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代沟
为什么在和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总喜欢那“我们之间存在代沟”来安慰自己呢?真的是“代沟”使我的看法不一致吗?希望各位网友发表自己看法!一起讨论这个问提。...
为什么在和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总喜欢那“我们之间存在代沟”来安慰自己呢?真的是“代沟”使我的看法不一致吗?希望各位网友发表自己看法!一起讨论这个问提。
展开
2013-11-07
展开全部
教育孩子应该根据自己和孩子还有家庭情况找一个适合的方式,不要着急,大人和孩子之间也是需要相互磨合的。孩子的性格、个性,先天遗传因素占30%,后天教育占70%,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难题,不给自由吧,不利于孩子自身个性发展,给太多自由吧,又怕增添很多毛病,耽误学习。而代沟又是孩子和家长都很头痛的问题,所以必须要认真和负责人的解决好这个问题!所以我给你介绍一本好书吧《好孩子,坏孩子》,希望对你嫩狗有所启发,简介如下:“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坏到底是谁之过?全是孩子的“没出息”造成的吗?
孩子本性纯良,变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不当教育方式的影响,这来自于父母、学校、社会……
在你感叹孩子学坏的时候,是否想到了其中的原因?
在你面对孩子学坏不知所措时,是否想找寻一种解决的方法?
此书将带你走进坏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变坏的原因,给你今后的教育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方法,相信坏孩子将在你的手中得到改变!
好父母教育子女的智慧词典,解读孩子心理行为的经典读本。内容提要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有这方面、那方面的不足。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个不听话的、十足的坏孩子。那么,作为父母是否在空闲的时候想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孩子为何会学坏,学坏了是否全是孩子的错?
是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孩子犯了一点点错误,就下结论说“这个孩子太笨,不能成才”之类的话。这时,我们要问一下,作为父母难道就没有丝毫的责任吗?你的教育方法就是完全正确的吗?孩子的想法你有没有问过?孩子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你知道吗?当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你关心过吗?你是不是只在孩子出现不良状况时责备孩子,而从没有想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难道这些都是孩子的错吗?当然,也许你会用“我很忙,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作为借口,但是孩子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就应该好好地教育他,不要抱怨孩子的“种种劣迹”!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纯洁无邪,并无好坏的区别,或许你的孩子先前是个好孩子,之所以变“坏”.只是因为你的教育方法不对,没有给他(她)一个好的生长环境。因此,改变你对孩子的认识,也许孩子会变得比你想象的更好。当你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时,本书正是为你提供的一本教子指南。
原则上讲,所有父母自身的素养、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对自我的要求、学习精神、人生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育阶段的科学把握,教育原则的有效实施,又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好孩子坏孩子》一书,将要告诉所有的父母,孩子学坏了,并不都是孩子的错,一大部分原因是出自父母的教育方式。本书将教你如何用智慧去关爱孩子,增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让你解开与孩子的烦恼结。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为了让本书更具有引导力,笔者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教育中易出现的不良做法或者是错误的行为,以便给广大的父母以警示。也许这些论述还不是十分全面,但至少可以给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父母们指明方向,避免错误。至于怎么运用,还需要父母去用心体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灵活运用。因为书中所有的知识本身都是死的,只有经过个人的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出知识的效力!
最后,祝天下所有的父母通过阅读本书,都能改变以前的看法,使所有的“坏孩子”都变成好孩子!目录第一章 坏孩子之“坏”
1.叛逆并不是坏
2.成绩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
3.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4.好奇是孩子进步的源泉
第二章 孩子是跟着父母学坏的
1.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
2.坏孩子是骂出来的
3.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
4.对孩子要言而有信
5.父母的虚荣心——“面子”教育
6.教育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7.父母的素质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误区
1.“教育是学校的事”
2.对孩子溺爱过头
3.爱就是严格的管束
4.迫切追求“望子成龙”
5.分数代表一切
6.过度保护
7.父教缺失严重
8.父母教育不一致
9.缺乏心理教育
10.“自由过火”
11.奖励是把双刃剑
12.重智商轻情商
第四章 现代教育的缺失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高压式的教育制度
3.重视智育,忽视德育
4.教育只能引导不能强迫
5.要关注孩子心灵的需求
6.功利性教育
第五章 这样沟通最有效
1.了解孩子的个性
2.理解孩子的成长
3.不要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4.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5.做孩子的朋友
6.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
7.关注孩子的兴趣
第六章 环境——教育的土壤
1.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
2.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
3.不良文娱节目的影响
4.不良文化制品的影响
第七章 赏识——坏孩子变好的法宝
1.没有天生的坏孩子
2.学会鼓励孩子
3.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4.学会赞美孩子
5.发掘孩子的优点
6.相信孩子
第八章 给家长的建议
1.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2.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
3.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4.尊重孩子
5.指导孩子正确上网
6.消除“代沟”祝你好运!祝孩子健康快乐!!祝你一家幸福安乐!!!
孩子本性纯良,变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不当教育方式的影响,这来自于父母、学校、社会……
在你感叹孩子学坏的时候,是否想到了其中的原因?
在你面对孩子学坏不知所措时,是否想找寻一种解决的方法?
此书将带你走进坏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变坏的原因,给你今后的教育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方法,相信坏孩子将在你的手中得到改变!
好父母教育子女的智慧词典,解读孩子心理行为的经典读本。内容提要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有这方面、那方面的不足。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个不听话的、十足的坏孩子。那么,作为父母是否在空闲的时候想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孩子为何会学坏,学坏了是否全是孩子的错?
是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孩子犯了一点点错误,就下结论说“这个孩子太笨,不能成才”之类的话。这时,我们要问一下,作为父母难道就没有丝毫的责任吗?你的教育方法就是完全正确的吗?孩子的想法你有没有问过?孩子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你知道吗?当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你关心过吗?你是不是只在孩子出现不良状况时责备孩子,而从没有想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难道这些都是孩子的错吗?当然,也许你会用“我很忙,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作为借口,但是孩子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就应该好好地教育他,不要抱怨孩子的“种种劣迹”!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纯洁无邪,并无好坏的区别,或许你的孩子先前是个好孩子,之所以变“坏”.只是因为你的教育方法不对,没有给他(她)一个好的生长环境。因此,改变你对孩子的认识,也许孩子会变得比你想象的更好。当你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时,本书正是为你提供的一本教子指南。
原则上讲,所有父母自身的素养、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对自我的要求、学习精神、人生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育阶段的科学把握,教育原则的有效实施,又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好孩子坏孩子》一书,将要告诉所有的父母,孩子学坏了,并不都是孩子的错,一大部分原因是出自父母的教育方式。本书将教你如何用智慧去关爱孩子,增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让你解开与孩子的烦恼结。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为了让本书更具有引导力,笔者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教育中易出现的不良做法或者是错误的行为,以便给广大的父母以警示。也许这些论述还不是十分全面,但至少可以给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父母们指明方向,避免错误。至于怎么运用,还需要父母去用心体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灵活运用。因为书中所有的知识本身都是死的,只有经过个人的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出知识的效力!
最后,祝天下所有的父母通过阅读本书,都能改变以前的看法,使所有的“坏孩子”都变成好孩子!目录第一章 坏孩子之“坏”
1.叛逆并不是坏
2.成绩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
3.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4.好奇是孩子进步的源泉
第二章 孩子是跟着父母学坏的
1.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
2.坏孩子是骂出来的
3.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
4.对孩子要言而有信
5.父母的虚荣心——“面子”教育
6.教育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7.父母的素质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误区
1.“教育是学校的事”
2.对孩子溺爱过头
3.爱就是严格的管束
4.迫切追求“望子成龙”
5.分数代表一切
6.过度保护
7.父教缺失严重
8.父母教育不一致
9.缺乏心理教育
10.“自由过火”
11.奖励是把双刃剑
12.重智商轻情商
第四章 现代教育的缺失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高压式的教育制度
3.重视智育,忽视德育
4.教育只能引导不能强迫
5.要关注孩子心灵的需求
6.功利性教育
第五章 这样沟通最有效
1.了解孩子的个性
2.理解孩子的成长
3.不要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4.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5.做孩子的朋友
6.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
7.关注孩子的兴趣
第六章 环境——教育的土壤
1.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
2.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
3.不良文娱节目的影响
4.不良文化制品的影响
第七章 赏识——坏孩子变好的法宝
1.没有天生的坏孩子
2.学会鼓励孩子
3.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4.学会赞美孩子
5.发掘孩子的优点
6.相信孩子
第八章 给家长的建议
1.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2.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
3.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4.尊重孩子
5.指导孩子正确上网
6.消除“代沟”祝你好运!祝孩子健康快乐!!祝你一家幸福安乐!!!
2013-11-07
展开全部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日益重视,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当教师发现学生难以沟通,家长发现孩子难以管教的时候,有人便提出“代沟”现象。所谓“代沟”是指上下两代人对客观世界和对自身的看法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兴趣、爱好、动机、情感、人际关系甚至思维方式等各个层面。 对于“代沟”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悲观主义者认为,“代沟”是两代人 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孩子少年不懂事,需要不断地教育、批评甚至惩罚才能使他们懂得人生的道理,才能使他们遵守社会的规范,于是古训中的“棍棒里面出孝子”成为他们的教育信条;理想主义者认为,可以通过不懈地努力来填平“代沟”,达到完全的和谐和理解,于是他们不分长幼、不讲原则,处处迁就。事实上,两种极端的观点都不利于对学生、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只有客观分析和看待“代沟”现象,才能真正找到两代人正确的相处之道,有利于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代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心理的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成年初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个性发展、思维方式的特点。例如,11~15岁称为少年期,这个阶段的少年个性中的突出表现为反抗,反抗家长、反抗老师和学校,也有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反抗,这种反抗态度强硬,举止粗暴,发生迅速,常使老师和家长措手不及;也可以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对待,对对方的关心和爱护置之不理;有时对某一个老师的某方面不满,就将其全部否定,对某一个人不满,就对这个人所在的全体团体成员都持否定态度。这种反抗常直接表现为厌学、离家出走或吵闹等。而此时的父母或老师大多处于35~45岁左右的成年中期,他们的个性倾向中更多地表现为完全服从社会规则,能够认识世界的复杂性。当孩子出现厌学、不满学校、社会等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后,教师和家长便出现内疚和恐惧,力图教育孩子按照教师、家长等所理解的既有社会规范行动。这就是年龄因素影响个性特征导致的“代沟”现象。 其次,“代沟”现象正在日趋多样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代沟”是两代人之间对同一事物看法上的差异;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代沟”是两个社会群体间的观念差异。引起差异的原因除了年龄因素外,还可以是成长的地理环境、教育环境、生活条件、家庭构成等。由于资讯信息日益快捷而丰富,人们的选择性也大大增强,中学生可能认为小学生太幼稚,也可能嫌家长太老套;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容易与有相似家庭背景的学生“轧堆”;甚至有人惊呼:“现代社会两年为一代”。 广泛存在的“代沟”现象为有效的人际沟通、相互理解增添了许多困难,自然形成的不同群体间由于观念的差异会产生许多矛盾,曾有媒体报导两个“追星族”仅仅因为崇拜的歌星不同而大打出手,在欧洲,体育流氓滋事更是屡见不鲜。如何正确处理“代沟”现象,对于教师和家长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既然“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没有必要过分追求双方的完全融合而一味迁就,例如家长为了取悦于孩子追求高档和时尚,无原则地为孩子购买名牌服装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 2、“代沟”是各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各人生活经历、知识层面的不断变化,其思想观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对特定时期的特有观念和行为持更为宽容的态度,例如作为家长不必一味指责上高中的孩子喜欢看动画片为幼稚、长不大。教师也不必因为小学生偶尔偷拿同伴的橡皮而视为道德不好大加责罚。 3、为了增进“代沟”双方的相互理解,减少因此引发的矛盾,除了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以外,还应该以双方的共同成份,如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目标等做为纽带,在“代沟”两岸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既保持双方的独立性,又有利于双方良好沟通,及时化解不必要的矛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07
展开全部
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环境的影响使当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父母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一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二是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长期处于父母的教育下,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代沟也因此形成。
三是父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正所谓外因无法决定内因,根本问题还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思想又不成熟,很难正确地把握自己,而又对父母的话又不以为然,这是导致代沟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正是由于代沟随年龄的增长有不确定性,要父母来适应和消除它很不恰当。
同学们,我们常说与时俱进,其实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不仅有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啊!只是他们在接受新观点之前总是要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可这并没有错啊!
代沟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识构成,使他们的思想不同,但是父母和我们处于同一时代,这个社会的主力军还是我们的父母。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自以为是,使我们认为父母对新事物了解太少,用我们不成熟的观点来评价父母这公平吗?
一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二是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长期处于父母的教育下,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代沟也因此形成。
三是父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正所谓外因无法决定内因,根本问题还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思想又不成熟,很难正确地把握自己,而又对父母的话又不以为然,这是导致代沟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正是由于代沟随年龄的增长有不确定性,要父母来适应和消除它很不恰当。
同学们,我们常说与时俱进,其实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不仅有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啊!只是他们在接受新观点之前总是要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可这并没有错啊!
代沟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识构成,使他们的思想不同,但是父母和我们处于同一时代,这个社会的主力军还是我们的父母。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自以为是,使我们认为父母对新事物了解太少,用我们不成熟的观点来评价父母这公平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02-25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关注
展开全部
儿女逐渐成长产生“自立”的愿望,“代沟”也就产生了。青年人结婚后,夫妻感情上升到第一位,而父子关系退居第二位,“代沟”也就继续加深、加大。这是现代家庭的正常现象。
有些父母认为子女一成家就想独立是不孝;有的认为“娶了媳妇忘了娘”;有些父母害怕子女另起炉灶后,老俩口孤独,极力阻止子女分家;有的婆婆害怕媳妇把儿子从自己身边夺走,甚至讨厌儿子和媳妇亲近,总想把儿子看作第一、媳妇看作第二。这些做法是不对的。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必然超过父子关系。做父母的应理解子女独立生活的心理,谅解、尊重和支持子女的夫妻关系。只有这样,老人才能正确处理现代人的正常“代沟”,搞好家庭关系,欢度幸福的晚年。
详情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8-04-06
展开全部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即使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同龄人,也有不同的看世和处世态度。代沟是由于缺乏沟通,彼此不能很好的将各自的思想相融而产生的一道沟壑。存在代沟时,发生分歧是必然的,只有良好的交流,让彼此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内心的感受,在一切问题上找到一个相交的点,达成基本共识时,才能因为理解而得到彼此的信任与支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