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 我来答
劳修竹VG
2009-05-05 · TA获得超过202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一对眼睛有所伤害,二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三是网上有些不健康的内容会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现在小学生上网,无非就是灌水、聊天与打游戏。尚处于成长期的我们自制能力较差,往往被多姿多彩的网络吸引而不能自拔,最终深陷其中。
再来看看实际情况吧!毕竟我们小学生自制能力和分辨能力并不强。因为迷恋网络而逃学、旷课的已不在少数。最重要的是:上网有害视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还有什么比保护心灵的窗户更重要的呢?上网使我们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自从有了网络,我们每天都对着冷冰冰的显示器与鼠标,毫无趣味可言。这样做,不仅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而且长时间地坐在电脑面前接受过多的辐射,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我们尤其不利。上网玩游戏对小学生也不利。玩网络游戏,可使人沉迷其中,浪费时间,花费金钱,荒废学业,虚度光阴……现在,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几天几夜不回家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游戏玩到凌晨也不是罕见的事。上网容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人有千面,网上也有许多不三不四的人。正因为网络的虚拟,才使得我们交友容易被迷惑。长期与这种人打交道,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沾染上坏习气。
在现今社会,上网是无可厚非的。但上网只是为了玩游戏或和别人聊天,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习,也会导致视力下降。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沉迷上网会耽误学习的时间。小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在网上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最终会误入歧途。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十分强烈的,他们对生活也缺乏辨别能力,所以,我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据调查,在3000多万的中国网民中,青少年网民就达600万。据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64%的中小学生有上网经历。面对纷繁的网络世界,作为家长应当冷静地分析孩子上网的利与弊,这当是父母对待孩子上网问题的基本态度。
网络让孩子们接触到了多元的文化,有利于他们形成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培养了孩子们的全球眼光。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从而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
网络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一个便捷而有效的途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想适应形势的要求,就必须了解、掌握大量的信息,如果仅靠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要求,而上网正弥补了这一不足。上网不仅能够使孩子们学习网络技能和知识,更能使他们学到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而又应当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网络使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了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大量丰富的网络信息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鉴别力和欣赏力,而且对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开发他们的大脑潜能都有极大帮助。而上网本身,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操作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网络为他们的广泛社交也提供了机会。他们运用网上聊天、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远距离交流。加之网络的隐蔽性、超时空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这对于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然而,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网络在给孩子们带来种种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如影随形。
南阳市15岁少女任某,在网上聊天时,结识了一位本省淅川县的网友。2001年9月18日,任某只身来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淅川县与网友见面。可是来到淅川县城后,网友却不知去向。一天后,任某所带的钱全部花完。第二天,任某又钻到网吧里,在网上寻找网友。一整天过去了,网友仍未露面。深夜时分,无钱付上网费的任某只好继续呆在网吧。“危难”之际,也在该网吧上网的17岁男孩金某,“仗义”行侠,替任某付清了上网费,并请任某吃饭,然后把任某带到郊外欲行不轨,幸亏被人发现。案发后金某被淅川县法院以强奸未遂罪判刑。这是青少年沉溺于上网的一个极端事例。据《新闻晨报》报道,明略策划有限公司曾对上海市11所中学34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成以上的中学生热衷于上网聊天,有自己的固定网友。孩子们为什么这样喜欢上网聊天,也许我们可以从两个中学生的谈话中找到答案。上海市一位中学生说:“我渴望结交朋友,向知心者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了解别人的世界。而现实生活中,老师和父母都不可能成为倾诉对象。除了同学,我几乎没有朋友。”广州市桂花岗某中学一名经常玩QQ的男生说:“在QQ,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可以骂人,可以欢呼,可以发泄,可以说平时不敢说也说不出的话。”正是网上聊天的这种“魅力”,使许多孩子上网聊天成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学业,还容易引发其他问题。
惊险、刺激、丰富多彩的网上游戏,就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何况自制力尚弱的孩子们?60%以上的上网中小学生,在网上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玩游戏。据报载,2002年1月,乌鲁木齐市一名年仅12岁的六年级小学生从爷爷家偷走3900元钱,到网吧玩游戏,22天没回家。长时间地玩游戏,除了导致孩子们不思学习、荒废学业外,对他们身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南昌市一位高中学生猝死网吧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脏血管科徐主任认为,长期沉迷刺激性的电脑网络游戏,使人的大脑高度紧张,时间一长,很可能导致“超限抑制”现象,使其以外的“兴奋灶”减弱,人会对周围事情淡漠甚至麻木,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表现为易出汗、急躁、粗暴、激动。眼科专家也提醒说,在长时间上网者中,60%以上的人会感到眼睛疲劳,视线模糊,眼睛干燥或充血,畏光、酸胀、眼压升高、头痛,甚至眼睛丧失聚光力,严重者会导致视网膜脱落。2002年春节期间,北京市许多年轻人选择在网吧过年,结果因上网过度,造成眼睛疲劳或不适就诊的人数激增。
网络世界对孩子人的强烈诱惑力与网络世界的良莠不齐确实给孩子们的教育带来了较大困难,况且,家长们为了能好好地生存,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事情,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教育孩子。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他们能顺利地跨过网络这个“坎儿”,家长就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尝试着“驾双”孩子们所需的网络走向,在孩子身上多倾注心血。
有一些家长看到网络是大势所趋,就鼓励孩子上网,但同时又与孩子订下合理而且清楚的上网约定,包括每周上网的时间和适合访问的网站,并注意适时督促、提醒孩子,要遵守约定。这样,时间一长,家长和孩子就会相互信任。事实表明,这种做法对多数家庭来说是成功的。
此外,家长要向孩子灌输“网为我用”的思想。要使孩子明白网络世界同现实世界一样,善恶、美丑、良莠并存,上网是为了吸收网上有益的东西,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对于网上遇到的不健康信息,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要深入接触,最终使孩子自觉远离网上不健康的东西,把上网的精力放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上。从远处着眼,努力培养、提高孩子的鉴别力和自制力。
如果网络已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就要像现实生活中你关心孩子出入的场所、交往的朋友一样,你要了解孩子上的是哪个网站,上网主要干什么,这些网站对于你的孩子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异常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应尽快找出原因,拿出对策。
如果你家里没有电脑,孩子是在网吧上网,这便值和注意。网吧的特殊环境,与在家里上网相比,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作为家长要在一定的时间里陪孩子一起去网吧。
要知道,孩子也是有思想的人,需要与人交流、沟通,在交流中倾诉、宣泄。但家长由于多种原因,往往不会主动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一些孩子在网上拼命地聊天、玩游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孩子的心理需要。有专家针对这种现象,提醒家长,不要让网络成为孩子的精神避风港。所以,家长应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网络时代,家长要充分运用网络的特点,制造与孩子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如果你对网络知识不熟悉,可以请孩子当你的老师,教你如何上网,让他向你介绍他经常光顾的网站,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取得孩子的同意后,你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聊天、玩游戏、看新闻。家长在与孩子这样的交流中,实现了亲情相融,相互沟通也就不难实现了。 我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相信你们都知道,现在那些黑网吧里,经常出入的都是哪些人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呢?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小学生在上网时,看到了那些防不胜防的不良信息,其中包括了某些网络游戏的简介,被这些东西调起了好奇心,去玩了玩,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在了其中。可能有些人会说这些小学生只是少数,而且网络查起资料来很快捷、方便,内容也很丰富,沟通也很方便。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些功能对小学生到底有多少帮助呢?难道小学生不能让爸爸妈妈上网帮他们查吗?再说了,长时间的上网对眼睛是很不好的,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戴眼镜的原因就是因为上网。所以我坚持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Ilove小宝贝
2009-05-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上网的危害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
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
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

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
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
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
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
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

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9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如此惊人的数字,实在让人震惊,具调查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达到250万人。据2001年统计,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也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
所以说:“对没有成年人监护的青少年来说,国际互连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

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沉溺网中,不能自拔,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色情、暴力等。又因为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长时间上网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从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近视。

4.一些长期长时间上网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症,整天沉溺于幻想中脱离现实,而当他真正面对社会和人群的时候,就会因为想像和距离的问题产生退缩感,不敢正常与人沟通。

5.许多中学生因为打一些暴力游戏使自己模糊了真人与游戏对象的区别,常常无意识地模仿游戏来对待身边的人。

6.长期上网需要大量金钱,没有钱的时候,自控能力弱的人会采取违法的方式,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7.网吧这些上网的地方往往是无业游民、瘾君子、罪犯的藏匿地点,在这些地方逗留时间太久往往会出意外,或受人引诱。

8.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9.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10.青少年在充分享受着网络时代的快捷与方便的同时,其身心也正承受着网络负面效应的煎熬。信息网络对于玩酷追星、宣展自我、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年轻一代而言,是一个“挡不住诱惑”的新奇世界。由于网络技术尚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规范的相对滞后,信息网络对青少年网民心理的负面作用也日渐凸现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需要我们审慎对待的。

11.一些青少年网民过分迷恋与网上的“ 人——机”式交往,爆炸般的网络信息,会加大青少年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引发“信息污染综合症”等心理障碍。

12.长时间的上网会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网成瘾症”等心理疾病。患者的行为与吸毒成瘾类似,一接触因特网就兴奋异常,没机会接触就寂寞难耐。可见,网瘾问题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视。

13.青少年的自制力、理性发展都还未达到成人状态,所以很难控制自己,容易导致网瘾问题的出现。

14.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

15.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16.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

17.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 “聊天室”不能自拔。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上网玩“随心所欲”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青少年沉浸到网络的虚拟化生活空间中,容易患上“网络上瘾症”,“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就产生一种孤独感,成天高唱:网络是我家,我的眼里只有它。这样对心理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在生理上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但是他们一上网就是四、五个小时,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对青少年的身体也有不良影响。

18.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使得未成年人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造成心理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其它一切事物失去兴趣;而家长严管时就极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亲子关系破裂和犯罪现象的发生。

19.绝大多数上网者,都是全神贯注,长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离屏幕越来越近,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身体长时间坐在屏幕前而得不到活动,尤其是长时间沉浸于极端紧张和刺激的超级游戏中,导致废寝忘食,夜不归宿,进而四肢无力,精神恍惚,直至身体被彻底拖垮。

根据我们上述的观点,所以说:“对没有成年人监护的青少年来说,国际互连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上网的弊大于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26132251
2009-05-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因为我们上网不仅会影响我们学习,而且,还会担误工课。还有,小学生最好少上网,要不,不只是学习一落千丈,还会让小学生近视!因此,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只为读我书书7604
2016-04-18 · TA获得超过12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4.9万
展开全部
因为网上有很多的不良东西会引起小学生们的好奇心,总想试试,他们正处在学东西的时期,刚刚接触事物,如果把不良的信息灌入他们的脑海中后果会很严重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engxiaole7575
2009-05-05 · TA获得超过17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因为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如果迷上了什么游戏就不能自拔,所以说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