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觉慧觉新形象性格和命运的异同及其典型意义

请分析得详细一些~谢谢... 请分析得详细一些~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200dd6402
推荐于2016-02-01 · TA获得超过6.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52万
展开全部
《家》中觉慧觉新形象性格和命运的异同在于:

(1)觉慧、觉新都是受到新思潮影响的居住在封建大家庭中的子弟,他们都如饥似渴地阅读新思潮的文章与作品,同情身边女子(不管是丫鬟还是堂表姐妹)的不幸命运。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

(2)但觉新作为家庭长子嫡孙,又背负了长房的责任,还要照顾妻子、孩子,自己的命运过早地由长辈所操控,还要应付家中房族的矛盾与争夺,这就使他形成了“作揖主义”与“不抵抗主义”,关键时刻尽显软弱,结果是极端的矛盾痛苦与自身权益、幸福的彻底丧失。

觉慧是长房的幼子,这就决定了他有更多的周旋空间,对封建礼法与家庭的背叛程度更彻底。他相对受礼法的影响较浅,但做事趋于情绪化,有时候甚至有点不负责任(如鸣凤的投湖悲剧他是要负相当道义上的责任!)他的大胆举动固然换来了二哥觉民与琴的婚姻自由,但却加深了大哥觉新的痛苦。所以他在《家》的结局中离家出走到上海是必然的,既是逃避封建家庭子女的义务,也是思想叛逆的必然产物。

这就是二人性格与命运的区别。

巴金塑造觉新与觉慧这两个人物的典型意义在于:

揭露封建礼法与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分析封建礼法与封建家庭趋于崩溃的必然历史事实,而且通过鸣凤、梅、瑞珏等鲜活生命的悲惨结局,号召青年彻底背叛乃至推翻这种在温情脉脉的外表下充满血腥的大家庭,而不是对他们抱有任何的幻想。同时也指出封建统治者“长遗子孙”的家业是不能长久的。这样的典型人物塑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当年许多进步青年都是受到《激流三部曲》的影响投身历史洪流,为国献身的。

最后说句题外话,楼主真的需要恶补现代文学作品了,《家》、《春》、《秋》不要割裂阅读或分析,只有全看完了,对上述人物的评价才会更客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