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化学的或学医的专业人士解释一下养生杯的原理行么,就是声称可以将普通水弱碱性的杯子

今天家里人买了一个水宜生的养生杯,几百块呢,当作宝贝似的,我听他们吹嘘这杯子有多么多么神奇,我就产生了怀疑,跟家里人说那东西是假的,让他们退货,太们不听我的1.好歹我也是... 今天家里人买了一个水宜生的养生杯,几百块呢,当作宝贝似的,我听他们吹嘘这杯子有多么多么神奇,我就产生了怀疑,跟家里人说那东西是假的,让他们退货,太们不听我的

1.好歹我也是个大学生,虽然学的不是化学专业,但凭高中的化学知识---水在通电或超高温下才能电解,也就是需要外界能量啊
但杯子的使用说明书上说:
采用最新纳米技术,将日本高能生化陶瓷,火山岩矿石提取物功能成分,特种稀土材料,在高温状态下融合而成,具有卓越的光,电,力,磁,热吸收及催化敏感性,集矿化,活化于一体,能对水产生很好的微电解效果.
请问学化学的专业人士,这些物质能电解水么?

2.请问学医的专业人士,下面这段话(说明书上的)是真是假?
众所周知,酸性体质是人体健康的一大隐患。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雷翁博士认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那么如何才能预防由于酸性体质引发的疾病呢?
弱碱性:消除体内酸性代谢物,消除烟毒酒毒,清除多余脂肪,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预防疾病。
小分子团:改善人体微循环,清肠通便,加速体内毒素排泄,促进新陈代谢;
负电位: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高含氧量:提供人体细胞所需氧气和养份,增强免疫力。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比例适当,便于人体吸收,促进健康。
负离子:杀灭体液中的病毒和细菌,净化血液,消除疲劳,调节肠胃系统。
每天喝“水宜生”微电解制水器制造的健康水,它的弱碱性能有效中和血液中的酸毒,把酸毒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同时它的高溶解性和渗透性还能有效溶解体内脂肪,消除血液里的脂肪酸等废弃物,并排出体外。
科学研究证明:经常喝弱碱性健康水的人能让身体保持弱碱性的状态,远离酸性体质、提高免疫力、远离疾病困扰!

我的疑问在于,前几年不是盛行"喝醋"么,什么苹果醋,桔子醋之类的,都说醋有保健效果,而且,据我所知,在中医学中,醋有很多作用,那么到底是弱酸性还是弱碱性物质对身体有益呢?

作为一个大学生,不能说服家里人感觉自己很没用,书都白读了.....
将普通水变为弱碱水的杯子
展开
 我来答
snowsilent
2009-05-19 · TA获得超过3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1万
展开全部
每个时期都会有一种具有所谓的“神奇功能”的产品出现,其实,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加强锻炼,培养良好的健康心理和体质,这才是根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uhaoknow
2009-05-19 · TA获得超过905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95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573万
展开全部
我不是专业的,但我知道弱碱性对人体好,这是没错的。
醋好像能促进消化吧,健胃的。
不过单凭一个杯子就让水呈弱碱性,我是不相信的;暂不清楚“火山岩矿石提取物”有什么作用。
不同意“高含氧量”对人体的作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琴瑟潇潇JL
2009-05-19 · TA获得超过21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7万
展开全部
将普通水变为弱碱水的杯子应该不存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佳妙佳雨
2009-05-1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10万
展开全部
养生杯的原理至少有两个作用:
1、心性反应,俗话说心理作用。
2、多喝水,多数情况下是有益于健康。比如一个没有喝水习惯的人,有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杯子,也许就会养成多喝水的良好习惯。
只几百块的钱的事,也犯不着去探究原理什么的,还是顺着老人的意思就行,甚至帮忙吹嘘几句,说他有眼光,运气好之类,反正乱七八糟胡侃就行,效果会更好。老人不但觉得自己的孩子聪明,还会觉得自己的的孩子孝顺。俗话说,孝顺、孝顺,养着不如顺着。老人高兴了,自然养生。
在我看来,现在的“养生杯”就象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信息茶”。当时的“信息茶”的制作工艺是这样的:
大量采购低等级的茶叶,就三、五块一斤的那种,由气功师向仓库的茶叶发功,输入所谓的“生命信息”,最后进行分包出售,有5克的,10克的……各种规格一应俱全,但绝不会是超过100克的。人们喝了这些茶后,养生效果太好了,有的甚至治好了不治之症……生意是越来越好,销量不断攀升。波涛汹涌,很快席卷全国。这可忙坏了这位气功大师了,没办法,只能人在北京给上海的分装点发功了……
你说这样的“信息茶”是真是假?但能养生治病有很多的确不假,要不然生意也不会那么经火。当然,如果不是被国家以诈骗犯打击了,我也就不会知道这些了。
舒---寿---褔,这是最重要的养生之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976srh08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6-02-1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8万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2亿
展开全部
专家痛批伪科学:“酸碱体质”纯属谬论
近两年,在出版物和网络中流行着一种“健康新说”——大部分疾病的罪魁祸首都是“酸性体质”,这些疾病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甚至抑郁症等,因此提倡食用“碱性食物”。
此言论经一些媒体和网络转载,影响了相当一批读者。但《生命时报》记者从肾脏病学、肿瘤学、营养学界权威人士那里得到的信息表明,该言论纯属伪科学,没有丝毫科学根据。
肾病学家:食物影响不了体液酸碱度
听到上述说法后,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首席专家谌贻璞教授首先表示,在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这些词。他解释说,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稳定在7.35—7.45之间。 之所以这么稳定,在于人体有三大调节系统,分别为体内缓冲系统调节、肺调节、肾脏调节。
在体内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系统,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地概括,就是体内酸多了,有碱性物质来中和;碱多了,又有酸性物质来中和。而肺调节,就是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多时,人会加快呼吸,将酸性的二氧化碳更多地呼出去,反之则呼吸变缓。肾脏也很重要,它能吸收碱性的碳酸氢盐,并排泌酸性产物。只有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打乱,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而人体内的酸碱度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受到食物影响的。
一本宣传“体酸是百病之源”的书称:“当人体的pH值处于7—7.35之间时,属于弱酸体质,容易受到小病痛的干扰。”谌贻璞教授对此表示:“血pH值到7.2是严重的酸中毒,已经到生命的极限了。”书中还称:“pH值处于6.9—7,人极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谌贻璞教授哑然失笑,“我在临床上就没见过pH值低于7的活人,更甭说慢慢存活着去患癌症了。”
之所以“身体偏酸”会被着重渲染,这可能跟临床上酸中毒疾病较常见有关。谌贻璞教授介绍说,人体酸碱平衡紊乱有四种: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其中前两者较多见,但绝不能说人病了身体就会“偏酸”了。并且,就酸中毒的治疗来说,首先要从“治本”着手——尿毒症引起的,需要透析;糖尿病引起的,要用胰岛素;若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则需要改善肺功能……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才需要静脉给碱性药物,根本不可能靠吃“碱性食物”来解决。
上述图书名为《找对病源,碱回命》,还附赠100张pH试纸,建议读者“通过测尿液的pH值来判断体内酸碱度”。谌贻璞教授指出,这毫无科学根据,人的尿液本身就偏酸,而尿液的酸碱度根本不能反映体内的酸碱度。尿液酸碱度是与饮食相关,吃肉蛋奶等高蛋白物质时,尿液会偏酸一些;多吃蔬菜水果,尿液会相对偏碱一些。事实上,通过饮食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只能防治泌尿系统的某些盐结晶沉积或结石疾病,如为防尿酸盐结晶沉积肾脏或形成尿路结石,应该让尿液偏碱;为防尿路草酸钙结石形成,就应使尿液偏酸。
该书开篇即称:“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过一组数据——全世界有70%—80%的人属于不健康的酸性体质,有超过90%的人死于因为体质酸性化引起的高危疾病”,记者询问了多位教授级专家,大家对这些数据闻所未闻,也没听说过“联合国卫生组织”这个机构。
而据该书编辑刘女士介绍,此书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记者试图联系该书作者,但遭到了拒绝。刘女士称,作者为成都某中医院的医生。但她既不知道作者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其具体工作单位,更没有见过面,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他人进行的。而刘女士一直强调“这很正常”。据记者了解,出版此书的图书公司中没有一名学医的编辑,但他们却出版了多部医学保健类图书。
营养学家:酸碱性食物是无稽之谈
按照“酸碱体质论”的说法,人必须吃“碱性食物”才能健康。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副主编程义勇。程义勇说,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有研究食品化学的学者将食物燃烧后剩下的残渣溶于水,再测酸碱度,以此分析食物中的矿物质成分。但食品化学研究与食物进入人体后复杂的代谢有着天壤之别。程义勇指出,某些所谓的科普文章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根本不值得提倡。
但“酸碱性食物”一说在民众中造成了很多困惑,不少人询问营养学会的专家。对此,中国营养学会特别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做出了澄清:“‘食物酸碱平衡论’称,谷类、肉类、鱼和蛋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事实上,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预防上述慢性疾病,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而不是碱性的作用。”
程义勇强调,“我们检索了全球近50年来1000多篇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论文,没有发现因为食品酸碱性引起酸性体质的研究报告。负责任地说,食物分为酸碱性是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跟食物进入体内以后的代谢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肿瘤学家:肿瘤病因与酸碱无关
“酸性体质导致肿瘤”是“酸碱体质论”中很吸引眼球的一点,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他认为,“酸性体质致癌”根本“不值一提”。孙燕院士指出,人为什么会得肿瘤是通过生物学试验研究的,就是对动物、体外细胞进行长期的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试验,以观察某种因素是否会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孙燕介绍说,经过上述研究,目前公认的致癌因素有五类:第一,多环芳烃、芳香胺类等化学因素,多与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有关,可能诱发白血病、肺癌、膀胱癌等;第二,电离辐射、热辐射、慢性炎性刺激等物理性致癌因素,对白血病、骨肉瘤的发病有直接影响;第三,病毒,如幽门螺杆菌可诱发胃癌,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乙肝病毒可诱发肝癌等;第四,遗传因素,像乳腺癌、大肠癌等都有较明显的家族史;第五,免疫功能缺损。
“当然,这些年也有一些变化,”孙燕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不均衡、环境污染、内分泌失衡、肥胖,再加上过大的精神压力,都可能成为致癌的诱因。”
不过,孙燕表示,即使具备上述条件,人也不会一下子就患上癌症,而需要一个内外因素长期作用的过程。从这种角度来看,所谓“酸性体质致癌论”也是完全不成立的。
到底是科普还是营销
其实,很多宣称“酸碱体质论”的文章,都是在为推销某种所谓的“碱性产品”做铺垫。
记者注意到,一年前网络上的“酸碱体质论”文章还多以“科普”的面目示人,如今,几乎在所有该类文章后面,都有产品的身影或隐或现,不由得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
在新疆某保健品生产厂家的网站里,充斥着大量关于“酸碱体质”的“科普文章”,宣称各种癌症都与“酸性体质”有关。而他们提供的产品——“恰玛古碱性食品”就具有“排出人体内的酸性物质,纠正人体酸碱度”的功效,而且价格不菲,10毫升的一小瓶精油就卖358元,一瓶90粒的胶囊卖280元。除此以外,如“弱碱性水杯”、“碱性离子水”、“天然绿藻”等新奇产品,也都搭上了“酸碱体质论”的“便车”。
不过上述言论经网络和媒体转载,影响不小,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打鸡血、红茶菌,乃至前不久被批驳的“排毒餐”。对此,程义勇表示,科普宣传的对象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内容必须是得到充分证明的科学知识。“有些所谓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没有足够的实验依据,只是简单的推论或猜测,如果随意传播,就会误导广大群众。在学术界允许专家之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但一般群众对充满了术语的科普文章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容易受骗上当,这就需要专业科技工作者站出来澄清。”
谌贻璞教授则认为,对这些胡编乱造、敛财坑人的伪科学一定要狠狠揭发,使它成为过街老鼠,让科学恢复原貌。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