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开全部
我对哲学的认识
真正接触到哲学应该是从进入大学政治系开始,做为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引起了我对它的重视、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接触哲学也有四年之久,昨天偶有同学问我,哲学是什么?我回答:我认为是生活!
简短的答案。哲学其实我想就是生活,哲学使人聪慧,聪慧使人生活多彩、有生气、有追求,哲学也许就是生活吧。生活也就是哲学,生活中包含着无数的哲学道理,哲学道理也无不是从生活中来,然后又回到生活中去。
我的第一位哲学老师讲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给我提出的第一个哲学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为自己活着,而且是为了明天更好的活着,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我每天都告诉自己要有所收获,冰冻三尺非一日寒。有的时候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一句看似简单的话的鼓励下,改变了我。
哲学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使人聪慧?人天生有禀赋差异,它能改变这种纯自然的东西吗?正是人天生有差异,每个人领会的程度也不同。无论怎样,书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懂得多,也会理解得更深,“轻易别张口,容易暴露你的无知”,这句话让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让我谦虚,让我知道知识还需要准确性。他要求我无论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上要有清晰的框架,还要在具体的概念上下功夫,准确!
我的第二位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名著选读——《路德维希·费尔马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年),德国古典哲学中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费尔巴哈的世界观经历了一个由有神论者到黑格尔主义者,然后转变为唯物主义者的发展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在这门课程里我所理解的东西很少,但最主要是一种精神,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有人说他们的理论是对的,也有人说他们的理论是错的,但他们的“追求”没有错,有了这点收获就足够了。一个人应该有所坚持,这种坚持并不一定是自己的思想,也可以是别人的,我坚持拥护唯物主义,有了这种坚持就不会有怨天由命,就不会将命运寄托。在我眼中有神论显得非常荒谬,可能这种思想有些偏激,但我会坚持下去,关于这一点我要推一下希腊哲学爱利亚学派的克塞诺芬尼的理神论。他说:“神话里的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象西方的神灵都具有人的性格,尔舆我诈、奸杀淫略。各民族有不同的外表和性格,按照自己形状和性格想象出来的神的观念是相对的,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特拉基人却说他们的神是蓝眼晴、红头发。假如牛、马和狮子有手,并且能象人一样用手作画塑像,那么它们也会按照各自的模样,绘制出马形的神、牛形的神和狮形的神。我们不禁问,神又如何左右我们呢?
对于听过的诸多哲学家,说起崇拜当属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因为他们我认为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美学、伦理学、自然科学诸多方面都有所著,而黑格尔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他们在一些具体学科都有所建树,可能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智者吧!也有轻狂的柏拉图,可能这样称呼不太合适,《理想国》是一种哲学设计,虽然不能实现,但告诉我的却是一种大胆的轻狂,而芝诺的三个悖论也不是一种愚饨,恰恰是一种挑战。
我的第三位哲学老师讲授《简明哲学通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有所涉猎,解开了我许多困惑,有两点最大的收获。第一、是一种深入的挖掘,哲理往往不难理解,但还要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特殊的理解。有了理解更要反思,反思有所悟。第二、解开了我相对的迷团。我问事事相对,我该如何选择,有选就有失,如何才是对的。他教育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属于后者,有所思,但学之甚少,只有多读、多看、多悟,滴水汇积成河方可流,照照心里那面镜子,自己知之甚少啊!
那么哲学到底是什么呢?是生活?是方法?是智慧?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它是一个处所,一个能让我们静静冥想的地方;它是一面镜子,一面能照到自己无知之处的镜子;它是一种方法,一种能让你做回自己的方法··· ···
它不是一个法宝,不是一个能让你全知全能的法宝;它不是一条真理,不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它不是一部百科全书,一部无论什么都可以找到答案的百科全书··· ···
无论哲学是什么,但我认为它是一门所有人有时间都应该去关心的学科,在思索的时候有时感到憋的喘息不得,当得出自己的结论的时候又感到满足释然,可能我们不是哲学家,但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没有著作,但我们也可以将一句句感言留作纪念。我爱哲学、爱智慧!
真正接触到哲学应该是从进入大学政治系开始,做为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引起了我对它的重视、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接触哲学也有四年之久,昨天偶有同学问我,哲学是什么?我回答:我认为是生活!
简短的答案。哲学其实我想就是生活,哲学使人聪慧,聪慧使人生活多彩、有生气、有追求,哲学也许就是生活吧。生活也就是哲学,生活中包含着无数的哲学道理,哲学道理也无不是从生活中来,然后又回到生活中去。
我的第一位哲学老师讲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给我提出的第一个哲学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为自己活着,而且是为了明天更好的活着,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我每天都告诉自己要有所收获,冰冻三尺非一日寒。有的时候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一句看似简单的话的鼓励下,改变了我。
哲学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使人聪慧?人天生有禀赋差异,它能改变这种纯自然的东西吗?正是人天生有差异,每个人领会的程度也不同。无论怎样,书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懂得多,也会理解得更深,“轻易别张口,容易暴露你的无知”,这句话让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让我谦虚,让我知道知识还需要准确性。他要求我无论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上要有清晰的框架,还要在具体的概念上下功夫,准确!
我的第二位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名著选读——《路德维希·费尔马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年),德国古典哲学中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费尔巴哈的世界观经历了一个由有神论者到黑格尔主义者,然后转变为唯物主义者的发展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在这门课程里我所理解的东西很少,但最主要是一种精神,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有人说他们的理论是对的,也有人说他们的理论是错的,但他们的“追求”没有错,有了这点收获就足够了。一个人应该有所坚持,这种坚持并不一定是自己的思想,也可以是别人的,我坚持拥护唯物主义,有了这种坚持就不会有怨天由命,就不会将命运寄托。在我眼中有神论显得非常荒谬,可能这种思想有些偏激,但我会坚持下去,关于这一点我要推一下希腊哲学爱利亚学派的克塞诺芬尼的理神论。他说:“神话里的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象西方的神灵都具有人的性格,尔舆我诈、奸杀淫略。各民族有不同的外表和性格,按照自己形状和性格想象出来的神的观念是相对的,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特拉基人却说他们的神是蓝眼晴、红头发。假如牛、马和狮子有手,并且能象人一样用手作画塑像,那么它们也会按照各自的模样,绘制出马形的神、牛形的神和狮形的神。我们不禁问,神又如何左右我们呢?
对于听过的诸多哲学家,说起崇拜当属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因为他们我认为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美学、伦理学、自然科学诸多方面都有所著,而黑格尔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他们在一些具体学科都有所建树,可能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智者吧!也有轻狂的柏拉图,可能这样称呼不太合适,《理想国》是一种哲学设计,虽然不能实现,但告诉我的却是一种大胆的轻狂,而芝诺的三个悖论也不是一种愚饨,恰恰是一种挑战。
我的第三位哲学老师讲授《简明哲学通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有所涉猎,解开了我许多困惑,有两点最大的收获。第一、是一种深入的挖掘,哲理往往不难理解,但还要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特殊的理解。有了理解更要反思,反思有所悟。第二、解开了我相对的迷团。我问事事相对,我该如何选择,有选就有失,如何才是对的。他教育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属于后者,有所思,但学之甚少,只有多读、多看、多悟,滴水汇积成河方可流,照照心里那面镜子,自己知之甚少啊!
那么哲学到底是什么呢?是生活?是方法?是智慧?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它是一个处所,一个能让我们静静冥想的地方;它是一面镜子,一面能照到自己无知之处的镜子;它是一种方法,一种能让你做回自己的方法··· ···
它不是一个法宝,不是一个能让你全知全能的法宝;它不是一条真理,不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它不是一部百科全书,一部无论什么都可以找到答案的百科全书··· ···
无论哲学是什么,但我认为它是一门所有人有时间都应该去关心的学科,在思索的时候有时感到憋的喘息不得,当得出自己的结论的时候又感到满足释然,可能我们不是哲学家,但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没有著作,但我们也可以将一句句感言留作纪念。我爱哲学、爱智慧!
展开全部
哲学在严格意义上的定义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世界的认识。但我更愿意将它认作一种信仰,贴近生命本质后影响人的一种巨大的力量。
无论是唯物论还是辩证法,它揭示的都是一种认知客观的正确思想,不同于主观臆断或是人的异想天开,哲学不是几个疯子的闲聊,相反是无数代人经历了时光的考验岁月的变迁而不曾磨灭消失的思想精髓。它客观,因为无数个朝代之后的它,依然熠熠生辉;它博大,因为它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统一;它深刻,因为揭示的不仅仅是生命的思考,更有物质的规律。
我常常在想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所谓的界限是不是泾渭分明。曾听过一句话说是越高处的科学就越是相通。就好像说是象棋九段可能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但也会有一些人不那么费力的登上顶峰,因为有着自身的素质文化底蕴做铺垫。哲学就像联系郎中看似风格迥异的两种学科的桥梁,本质上客观而以一种语言的方式呈现思考的结果。因此历久弥新的文学作品以及艺术作品在追求深刻的挖掘过程中都是在哲学的道路上探索与突破。它作为两者的连接点,既有对世界客观科学规律的认知,又有语言逻辑的一种含金量,可以说是把握着自然科学的航向。
如果说世界是黑白两种颜色,那么哲学更像是介于两者间的灰色,朴素而不尖锐。它巧妙地统一了两者,不留一丝一毫突兀的痕迹。于丹曾说今天的孔子在她眼中是灰色的。没有黑色过于的凝重,也不是白色太模糊的虚无,有温度的灰色,接近生活。在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未完】
好像文采太盛了应试作文太习惯了。我没大学生活经历,今年高一。写的不好见谅吧。只是一点点个人的见解,希望有所帮助。【一个一个字打,好累啊,眼睛都睁不开了】好像里面有错字。抱歉。
我还是感觉你自己来创作自己作业比较好。【你说呢】
无论是唯物论还是辩证法,它揭示的都是一种认知客观的正确思想,不同于主观臆断或是人的异想天开,哲学不是几个疯子的闲聊,相反是无数代人经历了时光的考验岁月的变迁而不曾磨灭消失的思想精髓。它客观,因为无数个朝代之后的它,依然熠熠生辉;它博大,因为它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统一;它深刻,因为揭示的不仅仅是生命的思考,更有物质的规律。
我常常在想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所谓的界限是不是泾渭分明。曾听过一句话说是越高处的科学就越是相通。就好像说是象棋九段可能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但也会有一些人不那么费力的登上顶峰,因为有着自身的素质文化底蕴做铺垫。哲学就像联系郎中看似风格迥异的两种学科的桥梁,本质上客观而以一种语言的方式呈现思考的结果。因此历久弥新的文学作品以及艺术作品在追求深刻的挖掘过程中都是在哲学的道路上探索与突破。它作为两者的连接点,既有对世界客观科学规律的认知,又有语言逻辑的一种含金量,可以说是把握着自然科学的航向。
如果说世界是黑白两种颜色,那么哲学更像是介于两者间的灰色,朴素而不尖锐。它巧妙地统一了两者,不留一丝一毫突兀的痕迹。于丹曾说今天的孔子在她眼中是灰色的。没有黑色过于的凝重,也不是白色太模糊的虚无,有温度的灰色,接近生活。在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未完】
好像文采太盛了应试作文太习惯了。我没大学生活经历,今年高一。写的不好见谅吧。只是一点点个人的见解,希望有所帮助。【一个一个字打,好累啊,眼睛都睁不开了】好像里面有错字。抱歉。
我还是感觉你自己来创作自己作业比较好。【你说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两句话是老子最高深的思想,但其实也是最浅显的道理。
其实两句话是一个意思。
实际拆分,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也可以拆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很简单,但也非常多,就像怪石大山一样,不同的人看到的也不一样。没有定论,这就是道德经最玄妙最高深的地方,其实也是这句话的意思。
道,天地之道。可道,人人皆可得道。非常道,但世间之道皆非永恒之道。(有的版本为非恒道)合起来就是:天地之道,实际乃是人人皆可得之道,但世间万物,道道道,皆非恒道。还不够白?那就在白一些吧!
白丁翻译文:天王老子制定的规则,实际没有那么复杂,人人只要用心观察周围,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就能悟出这个“玄而又玄”的道。但是不要忘记,世界上所有道,都不是永恒的,所有事物都有生,自然也有死。老子的这本道德经也不是真理的化身,早晚也会被推翻取代。而实际上,这种世间无恒道的道理,就是天地万物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其实也大致是这个道理。
道可,道可以左右天地万物。
道非,但是再大的道也有被推翻、被打倒的时候。
常道,世间唯一的常道就是此道,万物皆有始有终。
这两种拆法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其实你可以试试,把这六个字,不管用什么方法拆,意思都是一样的,这也精妙的应扣了道家万物循环、太极常转的中心思想。这就是老子的最大智慧。
呵呵,其实老子的根本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
只要你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看透自我、包容他人。
你就已经可以算是老子的弟子啦!
道要靠自己去悟
这两句话是老子最高深的思想,但其实也是最浅显的道理。
其实两句话是一个意思。
实际拆分,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也可以拆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很简单,但也非常多,就像怪石大山一样,不同的人看到的也不一样。没有定论,这就是道德经最玄妙最高深的地方,其实也是这句话的意思。
道,天地之道。可道,人人皆可得道。非常道,但世间之道皆非永恒之道。(有的版本为非恒道)合起来就是:天地之道,实际乃是人人皆可得之道,但世间万物,道道道,皆非恒道。还不够白?那就在白一些吧!
白丁翻译文:天王老子制定的规则,实际没有那么复杂,人人只要用心观察周围,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就能悟出这个“玄而又玄”的道。但是不要忘记,世界上所有道,都不是永恒的,所有事物都有生,自然也有死。老子的这本道德经也不是真理的化身,早晚也会被推翻取代。而实际上,这种世间无恒道的道理,就是天地万物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其实也大致是这个道理。
道可,道可以左右天地万物。
道非,但是再大的道也有被推翻、被打倒的时候。
常道,世间唯一的常道就是此道,万物皆有始有终。
这两种拆法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其实你可以试试,把这六个字,不管用什么方法拆,意思都是一样的,这也精妙的应扣了道家万物循环、太极常转的中心思想。这就是老子的最大智慧。
呵呵,其实老子的根本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
只要你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看透自我、包容他人。
你就已经可以算是老子的弟子啦!
道要靠自己去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个东东写着很简单的,如果实在写不出来或者是不想写得话,可以直接到百度上搜索一个抄上就行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换专业吧......
如果你懂得哲学了 被饿死有情可原
如果你没有学懂哲学被饿死了 那就太可笑了 太欲笑无声了
如果你懂得哲学了 被饿死有情可原
如果你没有学懂哲学被饿死了 那就太可笑了 太欲笑无声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