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你读书的故事,或者写读书对你的启发,或者写你从读书中感受到了什么。
写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文章对你的启示题目自拟(新颖一点)不许写(不知道),(我不会)等等等等拜托了各位大虾大侠,小弟跪求了800~~~~20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写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文章对你的启示
题目自拟 (新颖一点)
不许写(不知道),(我不会)等等等等
拜托了
各位大虾
大侠 ,小弟跪求了
800~ ~ ~ ~2000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好的话悬赏100 展开
题目自拟 (新颖一点)
不许写(不知道),(我不会)等等等等
拜托了
各位大虾
大侠 ,小弟跪求了
800~ ~ ~ ~2000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好的话悬赏100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NO.1 读书心得
我喜欢的书,书中有很多道理,使我们获益匪浅.在我所有的书籍中,我特别喜欢<<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和< <皮皮鲁外传>>.<<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人,他叫保尔.柯察金,是他一直鼓舞着我向困难挑战,一直向前.
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榻上,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克服着种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重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话说"铁棒磨成针",这话在保尔身上应验了.从他的身上,我学到恶劣很多.每个人在面临厄运的同时,都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是放弃,有轻生的念头;则有的人愈是厄运,愈是要与厄运作斗争."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定是经过很多磨练才能制成,人的意志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我非常喜欢.在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皮皮鲁外传>>是关于一个淘气男孩的故事,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值得男孩子读,我很好奇,为什么我们女孩子就不能读啊!
别看我们女孩子表面文文静静,其实比男孩子还要疯狂.虽然女孩比较细心,男孩还要马虎一些,但女孩胆子小,男孩去那样勇敢.大胆.有时真的很佩服那些男孩子.
<<皮皮鲁外传>>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要学习男孩的大胆.果断.女孩有时犹豫不决,可腻了.所以男孩.女孩都要互相学习嘛!正如孔子所说的"三人行,比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本书,使我变的坚强,让我懂得取长补短.同时让我在遇到困难时都会以笑脸面对,不在矮愁眉苦脸.其实书中的话才是真正的人生哲理.
NO.2谆谆人世语 悠悠父子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爱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
母亲在那个险恶的年代,在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远方的儿子和孙子,她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把坚强、安详、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送给漂泊异国他乡的亲人。一件为孙儿一针又一针织出来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却为“礼薄”而不安,为了让儿子在异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丝不苟地写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个细节。她爱夫爱子,一生为这个家奉献,然而,她同样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将生命融合,迈向永恒,或许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个结束。然而这个结束却从没让人把他们夫妇俩分开过。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他们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轻时那样为他们痛楚,只求半个世纪来他们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著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这种关爱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父爱而来。这位严肃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就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很早发现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正如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对待幼小的孩子一样,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儿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为人间的这一遭父子情惊叹,对,是朋友,是同志。
除了感慨傅雷在创作上甚丰的翻译作品,骄人的成绩,还为他是这样一个集艺术与生命都美妙地融入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他的生活有规律,人生就是优美的弧线,那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那样温暖每个少年、青年、父母的心。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这样严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却说:“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对成名成家的儿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而当他们成家后,他有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
随处读来,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连点重重的着重号,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如细流般温润人心的句句话语,难道只是一般父母意义上的唠叨,这是千年修来的服气。翻动着每一页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总能被染的金灿灿的。
随书还附录了儿子傅聪,傅敏给父亲的信,看来这些信并非一去不复返,并有幸被我们读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比起其余诫子书更增添几分民主平等。不幸的是这样幸福一家被时代过早的拆散,作为一名教育者,一位家长,我力推这本书,或许你从中可以领略的更多,不妨亲自拜读。
NO.3 我的读书心得
读书于我而言,是一种审“苦”。这种审苦,像一位评论家形容波德莱尔的写作状态:他躺在玄色的石板上,拿着明晃晃的刀子给自己解剖。不同的地方是我左手持镜、右手持刀;最后发现刀是钝的、身躯是虚空的。
“我” 在石板上铭肌镂骨地“观”着。镜子呢?镜子还是镜子。我从小人书开始“读书”生涯。村里的大小孩,从初中学校借回小人书。有些大小孩还爬到老师家或供销社里去偷小人书。借回来的第二天就要还,于是一本小人书在村里轮流读到天明,轮不着的干瞪眼。读小学的我放学回家,主要任务是放牛,读小人书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当时用得最多的一个短语,可能就是“改革的春风”。在这“春风”中,我感觉到了父辈们一生的“悲惨”。这种“悲惨”感越来越强烈,最后成了未成年的我关注农村一草一木惟一的“眼”。读高中时,我拼命地思考农民的命运。读的书越多,越深入,越感觉到世界的广大、知识的无涯、思考的无穷,而人在其中的命运也越切近,越飘渺。我不知不觉走上抽象之路。当年的“农村之思”远了,“人的命运”这个维度却刻骨铭心了。为何读书?我说不清楚,因为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读书已经是存在本身。但我知道:我读书之所及,无不是“人的命运”,人在盐米油酱醋中的命运,在世界中的命运,在人类中的命运。我关于人的命运的关注就这样地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展开了。
我信奉叔本华的理论: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认为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一个没有比较艰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艰深,不是因为它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因为它直面世界本身的复杂。我的阅读也是如此。我喜欢阅读艰深的著作。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
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改革年代,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兴。我称之为差异阅读法。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不同的书来辩论。
我喜欢的书,书中有很多道理,使我们获益匪浅.在我所有的书籍中,我特别喜欢<<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和< <皮皮鲁外传>>.<<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人,他叫保尔.柯察金,是他一直鼓舞着我向困难挑战,一直向前.
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榻上,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克服着种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重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话说"铁棒磨成针",这话在保尔身上应验了.从他的身上,我学到恶劣很多.每个人在面临厄运的同时,都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是放弃,有轻生的念头;则有的人愈是厄运,愈是要与厄运作斗争."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定是经过很多磨练才能制成,人的意志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我非常喜欢.在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皮皮鲁外传>>是关于一个淘气男孩的故事,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值得男孩子读,我很好奇,为什么我们女孩子就不能读啊!
别看我们女孩子表面文文静静,其实比男孩子还要疯狂.虽然女孩比较细心,男孩还要马虎一些,但女孩胆子小,男孩去那样勇敢.大胆.有时真的很佩服那些男孩子.
<<皮皮鲁外传>>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要学习男孩的大胆.果断.女孩有时犹豫不决,可腻了.所以男孩.女孩都要互相学习嘛!正如孔子所说的"三人行,比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本书,使我变的坚强,让我懂得取长补短.同时让我在遇到困难时都会以笑脸面对,不在矮愁眉苦脸.其实书中的话才是真正的人生哲理.
NO.2谆谆人世语 悠悠父子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爱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
母亲在那个险恶的年代,在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远方的儿子和孙子,她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把坚强、安详、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送给漂泊异国他乡的亲人。一件为孙儿一针又一针织出来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却为“礼薄”而不安,为了让儿子在异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丝不苟地写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个细节。她爱夫爱子,一生为这个家奉献,然而,她同样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将生命融合,迈向永恒,或许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个结束。然而这个结束却从没让人把他们夫妇俩分开过。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他们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轻时那样为他们痛楚,只求半个世纪来他们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著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这种关爱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父爱而来。这位严肃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就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很早发现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正如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对待幼小的孩子一样,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儿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为人间的这一遭父子情惊叹,对,是朋友,是同志。
除了感慨傅雷在创作上甚丰的翻译作品,骄人的成绩,还为他是这样一个集艺术与生命都美妙地融入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他的生活有规律,人生就是优美的弧线,那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那样温暖每个少年、青年、父母的心。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这样严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却说:“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对成名成家的儿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而当他们成家后,他有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
随处读来,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连点重重的着重号,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如细流般温润人心的句句话语,难道只是一般父母意义上的唠叨,这是千年修来的服气。翻动着每一页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总能被染的金灿灿的。
随书还附录了儿子傅聪,傅敏给父亲的信,看来这些信并非一去不复返,并有幸被我们读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比起其余诫子书更增添几分民主平等。不幸的是这样幸福一家被时代过早的拆散,作为一名教育者,一位家长,我力推这本书,或许你从中可以领略的更多,不妨亲自拜读。
NO.3 我的读书心得
读书于我而言,是一种审“苦”。这种审苦,像一位评论家形容波德莱尔的写作状态:他躺在玄色的石板上,拿着明晃晃的刀子给自己解剖。不同的地方是我左手持镜、右手持刀;最后发现刀是钝的、身躯是虚空的。
“我” 在石板上铭肌镂骨地“观”着。镜子呢?镜子还是镜子。我从小人书开始“读书”生涯。村里的大小孩,从初中学校借回小人书。有些大小孩还爬到老师家或供销社里去偷小人书。借回来的第二天就要还,于是一本小人书在村里轮流读到天明,轮不着的干瞪眼。读小学的我放学回家,主要任务是放牛,读小人书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当时用得最多的一个短语,可能就是“改革的春风”。在这“春风”中,我感觉到了父辈们一生的“悲惨”。这种“悲惨”感越来越强烈,最后成了未成年的我关注农村一草一木惟一的“眼”。读高中时,我拼命地思考农民的命运。读的书越多,越深入,越感觉到世界的广大、知识的无涯、思考的无穷,而人在其中的命运也越切近,越飘渺。我不知不觉走上抽象之路。当年的“农村之思”远了,“人的命运”这个维度却刻骨铭心了。为何读书?我说不清楚,因为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读书已经是存在本身。但我知道:我读书之所及,无不是“人的命运”,人在盐米油酱醋中的命运,在世界中的命运,在人类中的命运。我关于人的命运的关注就这样地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展开了。
我信奉叔本华的理论: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认为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一个没有比较艰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艰深,不是因为它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因为它直面世界本身的复杂。我的阅读也是如此。我喜欢阅读艰深的著作。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
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改革年代,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兴。我称之为差异阅读法。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不同的书来辩论。
展开全部
如果把知识比作花朵,那书籍就是深扎泥土的老根;如果把知识比酒瓶,那书籍就是甘甜可口的美酒;如果把知识比作夜空,那书籍就是那颗颗耀眼的星星。
谈到读书,我便忍不住把自己的心里话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我从小就会听大人们讲故事,因为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有趣。而且,我还认为读书是每个人在人生必须经过的一条路。书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有趣,令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让个人变得更有品味。
我仍然依记得,在我7岁的时候,我读了拼音版的《国王的新衣》,我觉得故事中的两个骗子非常狡猾、可恶。9岁时,我再一次翻开这本书,我想起了自己以前那天真而可笑的想法时,不禁为自己的幼稚感到有趣。12岁时,我再次读此书时,我感谢故事中那个诚实的孩子给我的启示。现在读此书,我看到的是国王的虚伪和大臣们的贪生怕死令来感到可笑、可悲。
我爱看书,是书令我自由地邀翔在知识的海洋里;是书令我写意地徜徉在科学的世界中,是书令我学会了真、善、美;是书令我明白了是非黑白;是书教会了我独立自强;是书让我领会了人生的真谛……在看《鲁滨逊漂流记》时,我看到了鲁滨逊的勇敢、坚强,不畏困难的精神。想到了做人也要勇敢、坚强、不畏困难。在看《
》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书中人物的善良,他们乐于助人,有一颗“同情之心“。在看《
》时,我知道了中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读书,可以让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书让我知道了作为女性的尊严,像裴多菲说的“若为自由放,二者皆可抛。”
曾说过“劳动是快活的根源。”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劳动也是一种快乐。达尔文说过一句话让我感动,他说:“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这句话使我懂得做人就要勇敢。
我感到我就是一个朴实的劳动者,辛苦的耕耘,而上帝喜欢照顾勤劳的人。我得到的不是水中月,而是累累硕果,似蜜的甜泉。我真佩服卢俊,他说:“耐心虽苦,成果却甜
谈到读书,我便忍不住把自己的心里话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我从小就会听大人们讲故事,因为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有趣。而且,我还认为读书是每个人在人生必须经过的一条路。书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有趣,令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让个人变得更有品味。
我仍然依记得,在我7岁的时候,我读了拼音版的《国王的新衣》,我觉得故事中的两个骗子非常狡猾、可恶。9岁时,我再一次翻开这本书,我想起了自己以前那天真而可笑的想法时,不禁为自己的幼稚感到有趣。12岁时,我再次读此书时,我感谢故事中那个诚实的孩子给我的启示。现在读此书,我看到的是国王的虚伪和大臣们的贪生怕死令来感到可笑、可悲。
我爱看书,是书令我自由地邀翔在知识的海洋里;是书令我写意地徜徉在科学的世界中,是书令我学会了真、善、美;是书令我明白了是非黑白;是书教会了我独立自强;是书让我领会了人生的真谛……在看《鲁滨逊漂流记》时,我看到了鲁滨逊的勇敢、坚强,不畏困难的精神。想到了做人也要勇敢、坚强、不畏困难。在看《
》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书中人物的善良,他们乐于助人,有一颗“同情之心“。在看《
》时,我知道了中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读书,可以让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书让我知道了作为女性的尊严,像裴多菲说的“若为自由放,二者皆可抛。”
曾说过“劳动是快活的根源。”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劳动也是一种快乐。达尔文说过一句话让我感动,他说:“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这句话使我懂得做人就要勇敢。
我感到我就是一个朴实的劳动者,辛苦的耕耘,而上帝喜欢照顾勤劳的人。我得到的不是水中月,而是累累硕果,似蜜的甜泉。我真佩服卢俊,他说:“耐心虽苦,成果却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从小喜欢书,你们喜欢书吗?你们喜欢的话,你们每一天可以多看一些课外书,我从书里等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因为书也是有生命的,可以让我们懂到了很多知识。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读一本书是多么有趣的事情,是一件多么开心和快乐的事情,能让我们看一本书的知识,深入脑海里。我们深深地把它记在心里它!
你们别看一本书,是一本普通的书,其实它里面包含着很多有趣的事情,你们多多看,多多理解,一定会搞清楚里面讲什么的,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书里面了不劲才变成一本书的,真让我感到心怀念里😭😭😭?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读一本书是多么有趣的事情,是一件多么开心和快乐的事情,能让我们看一本书的知识,深入脑海里。我们深深地把它记在心里它!
你们别看一本书,是一本普通的书,其实它里面包含着很多有趣的事情,你们多多看,多多理解,一定会搞清楚里面讲什么的,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书里面了不劲才变成一本书的,真让我感到心怀念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鹅鹅鹅鹅鹅鹅饿鹅鹅鹅鹅鹅鹅饿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书籍绝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含着生命的结晶,包含着像他们的子孙后代一样活生生的灵魂;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小瓶子,里面储存着那些撰写它们的活着的智者最纯粹的结晶和精华。
读书是人类的一种专利权,其他动物没有这个专利。人类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创造了书籍这种方式,用来传承知识,积累文化,涵养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识起点承接在上一代的知识终点上,步步登高,步步走向辉煌。如果到动物园,看见猴子拿着书来读,那会感到很滑稽。但是如果看见小孩子拿书来读,那是大家都赞赏的觉得有出息的事情。这就是说,书把人与猴子分了类。所以人创造了文字,进而形成了书册典籍,这就成为人创造文明、发展文明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基本标志。书可以是上下数千年、远近数万里的人写成的,读书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可以与人类文明进行无障碍对话。今天可以同李白、杜甫对话。明天可以同荷马、但丁对话,只有人才能享受这种无障碍对话的读书乐趣。书籍积累、交流、传播着知识,日久天长,川流不息,它已经积累、交流、传播成现代知识社会,因此,在现代社会不读书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读书是开发和释放中国人力潜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是可塑性资源,不塑造,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若塑造,就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最可贵的动力。怎么样把我们人口的资源转化为人才的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命题。在这一点上,教育的普及和读书风气的普及,将是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运的兴衰的一件大事。增加基础性的公共教育的投入,无论对于培养人才成长的土壤,还是对于发现更多的读书种子,都至关重要。
我是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走出来的人,对于这一点体会得尤其深切。广东电白县,是我偏远而贫穷的家乡。我是整个乡里第一代小学生,在我之前连小学生都没有。小时候我们在家里放牛,如果没有从外乡来的一个老师把我们从放牛戏耍的水塘里拉上来,没有建国初期办起来的那所简陋的小学校。我现在也许还是广东农村的一个老汉。因此有篇报道就说我是“从水塘里拉出来的研究员”。外乡来的老师从水塘里把我们拉出来,给我们穿好衣服,就说:“你们上学吧。”那时候学校就一个老师,既是校长又是老师,又是敲钟做饭的工友。
当时我除了学校的功课之外,能够接触到的书籍,就是一本《千家诗》,一本《古文观止》,还有乡村木偶戏,比如《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平南》。读《古文观止》没有读《千家诗》那么轻松,轻松可以刺激兴趣,沉闷可以磨炼毅力。对于读书而言,毅力和兴趣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有毅力就能深入到文章的妙境当中,也能激发出更深沉耐久的兴趣。古诗文往往把我们带入一个掌故的世界,据说一些老先生学问好,就因为他懂很多与诗文相关的轶闻传说、故实原委。过去文学史不怎么写掌故,我主张写,这可以增加文学史的史料厚度和阅读趣味。当然,有些掌故考证起来可能有问题,但你对它的虚构成分心中有数,反而可以扩展阐释的空间。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这件事,有人却要杜撰这件事,这本身可能就是个精神史的问题。读《古文观止》即可以进入掌故的世界;看木偶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是夜晚走小路在野外看的,听到村头村尾大人唱着戏中的腔调,也就刺激了读古典小说的趣味。我大概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就读了《三国演义》。父亲有一本残破的《三国》,上海石印本,只剩开头的二十回,有插图。读这部书,就懂得“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番早年阅读,包括陆续读到的《西游》、《说唐》等作品,说不清是否种下了我日后研究古典小说的情结。后来读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他把古代言志的文学、载道的文学的起伏,说成是构成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脉络:言志是个性的、抒情的,载道是政治的、说教的,两种文学互相起伏,构成文学史。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理论根据,
就是根据《三国》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么一个历史循环的理论。所以一个人小时候接触的书籍,都可能埋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有可能刺激日后作为一个有心人继续读书和思考问题的兴趣,也就可能发芽生长成一个专门的学问体系。我小时候读书条件很差,但是任何差的条件,都有两重性,既限制了你的阅读视野,又可能激励着你千方百计找书来读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到的书不够多,也可能在精心阅读中强化联想和悟性。人的内在潜能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历史提供的可能性从不同的角度开发自己的潜能。
读书是一种终生的旅行 终生的事业
知识和学问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持之以恒,把读书作为终生
的习惯。欧阳修曾经说到他最好的文章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他提出“三上”的说法:枕上,马上,厕上。他平时对文章苦苦思虑,全神贯注,才能在不经意中灵感突然袭来。不是书要我去读,而是我要读书,永远当主语的人,是大写的人。条件人人有差别,读书的欲望全然在我们自己,要充分挖掘、发挥你遇到的每个机遇所提供的可能。
我1965年进大学,“文革”几年基本不上课,“读书无用论”流行。我又是从农村来的,没有上蹿下跳的能力,面对大庭广众一讲话,脸都红得像关云长,自知不是登高一呼群山响应的领袖人物。读书面对书中人物不会红脸,那就找书来读。心里也想,父母在农村头顶烈日、脸朝水田,那么辛苦种地供你读书,你竟然放放荡荡,不读或不读好,你有良心吗?
所以在“文革”十年,我没有荒废。只是一个找到书就看的老老实实的读书人。那时图书馆关闭了,人大图书馆马列的书很多,处理重复的版本,我花五毛钱买一套《资本论》,厚厚的三卷,花了一年时间从头到尾读一遍,还写了一大本笔记。一个伟大的精神体系什么样,经典什么样,读了之后内心受到强烈的震荡,仿佛开启了一个博大的境界。那时找书不容易,北京的同学回家带来一些书.带什么书我就看什么书: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文艺复兴的艺术,包括普希金、高尔基和《红楼梦》、《儒林外史》,也是那时读的。他们说我三天一小本,五天一大本。到工厂后我还通读过《史记》、《资治通鉴》、《鲁迅全集》以及一批中外长篇小说,有些书、有些篇章反复阅读得津津有味。人有些东西是暂时的,开会坐坐主席台啊,风光一下啊,有人有此兴趣也未尝不可,但我总觉得读书积累下来的素质是一辈子发生作用的。
我指导博士生,总是告诫他们,不要教科书上讲了什么,你添加几条材料,就洋洋洒洒地做文章。你要在教科书上不可生疑处进行质疑,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才能做好文章。所以,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精神优势,欣赏和发挥自己的这种优势,把它落实到刻苦上,建立学术上有根柢的创新机制。在读书的刻苦上,农村孩子容易做到,他会觉得读一本书比挑一天粪轻松。我写现代小说史,读了近两千种书,有意思的、没意思的,不是也很容易地读了一本又一本吗?最紧张时,一天一本,还做笔记。一个作家的书你把它读完,一个领域的书你把它读完,找一个比较窄的领域,挖一口深井是力所能及的。找一个中等的领域,你觉得很有兴趣,也很有意义和发展潜力的,读它十年八年,可能在这个领域,全国读书读得最多的就是你,你最有发言权。不要找大而无当、空泛不实的题目,要找具体的、自己有感觉的中等题目。我写小说史读了近两千种书,也是因为有北京的各家图书馆,还有文学所的图书馆,它的藏书为地方图书馆所不及。守着文学所的五十万专业藏书,而不认真读书,实在有点像杜牧所形容的“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了。围绕着一些有价值的、有兴趣的领域,对与它相关的各种材料进行竭泽而渔式的阅读.相互比较揣摩,从它们之间微妙的差别、不同层面的变化,甚至相反相成中,发现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体验。这样,你的思想就自由了,你就有了发言权。因为人家没读的你读了,人家没读那么多而你读了那么多,人客没注意到的你注意了。
读书是一种智慧的实现
既要以智慧读书,又要在书中读出智慧,读出深度,读出精彩,读出意义。
世界上书籍之多,用汗牛充栋已不足以形容,说是浩如烟海一点也不过分。而近世以来,企图对书中知识作出种种解释的思潮流派又五花八门,这就使得读者在面对花招百出的路标时既受启发,又易陷入迷魂阵。要保持一颗纯朴的心去认知书中的原本意义,已是难乎其难的事了,戴着不止一种颜色的眼镜走进书海,难免会堕入五里雾中。因此我提醒大家,读书要重视自己的第一印象。这是我们文学所老所长何其芳讲过的一句话,读书要重视第一印象。有感悟力有感觉的人,第一印象是鲜活的,抓住新鲜的思想萌芽,上下求索,推演出一个新的理论。读书要首先不淹没自己,然后才能挺直腰杆与五花八门的思潮进行创造性的对话。切不要被一些现存的成见和空泛的术语套住,诸如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等等,不要被这些以偏为正、陈陈相因的大概念蒙蔽、遮蔽眼睛。首先看看李白、杜甫原原本本的是什么,我读了之后首先感觉到什么。杜甫有一首诗《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说花惊定将军请他吃饭,奏的曲只能在天上,在长安、皇族那里,朝廷那里听到,人间能够得闻几次呢?如果先入为主地相信宋人、明人出于忠君思想的解说。就会人云亦云地认定杜甫在讽刺花惊定,讽刺他僭越非分,在宴会上采用了皇家才有资格享用的礼乐制度。事情果真这样吗?现在一些注本都是这样讲的。沿袭明清时代的诗话诗评。这样讲似乎有学问,似乎很保险,但是实际上放弃了还原和创新的可能。安史之乱后,皇家的梨园子弟都流散了。这是开了一种风气,也就是中唐诗人用梨园子弟的流散来回忆沉没了的盛唐,别具一格地言音乐以怀旧。这样解释,才可能对杜甫饮酒听乐时忧虑苍凉的情绪感同身受,“此曲只应天上有”,天上才有的曲子到这里都能听到,盛唐已不可收拾了。如果拘泥于古人的忠君思想,认为杜甫吃饭都不忘皇帝,每饭不忘君,就丢失了杜甫作为一介寒儒漂泊千里的那份旷野情怀。现在很多研究受宋人影响很大,我曾经讲过一句话,李白喝酒时举杯作诗,杜甫听乐后提笔赋诗,是写给我看的,而不是写给唐人看了以后宋人看,宋人看了以后明清人看,我们的前辈又看,我只能跟在他们背后评判是非,拾人牙慧。我想起了巴尔扎克作品中的一句话:“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也想起了宋朝陆九渊的一句话:“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应该拿起这把带弯钩的问号钥匙,启动疑中求进的思想主动性。质疑自己的眼光为什么只看前人的背影,而不能站得更高一点,直接面对事物的本原和本质。我们应该直接面对杜甫和李白,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文化生命。李白昨天晚上跟我一起喝酒,他拿起酒杯就吟唱《将进酒》,高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今天上午和我一起,赴花惊定的宴席,为音乐而感动,叹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我要直接面对他们,而不是在历史层层的阻隔、术语层层的裹挟中无所作为,把自己遮蔽起来。李白、杜甫的诗,就是写给我看的,我先读了之后,得出我的印象,再来看前人怎么说的,跟他们对话。这种研究程序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跳过背影,直趋本原,留住感觉,反思前贤。
最后想讲一讲读书要重视书里书外。应该意识到,是人在读书,而不是书在读人,人是主语。因此人动书自动,人活书自活,不要让书把人的活泼泼的脑筋套成死脑筋。不要给书套住,要是读书走不出来,那跟蛀书虫差不多。读书要在哪一点上下工夫?要在不疑处生疑。大家都习以为常,能在习常之处打上问号,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这里讲一个简单的案例。杜甫的诗没有写过海棠,大概搞古典文学的人都不陌生:《楚辞》无梅,杜诗无海棠。苏东坡跟歌妓交往,常常吟诗作赋,可是跟一个叫做李宜的歌妓交往一段时间却没有写诗,歌妓李宜就有意见了,东坡马上写了一首:“东坡居士文名久。何事无言及李宜?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意思是说,并不是说李宜没有海棠那么娇美动人,但是杜甫还没有给美丽的海棠写诗呢!这种应对充满机智和风趣。宋人对海棠很喜欢,却在寻章摘旬时发现杜甫怎么不写海棠,对此迷惑不解,给他们的宗杜情绪留下一个不小的缺憾。所以《古今诗话》里就出了这么个说法:杜甫的母亲乳名海棠,为了避讳他不写海棠。对这结论我们怎么看?要不疑中生疑。杜甫没写过海棠,李白也没写过海棠啊,韩愈、柳宗元也没写过海棠,元稹、白居易也没写过海棠。中唐前期只有一个王维写过一首《左掖梨花》,就是他在门下省值班的时候看见了“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的梨花。《文苑英华》注解说,“海棠花也”。所以王维的时代海棠花还叫梨花、海棠梨。由此可知盛唐直到中唐前期,海棠还没有成为诗人的意象。盛唐诗人更重视的可能是马、牡丹、苍鹰这些刚健华丽、魄力宏大的意象。海棠成为审美意象,是在中晚唐之后。宋人爱海棠,又以自己之心去度盛唐人之腹,全然不顾盛唐人更重视的是马、鹰、牡丹那类意象的盛世情怀。海棠是另一种美,是一种娇美的意象,是晚唐、五代、宋时期诗人的感觉由宏大转向细腻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意象。词,这么一种柔媚的文体,也是在晚唐、五代、宋发展起来的。词就是我们诗歌文体中的海棠。世上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哪一种美在什么时候进入诗人的视野,刺激诗人的感觉,并在感觉普遍化中形成意象,这需有特定的历史机缘。捕捉住意象进入诗歌的历史机缘,就使一部诗歌意象史,折射着一部诗人精神史。通过意象史透视精神史,就深入到文化潜流里面,发现这个时代的人对过去时代的书误读的原因,就能够在不疑处生疑。这就从书里读到书外,在书里生长出问题意识,在书外展开创造性思考。进而言之,读到书外,还有一个学以致用的问题。把经典的大书和社会人生的大书对读,这更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所在,是读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读书是人类的一种专利权,其他动物没有这个专利。人类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创造了书籍这种方式,用来传承知识,积累文化,涵养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识起点承接在上一代的知识终点上,步步登高,步步走向辉煌。如果到动物园,看见猴子拿着书来读,那会感到很滑稽。但是如果看见小孩子拿书来读,那是大家都赞赏的觉得有出息的事情。这就是说,书把人与猴子分了类。所以人创造了文字,进而形成了书册典籍,这就成为人创造文明、发展文明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基本标志。书可以是上下数千年、远近数万里的人写成的,读书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可以与人类文明进行无障碍对话。今天可以同李白、杜甫对话。明天可以同荷马、但丁对话,只有人才能享受这种无障碍对话的读书乐趣。书籍积累、交流、传播着知识,日久天长,川流不息,它已经积累、交流、传播成现代知识社会,因此,在现代社会不读书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读书是开发和释放中国人力潜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是可塑性资源,不塑造,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若塑造,就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最可贵的动力。怎么样把我们人口的资源转化为人才的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命题。在这一点上,教育的普及和读书风气的普及,将是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运的兴衰的一件大事。增加基础性的公共教育的投入,无论对于培养人才成长的土壤,还是对于发现更多的读书种子,都至关重要。
我是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走出来的人,对于这一点体会得尤其深切。广东电白县,是我偏远而贫穷的家乡。我是整个乡里第一代小学生,在我之前连小学生都没有。小时候我们在家里放牛,如果没有从外乡来的一个老师把我们从放牛戏耍的水塘里拉上来,没有建国初期办起来的那所简陋的小学校。我现在也许还是广东农村的一个老汉。因此有篇报道就说我是“从水塘里拉出来的研究员”。外乡来的老师从水塘里把我们拉出来,给我们穿好衣服,就说:“你们上学吧。”那时候学校就一个老师,既是校长又是老师,又是敲钟做饭的工友。
当时我除了学校的功课之外,能够接触到的书籍,就是一本《千家诗》,一本《古文观止》,还有乡村木偶戏,比如《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平南》。读《古文观止》没有读《千家诗》那么轻松,轻松可以刺激兴趣,沉闷可以磨炼毅力。对于读书而言,毅力和兴趣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有毅力就能深入到文章的妙境当中,也能激发出更深沉耐久的兴趣。古诗文往往把我们带入一个掌故的世界,据说一些老先生学问好,就因为他懂很多与诗文相关的轶闻传说、故实原委。过去文学史不怎么写掌故,我主张写,这可以增加文学史的史料厚度和阅读趣味。当然,有些掌故考证起来可能有问题,但你对它的虚构成分心中有数,反而可以扩展阐释的空间。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这件事,有人却要杜撰这件事,这本身可能就是个精神史的问题。读《古文观止》即可以进入掌故的世界;看木偶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是夜晚走小路在野外看的,听到村头村尾大人唱着戏中的腔调,也就刺激了读古典小说的趣味。我大概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就读了《三国演义》。父亲有一本残破的《三国》,上海石印本,只剩开头的二十回,有插图。读这部书,就懂得“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番早年阅读,包括陆续读到的《西游》、《说唐》等作品,说不清是否种下了我日后研究古典小说的情结。后来读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他把古代言志的文学、载道的文学的起伏,说成是构成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脉络:言志是个性的、抒情的,载道是政治的、说教的,两种文学互相起伏,构成文学史。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理论根据,
就是根据《三国》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么一个历史循环的理论。所以一个人小时候接触的书籍,都可能埋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有可能刺激日后作为一个有心人继续读书和思考问题的兴趣,也就可能发芽生长成一个专门的学问体系。我小时候读书条件很差,但是任何差的条件,都有两重性,既限制了你的阅读视野,又可能激励着你千方百计找书来读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到的书不够多,也可能在精心阅读中强化联想和悟性。人的内在潜能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历史提供的可能性从不同的角度开发自己的潜能。
读书是一种终生的旅行 终生的事业
知识和学问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持之以恒,把读书作为终生
的习惯。欧阳修曾经说到他最好的文章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他提出“三上”的说法:枕上,马上,厕上。他平时对文章苦苦思虑,全神贯注,才能在不经意中灵感突然袭来。不是书要我去读,而是我要读书,永远当主语的人,是大写的人。条件人人有差别,读书的欲望全然在我们自己,要充分挖掘、发挥你遇到的每个机遇所提供的可能。
我1965年进大学,“文革”几年基本不上课,“读书无用论”流行。我又是从农村来的,没有上蹿下跳的能力,面对大庭广众一讲话,脸都红得像关云长,自知不是登高一呼群山响应的领袖人物。读书面对书中人物不会红脸,那就找书来读。心里也想,父母在农村头顶烈日、脸朝水田,那么辛苦种地供你读书,你竟然放放荡荡,不读或不读好,你有良心吗?
所以在“文革”十年,我没有荒废。只是一个找到书就看的老老实实的读书人。那时图书馆关闭了,人大图书馆马列的书很多,处理重复的版本,我花五毛钱买一套《资本论》,厚厚的三卷,花了一年时间从头到尾读一遍,还写了一大本笔记。一个伟大的精神体系什么样,经典什么样,读了之后内心受到强烈的震荡,仿佛开启了一个博大的境界。那时找书不容易,北京的同学回家带来一些书.带什么书我就看什么书: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文艺复兴的艺术,包括普希金、高尔基和《红楼梦》、《儒林外史》,也是那时读的。他们说我三天一小本,五天一大本。到工厂后我还通读过《史记》、《资治通鉴》、《鲁迅全集》以及一批中外长篇小说,有些书、有些篇章反复阅读得津津有味。人有些东西是暂时的,开会坐坐主席台啊,风光一下啊,有人有此兴趣也未尝不可,但我总觉得读书积累下来的素质是一辈子发生作用的。
我指导博士生,总是告诫他们,不要教科书上讲了什么,你添加几条材料,就洋洋洒洒地做文章。你要在教科书上不可生疑处进行质疑,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才能做好文章。所以,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精神优势,欣赏和发挥自己的这种优势,把它落实到刻苦上,建立学术上有根柢的创新机制。在读书的刻苦上,农村孩子容易做到,他会觉得读一本书比挑一天粪轻松。我写现代小说史,读了近两千种书,有意思的、没意思的,不是也很容易地读了一本又一本吗?最紧张时,一天一本,还做笔记。一个作家的书你把它读完,一个领域的书你把它读完,找一个比较窄的领域,挖一口深井是力所能及的。找一个中等的领域,你觉得很有兴趣,也很有意义和发展潜力的,读它十年八年,可能在这个领域,全国读书读得最多的就是你,你最有发言权。不要找大而无当、空泛不实的题目,要找具体的、自己有感觉的中等题目。我写小说史读了近两千种书,也是因为有北京的各家图书馆,还有文学所的图书馆,它的藏书为地方图书馆所不及。守着文学所的五十万专业藏书,而不认真读书,实在有点像杜牧所形容的“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了。围绕着一些有价值的、有兴趣的领域,对与它相关的各种材料进行竭泽而渔式的阅读.相互比较揣摩,从它们之间微妙的差别、不同层面的变化,甚至相反相成中,发现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体验。这样,你的思想就自由了,你就有了发言权。因为人家没读的你读了,人家没读那么多而你读了那么多,人客没注意到的你注意了。
读书是一种智慧的实现
既要以智慧读书,又要在书中读出智慧,读出深度,读出精彩,读出意义。
世界上书籍之多,用汗牛充栋已不足以形容,说是浩如烟海一点也不过分。而近世以来,企图对书中知识作出种种解释的思潮流派又五花八门,这就使得读者在面对花招百出的路标时既受启发,又易陷入迷魂阵。要保持一颗纯朴的心去认知书中的原本意义,已是难乎其难的事了,戴着不止一种颜色的眼镜走进书海,难免会堕入五里雾中。因此我提醒大家,读书要重视自己的第一印象。这是我们文学所老所长何其芳讲过的一句话,读书要重视第一印象。有感悟力有感觉的人,第一印象是鲜活的,抓住新鲜的思想萌芽,上下求索,推演出一个新的理论。读书要首先不淹没自己,然后才能挺直腰杆与五花八门的思潮进行创造性的对话。切不要被一些现存的成见和空泛的术语套住,诸如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等等,不要被这些以偏为正、陈陈相因的大概念蒙蔽、遮蔽眼睛。首先看看李白、杜甫原原本本的是什么,我读了之后首先感觉到什么。杜甫有一首诗《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说花惊定将军请他吃饭,奏的曲只能在天上,在长安、皇族那里,朝廷那里听到,人间能够得闻几次呢?如果先入为主地相信宋人、明人出于忠君思想的解说。就会人云亦云地认定杜甫在讽刺花惊定,讽刺他僭越非分,在宴会上采用了皇家才有资格享用的礼乐制度。事情果真这样吗?现在一些注本都是这样讲的。沿袭明清时代的诗话诗评。这样讲似乎有学问,似乎很保险,但是实际上放弃了还原和创新的可能。安史之乱后,皇家的梨园子弟都流散了。这是开了一种风气,也就是中唐诗人用梨园子弟的流散来回忆沉没了的盛唐,别具一格地言音乐以怀旧。这样解释,才可能对杜甫饮酒听乐时忧虑苍凉的情绪感同身受,“此曲只应天上有”,天上才有的曲子到这里都能听到,盛唐已不可收拾了。如果拘泥于古人的忠君思想,认为杜甫吃饭都不忘皇帝,每饭不忘君,就丢失了杜甫作为一介寒儒漂泊千里的那份旷野情怀。现在很多研究受宋人影响很大,我曾经讲过一句话,李白喝酒时举杯作诗,杜甫听乐后提笔赋诗,是写给我看的,而不是写给唐人看了以后宋人看,宋人看了以后明清人看,我们的前辈又看,我只能跟在他们背后评判是非,拾人牙慧。我想起了巴尔扎克作品中的一句话:“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也想起了宋朝陆九渊的一句话:“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应该拿起这把带弯钩的问号钥匙,启动疑中求进的思想主动性。质疑自己的眼光为什么只看前人的背影,而不能站得更高一点,直接面对事物的本原和本质。我们应该直接面对杜甫和李白,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文化生命。李白昨天晚上跟我一起喝酒,他拿起酒杯就吟唱《将进酒》,高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今天上午和我一起,赴花惊定的宴席,为音乐而感动,叹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我要直接面对他们,而不是在历史层层的阻隔、术语层层的裹挟中无所作为,把自己遮蔽起来。李白、杜甫的诗,就是写给我看的,我先读了之后,得出我的印象,再来看前人怎么说的,跟他们对话。这种研究程序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跳过背影,直趋本原,留住感觉,反思前贤。
最后想讲一讲读书要重视书里书外。应该意识到,是人在读书,而不是书在读人,人是主语。因此人动书自动,人活书自活,不要让书把人的活泼泼的脑筋套成死脑筋。不要给书套住,要是读书走不出来,那跟蛀书虫差不多。读书要在哪一点上下工夫?要在不疑处生疑。大家都习以为常,能在习常之处打上问号,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这里讲一个简单的案例。杜甫的诗没有写过海棠,大概搞古典文学的人都不陌生:《楚辞》无梅,杜诗无海棠。苏东坡跟歌妓交往,常常吟诗作赋,可是跟一个叫做李宜的歌妓交往一段时间却没有写诗,歌妓李宜就有意见了,东坡马上写了一首:“东坡居士文名久。何事无言及李宜?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意思是说,并不是说李宜没有海棠那么娇美动人,但是杜甫还没有给美丽的海棠写诗呢!这种应对充满机智和风趣。宋人对海棠很喜欢,却在寻章摘旬时发现杜甫怎么不写海棠,对此迷惑不解,给他们的宗杜情绪留下一个不小的缺憾。所以《古今诗话》里就出了这么个说法:杜甫的母亲乳名海棠,为了避讳他不写海棠。对这结论我们怎么看?要不疑中生疑。杜甫没写过海棠,李白也没写过海棠啊,韩愈、柳宗元也没写过海棠,元稹、白居易也没写过海棠。中唐前期只有一个王维写过一首《左掖梨花》,就是他在门下省值班的时候看见了“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的梨花。《文苑英华》注解说,“海棠花也”。所以王维的时代海棠花还叫梨花、海棠梨。由此可知盛唐直到中唐前期,海棠还没有成为诗人的意象。盛唐诗人更重视的可能是马、牡丹、苍鹰这些刚健华丽、魄力宏大的意象。海棠成为审美意象,是在中晚唐之后。宋人爱海棠,又以自己之心去度盛唐人之腹,全然不顾盛唐人更重视的是马、鹰、牡丹那类意象的盛世情怀。海棠是另一种美,是一种娇美的意象,是晚唐、五代、宋时期诗人的感觉由宏大转向细腻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意象。词,这么一种柔媚的文体,也是在晚唐、五代、宋发展起来的。词就是我们诗歌文体中的海棠。世上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哪一种美在什么时候进入诗人的视野,刺激诗人的感觉,并在感觉普遍化中形成意象,这需有特定的历史机缘。捕捉住意象进入诗歌的历史机缘,就使一部诗歌意象史,折射着一部诗人精神史。通过意象史透视精神史,就深入到文化潜流里面,发现这个时代的人对过去时代的书误读的原因,就能够在不疑处生疑。这就从书里读到书外,在书里生长出问题意识,在书外展开创造性思考。进而言之,读到书外,还有一个学以致用的问题。把经典的大书和社会人生的大书对读,这更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所在,是读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参考资料: 摘自《读书的启示:杨义学术演讲录》,三联书店出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