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汪广洋的一些问题

历史上说汪广洋懦弱不堪,杨宪在中书省时,汪广洋是他上司,他却常受杨宪限制,后被朱元璋轰出中书省,去小地方做官。后来,他竟参了明朝元老李善长一本,罪名是“大不敬”,正中洪武... 历史上说汪广洋懦弱不堪,杨宪在中书省时,汪广洋是他上司,他却常受杨宪限制,后被朱元璋轰出中书省,去小地方做官。后来,他竟参了明朝元老李善长一本,罪名是“大不敬”,正中洪武下怀,朱元璋又令他回到中书省,与胡惟庸同做丞相,目的是牵制胡,可他尸位素餐,整日酗酒,毫不插管胡所做之事。后洪武大怒,把他贬往广南地区,即使这样,仍未能平息朱元璋的怒气,便又追加诏书,下令追到后,即将汪广洋就地处死。
我想问的有两点
1.如此一个懦弱,可笑之人,他哪儿来的勇气挑战李善长,他连杨宪也对付不了,又怎么会算计上李善长呢?
2.与胡做丞相时,仅因为胡那时官位比他高,他就堕落成那副模样。可是,就这样的人,却能被朱元璋重用,朱元璋是如何想的呢?目的,又是什么呢?
展开
永夜中的极光
推荐于2018-05-08 · TA获得超过22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1万
展开全部
1:汪广洋明白朱元璋是造反起家的,最害怕就是手下的人权力过大,朱元璋后来废了丞相制度就是这样的意思。 汪广洋利用这一点,所以就算计李善长了。而朱元璋是何等精明的政治家,当然想利用汪广洋的上位打入中书省牵制胡了。
汪广洋毕竟是做过大官近过皇帝,这点权术游戏他还是会玩的。

2:汪广洋仅仅是惧怕胡的官位高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王广洋明白到胡终有一日会被朱元璋赶杀,而且汪广洋本人的确不会做事,所以就玩起不作为。
朱元璋本意想用汪广洋牵制胡,让他们斗得不亦乐乎,最终大权还是在自己手中。

可是汪广洋令朱元璋失望了。为什么呢?
朱元璋本来看到汪广洋特然开窍,敢公然告了元老李善长一状,于是就把汪广洋弄回来了。可汪就是不生性,突然暴起一次就软了,完全搞不了胡,你说朱元璋不生气就假了吧。

于是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大计被汪搞掉,就非要把他弄死。
而他看到胡惟庸的嚣张,知道他所要打败的不是胡惟庸,而是他背后的人。
于是他继续放纵胡惟庸,让他多干点事,好让自己把他背后的人永远做掉,自己皇权做大,因为他是造反派,绝对不会看到有人能牵制自己,分掉自己的权利。

当然了,历史告诉我们,胡后面的人被朱元璋咔嚓了---丞相制度。
聃鞅
2009-05-18 · TA获得超过451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2万
展开全部
明朝那些事 说的很清楚,汪广洋懦弱不堪,比其他人要蠢。朱 可以掌控,明初整个国家都被朱元章算计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周大宝1989
2009-05-17 · TA获得超过338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第一个问题不是太清楚,应该是他的某些幕僚出的主意或朝中某些人指使的吧。

第二个吗,很简单,朱元璋为了牵制胡惟庸的相权,巩固自己的皇权,必须要安排一个听自己话的人在其左右,于是王广洋成了最佳人选。
哪知王广洋不仅是太听话了,而且太软弱无能了,朱元璋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恨铁不成钢,于是便除掉了汪广洋。
这时权术问题,的领导不也喜欢用听话的人么。不过只能是少部分,胡惟庸这种有能力的人也是要重用的,不然谁来帮领导干事?
但是,有能力的人不满足现状,想要造反,那结局就不一定了。
成王败寇,历史总是这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砂稻09
2009-05-20 · TA获得超过2.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28万
展开全部
不是太清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