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古文的进,(道德经)

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翻译!... 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翻译!
展开
 我来答
羽毛和翅膀
高粉答主

2009-05-20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58%
帮助的人:1.6亿
展开全部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1),美言不信(2)。善者(3)不辩(4),辩者不善。知者不博(5),博者不知。圣人不积(6),既以为人己愈有(7),既以与(8)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9);人之道,为而不争(10)。

【注释】
(1)信言不美:信言,诚实的话,真话。美,漂亮、华丽。诚实的言淡是不漂亮的。
(2)美言不信:华丽的言淡是不诚实的。本章一开头,老子便以一系列格言式的话语,阐述自己的辩证思想。诚实的话,由于它的朴质,所以并不华丽、动听;华美的言语,由于它的动听,往往虚饰夸张。老子通过真与美(以及后面涉及的善与辩、知与博)等对立范畴,实际上讨论了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等矛盾对立的一系列问题,说明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恰恰是相反的。正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看重表面现象,看不透或不愿直面表象背后的东西,因此老子才以绝对的方式揭示这个矛盾。(3)善者:此"善者"可以理解为善良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善于言说的人。今从后者,则与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思想是同一个意思。
(4)辩:能说会道,有口才。
(5)知者不博:一说博是显示自己懂得多,卖弄的意思,即真正懂的人并不卖弄。一说博是广博,即真有知识的人不广博。今从后者。知识越专精,相对来说,就越狭窄;博杂的人往往不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这就是"博者不知"。
(6)积:指私自保留、积藏。
(7)既以为人己愈有: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有,富有。
(8)与:给予。
(9)利而不害:利物而不害物"。
(10)为而不争:帮助人而不与人争夺。老子深恶痛绝人类的私欲与争夺,提出"不争"的思想,这个"不争"并非消沉颓废,而是要人们顺任自然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有"道"者即老子的所谓"圣人",便是一种理想的人格。他本着自然的心境去作为,有所成就却不据为已有,永远帮助别人。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真可谓淡泊自然、了无包袱。

【译文】
诚实的言谈并不漂亮,漂亮的话语并不诚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懂的人并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地懂得。“圣人”不私自保留什么,他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可能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夺。
justkapok
2009-05-20 · TA获得超过79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真正的忠言总是逆耳的,骗人的话总是辞藻华丽
真正善于言辞的人不会与人争辩(以智取胜),那些高声争辩的人往往并不是真正会说话的人。
真正聪明的人,并不会强求自己学识广博,只在专门的领域成为专家,往往那些自诩学识广博的人,都只是学一些皮毛而已,并没有深入了解。
真正善良的人,总能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
自然万物,相互扶持而不相互伤害.
真正善的人,帮助别人而不强求回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acbe8b1cc
2009-05-20 · TA获得超过65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3万
展开全部
这是老子观大道,善人不辨 辨言不善,自以善何以辨,善者自善 辨者非真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即以知又何必再博,博者非知也。圣人不争即是为他人自己得到的反而更多如果能让别人得到更多自己反而能得到更多,圣人知足不争者无人以之争。
这是圣人不争以利人觉不是什么圣人去给人家很多。
我能解释的就是这些,你还要自己去想象这样你得到的就愈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远优照熟有想重1d
2009-05-20 · TA获得超过43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64.2万
展开全部
这个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
这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
这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全文翻译:真话不好听,好听的不是真话;好人不巧辩,巧辩的不是好人;明智的人不去广求知识,广求知识的人不明智。圣人毫无保留,尽全力帮助人,他自己反而富有;把一切给予人,他自己反而充实。天的运行规律是施利于万物而不损害它们。圣人的处世原则是只帮助别人而从不与人争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清苑211
2009-05-20 · TA获得超过135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5万
展开全部
诚实的言谈并不漂亮,漂亮的话语并不诚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懂的人并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地懂得。“圣人”不私自保留什么,他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可能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