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个回答
2009-05-16
展开全部
青岛的幸福
��和平来啦!把镜头拉回到60年前的那些日子,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和平来之不易,吾辈更需珍惜。
退休教师 李孟淑说:那年我二十岁,在师范学校读书。本来应该七月份毕业,因为时局动荡,学校提前给学生们发了毕业证。回到家里,父母不让女孩上街了。我们家当时住在辽宁路上,我在二层楼上,只能从窗口看到街面的景象。国民党撤退前,特别乱。我的女同学在海边散步,国民党兵和美国兵在后边追。家长天天嘱咐:"带着弟妹,只能在院里玩玩,不许出院门。"我父亲是个职员,那时工作很不稳定,随时有失业的可能。当时米面、煤等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很贵,商店也都关门了,街上还常常能听到开枪放炮的声音。
人们不仅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而且还日夜守护着城市 。
青岛电业局离休干部赵景业说:党组织派我进城,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群众,保卫工厂。我化装为学生,住在荣成路一户熟人家里。对邻居们就说,是避难的。解放前夕,青岛街上血腥味很浓。我一般在偏僻的街上活动,身后经常有"尾巴"盯梢。四方海云庵附近有三个小饭店,我们常在那里请发电厂工人吃饭喝酒,和大家讲道理:电厂保不住,大家的饭碗都保不住。请大家回去后,和工友们说明白这个道理,组织工人一起护厂。6月2日那天,我躲藏在小鲍岛附近一个地下党员家中,当时街上已经戒严了,我没法到电厂去,心里那个急。就担心电厂和五个变电所出事。两天前,已经向电厂各部门里的进步员工部署了工作,但还是不放心。一直到十点多,我爬上楼顶,看到穿着黄军装的解放军进城后,我心里乐开了花,骑着自行车四处接头,找组织。没有经历过白色恐怖的人,无法体会当时我那份获得自由的幸福。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不仅人民开始行动,连地下党也开展了地下斗争。
据青岛海水研究所原所长吴荣森复述: 我当时是中共青岛地下党地下电台领导小组成员,也是发报员。黄振远、徐宝光和我一共三位同志负责地下电台工作,有两位女交通员负责在各情报站之间传递情报,她们非常勇敢。4月底,由于被敌人发现,我们把电台从胶东路20号甲转移到曹县路火柴厂后院的宿舍里。敌人的侦测车每夜都在街上行动,干扰信号。情报虽然很短,但发了一遍又一遍。一夜,我们已经听到敌人的侦测车行驶的声音,但机关电台还要求核对。我们一边听着敌人的声音越来越近,一边继续发报。最后,发完了,关闭机器,烧掉电报稿和密码副本,隐蔽好电台。我们揣着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幸运的是,敌人并没有挨家挨户搜查。5月23日,敌人搜查了火柴厂宿舍。幸亏那天一清早我们用自行车把电台推到了城阳路1号黄振远的家里。从5月26日以后,我们电台就是24小时工作,每两小时接收一次情报。一直工作到6月2日上午十点左右,上级指示:电台已经圆满完成历史使命。
幸福的日子来到了,青岛百姓迎接解放 。
青岛港务局退休职工曹苓芝说:那一年我11岁,上小学。那天早上,听到"咚咚"的炮声。大人们说,那是解放军在攻城,小孩子都不许出门了,也不要上学了。到下午,街上人多了起来,许多人拿着小旗呼口号:"青岛解放了!"我们也都跑到街上。我家当时住在台西现在法宝超市附近,我看到:刚刚进城的解放军坐在马路边喝水。一些百姓给他们送水,他们穿的衣服很旧,打着裹腿,戴着小帽,说话很和气。一点也不像国民党兵打人骂人。第二天,我们就上学了。看到街上站岗的也都换成了解放军。学校里开始教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老师一下子也变得和气了,不再拿戒尺体罚学生了,师生们都说:"现在,解放了,人和人都平等了。"这就是我记忆中的青岛解放。
和平无比珍贵,我们应该珍惜它。
��和平来啦!把镜头拉回到60年前的那些日子,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和平来之不易,吾辈更需珍惜。
退休教师 李孟淑说:那年我二十岁,在师范学校读书。本来应该七月份毕业,因为时局动荡,学校提前给学生们发了毕业证。回到家里,父母不让女孩上街了。我们家当时住在辽宁路上,我在二层楼上,只能从窗口看到街面的景象。国民党撤退前,特别乱。我的女同学在海边散步,国民党兵和美国兵在后边追。家长天天嘱咐:"带着弟妹,只能在院里玩玩,不许出院门。"我父亲是个职员,那时工作很不稳定,随时有失业的可能。当时米面、煤等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很贵,商店也都关门了,街上还常常能听到开枪放炮的声音。
人们不仅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而且还日夜守护着城市 。
青岛电业局离休干部赵景业说:党组织派我进城,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群众,保卫工厂。我化装为学生,住在荣成路一户熟人家里。对邻居们就说,是避难的。解放前夕,青岛街上血腥味很浓。我一般在偏僻的街上活动,身后经常有"尾巴"盯梢。四方海云庵附近有三个小饭店,我们常在那里请发电厂工人吃饭喝酒,和大家讲道理:电厂保不住,大家的饭碗都保不住。请大家回去后,和工友们说明白这个道理,组织工人一起护厂。6月2日那天,我躲藏在小鲍岛附近一个地下党员家中,当时街上已经戒严了,我没法到电厂去,心里那个急。就担心电厂和五个变电所出事。两天前,已经向电厂各部门里的进步员工部署了工作,但还是不放心。一直到十点多,我爬上楼顶,看到穿着黄军装的解放军进城后,我心里乐开了花,骑着自行车四处接头,找组织。没有经历过白色恐怖的人,无法体会当时我那份获得自由的幸福。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不仅人民开始行动,连地下党也开展了地下斗争。
据青岛海水研究所原所长吴荣森复述: 我当时是中共青岛地下党地下电台领导小组成员,也是发报员。黄振远、徐宝光和我一共三位同志负责地下电台工作,有两位女交通员负责在各情报站之间传递情报,她们非常勇敢。4月底,由于被敌人发现,我们把电台从胶东路20号甲转移到曹县路火柴厂后院的宿舍里。敌人的侦测车每夜都在街上行动,干扰信号。情报虽然很短,但发了一遍又一遍。一夜,我们已经听到敌人的侦测车行驶的声音,但机关电台还要求核对。我们一边听着敌人的声音越来越近,一边继续发报。最后,发完了,关闭机器,烧掉电报稿和密码副本,隐蔽好电台。我们揣着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幸运的是,敌人并没有挨家挨户搜查。5月23日,敌人搜查了火柴厂宿舍。幸亏那天一清早我们用自行车把电台推到了城阳路1号黄振远的家里。从5月26日以后,我们电台就是24小时工作,每两小时接收一次情报。一直工作到6月2日上午十点左右,上级指示:电台已经圆满完成历史使命。
幸福的日子来到了,青岛百姓迎接解放 。
青岛港务局退休职工曹苓芝说:那一年我11岁,上小学。那天早上,听到"咚咚"的炮声。大人们说,那是解放军在攻城,小孩子都不许出门了,也不要上学了。到下午,街上人多了起来,许多人拿着小旗呼口号:"青岛解放了!"我们也都跑到街上。我家当时住在台西现在法宝超市附近,我看到:刚刚进城的解放军坐在马路边喝水。一些百姓给他们送水,他们穿的衣服很旧,打着裹腿,戴着小帽,说话很和气。一点也不像国民党兵打人骂人。第二天,我们就上学了。看到街上站岗的也都换成了解放军。学校里开始教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老师一下子也变得和气了,不再拿戒尺体罚学生了,师生们都说:"现在,解放了,人和人都平等了。"这就是我记忆中的青岛解放。
和平无比珍贵,我们应该珍惜它。
参考资料: 百度网
展开全部
征文要求
“听爷爷奶奶讲解放故事”主题征文可记录青岛解放前夕的艰难历程,也可记录青岛解放时的欣喜。征文题目自拟,字数限定在800字以内。文章要以小见大,有感而发,要求思想健康,结构合理,选材新颖,语言活泼。
例;我的奶奶(即我爷爷的妈妈)今天和我在一起交谈,讲她们的故事。老人今年90岁了,身子灵活,体质健康,心理什么事都清清楚楚,耳不聋,眼不花。回忆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奶奶感慨万千,接着,奶奶讲述了以自己的生活为主题的真实的故事,这就映射了当时中国社会底层人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高炉,小炉,大灶,小灶日夜不停,冒着黑烟,成为当时大炼钢铁时期的中国最真实的写照。
可底层人的生活怎样,我们并不十分了解。今天我带大家走进底层人的生活。
大炼钢铁时,村里派来一些人拿着钳子把家里的门子拆了,把上面所有的铁制工具全部写下来,连锁子也不放过。当时戏剧性的话:“真是到了夜不闭户的境界了。”所有的锅全部被拿走,假使埋在院子里,那些人就拿着锄头挖地三尺。那时候,家家户户惊恐万分,奶奶在夜深的时候把一个小铁锅藏进对门的一个小洞里,才使这口锅免于被融化的命运。没饭吃,公社开立了大食堂,几个中年妇女有发小贴饼的,有舀汤的。奶奶说,她那时候是管舀汤的。一到中午,人们都提着饭桶和碗来舀汤,当时都是定量的,按每人一勺汤来计算的。那做饭的锅有2米直径那么大。奶奶那时要把勺子放平着舀,给谁少一点都不行,大家伙都看着,要是那个是满满一勺子,他的斜着舀了,往外漏了点,就会觉得不公平,弄不好就要打架啊!姥姥十分公平,所以大家都去她哪儿舀,而旁边的大锅却无人问津。奶奶舀了那锅舀另一锅,累得受不了。当人们领完饭后,姥姥回到家,左找右找找不到一点吃的,原来爷爷都吃了。奶奶说,她和爷爷的一顿饭一共才两个半小贴饼子,你也许想象不到,那贴饼子的直径还不到五厘米。但是爷爷以为奶奶在食堂可以吃饭,就把所有食物据为己有,吃了个精光。奶奶只好饿了一天。
“听爷爷奶奶讲解放故事”主题征文可记录青岛解放前夕的艰难历程,也可记录青岛解放时的欣喜。征文题目自拟,字数限定在800字以内。文章要以小见大,有感而发,要求思想健康,结构合理,选材新颖,语言活泼。
例;我的奶奶(即我爷爷的妈妈)今天和我在一起交谈,讲她们的故事。老人今年90岁了,身子灵活,体质健康,心理什么事都清清楚楚,耳不聋,眼不花。回忆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奶奶感慨万千,接着,奶奶讲述了以自己的生活为主题的真实的故事,这就映射了当时中国社会底层人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高炉,小炉,大灶,小灶日夜不停,冒着黑烟,成为当时大炼钢铁时期的中国最真实的写照。
可底层人的生活怎样,我们并不十分了解。今天我带大家走进底层人的生活。
大炼钢铁时,村里派来一些人拿着钳子把家里的门子拆了,把上面所有的铁制工具全部写下来,连锁子也不放过。当时戏剧性的话:“真是到了夜不闭户的境界了。”所有的锅全部被拿走,假使埋在院子里,那些人就拿着锄头挖地三尺。那时候,家家户户惊恐万分,奶奶在夜深的时候把一个小铁锅藏进对门的一个小洞里,才使这口锅免于被融化的命运。没饭吃,公社开立了大食堂,几个中年妇女有发小贴饼的,有舀汤的。奶奶说,她那时候是管舀汤的。一到中午,人们都提着饭桶和碗来舀汤,当时都是定量的,按每人一勺汤来计算的。那做饭的锅有2米直径那么大。奶奶那时要把勺子放平着舀,给谁少一点都不行,大家伙都看着,要是那个是满满一勺子,他的斜着舀了,往外漏了点,就会觉得不公平,弄不好就要打架啊!姥姥十分公平,所以大家都去她哪儿舀,而旁边的大锅却无人问津。奶奶舀了那锅舀另一锅,累得受不了。当人们领完饭后,姥姥回到家,左找右找找不到一点吃的,原来爷爷都吃了。奶奶说,她和爷爷的一顿饭一共才两个半小贴饼子,你也许想象不到,那贴饼子的直径还不到五厘米。但是爷爷以为奶奶在食堂可以吃饭,就把所有食物据为己有,吃了个精光。奶奶只好饿了一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作文要自己写,不然你永远不能提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9-05-16
展开全部
这个简单啊。。你简单的说说爷爷奶奶给你讲了那些解放的故事。。(上网可以找)之后说说。。你听了之后觉得那时候怎么样。。你现在怎么样。。以后要怎么样。就完了吧?这个说一说就得3篇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