧,潜为诗日:“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受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很显然,在《旧唐书》里直接用了“痢”,“瘖”通“喑”,哑的意思。这里用的是“伪称”,所以《新唐书》里的“阳”确实通“佯”,佯装的意思。这里我想说的是欧阳修和宋祁等人在修《新唐书》的时候是以《旧唐书》为蓝本的。《旧唐书》修于五代后晋,更接近于唐代,当然也更准确,不过翔实度不够,因而才修了《新唐书》。
接下来,第二问题,一样比照《旧唐书》,“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书中说的很清楚,安禄山宴请的是他的党羽,不包括王右丞!他应该是后来听说的,所以可以解释为“听说”。
第三问题,这里的“皆”可以通“偕”,都,全的意思。这个可以联系下文,不必在字面上,吹毛求疵了。下文说王缙为他求情,王右丞当然是被下狱了。理由很简单,唐肃宗说了,凡是伪官他都要惩罚。这里的《旧唐书》写“官三等定罪”应该是根据这些伪官罪行的轻重量刑。
最后想说的是,高中的语文古文考试应该多出古代散文类的题目,给考生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空间,而不应该是史籍太枯燥了,一板一眼的,语文考试时考语文的能力,而不是考考据。希望我的回答,你会满意,欢迎探讨!
首先第一个问题,里面讲的“以药下利”中的利确实是痢疾,另外“阳”是个通假字,可以通“佯”,意为假装。当然这个你得查权威的古汉语字典。你说痢疾和哑扯不上关系,这个有点主观,首先,痢疾这是一种会传染的顽疾,它所产生的症状本身就有多种,在古代的并医疗水平上,这种疾病你想假装它能产生什么症状也是患者说的算,因此王右丞当时用这个病佯装自己哑了,是很简单的。
另外,我也顺便比照了一下《旧唐书 王维传》的记载,里面是这么写的: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侧,潜为诗日:“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受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很显然,在《旧唐书》里直接用了“痢”,“瘖”通“喑”,哑的意思。这里用的是“伪称”,所以《新唐书》里的“阳”确实通“佯”,佯装的意思。这里我想说的是欧阳修和宋祁等人在修《新唐书》的时候是以《旧唐书》为蓝本的。《旧唐书》修于五代后晋,更接近于唐代,当然也更准确,不过翔实度不够,因而才修了《新唐书》。
接下来,第二问题,一样比照《旧唐书》,“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书中说的很清楚,安禄山宴请的是他的党羽,不包括王右丞!他应该是后来听说的,所以可以解释为“听说”。
第三问题,这里的“皆”可以通“偕”,都,全的意思。这个可以联系下文,不必在字面上,吹毛求疵了。下文说王缙为他求情,王右丞当然是被下狱了。理由很简单,唐肃宗说了,凡是伪官他都要惩罚。这里的《旧唐书》写“官三等定罪”应该是根据这些伪官罪行的轻重量刑。
最后想说的是,高中的语文古文考试应该多出古代散文类的题目,给考生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空间,而不应该是史籍太枯燥了,一板一眼的,语文考试时考语文的能力,而不是考考据。希望我的回答,你会满意,欢迎探讨!
展开全部
下面是旧唐书中相似的记载,稍加断句
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於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於凝碧宫\其工皆棃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裏凝碧池头奏筦\贼平\䧟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
通过文献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
1\王维确实是通过服泻药来装哑的.阳,就是佯,两个字古音相同,为通假字.至于为什么要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我目前还没想通,想通再告诉你.
2\新唐书里的记载比较模糊,让人去思考到底是王维听了泣声而赋诗呢,还是听说了那件事而悲痛赋诗,而通过旧唐书的记载,知道是听说了安禄山取旧日教坊弟子这件事事而悲痛赋诗.
3\.“贼平,皆下狱。”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当作偕来解读的.我的意见是,所谓的皆,指的是所有牵如安禄山此事的人,前面省略了主语.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於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於凝碧宫\其工皆棃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裏凝碧池头奏筦\贼平\䧟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
通过文献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
1\王维确实是通过服泻药来装哑的.阳,就是佯,两个字古音相同,为通假字.至于为什么要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我目前还没想通,想通再告诉你.
2\新唐书里的记载比较模糊,让人去思考到底是王维听了泣声而赋诗呢,还是听说了那件事而悲痛赋诗,而通过旧唐书的记载,知道是听说了安禄山取旧日教坊弟子这件事事而悲痛赋诗.
3\.“贼平,皆下狱。”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当作偕来解读的.我的意见是,所谓的皆,指的是所有牵如安禄山此事的人,前面省略了主语.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752607.html?fr=qrl3 就在这了看看吧,偶可是花了好长时间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